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書名、關鍵詞

第13章 (1)

因為王贲所率的大軍還停駐在楚國邊境,王贲只是帶了一小隊親兵回鹹陽領虎符,之後便立刻回返軍中,帶着大隊北上伐魏。

王離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随軍出征,但自小就在軍營長大的他對這樣艱苦的條件早就習以為常,只是手中的常勝戟過于沉重,從鹹陽出來,穿過函谷關到達大軍駐地的一路疾馳,就累壞了三匹戰馬。所以在與大軍會合之後,他索性和普通步兵一樣步行前進。

那位甘上卿還真是給他出了個難題,若非名駒,還真無法支持他使用那柄常勝戟進行長時間的戰役。

而且難題還不止一個。

王離下意識地摸了摸左胸,這裏還有一個更棘手的難題。(左胸→_→最靠近心髒的位置)

只是,現在還未到非用不可的時候。

秦軍一路北上,挾着之前一舉攻下楚國十餘城的氣勢,勢如破竹地攻入了魏地,在冬季還未過去之時,就已經遙遙地看到了大梁都城的城池。

至此,秦軍的好運氣就像是用光了一樣,大梁都城城池堅固,即使秦軍把大梁都圍了個嚴嚴實實,連一只鳥都飛不出來,但城中糧草充足,一個月內組織了十幾次攻城,都未見任何成效。

一種微妙的騷動不安在秦軍中默默地傳遞着,雖然在他們的身後,楚國的戰場上不斷傳來李信和蒙恬領軍得勝的戰報,但齊國方面卻詭異得一點動靜都沒有。

誰都不信齊國真能冷眼旁觀魏國和楚國被秦軍打得落花流水,還一直按兵不動。雖然至今潛伏在齊國的細作傳回來的消息都是一切安好,但齊國就像是一只枕卧在側的龐然大物,因為不知道它何時會起身攻擊,從而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巨大壓力。

王離遠眺着東方,心想着也許某一天在那邊的地平線上就會出現遮天蓋地的軍隊。

因為攻城戰最為殘酷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永遠地留在那城磚之下,所以誰也不敢讓王離沖過去當先鋒,後者就只能憋悶在軍營之中,獨自徘徊。

他父親王贲帶兵,恪守着一切從他爺爺那處學來的東西。駐營都是按照着《孫子兵法》中的《行軍篇》,選擇的是生地,居高向陽,盡量遠離江河水澤。只是大梁城的地勢低窪,離城數裏之處就有一條大河洶湧而過,河床的高度甚至都遠遠高于大梁城池。

王離站在軍營的栅欄前,看着那條奔騰流過的河水,耳邊聽着那呼嘯咆哮的水聲,心中贊嘆着江河險峻。若不是親眼所見,根本不敢相信居然還有此奇景。

從鹹陽城外流淌而過的渭水,在桃林塞彙入了北方的河流,形成眼前這一條浩浩蕩蕩的大河。也不知那少年上卿是不是在高泉宮,遙望着那滾滾而過的渭水時,想到的那個攻城妙計。

又在栅欄前踱步了許久,王離終于放棄了掙紮,鼓起勇氣朝自己父親的主帳走去。

Advertisement

他中規中矩地站在主帳外等親兵通報,得到允許之後才掀開帳簾而入。因為主帳內要進行軍隊高層的議事,所以也就非常寬敞。只是此時并不是議事之時,只有他父親一人在,正背對着他站着,在研究挂在帳中的羊皮地圖。

“不進則退,不喜則憂,不得則亡,此世人之常。爾怎麽不去練武?”沒等自家兒子見禮,王贲連頭都沒回就開口斥道。他想收拾這渾小子很久了,每天無所事事地在軍營裏閑逛,別人礙着他的面子不說什麽,但心裏肯定不知道怎麽嘀咕呢!

王離暗暗叫苦,他這些天怎麽可能是毫無目的地閑逛?少年上卿所寫的錦囊妙計,只是一個大概的計策而已,絕對不可能把所有的情況都寫明。更何況對方從來沒有來過大梁,不知此間實際情況,所以他即使知道這是一個絕頂妙計,也要觀察數日才能确定是否可行。

他父親因為是武将,生怕和那些文官們交談時有什麽典故聽不懂,所以在閑暇之餘孜孜不倦地讀書,說話便一向喜歡引經據典。王離小時候就聽不懂他父親七彎八拐的說話方式,想辯論又無從辯起,所以養成了說話直接的性格,才會無形之中得罪了許多人。

想起年少時的遭遇,王離無聲地談了口氣,當然他要是說話不那麽刻薄,也許那位甘上卿也不會被人在半步堂暗算受傷。這件憾事也無形之中改變了王離的性格,每當他感到暴躁的時候,這件事都會浮現在他腦海。按下想要和父親争辯的沖動,王離心平氣和地敘述道:“将軍,在下有事容禀。”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其下攻城……為不得已啊!”王贲壓根兒就沒覺得自家兒子能有什麽正經事要說,收回了因王離進賬而分的心思,繼續在羊皮地圖前喃喃自語起來。

這段王離倒是聽懂了,因為他曾經被父親按着背了很多兵法,這句是出自《孫子兵法》的《謀攻篇》。

當時背的時候還不解其意,此時聽來,細細咀嚼,卻覺得那位不動一兵一就取得趙國十幾座城池的甘上卿,簡直是絕世天才。

上等的用兵之策是以謀略取勝,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敵,再次是出動軍隊攻敵取勝,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才是下下策,只有萬不得已之時才使用。他父親這是在懊惱現今的局勢,秦軍看似占盡上風,可是綜合周遭形勢,實乃是步入了困局之中。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順,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王離輕聲地繼續往下說着,往日被父親逼着死記硬背塞進腦袋裏的文字,現如今說出來,卻字字珠玑。謀攻謀攻,少年上卿果然是謀攻高手。

