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錦繡住進南安王府之後,一開始南安王妃因為擔心王爺回來怪罪而未曾虧待她,後來太妃發下話來說要好好教教她規矩,王妃樂得撒手不管,便将她交代給太妃院裏的丫頭婆子,從那才開始受盡折磨。虧得錦繡骨子裏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在,身邊還有些財物傍身才忍得下去。
錦繡身邊伺候的丫頭還是曾在西海沿子□□中護着她的那兩個,不說多忠心,但好歹能為她做點事。
這一日,錦繡正在房裏給王妃和太妃做抹額,其中一個丫頭大丫推門進來,見她又在做針線,咋呼道:“我的姑娘啊,你怎麽還這麽坐得住吶?做了這麽多針線也沒見得着丁點好。”
錦繡的心思半分不露,笑道:“我不做針線還能做什麽呢,有一句話說得對,能讓我活着就是大恩惠了,如今我只求着父王能平安歸來。”
大丫一邊幫着她劈線一邊嘆氣道:“是啊,等王爺回來就好了,姑娘也不用再這麽艱難。”我和二丫也能有個好前程,大丫心裏默默想。
在王爺被俘之後她們兩個也投靠過小郡主,可惜小郡主沒将她們看在眼裏,很不在意的丢在一邊,等回王府之後巴結小郡主的人更多,她和二丫就更沒了出頭的機會。之後太妃還讓她們伺候錦繡,兩個人想着王爺早晚要回來,還不如老實跟着錦繡呢,萬一錦繡翻身她們倆就是名副其實的大丫頭,伺候的也還算殷勤,後來錦繡又時不時漏點好處出來,三人倒也主仆相得。
“二丫也不知道跑哪裏去了,到現在還沒回來,在王府裏也敢亂竄,等回來姑娘得好好說說她。”
“是我有事讓她去辦。”
正說着,就見小郡主踹門而入,後面兩個婆子壓着二丫。錦繡見了趕緊起來行禮,“郡主來了,快請坐。”大丫見二丫那個樣子心急的不行,低着頭沖二丫使眼色。
小郡主看着錦繡冷笑道:“看來真是我小看了你,我還不知道你有這個本事,在太妃眼皮子底下作怪。”擡手扔出來一小包金镯子、金簪子、寶石戒子、琉璃花朵來,叮叮當當落在地上,有好幾個還滾到錦繡腳邊。
“看來父王可真是沒虧待了你,被搜刮了去那麽些還能留下這些來,可見是有真本事的。可惜啊,也是你蠢,不知道整個王府裏沒人待見你嗎,竟然還敢胡亂打探消息!”
又用手捏着二丫的下巴擡起來,道:“我原以為你們這兩個丫頭是聰明的,知道人往高處走的道理,誰知道竟還是假投誠真燒冷竈,你們莫不是以為她這冷竈還真的有燒熱的那一天吧?做夢!”
大丫已經跪下了,如今她只求能保住她和二丫的性命。
小郡主揮揮手讓婆子放了二丫,“既然你們兩個這麽忠心,那就一直跟着你們主子吧。”
又對錦繡道:“你也不用打聽了,我如今就告訴你。父王是王爺,就算被蠻子打敗了也不會有事。蠻子已經發了國書來,只要咱們皇上答應和親再賠點東西,他們就會将父王恭恭敬敬送回來。”
見錦繡露出喜色,嘲諷道:“怎麽,聽見父王要回來就高興了?你也別急着高興,相信你這輩子是再見不着父王了。皇上已經說了,宮裏沒有待嫁的公主,就讓咱們南安王府出個姑娘封為公主,父王不是疼你麽,正好你也能為父王盡份心力。呵,一個婊子生的女兒被封為公主也算你的造化了。”
Advertisement
錦繡此時眼珠子都是紅的,強忍着不去扇那小郡主一巴掌,嘴唇哆嗦着只敢小聲反駁一句“我娘也是好人家的女兒”,其他的話堵在嗓子眼兒不敢冒出丁點。
她在西海沿子這麽多年如何不知道蠻子的習俗。什麽和親公主,不過是白送去給人作踐的女人。蠻子的話聽都聽不懂,如何交流?而且蠻子那邊國家衆多,所謂的公主數不勝數,再不能指望着蠻子能看着是位別國公主而去尊重。那裏兄弟共妾、父子共妾之事常有,除了正經的正妻能保持尊嚴,其他的別管名頭多好聽,全都是可以任人玩弄的玩物,皇家也不例外。蠻子的皇上早有皇後,和親過去最多只能封個妃子,怎麽敢保證能不被糟蹋。
而且不僅她知道,錦繡相信小郡主也一定清楚,這分明就是要逼死她。
小郡主見到錦繡這深受打擊的樣兒,心滿意足離開,臨走前還專門在門口大聲吩咐一個點頭哈腰的婆子:“祖母就是叫你們這樣伺候錦繡姑娘的?叫外人知道南安王府的姑娘就只有兩個大丫頭這算是什麽事,再撥兩個過來,專門幫姑娘收着衣裳首飾。叫姑娘親自理這些俗物,你們是越活越回去了!”
