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出差之路
“公司來的新員工?”
臨出差前,江諾才見到跟她一起出差的另一個人。
進出口公司算是一個大公司,不管是從公司規模還是從一直以來接洽的單子看,都屬于大公司,但因為平時接洽的業務很多,所以出差的人數也不會很多。
也是這個原因,進出口公司一直都很缺人,只不過缺的不是江諾這樣專業不對口的人。
這次也是一樣,出差的人總共是三人,除了江諾之外,另外兩人一個是于敬元,一個是古超。
于敬元跟她是一個辦公室的,古超則在另一個辦公室辦公,據說是剛剛出差回來,結果還沒在公司待多久,就又要出差了。
“是,我是前段時間剛來的。”江諾笑着打招呼。
“我知道,公司這兩年來的人可不多,”古超也笑着說道,“我聽說你是學計算機的,我之前跟一些國外的人接觸,說是國外計算機已經發展不錯了,不知道國內的計算機發展情況怎麽樣?”
江諾想了想,實在是不好說發展好,只能實事求是道:“大家都在努力,相信以後會發展好的。”
“哈哈哈哈哈,這話說得好,”古超哈哈大笑,轉頭去看于敬元,“于哥,你還說新人不會說話,這不是挺會說話?”
于敬元站在一旁,聽着古超的話,也看了眼江諾。
他對江諾倒是沒什麽偏見,只不過江諾從進公司以來,就一直埋頭翻譯那些說明書資料,平時公司裏大家要出去玩,江諾一概都是拒絕的,久而久之,他們自然就不約了。
本以為江諾是那種一板一眼的讀書人,但似乎并不是那樣。
不過想歸想,他并沒有在面上顯露太多,畢竟以他跟江諾的年齡差,并不适合開玩笑。
“這次去你也不用緊張,權當是見見世面,”于敬元認真說道,“那些外國人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麽難接觸,他們也要做生意,我們願意花錢買他們的機器,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樁好事,所以他們會很樂意跟我們好好相處。”
“我明白,于哥放心吧,我會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江諾點頭,雖然她只是去見世面,但也分配到了一些記錄的工作。
至于見外國人這件事,在她看來反而沒什麽了不起。
嚴格算起來,她見過的外國人要比于敬元見過的外國人要多得多,同時她也很清楚外國資本的心思。
既然是資本,自然是以利益為主,只要利益足夠,這些資本當然也願意跟你友好相處。
只不過這時候許多人并沒有真正接觸過外國人,又因為國內外經濟的差距,兩邊有着巨大的落差,讓許多人對外國人有濾鏡。
江諾接觸過許多外國人,了解外國人的本質,自然也不會有濾鏡。
這也是為什麽當初改革開放的消息在京大傳開時,她會有那一番對外國資本介紹的舉例。
出差的地方有些遠,他們要坐火車去,但因為是公司出差,江諾也蹭着坐了一趟軟卧。
這時候的軟卧也是金貴的,普通人根本就沒有購買軟卧票的資格,也只有大企業,才能有購買軟卧票的資格。
軟卧如此,硬卧也是如此。
所以過去幾年江諾每次上學來回,買的都是坐票。
軟卧票四人一個小間,他們三人占了三個床位,還有一個床位在他們上車的時候并沒有人。
時間還早,于敬元和古超閑不住,便跑到別的軟卧車廂跟人聊天。
江諾猜測這同時也是擴大人脈的一種方式,畢竟這時候能買到軟卧車票的基本都是國內各大企業或者是大型工廠的中高層,進出口公司管理着進出口的業務,就算現在和這些企業、工廠沒有業務往來,不代表以後也沒有業務往來,多交幾個朋友總不是什麽壞事。
留在軟卧小間裏的江諾沒什麽事,便從包裏拿出了她自己繪制的機器圖紙。
進出口公司的資料她不能拿出來,至少不能在這樣一個随時都可能有人過來的環境裏拿出來,但她自己繪制的圖紙可以。
因為有全息倉這樣的外挂,她對說明書上的機器了解并不局限于表面,而是能夠更深入了解它們的性能,這時候回頭再看說明書,多少有些事半功倍的感覺。
也因為這樣,她根據自己對這些機器的了解,以及這些機器在後世的發展趨勢,做了初步幾個版本的設計。
這還只是基礎,她打算等以後離開進出口公司,她再去做對應機器的設計和生産。
這中間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她并不着急。
看了一會兒,她有了一些想法,拿出一張白紙又開始徒手繪制圖紙。
沒有标準的尺寸,只是按着她的想法來繪制,反正她自己知道大概是個什麽樣的,至于标準的圖紙,她可以在全息倉裏通過模拟設置,做好精密化的設計之後,再打印出來,比她費時間徒手繪制要更為準确。
就在這時,小間的門被敲響。
江諾偏頭看去。
門口站着兩個男人,一個很胖,一個很瘦,胖的那個渾身都是肉,在這個年代能養到這麽胖屬實是不容易,而瘦的那個又比如今絕大多數城市人來說要瘦,這樣的人出現在軟卧車廂中,也顯得有些奇怪。
“我們是來找于哥的,他是這個車廂嗎?”