王贲很少見自家兒子主動背書,見狀詫異地轉過身來,雖然心情不佳,但還是欣慰地點了點頭道:“我這兒有兵書,你若不願去練武,背書也可。”

王離聞言翻了個白眼,從衣襟裏掏出一個小小的錦囊,本想連錦囊一起交給自家父親的。不過他想了想,還是抽出了寫滿字的布帛遞了過去,把空了的錦囊重新放回衣襟揣好。迎着父親疑惑的目光,王離氣定神閑地解釋道:“這是走之前,甘上卿給我的錦囊妙計。”

本想嫌棄的王贲一聽到甘上卿的名字,立刻把手中的布帛打開,認真地看着上面的文字,越看呼吸就越發急促,等他來來回回看了幾遍之後,怒氣也飙到了極點,揮舞着帛書朝王離呵斥道:“此等妙計為何不早點告訴我?!”

“上卿所書之計,也直言一切要以實地為主。”王離早就知道父親會暴怒,不慌不忙地解釋着,“我這些時日觀察水量後,直到今日我才确認此計确有可行之處。”

王贲的怒火沒有消弭,但總算是知道兒子不是刻意延誤軍機。可還是越想越氣忍不住操起桌上的竹簡抽了王離幾下:“蠢材!叫你讀書不讀,傻子才不知道‘春汛’二字!”

王離硬撐着扛了幾下,總算讓自家老爹消了氣,不過還是忍不住辯解了兩句:“我不是怕萬一計謀不成,也不用承對方的情嗎。爹你不是別想站隊嗎?”

“哼!人家都設好局了,就等我們鑽套呢,就是算到了我們不得不用。”王贲早就想得很開了,最壞的結果就是久攻大梁未果,反而被齊楚聯軍前後圍攻。現在有妙策可輕松奪城,甚至連秦軍的傷亡都能下降到最低點,簡直是求之不得的結果。至于政治上的事情,王贲很理直氣壯地說道,“反正有事你爺爺擔着!”

王離聽得簡直羨慕嫉妒恨!他也想說有什麽事他爹幫他擔着!而不是拿竹簡抽他!

王贲也沒空再考慮這些事,他打王離那幾下,也是懲罰後者把這麽好的計策偷藏着不拿出來。若是早些時候,攻城損傷的士兵就能少一些,而且還可以提早觀察河水的情況,提前做好準備。

不過再仔細想想,就算王離提前拿出計策,攻城戰也是要打的,否則魏軍就要懷疑他們的真實意圖,弄不好還會直接沖出來和他們做平原戰,那樣傷亡會更大。好吧,就算是讓他這個做父親的焦躁心急,也值得挨這麽幾下,天知道這些日子他掉了多少頭發!

王離自然是不知道自己挨的這幾下抽打究竟是為的什麽,還沒等他在抱怨兩句,就被王贲使喚着去找衆位軍官開會了。

王贲對着那片帛書看了看,趁帳中無人,便把後面一截果斷撕掉。

因為對大梁久攻不下,軍官們心底也浮躁不安,一聽王大将軍召集,便紛紛以最快的速度趕來主帳,本來不怎麽抱希望立刻能有解決方案的他們,在看過帛書之後,立刻群情鼎沸。

沒有人會懷疑這條計策不成功。

在中原,能稱得上“河”的就只有眼前這條,而另一條可以與之媲美的就是流經楚國境內的那條江。其餘都是分別冠以名稱的水,例如渭水、洛水。由此可見,這河有多寬廣。

王離越聽越覺得慚愧,他果然是讀書讀得太少了,居然最開始還懷疑少年上卿的計策是否能行得通。在營帳中大家越說越熱烈,坐不住的軍官們站起身奔向營外,看着那條奔騰的河水指點江山。

不明真相的其他士兵還以為這些軍官們看的是遠處的大梁城,在研究攻城方略。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王贲感慨萬分地說着,他只注意到了紮營是需要遠離河水,卻并沒有意識到可以利用這條河。他與那位甘上卿的差距可見一斑。更何況,那位甘上卿連來都沒來,僅憑一些水文、地理的資料就判斷出了這點。

“咦?為何這帛書後面缺了一條?将軍,可是寫了些什麽?”一名拿着帛書的軍官,細心地發現了端倪。王贲并沒有說這是誰獻的計策,就有人開始懷疑後面是不是有落款,卻不方便被外人看到而特意撕去。

“非要緊事。”王贲瞪了一臉無辜的王離一眼,輕咳了一聲,轉移了話題,開始分配衆人去做事。畢竟定下計策,現在還未到春汛之時,但先要做的事情也要開始準備了。

王離摸了摸頭,覺得自己被父親怪責的莫名其妙。少年上卿也只叮囑他錦囊不得輕易離身而已,有什麽見不得人的,非要特意撕掉?

