第12章 上郡扶施
上郡,扶施城,這座從北部要塞發展起來的城市,從一開始就是和軍事有關的。開始作為和草原民族對抗的前哨,後來随着游牧民族的北退,這裏不再成為大秦北部邊防的最前線。
然而,即使到了此時,這裏依然是北部軍隊調動和物資運輸的中心,秦直道從鹹陽開始,浩浩蕩蕩,一直修到這裏,戰時,軍隊和物資通過秦直道源源不斷的運送到這裏,再通過北部密密麻麻縱橫交錯的運輸線運送到戰線的最前方。
而到了此時,由于長期的屯兵和墾荒,這裏的居民已經越來越多,從單純的要塞發展成北部的大城,農業興起,商業也開始漸漸繁榮。這些年,北部的游商一直以這裏為起點,将自己的商業脈絡延伸到北部各個地方。
草原上有游商的足跡,大漠裏也有游商的腳印。追逐利益,驅使着游商的腳步不斷地向前再向前。
此時,扶施高聳的黑灰色城牆就在前方,這道堅實的城牆從周開始,就已經開始修建,只是直到周王室東遷,這裏依然只是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經過秦朝幾代國君的努力,這裏終于建起了一座雄城。
城牆高聳,城門處進出的各色人等往來不覺,甚至偶爾還能看到漠北和西域民族的身影。
扶蘇和蒙恬勒住戰馬,身後的騎兵也紛紛止住馬蹄,扶施城已經到了。
但是扶蘇和蒙恬都沒有再縱馬進入城內,秦軍的營寨此時都已經不在城裏了,這座城更重要的是作為物資和軍隊的轉運點。
騎兵繞過高聳的扶施城牆,向着南方疾馳而去。
上郡扶施城外三裏,連綿的軍營不斷向着周圍延伸,到了午飯時間,從軍營的夥房不斷飄出飯菜的香味,軍營還和離開時一般,沒有什麽變動。
蒙恬和扶蘇的隊伍剛到軍營,就有一隊步兵出來迎接。
當先一騎飛來,馬上健壯的漢子身披重甲,一對巨大的銅錘挂在馬旁。
“将軍,你和公子總算回來了。”
“屠放,發生什麽事情了?”
蒙恬此時剛從北侖回來,北侖發生的事情大大出乎了蒙恬的意料,此時回到自己大營,蒙恬第一時間想知道大秦北部的軍隊到底怎麽回事。
“具體我也不知道,有三支軍隊調到了扶施附近,田颚,蔡炎,李琦,總共有騎兵三千,步兵兩萬。我派人問過,他們只說接到朝廷的調令。”
Advertisement
“什麽!”屠放的話意味着事情比開始想象的還要嚴重。
扶施城早已不是北部的最前線,而且以此時北部的軍力,匈奴根本無力南下攻擊,至于沙河軻劫掠北侖,那實在是一個特例。
在這樣的情況下,扶施城周圍根本不需要駐紮重兵,可是此時這裏竟然調來了三支軍團,而且其中兩支還是邊防軍團。
“屠放,查過他們三人的來歷沒有?”
此時扶蘇在一旁問到。
“已經派人細查過,不過查不出什麽,不過公子和将軍不在的時候,有一封信送到了這裏,要公子親自查閱,是來自王家的。”
“拿來我看!”
屠放将纏在一起的一條布帛交到扶蘇手中。
“鹹陽有異動,恐生變,望公子早查!”
布上只有這幾個字,然而這幾個字的分量實在是太重了,每一個字就像是一支重錘,敲在扶蘇心口,扶蘇只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像是轟鳴的鼓音。
王家能說鹹陽有異動,很顯然不在正常的接受範圍之內。可是鹹陽是國都重地,是大秦最重要的城市,沒有之一。這裏一切的調動,都必須經過父皇的手,沒有父皇的命令,即使你權勢再大,也休想調動那裏的一兵一卒。
可是父皇會随意調動都城周圍的軍隊麽,顯然不會。
軍隊調動,恐怕是有變了,加上北部軍隊的調動,扶蘇感覺大秦的天恐怕是變了。
在北侖聽到田颚調動軍隊,那時候扶蘇是有這個想法,此時則越來越确定了。
“父皇!”
扶蘇心中大喊一聲,所有的跡象表明,父皇恐怕是出事了,若父皇沒有出事,誰敢這般調動大秦的邊軍和衛戍國都重地的軍隊。
自小生活在大秦帝國心髒的扶蘇有太過敏銳的政治嗅覺,兩年之前朝堂上那種爾虞我詐,拉幫結派的狀況扶蘇忘不了,兩年以前大臣已經和後宮漸漸勾結的跡象扶蘇也忘不了。他覺察了,卻無力改變,選擇督軍北疆,遠走邊防。
卻沒有想到,兩年以後,再得到國都的消息,卻是王翦送來的鹹陽有異動,恐生變。
扶蘇不知不覺将那張布帛緊緊的攥在手心,眼中有一團水霧在那裏打轉。想起那個坐在朝堂上的威武身影,扶蘇緊緊捏着手心,才不至于讓自己在這麽多人面前顯示出心中最柔弱的部位。
“扶蘇,北疆兇險,你去督軍,一切小心!”
那是父皇在他離開鹹陽時,最後對他說的話,只是一句很普通的叮咛,可是以父皇的個性,能說出這些,已經很難讓人想象了。
“皇上真是小心眼!”那是王嫣在他身邊說的,父皇哪裏是小心眼,那是在為兒子鋪平以後的道路,只是王嫣不懂,那時的扶蘇也只是稍微覺察。
只有當兩年的風霜雪雨将他的內心徹底沉澱下來,他才深深明白那份厚重如山般的父愛。看似平凡,卻那般的深沉。
父愛如山,當真正懂得,才會明白其中滋味。
“公子,你怎麽了?”
扶蘇的異常已經讓旁邊的蒙恬察覺。
“沒事,我們回營!”
一隊騎兵湧入軍營,勞頓的騎兵隊伍已經紛紛翻下戰馬,開始休息。
就在此時,南面的官道上,一隊騎兵迅速的向這裏狂飙而來,看着有百餘騎。
已經有前去探哨的騎兵狂奔進軍營。
“将軍,公子,帝都的聖旨來了!”
蒙恬和扶蘇一下子站了起來,蒙恬的臉色陰晴不定,扶蘇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猜測。
帝都的旨意扶蘇等了兩年,在兩年的軍營軍旅生涯中,扶蘇很多次都深深的望着南方,望着那座其實看不到的城市,無時無刻不在等着父皇的召喚。
然而此時,扶蘇明白,這聖旨不可能是召自己回鹹陽的旨意了。
一切的一切,都标示着一場狂風暴雨正在瘋狂的席卷大秦帝國,而他作為長公子,站在了這場狂風暴雨的最前沿。
騎兵隊伍很快奔馳進軍營之中,在騎兵的護衛下,雙手捧着聖旨的大太監挪步到了蒙恬和扶蘇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