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這活也到不累,土地很松軟,含有大量的沙土,是沙地,反正起來還是相對比較輕松的。不過真是曬啊,這是邊上又來了一家人。看見程芳就說道:“阿芳,你也來這邊整地啊!”
程芳一看,原來是月娘。她可是原主最好的朋友啊,按現代的說法就是閨蜜一類的,月娘也是這個村的,而且還是滿叔的小女兒,在娘家就各種寵愛,又舍不得将她外嫁,于是便想着就在程家村給她找一戶人家得了。父母兄嫂都在身邊,也不怕別人欺負了去,正好當時被現在的夫家相中,于是便嫁了過去。月娘的夫家也是程家村的。公公叫程福全,人稱全叔,家中有二子一女,女兒嫁到了鄰村,大兒子程青楊娶的是落水村的姑娘,二兒子程青槐娶的就是月娘,當時月娘的父母看中的就是他家人口簡單,靑槐是次子,不用擔起養老的責任,又是老小,老人不免多疼愛些,再加上靑槐還有一手好的木匠手藝,又沒有其他兄弟妯娌。于是就高興的結成了親家。月娘嫁過去倒也幸福,雖然連生兩女頗受婆婆的眼色,好在第三胎生了鐵蛋這個兒子,日子倒也過的不錯。靑槐有手藝,不時的接到活計,生活很是寬裕。程芳和月娘雖然相差了還幾歲,但是都是程家村的姑娘,也嫁在程家村,關系當然不一般,程芳從小喜歡和男孩子一塊玩,好在婚後與月娘倒倒也能玩在一起,二人的關系很是親近,這不,因着程芳和月娘的情誼,小團子和月娘家的鐵蛋關系更是不一般,這不才見面就親熱的拉着小手一塊玩去了,一口一個:“鐵蛋哥、團子弟弟的。”到是親熱。
程芳看兩個孩子的親熱勁兒倒也沒說什麽,轉頭對月娘說道:“是啊,這不,馬上得春耕了,這地,咋說也得過來看看。你也知道我家沒有什麽旱田,也只有這些荒地了。”
月娘嘆了一口氣說:“阿芳啊,我之前就勸過你,不要想那些不着調的事,好好過日子才是正經,元兄弟雖然在農事上是稍顯不足,但是這麽些年在你家,也算是任勞任怨,團子都這麽大了,你還瞎折騰,這不。大娘才走了年,你就把好好的一個家糟踐成這個樣子,也是元兄弟心善,舍不得團子。不然早就走了,誰願意守着你這麽個敗家玩意。”
程芳聽着覺得感動,這就直閨蜜啊,敢言他人所不敢言,說的都是刺耳的話,不過也都是為了自己好。于是,程芳便腆着笑臉讨好的說道:“月娘。我知道錯了,這不,我已經悔改了嗎。以後會好好過日子的。”
看月娘一臉:你又拿這套來哄我的樣子。程芳無奈的說道:“你別不相信我啊,這樣,我發誓,以後好好的過日子還有,你監督我,我要是做不到的話就,就罰我天天下地幹活怎麽樣?”說完一臉:我很真誠的樣子。
月娘拿她沒有辦法,轉了一個話題問道:“阿芳,你這邊今年還種番薯嗎。”
程芳馬上反應過來說的是紅薯,于是說道:“是啊,這裏今年還是種番薯吧,這東西打理起來不費勁。”
月娘接着說道:“你家的種留的夠不?”
