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賈敏許久不見這些人,關系好不好的也有許多家長裏短要說。小孩子們不耐煩這些,躲在一邊玩鬧。暖暖從沒見過這麽多姐姐,又是個從小嬌寵長大愛說愛笑的性子,大家也都挺喜歡她,都逗着她說路上風景。柳哥兒帶着晨哥兒與賈蘭說話,賈環賈琮從來都是布景板一般的人物,老老實實坐在那裏也不吱聲,寶玉聽着些經濟仕途之類的無聊,又插不進女孩子那邊去,想起園子裏的好景致新來的妹妹和弟弟還未看過,索性邀大家一起進園子裏玩。
正巧老太太正跟賈敏說起當日娘娘省親的情形,聽見這邊嚷嚷着要逛園子,便道:“你也不曾見過咱們家的園子呢,不如一道去看看?娘娘恩典寶玉并她們姐妹住着,我原想也給玉兒姐弟留個院子出來,可憐他們兩個念着我這老婆子不肯,倒是雲兒和薛家的姑娘住在裏頭,可惜雲兒後來定了親叫她嬸母拘着也不得出門了。”又解釋了雲兒和薛家姑娘是誰。
賈敏哪有不知道這兩人是誰的,連那些小女兒之間的別扭都知道的一清二楚,還知道如今薛家還未理幹淨的命案官司都是自家捅出來的。但還是敷衍着說“這兩家的女兒差不了,等見了可得好好看看。”
一行人說笑着進了大觀園先是在水上游覽個大概,就已經到了飯時,本想着不拘哪個亭子裏吃點東西便罷,不料薛姨媽聽到消息已經整治了好飯好菜在蘅蕪苑擺好桌單等着衆人過去,又親自來請。
老太太扶着賈敏的手笑道:“這是王家姑娘,你們小時候還一起玩呢,可還認識?”又對薛姨媽道:“我這女兒回來還得勞煩他姨媽,真是太客氣了。”
薛姨媽笑得像朵花一樣,趕緊道:“應該的。本來聽聞林夫人到了應該早些過去的,只是擔心不方便便想着等會子再過去,後來聽說老太太和林夫人過來游園,正巧了家裏有蟠兒倒騰來的新鮮瓜菜,還有只小香豬,幹脆吩咐她們收拾出來擺到寶丫頭那裏,不費什麽事。”
柳哥兒眼皮都不擡,心想你要是知道你兒子落到如今這地步有我們家一份功勞,看你還能不能這麽殷勤。
賈敏笑說:“這可怎麽好意思呢。”算是應了。賈敏身後的丫頭側步出來,招呼了後頭的小丫頭悄悄吩咐去端了準備好給薛家人的禮來,才又不動聲色跟上主子。
雖然薛家觊觎黛玉的心思沒有傳出去,那也是因着自家處理及時,賈敏可沒那麽容易原諒薛蟠。後來聽說封氏母女的事,更覺薛蟠作孽,想着若有機會必得踩上一腳。只是如今是在賈家,有些事還得圓緩些好,不過是一頓飯而已,不至于放在心上。
王夫人又道:“姑太太可憐她這份心思,快答應了吧,不聲不響準備下這些酒菜,若不去又怎麽消化了去。”
聽她這一句,賈敏反而腳步頓了一下,心中早已惱恨王夫人以元春威逼她之事,後又想反正事情已然不成了,現今也沒得計較,以後自有計較的時候,不怕找算不回來。轉頭跟邢夫人笑道:“大嫂子瞧瞧二太太,還說她笨嘴拙舌,若真是笨嘴拙舌咱們一個個都成了鋸嘴葫蘆了。”邢夫人也笑起來。
到了蘅蕪苑,寶釵自然在門口候着,見了面自然又是一番見禮。賈敏上下打量一番贊道:“果然生得好模樣好品格,比我的黛玉強出十倍去。”又褪下镯子給她,“頭一回見,戴着玩吧。還有些小玩意,都是揚州的東西,圖個新鮮,姑娘不要嫌棄。”
寶釵忙道不敢,又躬身致謝。随後跟在大人身後進去,見暖暖最小,伸手要領了她走,誰想到暖暖背過手躲了。黛玉忙過來拉着暖暖,“姐姐別計較,小孩子眼生,害羞呢。”
晨哥兒蹦跶着緊跟上暖暖,兩個人咬耳朵。“那個姐姐就是哥哥信上說的跟姐姐不好的那個是不是?”“就是的,哥哥說就是因着姓薛的姐姐,才讓二舅母欺負咱們姐姐,才不跟她親近。”
黛玉一眼看不住,兩個小的就綴在最後了,眼看着兩個人全無大家子出來的樣子,活蹦亂跳,還在人家家裏咬耳朵瞎嘀咕,繃緊臉站在那裏等他們倆。走進了,低聲呵斥道:“你們兩個的規矩呢?以為自己是猴子嗎這樣沒個正形!還有一點儀态沒有?且等着,有我治你們的時候。”
心下想到必是以前自己和柳哥兒讓老爺太太養成了錯覺,以為孩子都能自己長好不用管教呢。說不定還有送了自己和柳哥兒來京,兩人将一番慈愛心腸全加到兩個小的身上了,再加上不用他們承擔什麽,使勁寵着呢。這可不是好現象,以後必得好好管教才行,就是不用他們去打拼也不能真成了纨绔公子和刁蠻小姐。