※·※

看着汩汩流過的鄭國渠和兩旁綠油油的農田,扶蘇忍不住感慨道:“鄭國本想用此渠阻我大秦統一中原,卻不承想反助之矣。”

與他同乘一車的綠袍少年放下手中的書簡,順着他的視線看去,果然見春暖花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鄭國渠是韓國人鄭國為了拖延秦朝大軍東進的腳步,想出的消耗秦國國力的一個笨方法。開鑿鄭國渠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即使以秦國的實力,沒有十數年都是完不成的。結果二十多年過去,西引泾水東注洛水,長達三百餘裏的鄭國渠也已經灌溉了這片平原十多年了,造就了超過四萬頃的良田,令秦國的糧倉足夠支撐秦軍開啓多路戰線。若沒有此鄭國渠,秦國所在的關中平原,定會貧瘠不堪,絕沒有富餘的糧草挑起戰火。

一個士兵一個月的口糧差不多要合八十斤,而秦國若是想要滅楚,至少要兩年的戰期,依着王翦老将軍的謀劃,六十萬人的軍隊,再加上後勤儲備,所需的口糧簡直難以計算。完全可以說,鄭國渠是秦國一統平原的基石。

“鄭先生大才。”綠袍少年頗為仰慕地贊嘆道。鄭國在修建鄭國渠之時,就被人揭露了其心思,秦王政大怒,本想斬他的首級,結果鄭國自嘆之語,讓秦王政平息了怒火。那句話頗為出名,綠袍少年銘記在心,此時不禁低語複述道:“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

“萬世之功……”扶蘇嘴邊的笑意更深了一些,車隊沿着那潺潺流過的鄭國渠前行,讓他聯想到月前之事,不由得深有感觸。“水能活人,亦能死人。”

綠袍少年知道他所指的,是一個月前水淹大梁之事。

王贲引河、溝水灌大梁城,導致城內死傷無數,魏王假出城投降,至此魏國滅亡。

誰也想不到這條看起來最艱難的伐魏戰線,居然會如此幹淨利落地解決而且秦軍的傷亡也降到了最低點。反而是出兵前信誓旦旦二十萬兵就能拿下楚國的李信,最初雖然打了幾場勝仗,但随後卻被楚國的項燕将軍尾随三天三夜追擊,最後秦軍的兩個軍營都被攻破,七名都尉被殺,李信大敗而逃。

秦王政得知了軍報之後震怒,親自去頻陽請王翦老将軍重新出山,這才有了他們今日之行。只是不知為何秦王政要帶着大公子扶蘇和他一起,也許是讓大公子說些他不好說的軟話,畢竟大公子年紀還輕,沒什麽抹不開臉的。

綠袍少年把視線從車外的渠水農田上收了回來,這些天來因為一直忙着處理伐楚戰線的殘局,還有準備再次出兵的糧草武器,他們也沒有找到時間來談論最近發生的事情,所以他也不知道大公子扶蘇對水淹大梁一事,究竟是持何種态度。

動了動唇,綠袍少年覺得此時還不是談這種話的時候,周圍的侍衛離得都太近了,只好按下心思。

一直沿着鄭國渠往南,就到了頻山。此處有一座秦厲公所建的宮室,因在頻山之南,故名之頻陽宮。而圍着這座頻陽宮發展起來的郡縣,便謂之為頻陽。

這裏便是王翦老将軍的家鄉。頻陽在幾十年前還是屬于比較貧瘠的郡縣,左右都沒有河流而過,直到鄭國渠修到此處,才改善頗多。又因為王翦成為上将軍之後,出資為族中置辦了不少田産,在頻陽也形成了一片王氏宗族的聚集地。頻陽縣鄉民們今日一早就得到了秦王駕臨的通知,故在道路兩邊列隊迎接。

車隊直接就開到了王翦所居的府邸前,王翦帶着全家老小在門口迎接秦王政。等扶蘇和綠袍少年下了車駕,秦王政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王翦往書房議事去了。

王家派出王翦的族弟接待扶蘇,也不算怠慢這位大公子殿下。安排他們到偏廳休息,上了點心和湯羹,就體貼地離去。扶蘇估摸着自家父王在王翦面前的低姿态,也不好讓別人看見,就算是兒子也一樣。

若是一切順利,說不定就沒他什麽事了,如果不順利才輪到他出場。不過扶蘇覺得自家父王真是多慮了,王翦老将軍一心為國,理應不會推拒的。

所以扶蘇心安理得地吃着點心喝着溫熱香甜的湯羹,還不忘問自家小侍讀:“王離那家夥呢?怎麽剛才在門口沒看到?不是說被王老将軍帶回頻陽操練了嗎?”

“他随王大将軍去伐魏了。”綠袍少年解釋道,初臨戰場的王離其實并無軍職,秦國的一切軍功都是需要在戰場上拼殺出來的。所以扶蘇不知道一個小兵的去向也是很正常的,綠袍少年也覺得特意跟他彙報有些奇怪,索性也就一直沒講。

扶蘇聞言失笑,放下手中的湯碗:“那他也不知道是慶幸還是失望了,大梁城這種情況他的軍功也無從賺起。”

“他說他已經去與駐紮在楚地的蒙恬将軍會合,等王老将軍出戰後一起參加伐楚之戰。”綠袍少年想起在信中王離所說的沒參加真正戰争的抱怨,臉上不禁帶了些許笑容。他平日裏臉上挂着的笑容都是經過無數次微調的,就像是在臉上覆了一層面具,此時的笑容倒是難得帶出了幾分真心。旁人也許分不清楚,但與之朝夕相處好幾年的扶蘇一眼就看出來了,不由自主地眯了眯那雙遺傳自秦王政的鷹目。他用手指摩挲着面前的湯碗邊緣,拉長了聲音意味深長地問道:“哦?你們互通書信?”

“同戰報一起送到的。”綠袍少年倒是不甚在意,只是一張帛書而已,這點特權王家還是有的。

“連王離都篤定自己爺爺會出山伐楚,王上今日不會白來一趟?”

扶蘇略微挑了挑眉,他倒是沒想到自家小侍讀和王家的嫡孫居然私下還有書信往來?他們不是從一開始見面就勢如水火嗎?

