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去把淑妃給朕叫來!”皇上面色鐵青, 冷聲吩咐。
皇上沒說讓誰去,曹直正應下後, 在自己的徒弟中随手點了一個。小太監才跑着往帳外去, 趙王又伏首叩頭道:“父皇, 有人欲要害母妃!此乃是個局,有人在布局,想置母妃于死地。”
其實自從尹妃承寵後,皇上就總覺得哪裏有說不上來的不對勁。他是早早起了疑心,可卻萬萬沒想到,當年淑妃竟然膽敢那般欺騙于他。
他為了她,與皇後争吵, 幾乎斷送了與皇後多年的感情,只因為當初他覺得是他對不住她在先。當初,她在民間有夫君有孩子, 是有夫之婦, 而他身為帝王,竟然觊觎了人.妻!他親手毀了別人的家庭, 也毀了自己的。
可他從來不是不肯擔責任的性子, 既是錯了,他願意做一切去彌補這個錯誤。所以,之後在得知她很快懷有了身孕後,他便做主留她在宮中。可她當年是怎麽說的?她又是怎麽表現的?
她表現得很無辜,她哭着說自己高攀不上做皇帝的女人,她還說, 她想在民間的那個家。她每這樣說一句,都像是有利器絞着他的肉一樣,這些年來,他時時刻刻都活在自責與內疚中。
為了她,皇後與他吵了多少回?他竟為了這樣一個女人,傷了與他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皇後的心。她根本從一開始就是在欺騙,這二十年來,她對自己從沒有半句實話。
甚至她的那些溫柔、體貼,她對自己的依賴、關心,全部都是假的。
皇上再是好脾氣,也是受不了被一個小女子當猴子耍騙。她傷的何止是他身為帝王的尊嚴?她耍弄的是天家的權威!
“你母妃用過的藥粉,用在朕身上的東西,難道也是別人造的假設的局嗎?”皇上難得這般訓斥皇子,此番震怒之下,更是氣極對趙王動了手,他疾步跨過來,一把抽了魏王配在腰間的長劍,劍尖指着趙王,此刻帝王俊顏冷漠,“你是怎麽來的,想必你母妃都告訴你了吧?當初你的出現便是一個錯誤,如今,你有什麽資格在朕面前替你母妃讨饒?”
“朕告訴你,今天你母妃,還有你,朕一個都不會饒恕!”
“父皇,您請息怒。”魏王勸着,“既然父皇已經差人喚了淑妃來,一會兒父皇讓她與這莫諱深對質便可,莫要氣壞自己身子。”
魏王還算冷靜,雖然此事實屬天方夜譚,但也不足以讓魏王亂了陣腳。太子不在,他身為長子,安撫住父皇,才是他首先需要做的事。至于趙王母子的事,自有律法裁決。
“你說的對,為了他們母子,朕不值當動氣。”皇上丢了劍,又轉身坐了回去。魏王見他滿身盡顯疲憊之意,且背也微微駝着,忙過去将人扶住。
而這時候,方才被派出去喊淑妃來的太監卻慌亂跑了進來,跪下回禀道:“啓禀皇上,淑妃娘娘她……她……她割腕自殺了。”
皇上還沒坐下,魏王還扶着他,有那麽一瞬,他整個人都是靜止的。他想過很多種可能,倒沒想過,她會畏罪自殺。
他雖對此事十分氣憤,也想過日後回宮将她打入冷宮,讓她一輩子不得見天日。可唯沒想過的是,要殺了她。
有那麽一瞬,對她的死,皇上心中多少還是在意的。她錯歸錯,可卻罪不至死,或者說,哪怕是死,也得由他這個帝王來判罪才行。
皇上一時沒說話,趙王卻匆匆給皇上磕了個頭,急急道了句“請贖兒臣不孝”後,急忙忙往外跑了去。見趙王走了,皇上這才回過神來。
問那個小太監:“可有太醫去?”
小太監說:“太醫已經去了,是淑妃身邊的素霜姑姑發現的。淑妃娘娘似是早就想好了要死,早早便把帳中伺候的人都打發走了。素霜姑姑發現的時候,地上淌了一汪血。”
皇上精疲力竭,魏王卻心知肚明。淑妃這是兵行險招,哪怕是最壞的結果,她真的死了,那也是死無對證。
她死了,沒人和這莫諱深對質,當年的事情,也就是懸案。至少,皇上不會輕易動趙王和郭家。
萬一她走運沒能死掉,那自然更是會博取皇上一些同情。他們的這個皇上,是再仁厚不過的了,淑妃呆在皇上身邊二十多年,自然深谙他的脾性。知道他心懷仁慈,所以,她此番利用的就是她的仁慈。
淑妃割腕自殺,雖然沒有死掉,但卻因失血過多而一直昏迷不醒。皇上讓魏王把莫諱深看押了起來,打算一應事務等回京後再行處理。
宮廷內院之事畢竟是醜聞,且此事又關乎重大。所以,在事情沒有徹底一五一十全部完完整整弄清楚前,皇上下了命,讓誰也不許洩露半點風聲,以免讓臣民拿皇家之事做茶餘飯後的笑料和談資。
而淑妃割腕自殺一事,自然也是瞞着的。但瞞着外人,卻瞞不得宮裏人,所以,很快,皇後與貴妃等都聞聲前來淑妃營帳探望淑妃。
皇後心中知道怎麽回事,意思着探望完了淑妃後,問太醫:“怎麽樣?可有性命之憂?”
