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茅升平日裏一心埋在鑽研修橋的學問上,哪怕休閑時間也是通過搭配各種模型,或者畫圖紙來放松心情,沒有看過年輕人中流行的話本。
茅升一聽,問道:“話本主角是怎麽樣的?”
錢豐收想了想回答到:“就是心想事成,總有佳人相伴吧。”
茅升眼前一亮;“如果我當了主角,是不是就可以在平波江上的堤壩修起來了!”
平波江是晉朝一條從西北一直貫穿到東南的大江,給沿江帶來肥沃的土地,養活了數千萬的百姓,堪稱晉朝的母親河。
然而,每年夏季洪汛到來,這條母親河就如同一位暴怒的母親要懲罰不聽話的孩子一般,整條江都變得洶湧起來,将江面上的船只都掀翻,并且不斷沖到岸上,沖毀沿江的土地。
每年汛期,都會給沿江帶來巨大的損失。
朝廷每年都會花大量銀子和物資想辦法控制這條一到汛期就暴怒的平波江。
然而平波江沒有被馴服,還是每年汛期都會沖上江岸。
朝廷只能漸漸放棄控制平波江的想法,轉而把沿岸百姓往後遷,每年汛期前就将江邊土地上的作物提前收獲,并且禁止船只在這段時間出現在江面上。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每年汛期過後會有大量淤泥留在江邊土地上,讓土地變得越來越肥沃,作物也生長的更快,給沿江百姓挽回了一些損失。
一直到三十年後,茅升帶領隊伍找出平波江的各處節點,并且在節點上修建堤壩,平波江每年汛期肆意妄為的歷史終止了。
董章庭沒想到,原來茅升在十五歲之前就已經決定在平波江上修建堤壩。
然而,天賦斐然如茅升,也花了長達三十多年通過修建大量橋梁道路堤壩積累經驗,才修出了平波江堤壩。
不過此時,沒有人會想到三十年後真的有人能到控制平波江。哪怕是已經見識過茅升在建築上的本事的錢豐收也不敢想。
但是他不會取笑朋友的夢想,一臉肯定道:“每個主角前期都會歷經千難萬險,才能達成目标,小茅加油啊!”
看着同伴帶着鼓勵和信任的目光,茅升開心的點頭。不止是因為朋友鼓勵自己,更是因為他們真的相信自己将來可以完成目标。
以前他曾經也和別人說過自己想在平波江修堤壩,得來的多是善意的勸告不要好高骛遠,平波江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
然而茅升不服氣,別人不可以,不代表他茅升不可以。
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他還有一輩子可以耗在上面,怎麽可以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
不管未來多麽波瀾壯闊,董章庭三人如今都還是東山書院剛入學,正在上第一堂課的學生。
中年男人站在學堂上的講師席,看着面前泾渭分明的學生,眉頭皺了起來。
他說道:“我是你們這堂課的夫子,名叫趙平。既然上了我的課,就要聽我的話。你們有什麽意見嗎?”
趙平!
這個名字一出,原本因為趙平之前奇怪表現和打扮有些騷動的學生們紛紛安靜下來,哪怕不認識的人在其他人提醒下安靜下來。
無他,因為這個趙平是個傳奇。
他十六歲才開始讀書,花了六年時間成了晉朝第六位六元及第的狀元郎。
除了他自己本人很會讀書和考試之外,他還很會教學生讀書考試。
自從他入職東山書院後,他每年都會有學生在科舉上取得不錯的成績,甚至狀元都出了幾個。
在座的學生哪怕不是每個都想通過科舉進身官場,但是他們都不會拒絕在科舉上取得名次,将來不管做什麽都會方便很多。
趙平看學生都安靜下來,眉頭微松道:“你們這樣坐很不平衡,現在我來安排你們的座位,以後來上我的課,就按照這樣坐。”
他站在講師席上,居高臨下可以看到所有學生的位置。
他按照高矮胖瘦将人重新排列,将之前泾渭分明的兩邊人完全混合在一起。
等所有人重新落座後,趙平滿意的看着眼前分外平衡的場面,相當滿意。
趙平心情好起來後,之前嚴肅的表情也從臉上消失了:“我這人沒什麽本事,也就在科舉上有一點小經驗。各位若是認為不需要我的課,就自己到理學處反饋,要求上別的課。如果還想繼續上,就聽我的安排,明白了嗎?”
