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紅了是怎樣的感受——姜婓覺得和這個問題自己現在有資格回答一下了。
她的微博粉絲像是坐着火箭一樣上漲, 之前吃播的視頻時不時就會被粉絲剪輯一段出來, 發到微博上之後就會有很高的熱度, 一群人轉轉轉。
很快,會剪輯她之前的視頻發到網上的, 就不止有粉絲了,一些營銷號也會這樣做,為了能蹭一蹭姜婓的熱度。
至于吃播, 姜婓現在自然沒空繼續播了,她和星熠經紀公司簽訂的新合約,也從吃播播主的合約變成了整個經濟公司獨一份的明星合約。雖然姜婓的明星合約是保密的, 具體內容沒有洩露,但是現在整個公司裏的人也都知道姜婓的經紀合約中的條款要比公司其他十八線明星的條款優惠得多, 并且覺得這樣理所應當。
雖然姜婓不再吃播, 但她還是會每隔一段時間就在微博上分享一下自己做的新菜照片, 同時附上傻瓜版食譜。
“第1步,準備食材, 把土豆切成邊長3厘米的正方體小塊……”
“第5步, 把剛才用過的鍋洗幹淨,或者再拿出一口幹淨的新鍋。”
“第9步, 加入4毫升老抽, 2毫升生抽, 1克鹽,3克糖……”
姜婓知道自己的粉絲中有很多廚房小白,盡量避免了需要高超刀工和複雜步驟的菜, 并且将每一步都寫得清清楚楚,完全可以照着食譜操作。
每次姜婓分享自己做的新菜之後,一兩天後甚至當天,就會有大批粉絲“交作業”——“這是我按照食譜做的菜!”
“這是我讓我老公按照食譜做的菜!”
“這是我媽媽按照食譜做的菜!我誇媽媽做的新菜好吃,媽媽告訴我是從你這裏學到的!你的兩個綜藝《一起下廚房》和《疑雲重重》我都和媽媽一起看過,我媽媽特別喜歡你,經常對我說要向你學習!”
因為姜婓的學霸屬性,僅僅上過兩檔綜藝的她,粉絲中竟然不止有年輕人,還有許多媽媽粉爸爸粉(?)。
基本上都是全家人一起看綜藝的時候被圈的粉,爸爸媽媽輩的家長們得知姜婓有多學霸之後,不再對孩子說“不許追星,追星影響學習”,說的都是“追星就要追這樣的,你也向偶像靠攏一下啊!”
當然,也少不了“你看看人家姜婓一邊拍戲一邊學習成績都這麽優秀,你在家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麽都不用你操心才只考這點分數!”
姜婓的學生粉們:……
Advertisement
罷了罷了,反正爸媽不說姜婓,也總要說你們班XX隔壁樓XX……身邊的人爸媽還會要求他們努力超過對方,以姜婓作為目标,好歹爸媽也知道他們完全不可能超越,只會要求他們追趕一下姜婓的步伐。
姜婓微博下除了“交作業”的評論之外,還有一類評論占據了大半江山——
“已經嘗試過新菜譜的人能不能告訴我一下?真的需要加3克糖嗎?”
“不加糖會不會更好吃?加糖會不會太甜了?我們家屬于大衆口味,平時不太吃甜口菜的那種。”
“姜婓菜譜裏的3克糖是按照她自己的口味來的,還是根據大衆口味調整過的啊?需不需要再減半?”
姜婓:……
接連幾次的微博下面都出現大量類似評論之後,姜婓再發新菜譜都會貼心标注——3克糖是大衆口味,9克糖才是我的口味。
她不僅減半!直接減去了三分之二!
粉絲們大可以放心了!