綠袍少年沒想到自家殿下關注的重點完全跑偏,不過見周圍沒有外人在,就想旁敲側擊一下扶蘇關于水淹大梁之計的看法。他一直沒跟扶蘇坦白此事是他所獻的計策,也是因為怕被對方呵斥手段殘忍。但此事雖然他想得透徹,可實際上卻一直糾結在心間,讓他輾轉反側,如果政見不同,以後的矛盾肯定會越來越多,他做事也會束手束腳。而此事正好是試探對方底線的一塊敲門磚。

扶蘇也是想要好好問問自家小侍讀何時與王家小子關系那麽好了,只是兩人都還未開口,外面就來人敲門說王老将軍有請。

居然還真來請人了?秦王沒有說服王老将軍嗎?為何怎麽快?不多努力努力嗎?綠袍少年本想留在偏廳等候,可來人卻說老将軍有請甘上卿也同去。

兩人對視了一眼,滿腹疑問地進了正廳。一見廳內一君一臣臉上的表情,就知道正事肯定是都談妥了。坐在主位上的秦王政帶着一臉輕松的笑意,卸下了在鹹陽宮時的威嚴,看起來倒是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不少。這世間已經很少能有人讓他如此放下戒心,而王翦正是少有的幾人之一。

秦國年邁的上将軍陪坐在客位,王家都是正宗的西秦子弟,身材高大魁梧,王翦雖然已過花甲之年,但依舊精神矍铄,坐姿挺拔,随時都能披挂上陣。果然說什麽謝病而歸,都只是借口罷了。

扶蘇恭恭敬敬地朝父王和王老将軍見禮,才剛直起身,就聽秦王政跟王翦笑問道:“将軍知寡人來,便說要見甘上卿,如今已經見矣,可否為寡人解惑?”

扶蘇這才知道他實際上是沾了自家小侍讀的光,訝異地擡起頭。

而站在他身後的少年上卿卻直覺事情不妙,王翦和他有什麽交集?絕對就是那條錦囊妙計!

果然,王翦氣定神閑地開口道:“禀王上,伐魏的功勞還有甘上卿一份,那水淹大梁之計,正是他送與孫兒王離的。”

不敢擡起頭的少年上卿,立刻就感覺身側扶蘇投射過來的目光,但他已經無暇顧及。

王翦真不愧是老謀深算,他心底的那些小心思,在對方面前簡直就是形同透明。他本想讓王家不動聲色地欠他一個天大的人情,等到需要的時候再連本帶利地讨回來,結果反而弄巧成拙。王翦輕飄飄的一句話,便在秦王面前把這件事坦坦蕩蕩地攤開來,既掃除了未來的後患,也繼續贏得了秦王的信任。

“哦?”秦王意味不明地發出了一個單音,卻讓人聽不出來他的喜怒。

少年上卿倒是不怎麽擔心秦王政多心,反正他就是扶蘇的侍讀,不為扶蘇着想又為誰呢?當初秦王政派他到扶蘇身邊,不也就是為了如此嗎?令他忐忑不安的,是扶蘇的想法。

這簡直就是最壞的情況了。

若是如此,還不如早就和扶蘇說此事,也總比他從別人口中知道要好。

只是現今他卻無暇顧及扶蘇的反應,連忙應對秦王的疑問,恭敬而又謹慎地措辭道:“只是閑時看書所思,不敢直接勞煩王大将軍。”

其實他說得客氣,若是他把這計策當時就遞給王贲,後者肯定會嗤之以鼻。最後這個結果,也是因為各方博弈,王贲無奈之下最好的選擇。

王翦也知曉此點,他的目的不過就是把雙方私底下的交往給擺到臺面上,是做給秦王看的。他也不願平白得罪這位少年上卿,所以當下和煦地笑道:“有功就要行賞,老夫這是不想上卿一片苦心被埋沒。”

少年上卿的唇角抽搐了兩下,王翦說的理由太冠冕堂皇了,他實在是無從指責,只能做謙遜狀,和這位王老将軍互相客氣地吹捧了兩句。

這王老将軍圓滑至極,他甚至可以推測得到,王翦這回做足了姿态,下一步肯定是要自污以求秦王絕對的信任了。

直到秦王政随口下了封賞的旨意,才允兩人離開,想必還有什麽話需要和王翦私下說。

※·※

一出了正廳,少年上卿就覺得不好,大公子在前面走的飛快,他甚至需要小跑才能跟得上。此時他也不管丢不丢人了,直接抓住了扶蘇的袍袖,糾結地解釋道:“不是我不想說,是……是實在……總是開不了口。”

扶蘇并沒有說什麽,拽回了袍角,但腳步卻放慢了許多。

綠袍少年一路心煩意亂地跟着扶蘇走回偏廳,腦海裏推衍了各種可能的後果,越想臉色越難看。雖然他以前還想着離開扶蘇,另投明主。但這幾年相處下來,他也不得不承認,眼前這位大公子,實際上就是他最好的選擇。這也是他肯費盡一切心思的原因,他是真的想要輔佐扶蘇登上那尊王座。

眉頭越鎖越緊,卻忽然感到一點溫熱按在了他的眉心,綠袍少年訝然擡頭,發現扶蘇正伸出手指撫平了他眉間的褶皺,面上全是複雜難辨的表情。

“該生氣的不應該是我才對嗎?”扶蘇看着自家小侍讀難得皺起來的臉,收起了眼中一閃而過的笑意,肅容道,“畢之,我感謝你為我所做的一切。”

聽了感謝之語,綠袍少年的表情卻并未輕松,反而越發凝重了。這是在總結陳詞?馬上就要他收拾走人?又或者怕他去別的兄弟那,直接派他到其他地方,不得接觸機要事物?

