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0
00
我在紐約街頭,面對着一座百貨商廈駐足,他們正在換上了新的畫報。
畫報從高處滾滾而落,上面的漂亮女人,我一眼就認出,是周襄。
畢竟,曾經我還是她的助理。
不是有意要涉足娛樂圈,雖然只是一個助理。
那是我數不清第幾份工作,之前我做過便利店收銀員,網店客服,韓國料理店送餐員等等。
我只是順手投了一份簡歷,聽說人事部也是順手就點了發送面試通知。
一年如果按三百六十五天算,我有三百天需要時時刻刻,在她身邊待命。
周襄出道時接下的第一部劇,就是女二號。公司給的資源,帶資進組,導演當然對她很客氣。
人事部的麗姐聽不知道哪裏的高層說,她是公司準備捧的演員,肯定背景硬,脾氣如何不太清楚,總之別得罪她。
我第一次見到周襄,記憶深刻,不光是因為她長得漂亮。
那時她正在吃着東西,我看着她,她也看着我。我們對視了一會兒,她攤開手掌,幾顆腰果。
“要嗎?”
她是認真的問我。
我的感受是,這女人真他媽的漂亮。
這部劇裏的女二是個整天黏在男主身邊,仗着自家有錢就飛揚跋扈撒潑打滾的千金小姐。應該是招人嫌的角色,應該是。
但可惜,現在的人只看臉。周襄生在這個時代,太占便宜了。
因為她的長相讨好了觀衆,且演技與顏值成正比,竟然把一個任性的小公主,演得讓人心疼。硬生生把當時童星出道,號稱國民初戀的女一號給比下去了。
神奇的是,她和國民初戀成了好友,大有發展成閨蜜的趨勢。
這劇熱播後,一時,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熱門話題裏都有她。趁着有些小名氣的勢頭,接下了她的第二部劇。
不巧,還是女二號。
只是這次不搶男主了,反而是跟男二號有感情戲,是這劇的副線。該劇講述了周襄飾演的從女孩到女人,從一個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到萬人迷的大明星。
她手裏的糖果,也換成了指尖細長的煙。單純善良的性格,變成了鏡頭裏善良單純,私下淩厲刻薄,是個壞到極致的角色。
周襄演的非常到位,真的很到位,有時連我都覺得,她可能在演她自己。于是,在她的微博裏底下出現了許多罵聲,與日俱增。甚至還有人煞有其事的說,她在劇中抽煙如此得心應手,生活中應該也是個老煙槍吧?
其實大多數的明嘲暗諷,來自又帥又長腿的男二的粉絲。粉絲們接受不了自己的偶像,死心塌地的愛着這樣的女人,而這個女人卻還不知好歹的對他冷眼相待。
在網絡争吵最激烈的時候,周襄卻很平靜的,惬意的啃着玉米,看着美劇,劇中主角在殺僵屍,血濺滿屏。
我說,“難道不可以像的上部劇那樣,雖然很壞,但是不招人恨嗎?”
她放下手中平板看着我,咽下嘴裏的玉米,一會兒才說,“那樣多沒意思。”
随着劇情深入,揭開了數年前男二為了挽救父親的公司,而将青梅竹馬的女二送到影視公司老板床上的真相。
此時她的壞分毫不減,卻讓看的人沉默了。
劇情的最後,這個壞女人自殺了。
在裝潢的像個宮殿一樣的浴室裏,她死前化着濃妝,對着鏡子哭時的神情,俨然是最初的那個女孩。她拿着從男二家裏無意間找到的槍,将黑咕隆咚的口,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而男二趕到門口時,還來不及踹門,就聽見裏頭砰的一聲。
一切都結束了。
她藏了他的作案兇器,以死替他頂罪。
這場戲讓導演拍手稱贊,看樣片的就覺得效果不錯,播出後更是虐哭一大片人,再去翻看言論,已是瞬間倒戈。
我看着那一條條的留言,終于知道,只有觀衆才是入戲最深的人。
然而這部戲,不僅僅是賺人氣,而是讓周襄順利接下Ski的代言。那是一個主打歐美市場的牌子,她代言了最新一季的手表。
Ski在芸芸奢侈品牌中不算如雷貫耳,可是口碑極佳。他們在選擇代言人時很慎重,公司用周襄最新的銀屏形象,很輕松的就拿下了。
再加上她出道至今,從來沒上過綜藝節目,微博偶爾發一張圖片,配一句簡單的話,有時是一個表情。周襄的真實性格更是讓觀衆有足夠的遐想空間和話題。這個牌子,就是需要一個神秘的,高貴的感覺。
Ski巨幅的海報在紐約一座百貨大樓外,高高挂起。她托着下巴,手腕上戴着最新款的表,看着鏡頭微笑的表情,在繁華的大都市裏熠熠生輝。
藝人事業的順風順水,讓我懷疑上帝太眷顧她。
直到她緋聞纏身,和一個偶像團體中的成員。這位小鮮肉長得帥,腿很長。粉絲眼中的他是臺上的男神,臺下的暖男。這裏的粉絲眼中畫重點。