錦繡的淚緊接着就下來了,腿一軟坐到地上。
大丫和二丫也是在西海沿子過來的,同樣清楚蠻子的做派,也害怕會被當做陪嫁一同過去,爬過來抱着錦繡哭,“姑娘,你快想想辦法啊,那樣的和親公主如何能做?您去求求太妃吧,到底是血脈相連的祖孫,總不能真的把姑娘推進火坑啊。要不,要不就去求王妃吧,為了王爺回來不怪罪,王妃也該幫幫姑娘。”
‘難道王妃只為了一個不怪罪就會讓親生女兒去受苦嗎?’錦繡從心裏反駁。她心裏明白,若只是單純求情是一定達不成目的的。
哭了一會兒,擦幹淚,錦繡又是那個不服輸的錦繡。“大丫,你去看着門,不要讓人進來。”
自己脫了外衣,又在頭上罩了塊布,鑽到滿是灰塵的chuang底下,半天之後終于扒拉出一塊玉佩來。錦繡拿着它凝視了一會兒,下定決心。
招呼了大丫二丫過來,“你們兩個也清楚,如今咱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有人來審你們,在西海沿子的事你們照實說,不要自做聰明。父王曾在西海沿子給我定過親事,我本想着等父王回來親自說給太妃和王妃知道,如今看來是不能了,還得我親自告知。”
二丫張口就道:“王爺哪裏給姑娘定親了啊?”大丫一把捂了她的嘴,點頭道:“姑娘放心,我們知道。”
錦繡整理了衣衫,去求見太妃。
通報之後便有丫頭請她進去,錦繡笑一笑低頭走進去。跪下,道“拜見太妃。”
太妃也不叫起,就這麽讓她跪着,問:“到我這裏來做什麽?”太妃已經知道小郡主去了錦繡的院子,以為錦繡是來告狀的,便想着若她真敢說小郡主一句不是,非得好好罰她不可。
錦繡道:“剛才郡主到我的院子裏來,說了一些話,錦繡才知道承蒙聖恩将被封為公主和親。錦繡身份低微,若能得皇家看中自然是三生有幸。可是,不巧父王在西海沿子已經給錦繡定下親事了,錦繡這裏有玉佩為證,請太妃明鑒。”說罷将剛剛那塊玉佩奉上。
那塊玉佩其實是以前錦繡的娘家裏的傳家之物,後來給了錦繡,除了南安王爺沒有人知道,當初南安王爺也是靠着這塊玉佩才認回錦繡。
南安太妃攥着那塊玉佩,目光像淬了毒一樣一遍遍淩遲着她,“哦……?”聲音裏都能攥出水來。
錦繡抖了一下,終究還是穩住了,“郡主其實也知道的。那日,暴民攻破府邸,錦繡被兩個丫鬟護着逃了出去,就是大丫二丫兩個,在街上巧得一位公子相救,第二日父王回來之後才被送回府裏。因這一夜相處,父王又看那公子帶着一個老仆一個随從,也是大家出身,便定下了這門親事,說是回京之後再行六禮。”
太妃陰沉着臉,吩咐道:“去請郡主來,還有那什麽大丫二丫的也給我叫來。”
又問錦繡:“那你說說那公子到底是哪家的?家可在京城?何種長相?”