程芳突然想到,自家還擔心怎麽和大家解釋自己要用壓苗的方式呢,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嗎?于是略顯憂慮的說道:“去年沒有怎麽打理番薯苗,沒有收到太多的番薯,這不,自家又吃了很多,那天我看到團子爹在整理番薯種,好像也沒有剩下多少了。”
月娘聽完就着急了:“那咋辦啊,我家的種到是去年就放在一邊留着的,這會留着吃的也不多了,剛過完冬天,大家夥剩下的都不多了,你這,你這敗家的,怎麽就不早說啊,再說,那可是要留作種子的,你怎麽就能抱它給吃了啊!”說完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程芳聽完梗着脖子說道:“反正那番薯都是長在它的藤子上,我想着,把剩下的番薯種子先種植出藤蔓來,然後把藤蔓一節節的剪下來埋在地裏,應該能長出來番薯吧,說不定産量還不錯呢。‘說完後,一臉得意的看着月娘,好像再說:看吧,我是很聰明的,你誇我啊!誇我啊!氣的月娘直瞪眼,罵道:“你以為番薯是什麽,是糧食啊,你這樣随随便便的處理,萬一明年顆粒無收你怎麽辦,是等餓死嗎?你怎麽就那麽作呢?”說完狠瞪着程芳。
程芳縮了縮脖子說道:“這不,我也只是想想啊?”
月娘看她氣短倒也沒繼續罵她,只說,我回去看看我家能勻出多少來,省得你瞎搞。
見月娘沒在繼續說下去,程芳又道:“月娘啊!我想給他們父子兩做兩身衣服,這不,不是怕自己把那不了剪費了麽,就想求你給先剪出樣式來。”擔心月娘有所懷疑又說道:“你知道,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拿過針線了,這手法都生疏了,能不能幫我一下啊,就剪好樣式就好了,縫的話,我會自己來的。”
月娘聽完,問道:“真是給團子父子兩的,不是你自己的。”一副,你給我老實點的樣子。
Advertisement
程芳立馬保證道:“恩恩,絕對,保證是的,當然,我也是有一件的啦,不過主要還是給他們父子的,我這不是也想讨好一下那對父子嗎,省得他給我臉色看不是!”
月娘聽完倒也沒有反對,說道:“下午的時候你來我家吧,我給你看看。”
程芳聽完可高興了,又逮着月娘說了不少好話。
直到太陽開始變得炎熱的時候,大家都陸續往家裏趕,太陽太過炎熱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是不勞作的,擔心中暑,在這個缺醫少藥的地方,小病痛也有可能要了人的命啊!再加上現在不是農忙的時候,沒有必要這麽忙的。
程芳和月娘家都開始往回趕,說道小孩子,這邊玩邊采野菜還是能夠采到不少東西呢,回去的時候,小團子已經采到一小籃子的野菜了。看來農民的孩子早當家啊!
吃過飯,程芳收拾了要帶過去的東西,又把這兩天的衣服洗了洗才往月娘家走去。因為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所以一般串門的時候都不會選擇飯前或者剛吃完飯後,這邊的人都盡量避免這樣的尴尬。所以看時間差不多了,才準備過去。小團子一聽是要去鐵蛋家,高興的想要跟着過去,得到程芳的首肯之後還神秘兮兮的問程芳:“娘親,昊兒能帶饴糖過去給鐵蛋哥嗎?”程芳笑着說道:“娘親說那是昊兒的東西,所以由昊兒決定就好了啊!”得到娘親的首肯之後,蹬蹬的跑回去,出來的時候就帶了一個小挎包,這好像還是程母在世的時候做的,是為小孩子專門準備的。出門的時候裝一些小零嘴,去玩的時候有時也會裝一些外面的野果一類的東西。