作為周襄的助理,我經常能見到他,腿長是有的,暖男就不一定了。
粉絲都是不理智的,在她們眼裏是周襄死皮賴臉的糾纏他,并且不知道從哪裏羅列出一條條她的黑歷史,當時只要上網,鋪天蓋地的都是關于她的事。
公司出面澄清那些黑歷史都是子虛烏有的,是惡意的編造。粉絲又說這是洗白,網絡媒體收錢删話題。
惡評如潮,天天叫她滾出娛樂圈。
國民初戀作為過來人,勸她看開一些,像她就習慣了,觀衆說她除了一張清純臉,演什麽都像傻白甜。出道十幾年,被罵了十年,始終在一線二線間徘徊。
說着說着國民初戀就哭了,最後反倒是周襄在安慰她。
我有一種錯覺,會把這段戀情當成一次謀殺,是周襄在謀殺她自己,而暖男只是她的作案工具。
周襄的第一部電影,是日本一個擅用色彩鮮豔光影的導演執導。傳言是點名要她出演女主角,也是唯一的主角。
航班全程五個小時,她睡了四個半小時,半個小時吃飯。下飛機後就馬不停蹄地到酒店和導演見面。
她自然的向導演問好,我愣了一下,并不知道她還會日語。她很無所謂的說,“你不知道的還多着呢。”
整部影片講述了一個女明星最輝煌的時刻,到最後的跌入深淵的結局,令人唏噓。
也難怪會選周襄,她最近在大衆心中的形象,不能更符合。
導演很有名氣,周襄更是有大尺度的奉獻精神,上映後在日本票房飄紅。回到國內雖然遭限制上映,也算造足了話題,反正網絡資源很多,雲盤很大。
我知道在這個圈子女藝人比男藝人發展要難,不光只靠努力,有時候還要學會各種陪喝陪玩的技能。而被潛的人,也多半都是自願的。
人都想要往更高的地方爬,這無可厚非。
但周襄的态度很明确,花在跟所謂‘能助你上位’的老男人滾床單的時間,不如多看一會兒型男殺僵屍。
所以她有顏值有演技,碰上好的劇本,轉個彎就被別人睡走了,離一線花旦,永遠差臨門一腳。
另外,她大概是個不會有粉絲說,“你都不知道她有多努力!”的藝人了。
因為努力這個詞,讓她成為大老板辦公室的常客,經常一談就是兩三個小時。
談話內容從大老板小時候餓到偷人烤地瓜,到今時今日的地位,是如何拼搏努力并堅持不懈,以此教育周襄要積極進取。
而她的關注點卻在,“大老板你烤地瓜吃皮嗎?”
大老板竟然認真的想了,回答她,“吃!”
周襄點頭的說着,“對嘛,烤地瓜的皮才好吃!”
如果将來她有幸拿了奧斯卡,我覺得,在她心中這可能會翻譯為‘最佳員工獎’。
她的經紀人Joey,也是個海歸。Joey和我不同,我是出國留學,Joey則是從出生到大學一直在加拿大,中文說的很有韻律,感覺随時都能來一段Rap。
Joey經常提醒我要多和周襄說說話,我到現在還不明白這是為什麽。她不是老年癡呆,我不是話唠,所以這項工作進行的比較難。
沒有通告時,周襄的日常無聊到令人發指。
早上九點之前會起床,吃完早餐後躺在床上玩消消樂,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她可以一整天躺在床上,連飯都不吃,甚至一句話都不說。
“你就不打算動一下嗎?”我忍不住問。
然後她看着我,翻了個身。
她的性格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無趣又無聊的部分,但和她相處的時光讓我感到莫名的舒服,很自然,不說話也不覺得尴尬。也許她沒有發現自己這神奇的一面。
有一段小插曲,在去年冬天。我如往常一樣到她家按門鈴沒有人應,打了十幾通電話沒有人接。最後打給Joey,他說周襄在醫院。我吓了一跳。
等我趕到醫院後,周襄已經醒了,手背上還插着輸液針,我問她這是怎麽了。
她說,“他們終于發現我不是人類了,要抓我做實驗,你快走吧不要管我了,我不想連累你。”
我不知道該用什麽表情來面對她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當我告訴Joey,下個月我就辭職的時候,他皺着眉說,“唉,真的讓我so sad.”
我說,“sorry,就這一次,以後不讓你sad.”
周襄的反應是,“你是不是家裏出事了?”
我好笑的看着她說,“姑奶奶你別詛咒我,本來我也只是回國來歷練一下,誰知道怎麽就跟你結了段孽緣,現在我準備回去重修了。”
她看着我,緩慢的眨了下眼睛,随後笑,“恩,也好。”
在首都機場準備登機的時候,收到她的短信,簡單的四個字,長命百歲。我笑了。
周襄覺得一路順風很不吉利,所以在告別時,喜歡用別的詞代替。
幸好我走的時候,她已經分手了。
希望她過得開心,有緣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