錦繡道:“當時在街上時那公子說是姓柳,但後來父王提了一句好像是化名出來游歷的,具體姓甚名誰父王怕我羞便沒告訴,只說是大戶人家的公子,斷不會委屈了我。家是否在京裏也沒聽父王說,只是在街上的時候聽那公子的随從說了句有親戚在京城。至于長相,錦繡不過看了幾眼,不好形容。”
所有這些當然是錦繡自己瞎編的。也巧了,這瞎編的跟真的竟也沒差多少。
太妃冷笑,“相處了一夜竟然才看了幾眼,你是在蒙誰?!”
錦繡急道:“錦繡斷不敢欺瞞太妃,錦繡一個大家姑娘,如何能盯着外男看。這門親事,錦繡一人的名聲是小,南安王府的名聲是大。錦繡雖然不谙世事,也知道如今王府正是風雨飄搖之際,再受不得半點風雨。也因這,錦繡才不顧羞恥将事情說出來,求太妃明鑒。若太妃不信,錦繡唯一死以明志。錦繡雖不是什麽賢女名媛,也知道好女不二嫁的道理,既然父王已将錦繡許配出去,便沒有先悔親的道理。”将頭重重磕在地板上,沒兩下就見了血。
太妃皺着眉指了個人,“攔着她。”才算停了。
這時,小郡主也到了,行禮之後見錦繡滿頭是血跪着,便問道:“祖母,是不是這賤種又在做什麽幺蛾子?”
太妃這時覺得這個孫女兒真是沒一點兒心眼,突然覺得往日的單純活潑有點惹人厭煩。太妃問道:“我問你,她在西海沿子的時候是不是有一夜沒回府,後來還是位公子送回去的?”
小郡主嗤笑道:“祖母你知道了啊?我都沒好意思說,一個大姑娘家跟着個男人在外頭一夜,名聲都沒了,要是個貞烈的,早一頭碰死了,也就是她還沒事人一樣活着。”
“那你父王怎麽處置的那位公子?”
“嗨,人家救了她她不感激反而趕人家走,父王就給了銀子讓他走了呗。”
聽小郡主這熟稔的話,太妃眼裏閃了閃,問:“你見過那公子?可是個大家公子的模樣?”
此時小郡主也聽出不對了,遲疑道:“倒是個大家公子的模樣,還帶着老仆和随從……怎麽了?”
太妃道:“那丫頭說,因着兩個人待了一夜,你父王将她許給那公子了。”
小郡主急忙道:“不可能,我親耳聽見的就是她說讓父王趕他們走。”
錦繡接話道:“想必郡主只聽見這一句,前面還有呢。父王說已經将我許給了那位公子,他也将玉佩做為信物給了父王,父王問我是否要将他們留在府裏,我怕污了南安王府的名聲便沒有答應,說讓他們住在城裏,父王找人看護着便罷。郡主原是位姑娘,父王未将此時告知也是情有可原。”
小郡主被堵得張口結舌,急得滿臉通紅,“你胡說!”
錦繡不理小郡主的氣急敗壞,向太妃道:“若太妃不信,可打聽一下是否有哪家公子化為柳姓去了西海沿子游歷,是否救過一位姑娘,便是京城沒有,在京裏有親的人家也必有。”
小郡主道:“你打的好主意,不過是想拖延時間罷了。京裏的人家這麽多,何況是在京裏有親戚的人家。祖母,你不要信她,她就是想拖着不去和親罷了。”
太妃怒道:“你給我閉嘴!此時我自有計較!”
小郡主頭一回被太妃罵,哭着跑出去。
錦繡又磕頭行禮之後才慢慢退出去。
太妃對着自己的心腹道:“這丫頭不簡單啊!可惜是條養不熟的狼,若不然給她個青雲直上的機會可能還能有大作為,于我們王府有大益處。也是太嫩了,竟然讓我看了出來,如今可不敢讓她得志,否則非咬死咱們不可。我是寧願養一條蠢狗,也不願養一匹惡狼。還真讓她說對了,南安王府再經不起一點波折,若真有其事,到時候再跳出來指責我南安王府欺君可就壞了。罷了,還是先查一查吧。”
作者有話要說:因為人家的容貌救了人家一命,轉頭就被誣賴上。柳哥兒,請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