在座的三十人都點頭稱是。
趙平繼續道:“既然如此,各位報一下如今取得的功名。”
三十人依次報上自己的功名,共計五名進士,十名舉人,十四名秀才,一名未取得功名。
“唔,竟然還有一個沒取的功名的?起來讓我看看。”趙平聲音帶着幾分意外。
董章庭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倒是一副讀書種子的樣子,為何在十四歲連秀才功名都未取得?”趙平問道。
坐在董章庭前面的是三十人中取得舉人功名的人之一,名曰宋青秋。今年十五歲,是這次補錄進來的人之一。
東山書院正式考試那次他沒有通過,眼睜睜的看着太子和董章庭交談。
哪怕之後通過優異的文化成績順利補錄進東山書院,對自小順風順水的他來說都堪稱奇恥大辱。
因此,他相當看不順眼通過正式考核和附加考核進入東山書院的二十人,尤其厭惡被太子誇贊的董章庭和錢豐收。
如今一聽董章庭連功名都沒有,心中不禁升出幾分自得,沒忍住帶着幾分嘲諷道:“自然是因為有些人天賦低劣,還不肯努力,只會走歪門邪道讨人歡心。”
錢豐收和茅升認識董章庭已經數月,親眼看到他每天都會抽時間看書,哪怕是救災那會大家都忙的昏頭轉向,董章庭都會在別人休息的時候努力看書。
因此,兩人哪裏忍不住別人嘲諷自己的朋友,剛要反駁,就聽到董章庭帶着幾分疑惑的聲音:“在這位同學眼中,十四歲尚未取得功名的人就一定是天賦低劣,還不肯努力,只會走歪門邪道讨人歡心的人嗎?”
“那是自然,十四歲連個秀才功名都沒有,都是垃圾。”似乎是聽到董章庭話中的不自信一般,宋青秋心中自覺勝利,乘勝追擊道。
然而宋青秋的話一出來,之前聚攏在董章庭身上的目光都移向了他身上。
好一個勇士啊!
十六歲才讀書還沒有取得秀才功名的人如今還在上面坐着呢。
宋青秋自然注意到了其他人對自己的關注,後背一涼,清醒過來:“自己剛才的話把趙平夫子一起罵進去了!”
一片尴尬的沉默中,董章庭道:“前朝曾有大儒中年以後才開始進學,創造出父子同登科的美名;本朝更有無數能臣幹吏年少時考取功名時屢屢折戬沉沙,通過努力也取得了一番成就。這位同學以短暫的功名論高低,實在有些偏頗了。”
他随後恭敬的向坐在講師席上的趙平夫子行禮道:“董某之前年少輕狂,不知讀書的重要性。如今年歲漸長,心性踏實下來才開始讀書。雖然天賦一般,仍有努力求學之心,只望夫子不棄,給學生一個機會。”
宋青秋的話,并沒有觸怒到趙平。他十六歲才開始讀書考取功名是事實。類似宋青秋之前的話,他不懂聽過多少。然而,這些話,随着他六元及第都煙消雲散了,曾經說那些話的人一個個都向自己低下了曾經驕傲的頭顱。
冷不丁聽到這樣的話,趙平甚至有些新鮮。
不過董章庭的表現,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姓董,你就是董章庭吧?以一篇文章引得顧師青眼,贈予東山書院邀請考試名額的董章庭。”
董章庭道:“在下正是董章庭。”
“哈哈哈,你的才華可是顧師都承認了,就不要妄自菲薄了。坐下吧,我期待你接下來在科舉的表現。”趙平道。
在座的學子從董章庭說話後,心中的輕視就慢慢消失了。
面對羞辱,沒有失去理智,依然有理有據的反駁,并且說話謙虛有禮,哪裏是宋青秋口中天賦低劣,不肯努力,還走歪門邪道的樣子。
再說了在座的人雖然基本有功名,但也不是各個都在十四歲就順利考上秀才的。
所以,宋青秋的話得罪了不少人,反而讓董章庭取得了不少人淺淺的好感。
這堂課除了一開始鬧出的一點點風波外,其他時間都說的上風平浪靜。
趙平不負其擅長教書的名聲,上課風趣幽默,各種經典信手掂來,甚至還會引出其他相近的例子。
一堂課下來,不管是功名到何種程度,都聽得津津有味,大有所獲。
董章庭眼睛發亮,他感覺這段時間讀書得到的收獲都沒有這一堂課的多。
若是多跟趙平夫子讨教,自己在功名一途也會更加順遂!