變紅之後,除了網上的各種變化之外,現實生活中的變化也不少。
臨近期末考試,姜婓又開始了每天帶着陳瑛和魏湉湉去圖書館複習的日子。
三人輪流去圖書館占座,有一天早上,輪到魏湉湉占座的時候,魏湉湉起晚了。她火急火燎地跑到圖書館之後,發現圖書館裏的座位的确如她所想的那樣占滿了,只有三個人平時一直坐的那三個座位還空着
魏湉湉連忙将書包放在三個空位上,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
就在魏湉湉詫異的時候,圖書館六人桌對面坐着的女生,朝着魏湉湉露出一個笑容,輕聲對魏湉湉說道,“大家都知道這三個座位你們天天來坐,所以沒人占。”
魏湉湉:!!!
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
其實也有幾個同學過來,想坐這邊的座位……不過每次有人來,同一張桌子上的另外三名女生都會提醒對方,這裏已經有人了。
女生沒有告訴魏湉湉的是,因為姜婓每天都會和室友坐在固定的圖書館座位上,因此姜婓附近的座位變得非常搶手!比圖書館中其他的座位要搶手太多!
誰不想在擡頭就能看到美人的環境下學習呢?
只要擡一下頭,期末考試周前的暴躁心情都被撫平了!
和姜婓同一張桌子,就坐在姜婓對面的座位,更是最搶手的。三名女生為了能搶到這個座位,今天早上四點五十就在一片漆黑中起床了,在圖書館開館前,站在門口排了很久的隊。開館之後更是一路狂奔,打敗了大一大二的學弟、大三大四的學長,還有一衆小研老博……才搶到了這三個最寶貴的座位!
因此今天魏湉湉占座位來晚之後,坐在對面的三名女生自然會提醒每一個前來坐下的學生——她們費盡心思地搶到座位,結果姜婓還沒來,座位就被別人占走了?這怎麽能行!
上學期的考試周前,還會有不少同學向姜婓請教問題,但是到了這個學期,已經沒有人抱着書本來向姜婓請教問題了。
倒是陳瑛與魏湉湉兩人身邊經常有人來請教,畢竟陳瑛和魏湉湉的績點雖然比姜婓差一點,但也是排名十分靠前的。
如今姜婓和兩名室友專業不同,重疊的基礎課程也只剩下寥寥幾門。偶爾碰到重疊的課程中陳瑛和魏湉湉也不會的題目,兩人自然而然地就來找姜婓解答。
提問的同學看到姜婓很快就能有思路,在草稿紙上刷刷寫下演算過程和答案,臉上的表情都十分複雜。
在提問的同學離開之後,姜婓忍不住低聲詢問陳瑛和魏湉湉,“大家幹嘛都一副這樣的表情?”
魏湉湉說道,“大概覺得你在外面拍綜藝缺了那麽久的課,不應該輕松解出這樣的難題吧!結果你輕輕松松地解出來了,根本不給我們這些一節課也沒有缺的人留活路!”
陳瑛搖頭,“我覺得不是因為這個,就是那種……明星為你講題的沖擊力,比明星是你的同學的沖擊力更大!”
“姜婓現在這麽紅、這麽忙,還會做這樣的難題,而且還願意幫同學解答這樣的難題……”陳瑛覺得如果自己不是一直和姜婓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她也會十分震驚的。
姜婓回到學校之後,不僅認真複習準備期末考試,也在慢慢将曲雁留給她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論文,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和化學系的方教授交流。
方教授會耐心地給予姜婓指導,遇到方教授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之處,方教授會幫姜婓組織化學系的教授和學生們一起開會讨論。
方教授找姜婓談過話,詢問姜婓未來的人生規劃。如果其他的學生在本科時就這樣積極進入實驗室,別說像姜婓這樣研究出這樣有價值的成果了,就是只研究出一點小東西,在國內期刊上發表一篇小論文,方教授都可以确定這個學生想走科研這條路,至少也是想出國留學,最不濟也想名校保研。
方教授自己也是從本科生那個階段過來的,深知對本科生而言,想要出點小成果、發篇小論文,都很不容易,代表着在實驗室中的日日夜夜。如果不是想走科研這條路,或者想出國想保研,何必費這番工夫呢?逛街吃飯打游戲……哪樣不開心?就算是上進的學生,如果計劃大學畢業就工作的話,也會把時間花在實習上,而不是實驗室裏。
但是對姜婓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姜婓不僅在實驗室中認真努力,同時還是明星,今年參加的兩檔綜藝一個比一個紅,姜婓從剛剛踏進娛樂圈籍籍無名的十八線,迅速跻身為大多數年輕人都認識的三四線明星。
雖然方教授完全想不明白姜婓是怎麽做到的,但是這并不妨礙方教授對姜婓有一個更立體的認識——姜婓的興趣不僅在科研這方面,姜婓的能力也不僅在科研這方面,姜婓目前就有兩個選擇,以後她的選擇很可能會更多。
方教授覺得自己有必要和姜婓開誠布公地談一次。
然後方教授得到了有幾分意外又有幾分意料之內的結果,姜婓表示自己還沒想好,“但是科研這條路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
方教授頓時滿臉遺憾,“為什麽?”
