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林如海安排人去山東打聽,殊不知楊家太太也正為兒子着急。楊時禮出去一趟把自己弄成個黑炭,回來的那天還正趕上諸位太太小姐在自家游玩,被看個正着,本來就不怎麽受歡迎,現在更是雪上加霜。別看那些人嘴上說的好聽,什麽孝順長輩啊、愛護幼弟啊、有君子之風啊,誇得跟朵花一樣,其實哪一個不是背地裏笑話他。一到楊太太說到次子的婚事,全都成了河蚌一樣,嘴巴閉得死緊,要不就緊接着岔開話題,沒一個接話的。
本來楊家有那樣的家規在,也家大業大的,該是有很多心疼女兒的想把女兒嫁進來,可誰叫楊時禮性子古怪呢,不想出仕沒什麽,還老是去做那些別人看不上眼的事。就說行商吧,交代給下頭管事的就行了,他非說什麽不親眼見不能體會深刻,跟着闖南走北兩三年才消停,跟些商戶人家稱兄道弟。後來不管家裏鋪子買賣了,要出門游歷,你游歷就老老實實看看景寫寫詩作作畫,再不行寫本游記行了吧。他偏不,倒是風餐露宿的畫了些河道走向出來,還老是去人家當地衙門提意見,每次回來都跟個小老頭一樣。這回更好,直接種田去了,種田也不是跟別人一樣自己看着讓別人動手然後養養花喝壺酒贊美一下朝陽感嘆一下夕陽體驗下田園風情,而是穿着短打卷起褲腿下田,甚至親自去掏大糞,莊子上的管事差點沒吓暈過去,急急火火就給家裏送信,還真跟普通莊戶漢子一樣做派了。
就這樣的兒郎,誰家舍得将吞金咽玉捧在手心裏養大的嫡女嫁給他,別說別人,就是楊太太自己,要是有個女兒也舍不得。要真将女兒嫁給他,到底是跟不跟着他出去瞎胡鬧?跟着吧,那苦頭誰受得了?!不跟着,那就得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三百天在守活寡!
偏還不能尋個庶女湊合,楊家的公子就沒有娶庶女的先例,寧願一輩子一個人,庶女再好也是小老婆生的,這是種态度。簡直作孽!
于是,等到京裏楊時禮的姑媽給楊太太遞消息說有位林翰林看中了楊時禮,想将嫡女許配給他,并且那嫡女還樣樣都好的時候簡直都要高興瘋了。問了楊老爺确定與林翰林家結親沒有妨礙之後,在屋裏走了好幾圈,接着就想準備東西上京,還是她身邊的嬷嬷提醒說是不是人家見過二爺才看上的,不如叫他過來問問,楊太太這才穩下來打算先問問再說。
楊時禮聽到楊太太叫他的時候還挺疑惑,因為自從回來楊太太就不願見他,原話是這麽說的“在這張黑臉變白之前你少往我跟前湊,看見你就頭疼。”
聽見楊太太問他在京裏是不是認識了一位姓林的翰林,奇道:“沒有啊,當時在京裏本就沒住多長時間,因着我說話不當沒幾日就回來了。期間只見過一位翰林,還是姓梅的,也因着我看他們家太過趨炎附勢而沒有深交,翰林本為清貴之職,如此小人也不知……”
“行了行了,你就別再說那一套文人風骨之類的了,聽見就頭疼。你說你什麽都懂,怎麽就不懂中庸之道,行事稍稍收斂些呢,你也說了曲中取直……”楊太太說到半截,不知想到什麽,一擺手,“嗨,我跟你說這些做什麽啊,這些年我說的還少了麽,也沒見你聽過。你再想想,有沒有哪個姓林的翰林曾經見過你,或是他家的公子見過你?”
楊時禮讪讪地摸摸下巴,他也知道因為他的事讓母親操心了,可是這也沒辦法啊,誰讓他就是這麽個人呢。而且自己做的也沒錯嘛,沒見家裏祖父、父親、叔伯都沒說別的話麽。
“姓林的……”楊時禮想了一下,道:“倒是有一個相熟的,就是不知他的父親現在是不是翰林。母親知道,我從揚州回來的時候是跟一位公子同乘一船,他就姓林,是上回在京裏認識的。以前他父親在揚州任巡鹽禦史,聽他說已經調職入京,不知是不是成了翰林。”
楊太太問:“就是你曬成黑炭頭回來的時候?”然後若有所思,自言自語道:“不應該啊。”
“咳,就是這回回家。”被自己母親說成黑炭頭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的。又問道:“不知母親今日怎麽想起問這個?”
楊太太沒好氣道:“我是想看看到底是人家看上了你,還是看上了咱們楊家。你姑母捎信來說有位林翰林為自己的嫡長女看上你了,人家姑娘還樣樣都好,我這不是擔心嘛。謝天謝地,總算你還有人要。”
如此一說楊時禮倒不好意思了,“倒是聽說過林兄弟家裏有位長姐。”
楊太太聽說林家的公子見過楊時禮現在的樣子,心裏便有些底,看來人家是真看上時禮了,并不是對時禮一無所知單單看中了楊家的名聲。揮手趕他,“正好,人家已經見過你了,也不怕你這個樣子去了人家吓着,你收拾一下,過些日子跟我去京裏一趟。你父親也說了,林家是個好人家,教養出來的姑娘想是不差,要真合适就聘回來。你也跟着去,到時候我看能不能跟林太太商量一下,讓你和人家姑娘見見,咱家不興那些亂七八糟的玩意兒,兩個人總要對的上眼才好。真是欠了你們的,找個媳婦要看家世,要看人品,還得想着要兩個人性子對得上,一個個不讓我省心。”見楊時禮還傻笑,指着他恨恨道:“特別是你!”