太醫着實吓了一跳,他算是把淑妃從鬼門關拉回來的。若是再遲一步,或者說,淑妃身邊的宮女晚了一步發現,那恐怕淑妃此刻已經因失血過多而亡。
“回皇後娘娘的話,命算是保住了。”太醫不知緣由,也不敢問,他只能做好自己的份內之事,說道,“只是,淑妃此番昏迷不醒,怕短時間內不宜舟車勞頓。”
皇後點頭:“好,本宮會去與皇上說。既然沒事,張太醫就先回去吧,有事本宮會再叫你。”
太醫退下後,皇後又回身朝床上望了眼,之後喊來了李貴妃,吩咐道:“你留在這兒,好生照看淑妃,本宮去找皇上。”
淑妃當年的那些事兒,別人不知道,貴妃肯定是已經知道了。其實她心中倒是奇怪,當年皇上為了淑妃可謂是處處與皇後作對了,如今真相大白,怎麽皇後也看不出有多高興?
既看不出她多高興,也看不出她對淑妃的恨。這般平常心對待此事,貴妃心中多少有些失落的。
“是,臣妾謹遵皇後娘娘懿旨。”貴妃忙應了下來。
離開淑妃的營帳後,皇後直接去了皇上的龍帳。太子布的局,皇後一直都是知情者,所以,她自然也知道淑妃當年的事會在今天“敗露”。淑妃險些丢了性命,皇上也沒來看她一眼,皇後就知道,對于當年的事情,皇上是真的很氣。
但氣歸氣,因為只要是個人,發生了這種事情,都會氣的。皇後需要做的,自然是不給淑妃母子任何翻身的機會。若是連這個砍都能過得去,那日後,當真是沒什麽再能拿捏得了淑妃了。
皇後早已經不在乎皇上心中是不是真有淑妃,她只在乎淑妃母子會不會成為太子日後的威脅。所以,進了龍帳後,皇後心情十分平靜。
打從事情發生後,皇上一直沉默着坐在帳內。旁邊曹直正一直陪着,見皇後來了,曹直正忙請安道:“奴才見過皇後娘娘。”
聽到聲音,皇上這才慢慢擡起頭來。
“你
先下去。”皇上把曹直正也打發走了。
曹直正沒離開,而是去了帳外候着。
帳內,皇上被打擊得像是一只落了水的狗一樣,面對皇後,他羞愧得無法自容。背微佝偻,雙目布滿血絲,眼神有些空洞無神。就這樣看着皇後,滿眼的自責、歉疚。
可皇後還得裝着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問:“皇上,到底怎麽了?”
“蘭辛,朕對不起你。”皇上聲音喑啞,話一出口,便有些泣不成聲之意。
面對皇上的致歉和愧疚,皇後內心毫無波瀾。見皇上席地而坐,她也挨着坐過去,繼續問:“皇上到底怎麽了?淑妃出了那麽大的事,皇上也不去看看。現在又說對不起臣妾,臣妾實在惶恐……”
皇上深嘆一口氣,把方才發生的一切,都和皇後說了。
其實皇後內心真的很平靜,面對他的自責和虧欠,她已經麻木了。可為了東宮,為了太子,她也必須配合着表現得哀傷一些。
她流了淚,冷笑了兩聲說:“原來這二十多年的一切,都是個笑話。原來臣妾和皇上,不過都是淑妃棋盤上的一顆棋子罷了。如今淑妃自殘,想必也是知道犯了大錯?”
之前得知她自殺的消息的時候,皇上一時有些震住。可後來知道了她已無性命危險後,自然又是對她百般氣憤、怨恨。
“那個賤人!欺騙于朕,害得朕疏遠了皇後二十多年。她死不足惜。”
皇後知道皇上這說的不過是氣話罷了,等真治淑妃死罪,他又未必會願意。如今不過正在氣頭上,他賭氣說了兩句而已。所以,皇後并不當真。
“淑妃自然死不足惜,可趙王呢?”皇後一針見血,“郭家滿門呢?”
皇上側頭看了皇後一眼,沉默了良久,才說:“趙王有錯,但畢竟也算無辜,倒罪不至死。至于郭家,當年淑妃的密謀,朕不信郭家阖府都不知情,朕對郭家絕不會手軟。只不過,淑妃的事揭露于天下人面前,乃是天家醜聞,是朕的醜聞……想治郭家之罪,怕還得另尋緣由的好。”
皇後點頭:“皇上顧慮得是對的,畢竟若是讓天下人知道皇上多年來竟被一個寵妃欺瞞哄騙,的确有失皇家顏面。淑妃的罪,郭家的罪,從長計議不遲。”
“至于趙王……到底是陛下血脈,且當年淑妃的一應罪行,他也是不知情的。如今,雖然他一再有意幫他母妃掩蓋罪行,欺騙他的父皇,倒也算情有可原。”
皇上道:“蘭辛,朕對不住你。”
這樣廉價的道歉,皇後嗤之以鼻。皇後說:“皇上沒有什麽對不對得起臣妾的,這些年來,臣妾也并沒奢求什麽。當年就算沒有淑妃,或許也有別的妃子,皇上是天子,臣妾心中明白,又豈敢奢望皇上只有臣妾一人?”
皇上摟皇後入懷,痛恨至極時發了狠話:“朕定不輕饒他們!”
皇後任由皇上摟着,卻并不信他的話。淑妃了解皇上,所以才在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時候選擇自裁博取同情,皇後自然也了解皇上,所以她知道,一旦淑妃拖着病重的身子虛弱無力的在他面前哭訴,又訴說對皇上的愛慕之情,皇上念其侍奉左右二十年的情分,未必不會手下留情。
離開龍帳後,皇後去了太子夫婦那裏。皇後能猜到的,太子自然也猜得到。所以,太子自然還有別的對策。
遣了帳內一應奴仆後,太子對皇後說:“母後也不必着急,此事,兒臣自還有後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