東山書院之前發下一份課程表。
其中趙平夫子會教他們三個月,三個月後就會有其他夫子接手。
雖然下一位夫子可能也很好,但是趙平夫子是如今最适合自己的人。
董章庭一邊聽課,一邊在心中思索如何從趙平夫子身上學的更多,最好讓他根據自己的情況提供一份合适的進學計劃。
董章庭将目光略微轉向正在聽講的茅升:“小茅,靠你了。”
東山書院每天就上兩堂大課,其餘時間都給學生自己學習。
今天是第一天,只上下午的課。
課程結束後,所有人都有些依依不舍,想要再多聽一些。
然而,都被趙平毫不留情的趕出了課程。
在茅升也要離開時,被趙平夫子出聲留了下來:“茅升,別走啊,你還沒和我說我這身裝扮死板在哪裏?”
茅升雖然性格天真了一些,但是骨子裏還是有些尊師重教的。
之前不知道對方身份也就罷了,如今知道他是自己的老師,原本想說的話就有些說不出口了。
作為自幼就沉迷建築的人,茅升看到趙平身上的打扮就覺得別扭。
建築确實講究平衡,但是平衡很大程度是為了和諧。
然而趙平只記得保持絕對平衡,忘了平衡的目的。
他張嘴想要嘗試委婉的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但是最後說出來的話變成了:“保持平衡是為了和諧和美觀,您這身打扮為了保持平衡,敞開深衣,露出裏面的衣服,會顯得很突兀。此外,頭上發髻完全沒有必要為了平衡,特意分成兩股。”
趙平夫子聽罷,神色有些不高興:“那你說怎麽樣才會又平衡又和諧。”
錢豐收看到趙平夫子的神色,擔心茅升接下來說的話,更加觸怒夫子,想要出聲替他圓場,卻看到董章庭輕輕搖頭,無聲說道:“夫子沒有生氣,放心。”
錢豐收仔細觀察發現,雖然茅升的話讓趙平夫子有些不高興,但是并沒有出現被學生冒犯的不悅。
這才放下心來,聽着茅升和趙平夫子關于如何在保持和諧的基礎上完成平衡。
等兩人聊完以後,趙平夫子才注意到其餘兩人:“你們還沒走啊?”
是的,我們非但沒走,還在這聽你們講了半個時辰了。
董章庭和錢豐收自然不會把這樣的話說出來自讨沒趣。
董章庭開口道:“趙平夫子,我打算今年參加二月初院試和八月底的鄉試,但是有些擔心自身基礎不紮實,希望能從您這裏獲取一些建議。”
趙平夫子剛從茅升身上學到了不少關于平衡的新知識,心情正好。他偏頭看向茅升問道;“這兩人是你的好友?”
茅升點頭:“是的,他們都是我的好友。”
“我記得你和這位錢同學都是舉人,要參加今年的春闱嗎?”趙平夫子問道。
錢豐收搖頭:“學生之前在考鄉試時,雖然有幸取得了舉人功名,但是已經察覺到自身水平尚且不足,還需要多學幾年,才會參加春闱。”
茅升同樣搖頭:“學生也是。”
趙平夫子道:“你們不參加今年的春闱,或許也是好事。”
看到其他人都有些疑惑的模樣,趙平這才注意到自己竟然把心裏話說出來了,描補道:“春闱确實頗有難度,多學習裏面再去考也挺好。”
随後為了覆蓋之前的話,他看向董章庭道:“我下次上課是五天後,到時你把所讀過的典籍,都寫一份讀書心得給我,我先看看你如今的基礎。”
董章庭沒想到他竟然如此爽快,自然不會反對,躬身謝道:“多謝趙平夫子!”
趙平夫子生怕自己在待下去,還會說些不該說的,擺擺手快步離去了。
等人離去後,錢豐收問道:“章庭,趙平夫子剛才為何說不參加今年的春闱是好事啊?我感覺真正的理由不是他說的那個。”
董章庭心道:“看來知道春闱可能會出事的人不少啊。自己若想調查春闱舞弊案的前因後果還需要更加小心。”
不過這些事确實不應該牽扯到錢豐收和茅升兩人。他搖頭道:“我也不懂,但是夫子既然這樣說,想必有我們不知道的考量,我們聽從便是。”
錢豐收雖然靠直覺猜出春闱可能有不對勁之處,但是沒有更多線索,只能作罷。
作者有話說:
以後雙更合為一更發,大家也能一次性看完。
重點是大家有沒有看到我新換的封面,有沒有覺得喜氣好多!