說快也快,便是楊太太整日拘着楊時禮待在屋裏,到京裏的時候楊時禮的臉還是黑的。賈敏一見就笑了,連給兩家牽線的楊時禮的姑媽楊夫人也有點啼笑皆非,楊太太瞬間滿頭黑線。賈敏道:“對不住,我是想起小兒前些日子的話了。我家小兒進京時與令郎一起坐船回來,在家裏說了不少令郎的事跡,是個好孩子。”
Advertisement
楊太太苦笑道:“可別誇他了,就這孩子,真是快要把我愁死。”
賈敏問了楊時禮幾句話,見他态度不卑不亢、說話條理清楚、禮儀也好,對他道:“你林兄弟一直念着你呢,這回也非得跟着來,去找他們玩吧。”
又對楊太太道:“兒女都是債,小的時候盼着他們長大,真長大了,那真是操不完的心。”
又說了一席話,楊太太見賈敏對楊時禮還算滿意,便對着楊夫人使個眼色。楊夫人笑道:“人家都說女兒是娘的小棉襖,可惜我家裏沒有女孩兒。聽說林家姑娘出挑,林夫人哪天也帶出來咱們瞧瞧。”
賈敏知道這是楊太太想見見黛玉,笑說:“我家那個大的還好些,小的一樣讓我頭疼的不行。三日後慈安寺裏有法事,不若一起去沾沾佛氣?”正好可以讓黛玉見見楊家的公子。黛玉只聽說楊家規矩好就一心撲在楊家上,還未見過楊家公子,趁着現在還未定下,還是先見一見保險。有兩家大人看着,總不會傳出私相授受的話來。
楊太太正愁怎麽提這話,沒想到賈敏先想到了,高興地一口答應,約定三日後慈安寺見。
賈敏回去說與黛玉聽,道:“我看着是個好孩子,你父親也派人去打聽了,你也都知道,除了那些一般人看着是不着調的毛病外也沒什麽缺點,可咱們不就是看上他這點了麽。就是長得不那麽斯文白淨,能不能成我想着還是得讓你去見見才行,咱們家沒有那麽多說法,你自己舒坦才是最重要的。”
黛玉抿嘴笑,心裏感動于賈敏的體貼。別人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海和賈敏不但跟她商量聽取她的意見,還能讓她見一見對方,做到這一步,黛玉再無不滿。
賈敏走了之後,柳哥兒緊接着就冒出來,鼓着腮幫子氣鼓鼓地問:“你果真要嫁給楊時禮了?”
黛玉讓他坐下,輕笑着道:“這麽多年了,我将你親手帶大,從這麽點長到這麽高”,黛玉伸手比劃了兩下高度,“在榮國府裏親眼看着那麽小的你為了我抱不平,得罪這個得罪那個,明明什麽也做不了還是一點點努力,其實上輩子的事兒在我心裏已經快消的差不多了。那時候知道你要讓我嫁進東宮我是真生氣,明明你又不知道是我,明明一直以來都拿我當親姐姐待對我那麽好,怎麽突然就變了呢。被背叛的感覺想必你也知道,忍不住就去找你算賬了。”
柳哥兒急道:“你們都說我做的不對,現在想來我做的确實不對。可是讓你進東宮,我那時候真的沒有壞心,并不是說要賣了你不再管你。”
黛玉道:“我知道,就算當時想不明白過後也知道了,你不過是按着平常人的心思去想罷了,沒想到我根本就不稀罕那樣的生活。這事我已經不怪你了,可是要讓我跟別人家的姐姐對弟弟似的想必也不能夠,相信你心裏也還怨着我也做不到一笑泯恩仇,咱們兩個就這樣吧,我嫁人你娶妻,走一步算一步,這輩子總能了了這個結。”
柳哥兒張了張嘴,到底沒再說出什麽來,深深看了黛玉一眼,走了。
三日後,黛玉見到楊時禮,見面的第一個想法是‘果然跟我想的一樣’,黛玉根據柳哥兒、林如海、賈敏三人的描述早在心裏為楊時禮定了個模子,如今見兩者相差不大,深覺滿意。
而楊時禮就慘了,跟被雷劈了一樣,瞬間怔愣在當地,滿腦子都是‘跟我夢裏的一樣啊’。楊時禮作為一個看過春宮圖,沒有通房的正常少年,當然也是做過夢的。但是夢裏的人出現在自己面前,還是自己能娶回家當媳婦的,真是相當讓人激動啊。
必須好好表現!楊時禮想是這樣想,可惜身體不受控制啊,說話都結巴了,一整天都像處在夢幻中一樣,本來挺穩重的一個人幼稚的能跟晨哥兒有一拼。黛玉見他這樣,反而不緊張了,還能逗着他說話,讓他更是緊張,到最後差點同手同腳一頭撞到樹上。跟在後頭的丫頭憋笑憋得臉通紅。
兩個孩子見了面都很滿意,父母也都沒有意見,沒兩日楊家便請了官媒上門提親,合了八字,這親事就算是定下了。鑒于黛玉還小,兩家商定等黛玉十五歲及笄之後再成親。
作者有話要說:楊時禮這樣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幸好還有個黛玉願意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