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臘月二十七的那天,對于程芳一家、程家村甚至是竹鎮都是一個值得被懷念的日子,因為這一天,程家村發生了一件大事。大雍王朝的聖旨居然來到了程家村,對程芳家進行了賞賜!程芳接到消息的時候明顯自己都吓了一跳,她沒想到自己居然都驚動中央了,這動靜還真是!其他人則沉浸在歡樂當中,柳元時也很激動,陳秀才則是一臉果然如此的狀态,但顫抖的雙手也已經洩露了他的歡喜!
程芳不知道這個接聖旨需要做什麽,程家村的也不知道,只有柳元時懷着激動萬分的心情命元娘準備香案一類的東西。來宣讀聖旨的應該是內侍或者太監之類的人物,操着一口娘娘腔!由樓縣令陪着過來的。程芳跟着柳元時跪着,然後那內侍就宣讀起聖旨了。裏面的文字文鄒鄒的,程芳也不怎麽懂,但是大概的內容是知道的:程芳發現了新的種植方法,皇帝很高興,于是就賞了她五百兩銀子,外加一百畝的良田。另外,明年會派官員過來研究種植方法,程芳家要好好的指導和招待那些官員。
程芳拿到聖旨的時候翻來覆去的看,還是有些字不認識的,那宣讀聖旨的內侍讀完聖旨之後,将賞賜的銀子和田契交給程芳之後就離開了。程芳也不願意招待這些當官的,要是哪裏做的不好說不定腦袋就不能繼續長在脖子上面了。
看着手中的田契,良田100畝啊還真是賺到了,又想到高大人曾經的戲言,程芳一愣,不會是那個大人求來的吧,不過應該不是吧,不是吧!
程芳的猜測還是有幾分正确的,高大人回去之後向皇帝禀報了此行考察番薯種植的事情,充分的證實了番薯種植的真實性和實用性。而且還把程芳有意研究稻谷的種植在皇帝面前說了一遍,将程芳贊揚的啊!簡直就是種植業的奇才啊!然後又死皮賴臉的,隐晦的向皇上提及,自己明年可是要去程家村向人家學習種植,這一點好處都不給人家,是不是顯得大雍朝特別的沒有誠意!
皇上本是想賞賜一些金銀珠寶也就可以了,沒想到還有這一出,于是就把本來要賞賜的金銀換成了100畝的良田,可是又想,只有田沒有錢,顯得自己這個皇帝也太寒酸了吧,于是又加上了500兩的銀子,于是就有了現在的情況!
程家今年過年很是熱鬧!今年是程芳到這裏來的第一個年頭,也是楊家和陳秀才們到程家來的第一個年,大家這一年來過的都特別的幸福,開心!整個年過的也特有韻味!
飯桌上,程芳将自己釀造的葡萄酒也搬了出來,顏色有點暗,但是絲毫不影響酒的美味,連三個小孩一人也得到了一杯,男的幾個嫌棄這種酒有甜味,都不願意和他們女的一起喝,而是選擇了當地的一種黃酒,味道很烈,而幾個女的和小孩則是好味的品嘗着葡萄酒。元娘還建議道今年一定要再去采摘一些,得多存點!簡直就是程芳吃貨的翻版啊!引得陳秀才一個勁地笑!大家從柳元時開始輪着向程芳敬酒,說着祝福的話語,程芳來者不懼,一口幹啊!連三個小的也不甘人後地上前來。程芳喝了自己的酒不算,還占盡了三小的便宜,一口一個親了個夠!看得劉元時一臉醋意,這女人逮着萌娃就親的毛病就不能改改嗎!不行,今晚一定要好好的和她談談。
還沒等飯吃好,程芳就醉了,醉了之後就一個勁地調戲自己的夫君,嘴裏嚷嚷着:“親愛的,來給姐親一個,親一個嘛!”柳元時大囧,抱起醉倒的人兒,叮囑幾個小的不能再偷喝葡萄酒了,和大家打完招呼,就進屋去了!留下一整桌的人壞笑!
程芳被抛在床上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是暈眩着的!面前湊近了一張英俊的臉龐,程芳眨了好幾次眼才看清來人是自己親親相公,一個勁地呵呵直笑,像個小傻子!柳元時一嘆,看來他真是栽在她手裏面了。他笑着親了親眼前的小人,親了一口,擡起頭,看着她,又親了一口,又看了一眼。程芳很不高興,她決定自己動手,于是一把就将這男人的頭拽了下來,逼近自己!親了上去!男人在程芳看不見的地方露出了得逞的笑容!
