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四)
? 生命到這裏就是結束了吧,太子殿下這樣想着,然而當他等着鋒利的劍氣落在他的面門上時,卻聽到了一陣劇烈的铿锵聲。
他猛然睜開雙眼,看到就快要落到他身上的劍竟被另一把劍擋開,可握着那把劍的人并不是東宮親衛,而是一個同樣黑衣蒙面,看起來像殺手一樣的人。
此人和大多數雄壯的殺手不一樣。
他的身形作為一名武士略顯得有些纖瘦,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青澀的少年。
可就是這樣的身子裏卻有着常人難敵的力量,這一點從那名與他對峙的殺手臉上扭曲的表情就能看得出來。
眼見着那人就要不敵,其他的刺客再顧不上許多,紛紛沖了上來。
黑衣男子頓時被他們圍在了中間,可是面對這樣的困境他卻顯得絲毫也不慌張。
他手上的劍快得如同風馳電掣,在那些刺客還沒有看清劍招的情況下就已經成了他劍下的亡魂。
太子殿下的眸中亦現出驚詫之色,此人武功遠在所有他引以為傲的東宮親衛之上,是當世數一數二的高手。
盡管以一敵多,黑衣男子卻能将所有的刺客擋開,仿佛鑄就了一道無形之牆,将太子殿下護于身後。
交戰了一段時間後,刺客已經倒下一半,黑衣男子側過頭用冷峻的目光向身後示意。
太子殿下立刻領會過來,借着他擋住那些刺客的間隙向行宮大門逃去。
黑衣男子亦配合着,且戰且行,始終護着他在以劍氣開辟的道路上緩慢前進。
盡管非常的困難,但在黑衣男子的保護下,他們終于還是活着踏出了行宮的大門。
太子殿下松了一口氣,然而危機還遠遠沒有過去。
被其他親衛引到別處的殺手們也在這時擺脫糾纏殺了過來。
Advertisement
那些帶着殺意,自黑暗中隐現的身影就像一個個來自于地獄的鬼魅,急于向他索命。
黑衣男子将他擋在身後,面對越來越多的敵人時,他周身散發出的殺戮之氣也更加強烈,讓人僅僅只是靠近便已感到恐懼。
即便是這樣也可以全身而退嗎?
看着黑衣男子冷峻的身影,太子殿下的心裏卻并不是很有底,因為殺手的數量實在太多了,他甚至懷疑攝政王為了取他的性命,召集了江湖上所有的高手。
可是黑衣男子子只是默然舉劍,和沖在最前面的殺手拼殺起來。
這名殺手的身形格外魁梧,招式也比方才那一群兇猛的多。
他正用蠻力将黑衣男子纏住,另一名殺手卻在這時朝毫無防備的太子殿下殺去。
黑衣男子迅速做出判斷,剛一劍刺入與他交手那人的心口,拔出帶血的利劍正要轉身替太子殿下解圍時,卻聽“嗖”的一聲,一支箭矢不知從何處冒了出來,直刺入那名殺手的眉心。
見到這自身後飛來的箭矢,太子殿下心下一沉,回頭去看,卻瞧見浩浩蕩蕩的一隊人馬尚且還在遠處。
在這裏還看不出來者之身份,可是自熊熊燃燒的火焰之中,他已然辨認出那繡有熟悉标志的戰旗。
希望再度被點燃,太子殿下的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是趙氏的援兵來了。
看到這來勢洶洶的大軍,那些從行宮中追殺至此的殺手們也知再無勝算,相繼隐入黑暗之中。
黑衣男子解決掉仍然無所畏懼拼死一搏的數人,将劍收回了負于身後的劍鞘中。
他轉身就要消失在黑暗之中,卻被太子殿下喚住:“且慢。”
似乎只是出于本能的頓了頓,他立刻就要再度起行,可太子殿下卻急于在此時道:“從一開始本宮就知道沒有看錯你。”
這句話卻順利的讓他停下腳步,聽他繼續說完:“如爾當世之才非百年得見其一,本宮自認惜才之人。”
太子殿下說着,朝他近前踱了兩步,卻又驚于他周身未散的殺氣,于是止步道:“若你肯追随本宮,便請至蕭府,你所想一切,本宮都可許之于你。”
最後一句,太子殿下說得十分意味深長。
黑衣男子卻自始至終未發一語,只等他說完便閃身消失在夜幕之中。
趙氏的軍隊已經到了近前,數名武将紛紛翻身下馬,對仍凝視着夜幕的太子殿下磕頭行禮,惶恐道:“臣等救駕來遲,請太子殿下責罰!”