聽到這話,江諾瞬間明白這兩人大概是被出去閑逛的于敬元和古超招來的,只是不知道那兩人究竟逛了多少個軟卧小間,以至于有人主動找上門來了,都還沒回來。
“是這個車廂,你們要找他的話,可以坐在這裏等一等。”江諾指着她對面的床鋪說道。
“謝謝啊。”兩人走了進來,在床鋪上坐下。
江諾看了眼敞開的小門,沒有太在意,低頭繼續繪制她手裏的圖紙。
“你好,你也是進出口公司的嗎?”坐在江諾對面的瘦子說道。
江諾擡頭,目光看向對方,然後緩緩點了點頭:“對。”
“你好你好,我們在深市做點小生意,”瘦子拿出一張小小的紙來,放在江諾的手邊,“這是我們的名片。”
江諾拿起桌面上的名片,看了看上面的內容,又摸了摸名片的質感,笑着看向對方:“你們的名片挺好的,這是很有遠見的想法。”
畢竟這時候印刷工藝遠沒有後世發達,也沒有所謂“印名片”的說法,眼下擺在她面前的名片也是如此,并非是印刷品,而是純手工手寫的名片。
雖然這兩張名片的質感和設計并沒有那麽出衆,但這樣一張小小的名片,确實能在第一時間傳達出更多的訊息。
她的話音落下,對面兩人的臉上都帶了幾分欣喜的神色。
“這名片是我們自制的,”這次說話的是胖子,不同于開始時板着臉的狀态,這會兒他的臉上正帶着幾分明顯的欣喜,“聽說國外都有類似的這種名片,我們想着或許我們也可以自制,為了這個名片,我們還特意花高價拉了一條電話線,這樣以後有人想要找我們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看着名片上的電話直接聯系上我們。”
名片上的信息不外如是,但這會兒還沒有後世那麽多的通信方式,所以主要還是以固定電話為主,除此之外的重點是地址和郵編,這兩樣在這時候是十分關鍵的。
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到千禧年,郵編在通信時都很關鍵,沒有郵編,可能信件就寄不到目的地了,所以在郵局,還有一本寫清楚各地區郵編信息的厚本子。
直到快遞行業快速發展,快遞網點覆蓋大大小小的區域,郵編信息才逐漸不被人在意。
“你們是做服裝的?”江諾問道,“如果是這樣的話,與進出口公司倒不會有太大的聯系,畢竟進出口公司接觸到的國外服裝業并不多。”
偶爾有,這些服裝企業也會直接跟供銷社接觸,畢竟目前國內的供銷社幾乎是後世大型超市的代名詞,雖然兩者在單店的規模上完全無法相比,但供銷社卻覆蓋國內大大小小的區域。
規模上的不足,不過是因為過去許多年,國內的銷售産業鏈沒有發展起來罷了。
服裝業相關,比較典型的就是前幾年的的确良布料,如今國內已經可以自産的确良布料,進口的布料相對就有所減少。
“是是是,目前是這樣,”胖子笑呵呵地說道,“但我們也想着以後可以做點別的,你們進出口公司可是個大公司。”
江諾聽出了對方的畫外音。
正因為進出口公司是個大公司,所以哪怕從進出口公司漏出一點點,對私企來說也是很大的單子,所以胖子才想跟進出口公司的人打好關系。
只可惜,兩人的打算與江諾自身的打算起了沖突。
江諾想着,擡眸道:“确實,不過我才剛到公司不久,于哥他們應該很快回來了,不如你們等一等?”
她的話音落下,正好外頭傳來聲音,是于敬元和古超回來了。
見軟卧小間裏有外人,兩人也愣了一下,随即反應過來,笑着跟兩人打招呼。
兩人也很快主動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