Advertisement
晨哥兒和暖暖被以為寬和的親姐姐教訓了,當即不敢再作怪,老老實實跟着身後。賈環遠遠看着,不自覺就有些羨慕之色,賈琮一把摟着他說“走了”,追上柳哥兒和寶玉。
還未坐定,又有賈赦那邊的丫頭進來說:“大老爺聽聞薛太太備了酒席,說大太太二太太便陪着老太太和姑太太在這邊用好了。外頭大老爺準備了酒戲,告知了二老爺和薛大爺,還有東府裏的爺們,請小爺們過去,道是爺們們在一處也親相親相,不至于生分了。”
賈敏當即笑道:“大哥何必為了他們幾個小子用心,跟着我們吃些也就是了,還要擺戲臺子,費忒多功夫。”
老太太道:“原是應該的,雖說女婿沒來,你來了也該當貴客待才是正理。你們幾個便去前頭找大老爺二老爺去,只記得晨哥兒可不許沾酒。”又吩咐琥珀跟着他過去。
寶玉、柳哥兒、晨哥兒、賈環、賈琮便行禮出去,跟着丫頭去前面。
見男兒都離開了,邢夫人湊趣道:“老爺們那邊吃酒聽戲樂呵,咱們娘兒們不若也樂一樂,我記得小戲子們前些日子剛排了一出好戲,還沒機會演給咱們看,不若趁今兒姑太太來了就演了吧。”
老太太她們也都說好。便找了個寬敞的地兒,叫那些小戲子們唱來,衆人在屋裏開着窗子吃酒,耳邊是絲竹之聲,也還快活。
飯過茶畢,因着聽說園子裏有個蘇州來的帶發修行的姑娘,賈敏便說要去見一見。一行人便走到栊翠庵,礙着庵裏供着菩薩,怕剛吃了酒肉沖撞了,就坐到院子裏。
妙玉忙着要泡茶來,賈敏招手道:“你過來我看看,且不忙着喝茶,我們原是才喝了茶過來的。”拉着妙玉的手打量了好一陣子,又站起來走了一圈看看,将妙玉看得又羞又惱,心想哪裏來的婦人,看着是個清雅人物,怎麽如此無禮。
誰承想,賈敏竟然紅了眼圈,拿帕子擦了好一會兒才平複下來,問:“好孩子,你可還記得你父母名諱?”
妙玉見到賈敏這樣如何猜不透眼前婦人可能認得自己父母,她自小離家,後來父母雙亡跟着師父過活,如今聽得父母之語如何不激動,也紅了眼眶道:“記得的。我離家時雖才三歲,父母亡故時卻已經七歲,已記得事了。家裏姓古,父親表字志潔,原是蘇州府知州,母親姓蘇,是蘇州城蘇家的女兒。”
賈敏聽此言更是激動,“好孩子,果然是你。初聽說時我就想了,哪裏有這麽巧的事,都是蘇州人氏,出身仕宦之家,父母雙亡,同是自幼體弱多病在廟裏帶發修行,還是為了觀音遺跡和貝葉遺文到的京城。果然就是蘇姐姐的孩子。”
妙玉眼淚瞬間落下,“夫人認得我母親?”
賈敏嘆道:“可不是認得的嗎。”又叫黛玉過來,“玉兒,過來見過你古家姐姐。”說罷又笑道:“巧了,她是黛玉,你是妙玉,合該就是一家人的。”
又向衆人解釋道:“玉兒的高祖母就是出身蘇州蘇家,祖母去世之後林家又離了蘇州老家,兩家聯系便漸漸不如以前頻繁。還是我婆婆去世之後,我和夫君扶靈回鄉,才又結識了妙玉母親,後來論起輩分才知道原本就是親戚。”
“古家跟林家一樣也是幾代單傳,蘇姐姐那時候有了妙玉不知道有多高興,可惜小兒身子骨不好,找了懂得的人來看,只說定要養在廟裏才行。也曾學着旁人家找了寄名的小孩兒做替身,誰知竟不奏效,沒法子蘇姐姐夫妻兩個硬是把眼珠子似的女兒送到了廟裏帶發修行。可巧那時候蘇州有個靈慧大師,精通佛理命數,便求了她做姑娘師父。”
“再後來,孝滿之後我便跟着夫君去了揚州,與蘇姐姐也斷了聯絡。等聽到消息說古大人與蘇姐姐亡故,再去找姑娘,已是人去樓空。去靈慧大師寄身的廟裏去找,都說靈慧大師帶着徒弟滿天下找觀音遺跡并貝葉遺文去了。之後十多年也未曾聽到音訊,直到現在。”
妙玉接着說道:“當初父母亡故,家裏沒有旁支族人,正巧外祖母家裏有大事發生,為了免我受到連累,幹脆沒接我過去。只做主将家業一半交到衙門裏,另一半輕巧的便讓我帶着笨重的全兌換了給我,就算跟着師父也能一世錦衣玉食。再後來,師父圓寂,告訴我說要我留在京裏自然會有着落,恰遇到府上娘娘省親缺一主持,誠心去請,我便來了。”
衆人都直念阿彌陀佛,都說這是妙玉的造化,也是兩個人的緣分,該找着的終歸是能找着的。又有人誇靈慧大師果然了得,算到林夫人進京必能找到她,才讓妙玉在京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