去到月娘家的時候,他家已經吃過飯了!進門就看到全叔和青楊和靑槐兩兄弟正在院子的大樹下面做木活,院子裏除了敲敲打打的聲音之外很是安靜。月娘家的院子明顯比程芳家的要大一點,沒有菜地,可能是因為人多的關系,所以建成了房子,院子中間也有一顆樹,長着茂密的枝幹。月娘家是分過家的了,這裏的人家一般都會分家的,父母都是跟着長子,其他的兒子的話只需要付給父母贍養費就好了,或是糧食、或是錢財。田地這些也是分開的,全叔家特殊的地方在于,有的時候父子三人會一塊接到木活來做,不過就算是親兄弟也還是秉着明算賬的原則,也到沒有什麽值得争吵的。正房是老人的養老房,所以名義上也是歸大兒子所有的,而兩側房子的格局都是一樣的,所以一家在一邊。月娘家的房子是靠近院門的一側,有兩間房子,一見廚房,倒也夠用了。
小團子一進門就嘴甜的打招呼:“全爺爺好!青楊大伯好。靑槐二伯好!”端的是一臉可愛。
三人看到是小團子都一臉憐惜疼愛,全叔放下手中的活計,過來就抱小團子抱了起來,說道:“團子來了啊,讓爺爺抱一抱。”程芳連忙打招呼:“全叔。”
全叔看到程芳說道:“你是來找月娘的,是吧!她在屋裏呢,你去吧。”然後又親昵的對團子說道:“鐵蛋也在屋裏呢,你去找他玩吧。”然後抱他放了下來。
月娘早就在屋裏就聽到團子的聲音了,這會已經迎了出來。鐵蛋高興的跑過來和程芳打過招呼。然後親熱的拉着團子的小手說道:“團子弟弟,我帶你去看我的新玩意,我跟你說啊,我爺爺又給我做了一直小鳥,可漂亮啊!以前的那只我就送給你吧。”說完,就帶着團子過去了。鐵蛋家的三個男人都是木匠,手還是比較巧的,有的時候也會給他做一些小玩意,小木雕這類的。小團子可稀罕了。
程芳和月娘目送兩個小的進屋的身影都不由得一笑,随後相繼進了房屋。月娘打開程芳帶來的布料問道:“有沒有帶着他們的舊衣服啊,我這邊要看一下尺寸。”程芳聽完立馬找出來給月娘。月娘的手很巧,這邊才比劃了幾下立馬就下剪子了,不一會就裁好了一件,程芳待會去只需要把它縫一口和帶子然後就好了。因為做的是農家的衣衫,所以做的也比較簡單。程芳看着她的手藝一陣感慨,農家婦也是不簡單的啊,雖不像所謂的大家閨秀一樣琴棋書畫樣樣俱全,可這裁衣、做飯、打掃、漿洗可是一樣都不能落下。看來自己可以算是農婦中的殘次品了。
過了一會,月娘的兩個女兒也過來了,本來是在屋裏做着針線活的,可是那兩個孩子真是太鬧騰了,吵得人不安生,于是便帶着自己的針線簍子過來這邊了。這兩個女孩一個已經13歲了,一個到還只有10歲。大的叫杏花,小的叫梅花,杏花的針線簍子裏面都是一些手帕、荷包一類的東西,不但需要縫制,還需要往上面刺繡。手續繁雜,當然價錢會高一點,梅花的針線簍子裏面就只是一些彩線這類的,專門用來打絡子,或是編制彩繩、或是制作盤扣。工序簡單,這樣的小孩子也是能夠勝任的。農家的女孩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會的,一來閑着的時候做一點拿去賣可以有一點零花錢,其次,嫁到夫家的話也避免被夫家的人看不起。程芳看着這兩個巧手的女孩,心裏已經有了盤算。于是對月娘說道:“月娘啊,我這裏有個賺錢的營生,但是一個人又忙不過來,所以想找你幫忙。”
月娘倒也沒在意程芳所謂的賺錢一說,只是說道:“咱沒有什麽手藝,力氣還是有的,幫得上的話,你盡管說。”
程芳也沒有多解釋,拿起裁剪好的布料就開始縫制起來。快到下午吃飯的時候,程芳已經把小團子的一套衣服給縫制好了,看着自己的成果,程芳很是欣慰,雖然在月娘的眼中,那個針腳真是有點慘不忍睹的樣子,但想到阿芳的轉變,倒也沒有說什麽。
回到家後,程芳又再接再厲的縫制起來,柳元時的衣服耗時真是太多了,一晚上也才弄好三分之一,不過想着反正不着急穿,也就随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