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節
學,考試就去學校,其餘時間不出現。看學校那邊怎麽說。”
“行,我去問問。”
三舅媽的娘家就在鎮上,三舅媽的家裏有人在初中教書,讓她去問正好。
7月7號,下午三點,杜棠與三舅舅考試點回來了。
杜鵑不敢問杜棠,考得怎麽樣,弄了一鍋雞湯給他補補。再給他弄些宵夜。
杜棠洗了個澡,吃了頓飯,就回屋去看書。
三舅媽約束表弟,不讓他們去打擾杜棠學習。這時候不憐惜用電,天沒黑就給杜棠開了燈。
三舅舅知道杜鵑的打算後,非常贊同,并鼓勵杜鵑好好學。
“我家的基因好,出了好苗子。”吳三民樂呵。
“哼,你家的基因好?要是你家基因好,你兒子就不會考不及格。要我說是杜家的風水好,到杜松這一代,都發起來了。”
都說家裏出老師的,孩子一定好,可三舅舅家,有兩個都是當老師的。他們的兒子小學時考語文老不及格,上了初中文科的都不及格。
這愁死三舅媽了。
9號這天,杜松也回來了,等着杜棠回來。
杜棠這次跟前兩天不一樣,他是笑着回來的,後腳跟不到地就擡起腳,走路好不驕傲。“我對這考試很有信心。”
“那我們就等着你的捷報。”
42 1999年6月
Advertisement
1999年6月3號,杜鵑一家吃着晚飯
“6月11號收荔枝,6月11號有老板來收荔枝。”村長在外面喊。
村裏沒有喇叭,沒有傳聲筒,有什麽消息就由村長人工傳遞。從村頭喊到村尾,從左邊叫到右邊。
不能讓每個人知道,但大部分人都能聽到。
一群小孩子們跟在村長身後,學着村長把兩手放在嘴邊,用稚嫩的聲音大聲喊,“6月11號收荔枝。”
杜峰抱着碗飯出來,嚼着米飯問,“價格怎麽樣?”
“黑葉5塊一斤,水晶球5塊5一斤,三月紅4塊錢一斤。糯米糍、桂味都是6塊5一斤。先收三月紅、水晶球。如果黑葉、桂味品相好,可以提前摘。”
杜李氏問杜鵑,“這荔枝是雇人來摘,還是我們自己摘?”
杜貴才成了技術人員,到處去推廣種植苦味葉下珠、土菌,常常不在家。
這管家大權本是在杜李氏手上的,可杜鵑不聽她的啊,她成了光棍司令。由于杜鵑能幹,又為這家增加了收入,在村裏的名望高了,她自然而然地臣服于杜鵑。
現在杜李氏即便想出門探親,都與杜鵑說一聲才放心。
“請人來摘吧。今年的荔枝沒有去年的好,挂果不多。賣一部分,留一部分自己吃。杜棠說7月份回來,等他回來糯米糍、桂味就能吃了。”
荔枝就是個傲嬌的女人,什麽都得按照她脾氣來,第一年是豐收,第二年必定是小豐收。
她說味道好吃就好吃,她說變味就變味。不小心伺候,她就不給你賺錢。
這不,今年因為家裏人手少,遲了兩天打農藥,三月紅的品相就不好。桂味還招來了一群蚜蟲,掉了一地的果子。
她試了黑葉荔枝的味道,酸澀無比,她家今年的黑葉荔枝變味了。
今年是賣不上好價錢了。
“對對,留給杜棠吃。”
杜棠膽子大,填志願時填了複旦大學,高考成績下來,不但過了複旦的錄取分數線,還多出十來分。
依照貧困地區的分配名額,複旦大學錄取了他。杜棠這只山雞,飛出了大山,奔去學計算機去了。
雖然不算是過長江跨黃河,也算是飛出大山,進入一線城市。他将來的路途,比上一輩子更加輝煌。
這是杜鵑沒想到的。
五年過去了,杜棠留在深城工作,一個月的工資三千多,當屬村裏第一份。
沒誰的工資,能比他高。
杜松找了老婆,叫張雪。是杜鵑給他想看的,他也很滿意。
杜鵑直接給杜松,換了個老婆。上輩子那個嫂子,那就算了吧。
11號這天,這天家家戶戶帶着剪刀,帶上籮筐上山去摘荔枝。
把紅彤彤的荔枝,整串整串剪下。荔枝的外殼又紅又豔,還布滿了一個個小刺般的凸起物,摸上去有些紮手。
小心翼翼地剝開那華麗的紅裝,荔枝的果肉被一層淡粉色的薄膜緊緊的包裹着,散發着誘人的香味。把那層薄膜剝開,那一顆透明珍珠,不停往外溢着汁水的果肉在眼前一覽無遺。
荔枝的顏色是深紅色的,沒過幾天就變成暗紅色的,再變成土黃。荔枝是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正因如此,荔枝不宜貯藏。