畢竟沒有人能忍受屬下自作主張,而且……而且據說水淹大梁之時,大梁城中也有許多百姓傷亡,這些殺孽,多少也會算在他的身上……

“然而……”

看吧,果然有轉折。綠袍少年的神情已經落寞了下去,一雙明亮的眼瞳也黯淡了許多,幾乎就想掩耳不聽。

一雙大手按住了他的雙肩,強迫他不要逃避,只聽着扶蘇一字一頓地沉聲道:“畢之,不許再瞞着我做任何事,我不是不相信你,而是怕你會做出一些寧可損害自己也要成就我的事。”

綠袍少年聞言一怔,這些話不是他能猜想到的。他擡起頭,對上扶蘇的雙眼,看出對方認真的态度,不禁疑惑道:“這……好像與此事無關吧。”

“好,你想說此事,那就說此事。”扶蘇幾乎都要被自家小侍讀氣笑了,放開後者,“為何不跟我說?是覺得我會呵斥你草菅人命?”

綠袍少年咬了咬下唇,并沒有說話,但實際上心底就是這樣認為的。

他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有真正地面對生死一瞬的殘酷,在想出水淹大梁的計策後,也是憑着少年意氣,才沒細想就給王離遞了绫錦囊。

前線戰報傳來時,他整夜整夜都睡不好,覺得肩頭胸口壓着的,全是鮮血和人命,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昭王十三年,白起遷任左更,出兵伊闕,攻韓、魏二國,斬獲首級二十四萬。”

“昭王二十九年,攻楚于鄢決水灌城,死數十萬。”

“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華陽,走芒卯,而虜三晉将,斬首三十萬。與趙将賈偃戰,沉其卒二萬人于河中。”

“昭互四十三年,白起攻韓國,破陉城,攻陷五城,斬首五萬。”

“昭王四十七年,長平之戰,趙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乃挾詐而盡坑殺之……前後斬首俘虜四十五萬人……”

綠袍少年眨了眨眼,沒明白扶蘇為何在此時忽然提起武安君白起。但聽着扶蘇一句一句吐出一串串冰冷的數字,綠袍少年也覺得心寒。白起是秦國的戰神,但對于其他六國來說那就是死神一般的存在。更何況扶蘇所說的這些數字,還都是不完全統計。整個戰國時期橫跨兩百多年,戰死的人數共兩百萬餘人,而其中有一半幾乎都要記在武安君白起的名下。

真可謂是白骨堆積而成的功勳。

歷朝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近五十年中,武将得此武安君稱號者,前有白起,中有李牧,後有項燕,皆是名将,但還是白起威名最盛。

“武安君功過無人可評,長平之戰,趙軍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降秦也是為了一時活命,武安君坑殺之亦是不得已而為之。”扶蘇的語氣沉重,卻說的異常認真。

綠袍少年也知道這段歷史,甚至之前他和扶蘇也曾談過此事。但觀點卻與今天完全相反,原本的不贊同,也因為之後的各種查證而漸漸扭轉,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外面不遠處正潺潺流過的鄭國渠。

白起若是不坑殺這四十萬人,也養不起這麽多的降卒,畢竟三十多年前的秦國,還沒有鄭國渠,糧草養活自己的軍隊都很吃力。那麽這四十萬人養不活,又還能放回趙國去嗎?等他們吃飽了之後重振旗鼓,再殺回來?那麽這場戰争就只是一場兒戲,所以只能殺之。

“至此以後,趙人深恨秦人。”

綠袍少年也知此事,秦王政正好是在長平之戰之後的第二年在趙國的首都邯鄲出生,所以童年過得極為凄慘。幼時的遭遇讓秦王政在邯鄲被攻破時都親自去處理當年的仇人,其中隐含的兩國仇怨可見一斑。

扶蘇走到半開的牗窗邊,眺望着不遠處的青山綠水,沉默了半響,才緩緩道:“在趙人看來,秦人殘暴。但秦人卻覺得相比自己的子弟損傷,敵國士兵的傷亡更好。”

“我是一名秦人。”

他邊說,邊回過頭。其實他的相貌有六分神似秦王政,另外的四分中和了他母妃的溫柔,再加之他整個人的氣質非常儒雅,倒是讓人感受不到迫人的氣勢。只是在他沉下臉,收起笑容之後,卻給人以難以形容的淩厲和威嚴之感。

“我的仁慈,只對我的臣民。想要我的仁慈,那麽就成為我的臣民吧。”

扶蘇如晨鐘般的聲音回蕩在耳畔,綠袍少年被震得一剎那間頭暈目眩。

他順從于自己的本能,向前走了幾步,直直地跪了下去,趴伏在對方的腳邊,拈起對方的袍角放在嘴邊親吻,獻上自己的忠誠。

“如您所願,我的陛下。”

※·※

扶蘇好笑地扶起跪在自己腳邊的小侍讀,話題好像被帶得有點偏,但應該很好地開導了自家的小侍讀,今天晚上不會再睡不好覺了吧?

這位少年上卿是聰明人,但有時候聰明人反而容易想得太多。

扶蘇親自伸手拍了拍對方身上所沾染的塵土,笑着嘆氣道:“我生氣,是怕你自作主張害了自己,哪怕是做對我有利之事,也不行。”

綠袍少年表面上順從地應了,但心底卻有些不以為意。以博棋比喻,犧牲散棋來成就枭棋,這是很正常的。以弈棋比喻,為了大片的地盤,而犧牲一些棋子也是值得的。(奴性?)

扶蘇知道這些根深蒂固的觀念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扭轉過來的,只能在心裏嘆了口氣,記得以後多加注意,口中已是換了話題道:“王老将軍定是會出山伐楚,你可擔心王離否?”