是因為科研這條路太清苦了嗎?
方教授對姜婓說道,“盡管學術圈的大多數人都要到四十多歲以後才開始積累財富,但是以你的才能,你一定會更早……”
方教授說這話的時候,有點底氣不足,如果将學術圈和金融圈、IT圈相比,或許還有一戰之力,但是和資本大量流入的娛樂圈相比……學術圈無論如何都是清苦的。
姜婓卻搖了搖頭,“不是錢的問題。”
雖然随着她功德的增多,自己能留住的財富也越來越多,但是姜婓對錢完全不看重。對于已經積攢了這麽多功德的她而言,賺錢完全不是一件難事。
姜婓坦誠地對方教授說道,“因為我能力有限,在科研這條路上很難再有建樹。”
盡管世人都以為抗癌新物質是由她發現的,但是姜婓始終記得,抗癌新物質是曲雁曲教授的研究成果。
不是她一名本科生只花了短短幾個月時間就研究出的成果,而是曲雁一名教授數年如一日地研究才取得的成就。
雖然姜婓和曲教授一起在實驗室的時候,曲教授一直在潛移默化的教導姜婓,那段日子裏相當于有一名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都非常卓越的教授在對姜婓進行二十四小時的一對一輔導。
而且知識并不僅僅通過語言來傳遞,姜婓和曲教授共享七情五感,曲教授快速浏覽文獻的技巧、實驗時标準的手法和良好的習慣……全都通過共享的七情五感,直接被姜婓感受到,然後內化成自己的習慣。
在曲教授這樣的幫助下,姜婓在學術上的能力自然一日千裏,曲教授離開之後,姜婓自己獨立完成論文問題也不大。
但是她畢竟還是她,不可能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就變成曲教授——曲教授沒有這樣不切實際的願望,姜婓自己也無意複制別人的人生。
方教授聽到姜婓的回答之後,輕輕地嘆了口氣,對姜婓說道,“也好,天天在實驗室裏是太苦了些,你們年輕人多看看花花世界也很好。”
對待姜婓,方教授不僅僅把她當成自己的學生,更不由自主地在姜婓身上寄情,看姜婓的時候總有兩分看自己女兒的感覺。
如果女兒尚在人世的話,方教授也會支持她選擇任何想選擇的路。
方教授對姜婓說道,“既然這樣,如果你不想天天悶在圖書館裏寫論文,可以找師兄師姐幫你寫。”
姜婓搖頭,“我不覺得悶。”曲教授留給她的任務,她肯定要妥妥當當地完成。
“不過論文中的一些需要編程和建模之類的工作,我确實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教授您還有師兄師姐們請教。”
“到時候論文二作,可以多加幾個名字。”
畢竟對姜婓是錦上添花的一篇論文,對于一些師兄師姐是雪中送炭。
方教授愣了一下,然後一邊笑一邊搖頭,“你啊……我不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