第二天,程芳堅持早起了,因為兩小孩在屋外等着壓歲錢呢,她不情願的起床來,孩子一年的心願啊,辜負不得!揉着自己酸痛的腰,她咬牙切齒的瞪着面前正在整理着裝的男人!
柳元時見她哀怨的眼神,說道:“昨天可是你把為夫撲倒的哦!娘子。”
程芳內心一萬頭草泥馬飛馳而過!
正月過後,程芳家準備建新房了,現在有了皇帝賞賜的500兩銀子,可以名正言順的蓋房子。再說,讓別人知道自己有這麽一筆巨款也是一件危險的事情的啊!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別人知道:我家得了皇帝的賞銀,可是現在已經變成房子了,所以大家就不要再打這個錢的主意了!
房屋是程芳找了竹鎮上最好的工匠讓他結合着自己的想法設計的,本來想要蓋二層的小樓的,但是這裏的工匠真是不給力啊,所以最後就只能建成1層的房屋。因為之前在房子的旁邊建了學堂,所以程芳只能将自己的屋子往後面建造了,最後程芳決定建一個四合院子,後面再建一個套院加一排屋子,以防萬一以後家裏再增加人口!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程芳是不準備提什麽要求的,但是浴室和廁所是強烈要求按照現代的方式建造的!牆體以青磚為主,屋頂用的是青瓦鋪就,其次,屋子裏面用木板鋪地!程芳其實很喜歡那種日式結構的房子,有榻榻米,擺上一張矮桌,坐在旁邊做什麽都感覺特別舒服,再放上幾個抱枕,真是享受。
于是最後,這屋子就建蓋成了外觀是一般的青磚瓦房,以前四周的屋舍,菜地、牲畜的屋子一一被去除,院子裏面沒有花園,只是在院子的一角栽種了幾顆葡萄,搭建了葡萄架子!院子裏面本來生長的老樹依然在院子裏面,程芳很是舍不得這棵老樹,整個院子将它圍在了裏面,樹下面依然擺着桌椅,只不過不是以前的樹墩,是新制作的椅子。
Advertisement
屋子裏面的裝修很是考究,地板是用木板鋪制的,幸好這個地方的樹木夠多,但是解剖木板還是一項很艱巨的工程,整個建設過程中最艱難的部分!至于桌椅,用的也是木質的,正中間的屋子還是用作堂屋,供奉着先祖的靈位。兩個孩子終于有了各自的卧室,不過離得不遠,因為程芳将相連的3間屋子改建成二人的屋子,兩邊分別設置成卧室,中間的一間變成了書房兼會客室,雖然現在可能用不到。屋子裏面的擺設幾乎是一式兩份。
陳秀才和元娘還是和程芳一家子住在一起,不過他們從以前和程芳家住一個院子變成了搬到後院去了。程芳也沒有阻止,在她看來,每個人都應該渴望有自己的隐私,反正也就隔了幾步路。
程芳自己的卧室也是相連的兩間屋子,卧室加一間書房,書房裏擺的是矮桌,程芳是準備席地而坐的,為此還找了牛老漢的兒媳婦幫忙制作抱枕。整個室內充斥的都是木材的香氣,很是別致!
住進新家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了!兩個小孩已經到竹鎮的青城書院上學去了!程芳将楊老頭指派給二人作為馬車司機,對!是馬車,為了上學讓兩人多睡一會,程芳家購買了奢侈豪華版座駕-——一架有蓬的馬車,二人卯時就要起床,然後在辰時進入學堂,直到申時才會去接二人。中午的時候是可以在學堂就餐的。進入學堂後,程芳才知道供孩子上學的困難!團子和玄青之所以能夠去青城學院也是多虧了樓縣令的引薦,這才能夠進去,二人的年齡在同年紀中年齡還不是最小的。束脩是每個月支付的,每月每人支付一兩的銀子,中餐的餐費是要自理的!那就意味着一個孩子一年的束脩就12兩,還不算上吃的!以及書本,紙張的費用。一般人家一年的生活費也就7-8兩,這就難怪這個時代上學都是富貴人家得子弟了,單孩子買筆墨紙硯的錢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這個時候,程芳就特別慶幸自己能夠賺錢了。
青城書院是實行月休制,也就是說每月可以休息2天,除了大型節假日之外,都必須去上學。這不禁讓程芳想起了現代,看來古話說的好。世上有三苦:讀書、趕馬、賣豆腐。這讀書還是排第一位的。單看每月上學的天數、學習的內容還有課後的作業,真是需要很大的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