“不擔心。”綠袍少年想都不想地回答道。

扶蘇有些嫉妒地眯了眯雙目,羨慕那姓王的小子居然能得到自家小侍讀毫無保留的信任。而且他還無從知道這種深厚的情誼,究竟是什麽時候開始培養起來的。縱使知道對方與王離交好,十有八九是為了他扶蘇,但依舊有種莫名的不舒服。

綠袍少年沒注意到自家大公子的情緒,猶自心底腹诽着。他都送了王離戰無不克的常勝戟,必敗楚國,而且還有防身的绫錦囊,性命無憂。

都做到這樣全副武裝了,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公元前224年※

王翦在馬車上揉了揉酸痛的老腰。真是不服老不行了,若是當初他在敵軍中殺個三進三出都沒問題,現今只是坐在軍帳中主持大局,頂多騎上戰馬壓壓陣,時間長了都有些承受不住。

看來伐楚之後,他也必須要告老還鄉了。其實若李信能力足夠,他才不願出山伐楚呢,在家裏含饴弄孫豈不樂哉?

王贲在魏地安撫魏國國民,一旦魏地安穩,就要帶兵北上伐燕。魏國一戰,證明他也能獨當一面了。

只是一家兩代人都手持重兵,氣勢簡直比趙國的李牧還盛,這樣太容易遭受君主忌諱了。即使他走之前特意管秦王要良田照顧子孫,自污形象,但也遠遠不夠。所以在伐楚時,他特意帶上了蒙武,就是為了分功用的。

正思索間,就見自家孫兒掀了簾子跳上馬車,沉着臉跪在他身邊,動作熟練地為他捏着酸痛的腰。

王翦滿意地看着王離,經受了一年多戰場的磨練,已經像是被千錘百煉的鐵

+A -A

同類推薦

  1. 九轉道經

    九轉道經

    少年殺手,偶得九大道祖留下九轉道經一部,接受驅魔斬妖,修複天地大任,上天入地,無往不利,觀此道經,修我天地極道,願早日成就道祖。
    心存天地,與世皆敵,少年古臻生于小品位九流域之中,不介意仇家滿天下,願踏腳之石,鋪滿成長道路。身世古怪,上古道祖後裔,更為九天大陸天尾家族外戚。
    事關定數,變數之争,方知天下本為棋局,人人皆在局中。無限劇情,無限争鬥。
    小說關鍵詞:九轉道經無彈窗,九轉道經,九轉道經最新章節閱讀

    玄幻 已完結 1047.1萬字
  2. 九陽絕神

    九陽絕神

    最強殺手,逆天重修。
    為報前世滅族之仇,修至尊神訣,握無上神兵,掌混沌之氣,噬天地,斬蒼穹,誅神滅魔,踏破乾坤!
    以殺戮之名,成就更古至尊!
    這一世,我要只手遮天,翻手滅世!
    九天在下,唯我在上!

    玄幻 已完結 766.5萬字
  3. 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

    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

    大陸傳奇,一戰成名;鳳凰聖女,風火流星神界刀法;雙升融合,金陽藍月,雷霆之怒,這裏沒有魔法,沒有鬥氣,沒有武術,卻有武魂。唐門創立萬年之後的鬥羅大陸上,唐門式微。一代天驕橫空出世,新一代史萊克七怪能否重振唐門,譜寫一曲絕世唐門之歌?
    百萬年魂獸,手握日月摘星辰的死靈聖法神,導致唐門衰落的全新魂導器體系。一切的神奇都将一一展現。
    唐門暗器能否重振雄風,唐門能否重現輝煌,一切盡在《鬥羅大陸》第二部——《絕世唐門》!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無彈窗,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最新章節閱讀

    玄幻 已完結 548.9萬字
  4. 萬骨天梯

    萬骨天梯

    天庭被血洗,上到昊天,下到普通天兵盡皆被殺,神格和法寶散落一到三十三重天各處。
    每一重天都降下了通天階梯,任何普通人爬天梯都可以進一重到三十三重天探險尋寶,神仙的神格、法寶等等,誰搶到就是誰的。
    兩年前,昊天的神格被神秘人找到,帶出了天庭,那人将昊天神格烙印在身體上,變成了妖魔。
    葉靈,一個普通莊戶銀,兩年前跟父母在莊稼地裏收麥子,突然一個妖魔出現。小說關鍵詞:萬骨天梯無彈窗,萬骨天梯,萬骨天梯最新章節閱讀

    玄幻 已完結 331.8萬字
  5. 傳承鑄造師

    傳承鑄造師

    經歷具現化,一個神奇的能力。
    周墨,這個神奇能力的擁有者。
    別人搞不到的絕密情報?
    短暫的接觸,複制他過去的經歷,一個人的過去無法撒謊。
    從不示人的珍貴傳承?
    短暫的接觸,複制他曾經的經歷,就能獲得他所知所會的全部。
    以經歷為材料,智慧為爐火,鑄造的每件裝備都獨一無二,值得百代傳承。
    “賺錢吧,學習吧,修行吧,歷練吧,然後當你遇見了我,你的,就是我的!”
    ——周墨
    新書《世界救贖者》,求支持!小說關鍵詞:傳承鑄造師無彈窗,傳承鑄造師,傳承鑄造師最新章節閱讀

    玄幻 已完結 177.8萬字
  6. 我真是召喚師

    我真是召喚師

    “求求您,教教我如何才能和女天使關系更好?”
    某十二翼戰天使懇求的問道。
    “請教您,如何才能忽悠更多的人信仰我的教派?”
    某魔界大魔頭如是問道。
    “您知道如何才能把昨天晚上我家痛經死的貓救活?”
    某天界聖母不好意思的悄悄問我。
    “各路大神,各路大仙,我不是上帝,真的只是召喚師。”
    我痛苦的說道。
    這是一個窮小子,如何因為意外獲得空間變成主宰六界的大召喚師的故事。

    玄幻 已完結 348.8萬字
  7. 龍域戰神

    龍域戰神

    一名心龍少年,自荒山而來。他身背一柄古劍,帶着一頭真火天魔,橫空出世!為尋七座遺落的斬龍殿,他縱橫大荒兇境,力戰最強龍族,笑傲遠古英雄城,血屠恐怖修羅海!
    他右手持雷霆巨劍,左手抓空蓮火焰。一劍山河變色,一拳天崩地陷!誓守護最後一片人類大陸,他誅盡千妖萬魔,與兄弟踏歌而行,闖蕩天下,終造就人界第一軍團,用鮮血鑄造一段不休傳奇!

