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裴源傻眼了,本來覺得過年回來能緩和一下和母親及兄弟的關系的,誰知兄弟幾個明顯不樂意搭理他,他還指望張氏能說些好話哄哄母親呢,這才多久,居然就被告知帶着自己的婆娘和兒子滾出裴家。
“出什麽事了?”裴骁正陪着裴軒下棋,聽這話擡頭問道。
其他幾個兄弟也紛紛看了過來,裴寶珍一咬牙,冷哼道:“我的好二嫂,惹娘生氣了。”
她并沒有将張氏為何會惹裴母說出來,因為這裏除了大哥,還有其他的兄長呢,當着自己這些哥哥,說大嫂的事總歸不太好。
裴骁站起身來往外走,“我過去看看。”
裴源傻傻的跟着大哥去了裴母屋裏,這才知道張氏做了什麽。
裴源再不濟也不會咒自己親大哥無後,他頭疼的看着張氏,而張氏還覺得自己委屈,甚至覺得羨慕蘇念悠,她可憐巴巴的看着裴源,裴源原本舉起來的手最終也沒舍得扇下來,和裴母還有念悠告了罪帶着張氏母子灰溜溜的走了。
裴源夫妻走後,裴母拉着念悠手安慰道:“她的話你別往心裏去,裴骁确實跟我說過這事,我想了想也是這麽個道理,本來想和老三家的也說一聲,誰知她便診斷出喜脈來了,我便沒說。咱們女人啊,一輩子苦,有個男人疼比什麽都強。我原本害怕裴骁不懂得疼媳婦,如今看來,我是不用擔心了。”
念悠笑道:“娘,我沒多想的,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什麽時候來都是一定的,就算裴骁不說我也不會如何,更不會将二弟妹的話放在心上的。以後娘也不要多想,安心享福就好。”
胡氏聽念悠這麽說也放下心來,原本她還擔心大嫂因為二嫂的話牽累自己,沒想到大嫂想的開并沒有生氣。她有些感激的看着念悠,心想以後可得和大嫂好好相處,絕對不能和二嫂一樣那麽傻。
裴母看着兩個懂事的兒媳婦,心裏很開心的,惦記着胡氏懷了身孕,拍拍她的手道:“好了,天也晚了,你身子重,讓老三帶你回去休息吧。明兒還要早起呢。”
胡氏沒有拒絕,起身和衆人告辭離去。
守夜到了後半夜,裴母也撐不住去睡了,裴骁摸摸念悠的手發覺冰涼便皺眉道:“你和寶珍她們都去休息吧,我和他們幾個小子守夜。”
念悠也确實困了,也沒回自己院子,直接跟着裴寶珍姐妹去了她們的院子。
兩姐妹是雙生,自小感情好,等大些了家裏條件也好了,三個姑娘還是住在一個院子裏,現在裴寶珠出嫁了,只有姐妹倆住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念悠早早的就醒了,和睡眼朦胧的姐妹倆去了裴母的屋裏。
Advertisement
屋裏燒着炭火,很暖和,裴家幾個兄弟都已經穿好新衣等着她們了,來之前念悠也回去換了身新衣,一家人一團新意。
自她進門,裴骁的眼睛就不夠使了,想着昨夜困頓,只是關心的看着她一眼。
初一過完,初二念悠回娘家。
一夜休息,夫妻倆卻還是有些萎靡不振,原因無他,昨晚裴骁将念悠反反複複的弄來弄去,真的休息的時候已經到了後半夜。
榮叔套好馬車,将一應禮品都放了上去,馬車很寬敞,還燒了炭盆,倒是不冷。
而清流村蘇老漢等人早就在門口等着了,見着馬車由遠及近,臉上也挂上了笑意。
商氏在屋裏忙活着茶水,蘇茂和念林早就跑到門口去了。蘇二嬸讪笑着在一旁幫忙,時不時的探頭出去看看。
年前的時候,蘇嬌的婚事終于定了下來,家裏在鎮上經營着一家小飯館,家裏有兩兄弟,日子倒還不錯。蘇嬌本來是不願意的,被蘇二嬸逼着罵了一通這才死了找個比念悠婆家更富有家庭的心思。
念悠他們進了屋,蘇二嬸擦擦手道:“你們聊着,我先回去了。”
蘇二嬸的變化,念悠自然知道,知錯能改,她當然樂見其成,便叫住她:“二嬸,別忙着走,我給堂妹帶了點東西,你幫我帶給她。”
說着從榮叔提過來的盒子中取出一個小包袱遞給蘇二嬸,“希望堂妹別嫌棄才好。”
蘇二嬸接過來,連忙擺手:“不嫌棄,不嫌棄。”說着和衆人打了招呼便走了。
“外面冷,趕緊上炕上坐着,一家人不拘禮。”商氏見念悠将毛衣裳脫下來了,趕緊招呼她去炕上坐。
現在生活好了,冬天炕基本都不斷火,閑着沒事的時候一家人便坐在炕上唠家常,直接導致的後果是村裏家裏窮的人家舍不得柴火便跑來蘇家蹭,不僅屋裏暖和,還有一些平日吃不着的小零嘴。
商氏也是好心,要是別人家恐怕早就惱了。
一家人,念悠也沒多想,脫了鞋便上了炕,舒服的靠在牆上,感嘆道:“真舒服呀。”
蘇念為笑着,随手将手邊的點心遞了過去,又轉頭對裴骁道:“我打算過了十五去一趟江南。”
念悠本來正眯着眼正舒坦呢,一聽這話坐直了身子,看着二哥問道:“二哥去江南幹啥?”
蘇家現在雖然只是做着小生意,可也不愁吃喝,二哥完全沒有必要再出去闖蕩。
可是蘇念為卻打定了主意,笑道:“爹都同意了。”
念悠狐疑的看向她爹,有些不信。蘇老漢嘆口氣道:“你二哥也大了,現在又不想成親,出去走走長長見識也好。”
裴骁卻比較支持,“去江南也好,江南民風更為開放,也比北邊繁華,二哥去江南倒是不錯。”
蘇念為笑了,“我就知道你肯定支持我。最多三年我也就回來了。”
三年也足夠放開心結了。
念悠點點頭,想着只要二哥開心就好。
這一天,裴骁夫妻在蘇家吃了午飯,下午才回去,過年時候,親戚來往最多,裴家雖然沒什麽親戚,可生意上的夥伴卻也不少。
初三裴寶珠回娘家,一家人又熱鬧一番。
初四初五念悠陪着裴母去鎮上和縣城大戶人家做客拜年。
初七裴家招待與裴家有生意往來的人家,又是一天。
直到出了十五,這年才算過完,年味也漸漸淡了。
正月十六,蘇念為便背着包袱帶着一點盤纏遠下江南了。
念悠不放心,裴骁便飛鴿傳書告知自己在江南的朋友代為照看。
這一晃又到了二月,二月裴源入股的海船載着裴源的希望出發了,若是順利,應該不出半年就能回來了。那時,将是豐收滿倉的時候了。
眼瞅着三月春闱到了,裴軒和念林都要下場考秀才,一直忙忙碌碌的念悠這才想起這事,頓時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