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黛玉忘了一句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必有所求,特別是那個人還不是個傻瓜的時候。
林昭從來都不是一個可以用常理來推斷的人,看似是為了程惠許諾的那些好處,其實在他心裏這不過是占了很少的一部分而已。當前世的鄒旭和寧茹成為今世的林昭與林黛玉,并且往日的仇怨漸漸淡去的時候,鄒君悅變成了一個兩人皆不可說的存在。做為一個父親,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兒子被別人害死,并且自己還在後面推波助瀾。如今回首,林昭雖不能說後悔,愧疚是一定的。
自從君悅逝去,不管是做為鄒旭還是做為林昭,他都一次沒有夢見過這個孩子,回想的時候也好似隔着一層什麽東西,只有一個虛影看不清面容,他便知道那個孩子必然是怨恨着他的。直到黛玉頭胎生育當天,他終于在夢中看清了,原來君悅當年與他竟如此神似!揮手再見時的笑容和他記憶中的自己如出一轍。當年為何從不覺得呢?
從那時起林昭便對後來的楊毅存了不一般的心思,想着君悅當年最親母親,如今他母親成了黛玉,再次投胎必然不舍得成為別人的兒子。所以,楊毅定是他兒子君悅無疑!也不知道如果楊時禮知道自己親近的小舅子将自己兒子當成了他的會是個什麽心情。
楊時禮的心情暫且不用去管,黛玉知道的時候卻是快要被氣炸了。
離楊大哥将張大儒留下的文稿上交帝王的事情已經過了四年,這四年裏楊家人時時低調,楊時禮游山玩水的興致都沉靜下來,一心養兒育女整理文稿,就怕有人說什麽給楊家帶來麻煩。而黛玉養孩子也漸漸養出樂趣來,看着他們從小小的一團越長越大,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真是越看越覺有趣,老想着不着痕跡地蒙住父母,殊不知父母也是從那時候過來的,對他們的想法知道得一清二楚,裝作不知道不過是在逗弄他們。
而林昭因着自己高超的手腕和有林如海照應,一步一步走向高位,自從林昭調任回京,林如海為了不擋兒子的路都已經心生退意,武琳也育有一子兩女,林如海和賈敏更想着含饴弄孫。
總的說來,兩家人的生活都還算不錯,各有各的幸福。直到一封聖旨打破平靜……
京中的權貴都知道幾位皇孫正在選伴讀,有些人家打破了頭鑽營,有些人家就聽一耳朵一笑而過了。所謂的皇孫伴讀有兩種,一種是真的伴讀,跟皇孫之間的關系就像朋友,一起長大,一起打鬧,在學堂裏相互扶持,長大了也親近,這樣的人名額确定下來之後皇帝通常會下發手谕象征性的詢問一下對方家裏長輩表示尊重。另一種則是變相的下人,讓簽了賣身契的奴才去陪着主子讀書太過難看,太傅們也不屑教導這些人,便有了替皇孫們抄書替罰的“伴讀”,這樣的伴讀若是皇子們就是各自的母親張羅,若是皇孫們一般都是各自父親張羅,皇帝是從來不管的。後者是小門小戶晉身的一個好渠道,而權貴們争搶的當然是前者。
林家的孩子年紀不适,林如海本以為自己沾惹不着,誰知道林昭會攙和一腳。楊毅的年紀與太子的嫡三子年紀相仿,也不知林昭怎樣運作的,皇位上的那位竟然真的打破先例沒有從京中選拔,而是将遠在山東的楊毅選為皇孫伴讀,還是太子他兒子!
接到皇帝手谕的楊家人都呆了,黛玉則是快要瘋了。因着前世的經歷,加上黛玉自己又沒有切身受過苦,世人所求的榮華富貴對她來說竟是避之如蛇蠍,平淡是福幾個字幾近成了她的信仰。楊家其他人還在苦苦思索利害的時候,她卻已經在心裏确定,肯定是林昭因着楊家獻書之功不知與太子或是皇帝達成了什麽不可告人的交易,這是推她兒子當那出頭的椽子拿着她兒子當籌碼呢!
其實黛玉這次是真的冤枉林昭了,前面已經說到,在林昭心裏楊毅是他前輩子的兒子鄒君悅的轉世,他這樣做不過是在彌補對君悅的虧欠。如今的太子地位穩固,對太子妃也尊重,太子嫡長子養育在皇帝跟前,不是太孫勝似太孫,對一母同胞的兩個弟弟也多有關照,太子嫡三子赤子之心、秉性厚道,又楊家嫡系避居山東,伴讀還是皇帝欽點,根本牽扯不到什麽站隊的問題。總而言之,不管楊毅之後是否入仕,這個伴讀的位置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前輩子的時候兒子是寧茹的逆鱗,這輩子兒子同樣是黛玉的逆鱗。之前的那些不對付不過是些小打小鬧,對林昭來說也不傷筋動骨,唯一一次比較嚴重的就是推波助瀾讓他娶了武琳,然而武琳是個好姑娘,黛玉只是想着讓他不舒坦,卻不會真的讓他娶個攪家精,按實際來說,其實黛玉是幫了他。這次他竟敢打楊毅的主意,黛玉是真的怒了。
楊家其他人思來想去也是覺得是皇家想着獻書之功才給了楊家這麽一個名額,家裏也有适齡之子的甚至想着若不是有林家在京中這個名額也許就落到他家了呢。至于去不去倒沒什麽可争議的,皇帝下手谕詢問你意見是表示尊重你,若是你真的拒絕了那就真是不太識相了。而且,如果是給其他皇孫做伴讀,那拒絕也就拒絕了,這樣的事也不是沒有過。楊毅做的可是太子嫡三子的伴讀,若是拒絕了,不出意外的話得罪的就是前後三代皇帝,任誰家也不願意。咱是做的正兒八經的伴讀,又不是空有伴讀之名的下人,當然必須得去!
黛玉在心裏冷笑一陣,表示要跟着楊時禮一起進京送兒子,心裏磨刀霍霍,‘好你個林昭,你且等着!’
在京裏抱着真兒子一心一意等“兒子”的林昭,不自覺打了個寒顫,皺眉心想這又是怎麽了?武琳撇嘴嘲笑他,“讓你自作主張,等着吧,不定就是姐姐想着怎麽收拾你呢,母親那裏可是接到姐姐來的書信,這次是姐姐和姐夫一起來送毅哥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