    玄幻 已完結 266.5萬字
  8. 炮灰逆襲之女配來了

    炮灰逆襲之女配來了

    意外死亡的千靈因為埋葬的地點和時辰不對,被吸走了三魂,散去了七魄,不能投胎做人。為了能重新投胎做人,千靈不得不游走在三千世界裏,為怨氣沖天的女配完成心願,繼而修煉出新三魂七魄,七情六欲。苦逼的千靈,在女配的路上,一路狂奔,征服各路男神。

    玄幻 已完結 567.2萬字
  9. 踏天無痕

    踏天無痕

    大燕帝國三十六王侯之族的姚氏宗子姚興犯下大罪,修為被 廢,記憶抹除,流放到邊陲投靠舅父,從天之驕子如日中天的雲端跌落,淪為二流宗門太微宗最低級的道兵弟子,在一次意外中摔落山崖而死……

    玄幻 已完結 374.4萬字
  10. 怪胎聖妃

    怪胎聖妃

    慕天靈得到上古傳承,廢物變天才,傲世大陸;
    被尊稱為聖子的莫問塵,懷瑾握瑜,愛上了女扮男裝的她不惜抛棄現在的一切,只為守護在她的身邊;
    而老爹老哥的戀女戀妹讓他氣的抓狂。
    “兒子都有了,你老爹不想承認都不成了!”
    “奶奶的,聖子怎麽了?就算兒子有了又如何?老子就是不承認!”
    “小子,你還嫩了點,等你以後長大了,找你老婆去!你娘是老爹的!”
    女強男更強,美男多多,腹黑一家子,變态天才一家子,怪胎一家子,一老兩大一小看他們如何為女争鬥……
    【女強男更強】+【玄幻】+【女扮男裝】+【腹黑】=【好文】
    等級設定
    幻影等級:
    (注意:“、幻徒、幻士、幻師、大幻師
    地階:一元、二儀、三才、四象、五行(可飛行、壽命五百)、、七星、八卦、九宮
    天階(壽命一千):靈徒、靈士、靈使、、靈師、靈宗、靈王
    神階(壽命無限):初神、神王、神皇、神君、神帝
    魂階:至尊、賢者、亞聖人、聖人、聖皇
    至高階:無上大道(每層分為九星)
    丹藥: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極品
    劍士:劍徒、劍士、劍師、劍仙、劍尊、劍聖
    ———————————————劍魔,劍妖
    馴獸師:普通馴獸師,高級馴獸師,帝級馴獸師,神級馴獸師,聖級馴獸師
    煉金師:煉金學徒,普通煉金師,煉金大師,神級煉金師,聖級煉金師
    武器:法器,靈器,仙器,神器,聖器(每級三品,上中下品)
    煉丹師:煉丹學徒(一品、二品)、普通煉丹師(三品、四品)、煉丹大師(五品、六品)、神級煉丹師(七品、八品)、聖級煉丹師(九品、極品)
    學徒、煉器師,煉器大師,煉器宗師,神級練器師
    魔獸:普通魔獸、幻獸、靈獸、神獸、超神獸、聖獸(每級九星)
    法則奧義(神階後的幻影師才能使用):入門級、混沌級、大乘級

    玄幻 已完結 272.2萬字
  11. 永恒神紋

    永恒神紋

    新書《詭秘妖異之變》已經上傳。
    為尋求新生的生存星球,地球聯盟派出神宮研究所的一衆人員進入茫茫的星空之中。
    天梭號在星空之中遭遇了無法想象的空間坍塌,神宮研究所少年文星玄給一星空生物裹着意識砸進了一巨大的大陸之中。
    廣闊無垠的星空深處九星閃耀。
    神紋大陸,以神紋為尊,只有在神府之中孕育出神紋的種子,才能開啓身體之中的九大脈輪天宮,成就先天神紋戰體。
    神紋分為兩大系:植系神紋和獸系神紋。
    植系神紋等級為:凡根神紋、靈草神紋、仙藤神紋、神藥神紋。
    獸系神紋等級為:凡獸神紋、靈獸神紋、聖獸神紋、星獸神紋。
    神秘無垠的廣闊大陸!這裏原始兇獸橫行,險地、秘鏡遍布;有着無盡的天地資源!神秘的秘境寶藏!無窮的超神機遇!
    小說關鍵詞:永恒神紋無彈窗,永恒神紋,永恒神紋最新章節閱讀

    玄幻 已完結 167.4萬字
  12. 最強劍仙

    最強劍仙

    本不應生,卻随劍而生!本不應名,亦随劍而名!他三歲離家,榮歸故裏卻見家族破滅,昔日種種,已化塵埃。是憤怒?是仇恨?是冤孽?還是那份執念,讓他踏上了一條逆天而行的不歸路。小說關鍵詞:最強劍仙無彈窗,最強劍仙,最強劍仙最新章節閱讀

    玄幻 已完結 283.1萬字
  13. 九重至尊天

    九重至尊天

    本書【百萬字免費】【三千字大章】
    “至尊高卧九重天.....”
    最後一代神王飛升離去時,留下這千古謎團,從此八極大陸上,每一位修煉者,都為登上九重至尊天上努力....
    一個自以為被家族放棄的棄子,卻因為這句偈語,被人打入仙隕崖....小說關鍵詞:九重至尊天無彈窗,九重至尊天,九重至尊天最新章節閱讀