第四十六
“你倒是看了不少書。”
五天後,趙平夫子看着董章庭交上來的六十份讀書心得說道。
這些讀書心得覆蓋範圍頗廣,從經史子集到名家傳記,其中還參雜了一些地方志。
董章庭道:“幼時沒有培養出來讀書的習慣,等年紀大了知道該讀書的時候,心性有些不穩,總喜歡出神。每次出神的時候就會看些雜書後在看典籍更能看的下去。”
趙平夫子夫子翻閱着這些讀書心得,讀書多其實不算什麽,重要的是有沒有讀出名堂。
這個心得任務是他五天前布置的,再加上平日裏董章庭還需要上課,他完成作業的時間很緊。
然而董章庭卻交了上百份心得,每份都寫着他對對應書籍的觀點和引申出來的思考,足見其認真,而非敷衍。
趙平夫子翻閱着這些讀書心得,前兩天又從顧師那裏得到了之前董章庭寫的文章,對董章庭如今的基礎了解了七七八八。
他問道:“你是想最快通過科舉,不計較名次,早日進入官場;還是每場科舉都得最好的名次?”
董章庭垂眸思索,最後問道:“夫子,為何我不能全要。”
按照他如今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通過科舉,早日進入官場。随着他切實掌握的權力越多,西平伯府對自己的限制越小。
然而官場也不是那麽好混的,每三年就會有進士授官,每次都有數十人。多年累計下來,進士并不算稀罕。
然而若是能以狀元開場,起碼前三年開局會比普通進士高上不少。
“你倒是志向高遠。”趙平夫子評價道。
董章庭坦然道:“哪一個讀書之輩,可以拒絕成為狀元的榮耀。”
趙平夫子把讀書心得放好後說道:“你目前的基礎,通過秀才沒有問題,舉人還差了一些。你若真的想每次科舉都考的最好的成績,需要付出的艱辛和努力,遠比你想象中的更多。而且很大可能,哪怕你付出了無數精力和時間,你依然得不到狀元,白白浪費時間,你可明白。”這個世界很多事情并不是付出,就一定能得到收獲。
董章庭回道:“學生不怕辛苦,只怕沒有機會。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學生在這段時間得到的收獲不是假的,這就不算浪費時間。”
趙平夫子打量着眼前眉眼堅定的少年,他當年開始讀書,并且向老師發出宏偉壯志的時候,是否也如這個少年一般堅定又自信?
他運氣好,成功了。不知道這個少年,是否能得償所願。
不過,他想像自己老師當年一般,給眼前少年遞一把梯子。
他說道:“如今是一月初六,明日開始你們會放七天假過春節。你回來之後我會把之後的學習計劃交給你,屆時你可以自行根據自身情況使用。這幾天假期你把十年內的院試題目都找出來,好好寫幾遍,回來後将心得給我。”
董章庭面露感激:“多謝夫子費心。”趙平揮手:“回去好好過節吧。”
董章庭回到院子的時候,錢豐收和茅升都已經收拾好行禮,準備回家了。
“章庭,春節後若有空閑,我們一起出來游玩啊,聽說午京城春節期間每日夜裏都會取消宵禁,屆時燈火如晝,宛如不夜城。”錢豐收邀請道。
董章庭笑道:“好。”
錢豐收又看向茅升問道:“小茅,春節期間你在午京嗎?”董章庭是午京本地人,春節期間自然是會在午京城,但是茅升和自己都是外地人來此求學。
茅升思索了一會說道:“初十那日我會回來,可以約。”
三人定下見面的時間地點後,便各自離去。
等其餘兩人離開後,平安問道:“公子,我們真要回西平伯府過節啊。”
晉朝春節是一月初八到一月十八,持續整整十天。
從初四那天開始,西平伯和董南雅便一直傳信過來提醒他回去過節。
他如今還沒有足夠的力量,自然要回去和這幫人在虛以委蛇一段時間。
不過,他也确實到時間回西平伯府看看了。
自己離開前,引動董天賜和董南雅之間的争鋒,如今發展到何種程度了,他還真有些好奇。
此外,西平伯身處官場,對即将到來的春闱舞弊案是否嗅到一絲絲不對勁之處。
這些都需要董章庭回西平伯府看個究竟。
董章庭安慰有些郁悶的平安:“你放心,我們這次回去,他們不敢向以前那樣對我們了。”