太子殿下緩緩轉過身來,恢複了慣有的端肅與沉穩,深邃的眼眸難辨情緒,沉聲道:“只要來了,就不晚。”
半個時辰之後,太子殿下和趙氏同往城中去,卻在路上遇上了帶兵而至的蕭嚴。
在隊伍最前面的蕭嚴,急忙亦如趙氏一般,急忙向太子殿下告罪:“微臣未能及時調兵,是老臣之罪,望殿下責罰。”
他說得雖然铿锵有力,可見太子殿下将意味不明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緩步踱至他面前時,他卻十分的心虛。
若非他安插在趙府的細作來報,稱趙氏忽然出兵,他尚且不曾打算出兵。
那趙氏一直拖到現在,想必原也是打算靜觀其變的,只是太子妃突然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現有了身孕,這才堅定了他們要拼死一搏将太子殿下推上皇位的心。
既然趙氏已經行動,又将太子殿下救了出來,這便逼着他必須做出一個選擇。
誠然在太子殿下全身而退的前提下,攝政王和太子殿下,他必然是選擇太子殿下的。
這只是其一,還有其二……
當太子殿下緩慢的俯下尊貴的身子,拉近和蕭嚴的距離時,蕭嚴的額上已經冒出了一層薄汗,就快要無所遁形。
然而太子殿下卻只是伸出手,指向他身側道:“蕭大人急着趕來為本宮解圍,連衣帶都系錯了,忠心自然可表。”
太子殿下的臉上雖露出和煦的笑容,然而深不可測的眼眸卻讓蕭嚴不得放松。
正說着,忽有馬蹄聲自遠方傳來。
衆人轉頭去看,只見一名東宮親衛快馬加鞭的趕了來,到了太子殿下面前,便下了馬來,單膝跪地的向殿下道:“禀報太子殿下,西北大軍已然攻占了城門,現等候殿下下令,随時可向城內進發。”
聽到這名親衛的話,蕭嚴額上的汗又多了一層。
這正是他倉促間趕着出兵的第二個因由。
今日夜半,他就得到了消息,自從那日朝堂上傳出張矢與東宮勾結的言論之後,一直堅決對太子表示拒絕的張矢竟忽然在這時候歸順,如此一來,太子殿下如虎添翼,已然具備了和攝政王一較高下的可能性。
顯然,如此這親衛毫不避諱的将這件事當真衆人說出來,正是為了讓他和趙氏知曉。
太子殿下聽罷親衛的禀報,不動聲色的對蕭嚴道:“蕭府宅院所在之處,地形最為有利,接下來這段時日,恐怕要煩擾蕭大人了。”
蕭嚴連忙叩首應承下來:“能得殿下駕臨乃是蕭氏門庭之耀,只恐令殿下屈尊,蕭府上下定當竭心盡力。”
“蕭大人快快請起,莫要拘于這些虛禮。”太子殿下似乎很滿意于他的回答,忙親自将他扶起,而後卻是轉身對衆人道:“爾等出兵之時想必已忖度今日之勢,事到如今本宮已無其他選擇,唯有以兵相谏,親身自宮苑內捉拿反賊,以清君側,正視聽!”
“吾等誓死追随太子殿下!”在場所有人,包括蕭氏和趙氏在內,都齊刷刷的跪倒在地,對太子殿下表明忠心。
火光映照在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錦衣端肅的男子唇畔卻浮起意味不明的笑容,仿佛他早已看清那些人心中各自的思量。
又過了數柱香的時間,在蕭府內焦急等待的秦婉見太子殿下和蕭嚴一同歸來,心裏的石頭才徹底的落了地。
衆人在堂中入座,談及太子殿下如何自行宮中逃出時,太子殿下除了提到東宮親衛之功勞,還道有一神秘的黑衣人出手相助,才得以令他脫身。
蕭嚴等人都為這傳說中的絕世高手感到震驚,只有秦婉自他的描述中隐約察覺到那黑衣人或許就是李雲。
秦婉明白,太子殿下既然當着這些人的面将此事說出來,應當是有極大的自信認為可令李雲歸順,所以才會提前做好鋪墊,以免他突然出現令衆人産生非議。
可是他真的會徹底背叛攝政王,轉而為太子殿下所用嗎?
從過往他的态度來說,秦婉對此并不抱有多大的期望,可是如果是這樣,他又為何會突然出現在行宮,為何要救太子殿下?
對此她百思不得其解,然而他們只在這個話題上停留了片刻,接着太子殿下便遣散了衆人,只将蕭嚴以及趙氏幾名重要之人留在屋中,同他們商讨讨伐攝政王之事。
這些日子,皇上的病情再度惡化,攝政王更是以代為處理朝政為由搬入皇宮居住。
如此一來,要讨伐攝政王則必須包圍皇宮,這樣若是弄得不好則成了逼宮,甚至謀逆皆有可能,所以必須格外慎重。
于是這一夜,注定整個蕭府上下又是無眠的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