    玄幻 已完結 427.2萬字
  14. 死界游戲城

    死界游戲城

    關于死亡之後的世界,人類做出過無數猜想。
    然而活着的人不知道,死去的人也無法告知。
    王業,一個身患絕症的高材生,在人間留下舉世矚目的怪盜傳說後靜靜離世,他渡過冥河,親眼見證了屬于死者的世界,那裏不是天堂,不是地獄,而是一座死者的游戲城。
    至高的主宰驅趕着人們進入一場場死亡游戲,在游戲中掙紮求生,在游戲後醉生夢死。
    為了生存……
    鮮血殺戮,詭計陰謀,意亂情迷。
    如果說生前人的智慧是為了創造財富,那麽在這裏,智慧只服務于一件事。
    那便是——
    活下去!

    玄幻 已完結 211.3萬字
  15. 冰火魔廚

    冰火魔廚

    七柄絕世神刃。冰雪女神的嘆息——晨露刀。火焰之神的咆哮——正陽刀。自由之風的輕吟——傲天刀。大地蘇醒的旋律——長生刀。神機百變的六芒——璇玑 刀。貫通天地的曙光——聖耀刀。永世地獄的詛咒——噬魔刀。這是七柄神刀,也是七柄擁有着冰、火、風、土、空間、光明、黑暗的魔法杖。最重要的,它們還是 主角的——菜刀。

    玄幻 已完結 211.6萬字
  16. 琴帝

    琴帝

    九疊琴音震寰宇,誰敢聞言不識君?
    七色魔法代等級,雄雄揭大幕。
    琴之帝王,給這片大陸帶來翻天覆地的改革。
    伴随着曠古絕今的赤子琴心的出現,
    一代琴魔法師,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誕生。
    這将是一個單純的少年,逐漸成為琴中帝王的故事,
    開創音樂魔法的先河,颠覆以往的設定,
    赤橙黃綠青藍紫,彩虹等級将成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準。
    原本僅僅是雞肋一般的職業,
    因為有他的出現,卻成為了不朽的傳說與傳奇,
    而其人則猶如一顆耀眼的新星一般讓所有人都無法忽視他的光芒。
    就算是龍,這種近乎無敵的生物,在琴之帝王面前,也無法擡起其高傲的頭顱,因為在其面前是跟神一樣的……
    開創音樂魔法的先河,颠覆以往的設定,赤橙黃綠青藍紫,彩虹等級将成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準。龍,不再是無敵的生物,這将是一本高龍小說。
    神音師,精神系魔法師的分支,龍崎努斯大陸上最高貴也是最雞肋的職業。但是,它真的是那麽一無是處麽?
    曠古絕今的赤子琴心,一代琴魔法師,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誕生。這将是一個單純的少年,逐漸成為琴中帝王的故事。但是,他真的只是琴中帝王麽?

    玄幻 已完結 311.8萬字
  17. 無雙藥聖

    無雙藥聖

    六百年前,大陸第一天才藥師因被生死兄弟和心愛之人聯手謀害,最終只得抱憾隐居,含恨而死。六百年後,一個名叫淩皓的少年,憑借前世藥師記憶,以及神秘的武魂逆天崛起,一路斬強敵,誅邪道,再次驚豔大陸,震驚萬界!
    各路天才因他避世不出,各方神女宣稱非他不嫁,藥之文明因他繁榮昌盛!
    尊者疊出,王者齊聚,衆聖皆現,萬界共舞。且看淩皓如何一步步成為諸天萬界獨一無二的藥之聖者。
    無雙藥聖,藥聖無雙!小說關鍵詞:無雙藥聖無彈窗,無雙藥聖,無雙藥聖最新章節閱讀

    玄幻 已完結 177.4萬字
  18. 九星神帝

    九星神帝

    覺醒失敗,仇敵上門,少年獨自踏上武道路。強修行,會煉丹,會煉器,少年強勢崛起,高歌猛進。
    練《九星奪天訣》,成就無上,踏上巅峰!
    小說關鍵詞:九星神帝無彈窗,九星神帝,九星神帝最新章節閱讀

    玄幻 已完結 159.7萬字
  19. 至尊魔妃:草包大小姐

    至尊魔妃:草包大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紀醫術無雙的鬼醫聖手,卻意外穿越成了秋家的草包大小姐。
    天生廢材,沒法修煉?
    笑話!睜大你們的狗眼看清楚,誰才是真正的絕頂天才!
    召喚師稀缺?她一不小心混了個神級!煉藥師罕見?她随手便能煉制出上古神丹!
    不過誰來告訴她,這個一直纏着她的妖孽腹黑男究竟是誰?她不過就是偷了他的靈藥,搶了他的神獸,燒了他的老巢,外加把他睡了一覺,怎麽就沒完沒了?

    玄幻 已完結 337.7萬字
  20. 酒神

    酒神

    國際巅峰調酒大師、品酒大師,有酒神之稱的李解凍,為了品嘗出土的漢代美酒而醉死于而立之年。當他一覺醒來時,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名叫五行大陸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叫做姬動的小乞丐。在這裏,有一種極其特殊的職業,名叫陰陽魔師,奇異的十系魔技令人嘆為觀止。每一名陰陽魔師都有一頂屬于自己的由本屬性凝聚而成的陰陽冕。一次偶然的機遇,讓他認識了地底世界的火焰女王——烈焰,作為陰陽平衡體質的他,接受了陰陽極焰的傳承,他的命運也從此走向了強者的道路。他的未來,只有他一個人創造……
    小說關鍵詞:酒神無彈窗,酒神,酒神最新章節閱讀

    玄幻 已完結 287.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