西平伯董承武最是利益為先,一切以西平伯府将來出發。此前,董章庭沒有表現出任何價值。因此西平伯哪怕知道西平伯夫人對董章庭的打壓,也聽之任之。
如今董章庭順利進入東山書院,并且還作出依舊心向他這個父親的模樣,西平伯自然會好好約束妻子,提高董章庭的待遇,想要将董章庭徹底穩在西平伯府的船上。
這也是他必須回西平伯府過春節的原因。
大勢未成就表現出對西平伯府的離心,只會招來西平伯的強勢打壓。西平伯這個親身父親加朝廷親封的實權伯爵,帶來的打壓和西平伯夫人那些內宅手段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大勢已成之前,董章庭都會是西平伯的好兒子。
正如董章庭說的那般,他們剛出東山書院,西平伯府的馬車已經停在門外了。
車夫滿面笑容:“大少爺,老爺和夫人都在家裏等您。”
平安看着眼前人,心中憤憤:“就是這人,以前少爺想要出門,連輛小馬車都不肯安排,直言少爺不配。如今倒好,屁颠屁颠的跑來讨好少爺。哼,這就是少爺說的前倨後恭的小人。”
不過平安這段時間被董章庭教了不少東西,雖然性格依舊純樸,但是已經學會不表現真實的情緒了。
按照少爺的說法,如果沒有辦法作出對應的表情,就裝成憨厚魯直的模樣。
因此,車夫看過來時,只能看到笑得傻乎乎的平安。他說道一下道:“平安,要和我坐外面嗎?”
“不要,外面太冷了,我要跟着少爺。”平安直接拒絕了。
車夫暗自嘀咕:“你冷我不冷嗎,臭小子。”
他說道:“裏面是大少爺做的,平安,你不能逾矩!”
平安聽罷有些迷茫的模樣,問道:“那你以前不給少爺安排馬車,是逾矩嗎?”
車夫面色一百,這個臭小子怎麽那麽直接啊!他大冷天的從管家手裏接過來接人的任務,不就是想提前讨好大少爺,讓之前的事情過去。
大少爺貴人多忘事,自己這一路上多妥帖一些,之前的事情不就過去了嗎。這小子一提,自己還怎麽讨好大少爺。
此時,車廂內響起董章庭的聲音:“平安,進來。”
平安開心的進入車廂,完全沒有理會車夫的面色。
車夫把人都送進車廂後,自己坐在車廂外,吹着冷風盤算起來。
二少爺和大小姐是正房嫡出,想要讨好他們的人多了去了,自己算哪個排面的人物。
倒是大少爺,之前一直是個冷竈。如今慢慢受到了伯爺的重視,如今更是親自囑咐管家要把人好好接回府過節,這冷竈肉眼可見的要要起來了。
這時候若是能讨好大少爺,扒拉一下自己,豈不妙哉?
然而以前這大少爺藏的太好,一臉沒出息的模樣,完全看不出将來有出頭之日的機會,自己也和府裏其他人一樣順腳踩了幾下。
诶,如今大少爺起來了,還會有自己好果子吃嗎?早知如此,他又何必送管家那瓶好酒搶來這個機會,還不如留給自己喝。
車夫一路上心情沉悶,心中不時浮現董章庭示意管家将自己一家趕出府的可怕未來。
以至回到西平伯府,停下馬車時,聽到董章庭的聲音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車夫有些呆愣的看向董章庭。
只見他神色溫和道:“平安性子比較直接,不是故意的。你馬車駕駛的挺穩的,下次出門可以找你嗎?”
車夫雙眼微睜,之前亂七八糟的念頭都從腦子裏被踢出去:“大少爺,我都有空的!您要是需要馬車,吩咐人到馬房來找我董八白就成!”
董章庭點頭,帶着平安回府了。
董八白神色驚喜,大少爺就是大少爺,完全沒有計較之前自己的無心之失!還對自己态度那麽溫和,他董八白活了二十多年,那裏得過這些貴人半點好态度!他以後就是大少爺第一死忠!
平安低聲抱怨道:“少爺,那人就是小人,之前可讨厭了。”
董章庭笑道:“只要你站在高位,不管是好人還是小人,都會對你很好。”
然而,只要自己一着不慎跌落低谷,這些人就會成為落井下石的先鋒軍。
這種人,只可利用,不可交付真心。
這個世間,不管自己富貴還是落寞,一直傻乎乎跟在自己身後的人,只有平安。
作者有話說:
離院試越來越近啦,董某人,你要好好讀書啊!
董:那你可以少搞一點事給我嗎?
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