對荔枝杜鵑是愛又恨,龍眼還能做成桂圓,荔枝就偏不能變成荔枝幹。曬幹了也發黴給你看。想藏着吃,非得花些心思不可。
一筐筐荔枝被搬運到村公所,收購商帶來大卡車,卡車上鋪着塑料紙,好好護着荔枝。
果農把荔枝倒上挑選臺,挑選臺左右兩邊的工人,眼疾手快,把一只只歪扭的,偏小的荔枝挑出。大的品相好的荔枝,進入籮筐稱重,小的品相不好的歸還給果農。
每當摘荔枝就是孩子們的節日,他們能毫無節制地吃甜甜的荔枝。在家裏吃不夠,還要兜一衣兜去學校吃。
杜鵑把荔枝給賣了,得了三百來塊錢。
她把家裏的存款拿出,裏邊有兩萬塊錢。
是這些年來,買賣土菌、苦味葉下珠、鵝苗的存款。
其實賺得不少,花出去的地方多。比如建房子、杜松娶老婆。
最大的一筆是給杜松找門路。杜松大專畢業,他見家裏寬裕,提出去讀專升本。
家裏有錢就供他去了。杜松本科畢業後,杜鵑讓三舅舅找了個門路,塞了點錢。讓杜松進入教育系統工作。
現在杜松進入了市裏的教育股,聽說得到上頭器重。
她想用這筆錢,在市中心買房子。她每天看新聞,看報紙知道炒房團出現了,全國的房價開始上漲。
福泉縣這個四線城市,它的房價也會在攀升,現在買房最好。
手頭的錢有點少,她直接買一片地好了。
于是她交代杜李氏看顧好家裏,她上縣城一趟。
傍晚,杜松一家人吃了飯,到附近去走走。
杜鵑把她的計劃告訴杜松,杜松不同意。
“買宅基地可以,但不能用我的名義。”
杜松偏頭看妹妹,“鵑啊,你就不為自己想想?”
“想什麽?我有什麽好想的。”杜鵑低頭笑道。
張雪挽上杜鵑的手,“我單位裏有個很不錯的,家裏兩兄弟,他是老二。家裏是做小生意的,他……”
杜鵑拍拍嫂子的手,“說那些做什麽,該明白的我都明白。”
“我跟你們不一樣,不用為我操心。”
張雪看老公一眼,眼神裏很無奈。
“杜鵑,你24了,你該為自己考慮。”
杜鵑兩手放在身後,交叉疊着,看向前方的路,“24又如何,死不了人。杜松,我跟你們不一樣,現在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
杜松看着妹妹,她連大哥都不叫了。
這個妹妹他不懂,他從來都不懂妹妹腦子裏在想些什麽。
可是他心疼自己的妹妹,想要她開心,想要她過得好一點。
“我很開心,我很幸福,只是你們不知道罷了。”你們好好的,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你要不要到杜棠那邊玩一下,深城很熱鬧,很繁華,千姿百态。你不妨去看看。”
再好看的霓虹燈,她已經看過。再好的世界,她已經經歷過。能誘惑她的,實在不多。
43 他回來了
杜松不要杜鵑的錢,最終她給自己買了一棟小房子,遠離市中心。
不過未來也屬于市中心的範疇。
這小房子就用來落腳用,她平常在破坪村住。
這日,她驅趕着兩頭牛去吃草,豎起太陽傘,放上小馬紮,端坐着看書。
這五年裏,她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這五年裏,她初中畢業,還去考了函授本科。
考了之後她有些後悔,這函授本科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只要給錢交學費,就能通過。
老師上課不講內容,盡是吹牛逼。與其聽老師講課,不如回家自己看書。
她這個沒上幾節課的人,寫論文還得了優秀,還得了個優秀畢業生。
如果有人問她學歷,她能大大方方地說漢語言文學,本科生。
眼前這一片田地,連年水泡,種不了水稻,長不了苦味葉下珠。只能長草,這就方便了杜鵑。
她把大水牛驅趕下去,就不需怎麽看,任由它們吃草。看一會兒書,再擡頭看看牛。
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讓她很自在。
“滴滴。”
一隊汽車從村外駛入,拐個彎走向研究所那邊。
研究所的人員連年增加,研究所又平房,變成了工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