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臺擺戲傳情意
這次林顏見到莫一末感覺比上次見到她的時候要更加的成熟,也難怪如今她是一派掌門,自然不能在與以往一樣。
林顏喊道,“莫掌門。”
莫一末聽到他喊自己‘莫掌門’,愣了一愣,眼神裏流露出的失落也不知林顏到底有沒有看到,估計是沒看到,如若不然,他接下來也不會說,“莫掌門,何事大駕光臨。”
再一次被喊莫掌門,莫一末的手顫了一顫,尴尬的笑了笑,“顏哥哥,為何會叫得如此生疏。”
林顏笑了笑解釋道,“如今看你這裝扮總有一種身份有別的感覺,不自覺的就喊出口了,一末你別見怪。”
莫一末笑道,“我就算如今是蓬萊的掌門,但也是顏哥哥的一末妹妹呀!”
“那,一末你這次帶着蓬萊衆人前來是有何事找我嗎?”
“是這樣的,顏哥哥,前些日子我去了少林和華山,發現他們兩派空無一人,情況和蜀山派一模一樣。”
“你說什麽。”林顏大吃一驚。
原來,每一年四大門派都會舉行一次一年一度的會武大會,只為切磋武藝,交流武功心得,按道理來講四大門派一家舉辦一次,只不過今年情況特殊,一來原是今年主辦的蜀山派全派失蹤不見蹤影,二來蓬萊重挫,悔青道人被奸人所害,莫一末接任了掌門之位,想着借着會武大會重整蓬萊在江湖上的地位,所以想把今年會武大會的主辦場地放在蓬萊。于是她就率領蓬萊衆弟子前去少林和華山找宋清人和普智大師商量,結果到了少林和華山空無一人,竟和蜀山派的情況一樣,少林和華山的人也都消失不見了。
現如今四大門派,三派消失不見,另一外一派差點慘遭滅派。
“顏哥哥,我記得你說過,蜀山派的失蹤是遼州國搗的鬼,那少林和華山的失蹤會不會也是遼州國,甚至……”莫一末頓了頓,“甚至就連我蓬萊派都是他們遼州國的人做的。”
也不是不可能,眼下只有這種可能。
林顏的腦海裏猛然浮現出拓跋念念,他在想這件事不會跟她有關系,可是三大門派和九龍鼎之間又有什麽聯系。
他陷入沉思,莫一末後面的話他一句也沒聽進去,直到莫一末喊他,他才回過神。
“你說什麽。”
Advertisement
“也沒什麽,就是問你我剛剛的說的對不對。”
“對的,也不是沒有那種可能。一末明日你就跟我一同先去少林看看,看看能不能在少林找到一些線索。”
“好,顏哥哥。”她欲言又止。
林顏看着她說,“你想說什麽就直說吧!你我之間無需忌諱什麽。”
“顏哥哥,那我說了,你剛剛可是在想拓跋念念。”
“她的事情你知道了?”
莫一末點點頭,她剛到聆聽閣阿晨就已經告訴她了。“阿晨告訴我的。顏哥哥,你可是為她的事情在煩惱。”
“她的事情我有什麽好煩惱的,我只不過在想,這件事是否跟她有關。上次我看在日輝殿見到的那個黑衣人會不會是她,讓三大門派失蹤甚至是你們蓬萊的遭遇是不是她一手策劃的。”
說實在的,林顏并不希望這一切都是她策劃的,她也不知道為什麽,但總覺得如果這一切都是她一手策劃的那……結下來……以後,還會有以後嗎?
莫一末這時說道,“顏哥哥,她畢竟是遼州國的人,跟我們終究不是一路人。”
确實不是一路人,說不定在遇見她會是敵人,林顏笑了笑,不是會是,而是注定就是敵人。
林顏莫一末等人抵達淮陽城,只要再過了秦淮和蜀州兩地便可到洛陽少林,今夜天色已晚他們一行人便在淮陽城內休息,恰逢淮陽城今日燈展會,林顏便帶着衆人上街,街上燈火通明,擺放着各式各樣的燈,也有各式各樣的玩法,這些玩法全部都圍繞的燈,有猜燈謎比賽,有折紙燈比賽,有挂燈籠比賽總之各式各樣好玩的不好玩的比比皆是。
莫一末跟在他的身邊看得稀奇,有的時候看到好玩的嗎她甚至也想放下架子玩一玩,但林顏看上好像對這些毫無興趣,反倒對戲臺特別感興趣。
莫一末不免有些奇道,“顏哥哥,你什麽時候對唱戲感興趣了。”在莫一末的影響裏林顏并不像是那種對這種戲曲感興趣的人。
林顏說道,“唱着好聽,所以我就過來聽聽。以前聽娘常說梨花園的戲最為一絕,我啊!那個時候經常聽娘唱給我聽,今日碰巧在這裏碰到了梨花園,就過來聽聽,看看是否真如娘所說的那麽好聽。”
此刻臺上正唱着《鍘美案》,講訴的是秦香蓮狀告抛棄糟糠之妻的丈夫陳世美故事,整整聽下來覺得秦香蓮好可憐,陳世美真不是個東西,包公真是替天行道為民除害的好官。
看到陳世美被斬首,簡直大快人心,簡直舒坦,臺下觀衆連連叫好。
莫一末問林顏,“那林顏哥哥,你覺得怎麽樣呢!”
“和我娘差遠了。”
又行了一日的路程,到了秦淮。
玄武說,“再有兩日的路程我們便可到蜀州,今日不妨直接趕路,盡快到洛陽,如何少閣主。”
林顏自然是同意的,少耽擱一天,便可盡早到少林,事情也可盡早的解決。
一行人浩浩湯湯的步入秦淮城,結果被一幫戲班子給攔住了去路,這幫戲班子正是在淮陽城燈展會上塔臺唱戲的戲班子,他們把林顏的隊伍硬生生的給攔了下來,不由分說的唱了起來,這次他們唱的是《莺莺傳》。
主要講訴的是貧寒書生張生對沒落貴族女子崔莺莺始亂終棄的悲劇故事。這個故事和他們在淮陽城演出的《鍘美案》如出一撤,雖然故事的主人公不一樣,故事的內容不一樣,但是所講訴的點都是一樣的,都是始亂終棄。
所有人都在想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戲唱完,玄武想要抓兩個人問問,哪知道這班人身手極快,一轉眼的功夫就不見了。
玄武說道,“看得出這些人個頂個的都是高手,不像是民間戲班子的身手。”
玄武看出來了,林顏和莫一末自然也看出來了。只不過林顏更加在意的是為什麽要唱着這兩個戲。
哪知等到了蜀州,又遇到了這幫人,又是和秦淮城內一樣,攔住他們的去路,在他們的跟前唱起了《梁祝》,唱完又是迅速的離開,不留一刻。
所有人都疑惑了。
這到底是誰在搞鬼,是誰在塔臺唱戲,又是唱給誰聽的。
玄武再問他,“需要派人去調查嗎?”
這時,一小男童手拿一根冰糖葫蘆興高采烈的來到林顏的跟前,塞給了林顏一封信。
林顏打開一看,信上寫着,“榭家酒樓,不見不散。拓跋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