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你也是被邀請參加東山書院考試嗎?”董章庭有些驚訝。
雖然前世他就知道茅升出身東山書院,卻不知他是被邀請參加考試的。
在他的印象裏,茅升似乎并不以文采見長?
茅升點頭:“三個月前,我在楚門溪修橋,一位先生在旁邊看了半個月。等他離開後,給我送了這個,邀請我參加他們書院的考試。”他手攤開,一塊和董章庭一模一樣的考試邀請玉牌出現在他手中。
“我爹娘後來查了一下,發現是東山書院的邀請牌,頗為開心的把我送來這裏參加考試了。”茅升繼續說道。
“你知道東山書院的考試難度嗎?”董章庭問道。
茅升不以為意:“那個先生說,考試的時候,把最擅長的表現出來就好。其餘可能考到文試的部分,擁有舉人層面的能力基本就穩妥了。”
“舉人?”董章庭迷惑,邀請他來考試的岳衡完全沒有和他說過這些東西。
“對,我去年14歲的時候,已經考到舉人了。董兄,你不用擔心我。”茅升笑道。
不,我現在一點都不擔心你。
我比較擔心我自己。
董章庭輕吐一口氣,原來傳言裏不擅文采的茅升,14歲就已經是舉人了!
到底誰瞎傳他在文才一道略顯普通,這不是坑人嗎?
不過,比起他将來在建築一道取得的成就,14歲的少年舉人并不算特別值得銘記的成就。
“天才,恐怖如斯!”
一聲感嘆出現在兩人身旁,董章庭下意識一愣,他剛才把心裏話說出來了嗎?好像沒有。
兩人一齊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一個衣着鮮豔,體型略微圓潤的少年,不知何時蹲在他們身邊,笑眼彎彎的和他們打招呼。
“兩位兄臺好,在下錢豐收。”
未來那位一天到晚苦大仇深,上朝必抱怨國庫空虛的戶部尚書,年輕時候長得那麽富态活潑嗎?
董章庭兩人一起向錢豐收行禮,通了姓名。
茅升有些害羞說道:“也沒有天才了。我家裏不喜歡我整天修橋不讀書,我性子又倔不肯聽他們的。我爹沒有辦法,只能和我約定,只要我考上舉人,就給我去修橋。”
“那你來東山書院是為了?”錢豐收問道。
“我爹說,只要我來好好考試,就資助我修一座橋。如果考上了,就每年資助我修一座橋!我想,怎麽看都不吃虧,就來了。”茅升說道。
“苦心了。”董章庭和錢豐收異口同聲感慨道。
兩人對視一眼,錢豐收拊掌笑道:“董兄,我們觀點相同,實在有緣!”
董章庭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麽。
只覺得面前兩人,實在有些自來熟了,和他前世裏的印象似乎不太符合。
完全不知道對面看似自來熟的兩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盤。
茅升:“董兄雖然自謙不擅長建橋,說都是什麽靈機一動。可是這靈機一動就是最難得的東西。若是以後自己遇到困難,有董兄在旁邊靈機一動,豈不妙哉!”
錢豐收:“老爹說過,生意要做好,最重要的就是眼光要好,懂得投資!還有比結交兩位擁有東山書院考試邀請名額的人,更好的投資嗎?”
三個各懷心思的年輕人一派和樂中,辰時三刻到來。
董章庭三人來到東山書院大門前,之前負責維護秩序的青年将領已經退到一邊,正在和西平伯說話。
一名中年儒生帶領四名學子在東山書院門口收取一輪考試通關牌。
雖然早就猜到董南雅必然會順利得到通關牌,進入東山書院正式考核。然而看到她拿出和自己一模一樣的考試邀請牌時,董章庭還是有些驚訝的。
錢豐收注意到他的視線,非常理解的說道:“這位姑娘可是本次唯一得到東山書院考試邀請牌的女子,而且還是剛才得到的!”
随後,錢豐收像是說書一般把剛才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
和董章庭之前預想的不一樣,董南雅并沒有接受蔡坤送的初次考試通關牌。
反而當場做了一首詩,贈予蔡坤。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在所有人驚訝的目光中,面容尚且稚氣,卻已經顯出将來豔麗之色的少女說道:“我希望我救下的人,如同歷經千難萬險,依舊挺拔不屈的竹子,而不是輕言放棄自己前途的傻子。”
如此佳人,如此才華,如此善良。
這個場景深深刻在場中無數俊才心中。
就連原本冷漠守在東山書院門口的青年将領,看着董南雅的眼神裏都帶着幾分好奇之色。
在一片靜谧中,一位衣着破敗的老年人出聲道:“你據我之前觀察,你并無東山書院考試通關牌,被邀請參考的名單中也沒有女子。你卻依舊來此,想必也是為了想參加東山書院考試,失去蔡坤送你的考試機會,不會後悔嗎?”
“不會。雖然這次沒有得到東山書院考試的機會。但是我相信下次東山書院的入學名單,我必然列席其中。”在少女自信的話語中,原本還有些豔麗的面容更加灼灼動人。
“哈哈哈,你不用等下次了。這次就證明給我看,究竟是少年不知天高地厚,還是真的天賦異禀。”一塊通關玉牌被丢到了董南雅手中。
一直到青年将領恭敬的讓開位置,迎老人進入東山書院之後,衆人才回過神來:“這位衣着破敗的老人竟然是東山書院內擁有邀請參考名額的大家!”
一時間,羨慕的眼神都彙聚在董南雅身上。
聽完錢豐收的話,董章庭心中只剩下一個念頭,董南雅如今的氣運确實驚人,自己以後要對付西平伯府這些人之前,需要更細致的籌劃,不能着急。
茅升聲音有些疑惑:“這個老先生是不是姓楊?”
錢豐收朝兩人眨眨眼,小聲說道:“對,就是你想的那位。”
董章庭打量着這兩個似乎懂得什麽內幕的人,不由問道:“那個老先生還有什麽其他特別地方嗎?”
作者有話說:
引用:《竹石》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