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這場大雨共持續了五個日夜,到了第六日終于放晴。整個清流村都處于一片汪洋。街上的水嘩啦啦的淌着,過往的行人都得挽高了褲腿淌水走路。有幾家房屋簡陋的已經倒了牆,還有幾家漏水嚴重正在屋頂修補。
蘇老漢和念慶一大早就下地查看地裏的莊稼了,其他人則收拾屋裏。這幾天大雨,蘇家的茅屋有幾處漏水,趁着天放晴這幾天還得修補茅屋。
地裏念悠沒去看過,估計不容樂觀。
果然中午蘇老漢爺倆回來的時候一臉灰白。蘇老漢摘掉鬥笠坐在門邊上,吧嗒吧嗒抽着漢煙,半晌才道:“念慶過幾天去鎮上和老二商量商量也找個長工幹吧。”
商氏一聽,急了:“爹,莊稼真的不好了?”
蘇老漢沒言語,點點頭。豈止是不好。幾畝苞米根大多數都爛了,剩下的一些也不知道能不能長成。
商氏眼淚直接出來了,一年的收成就這麽打了水漂,也不知道秋天繳稅的時候朝廷能不能給減免一些。若是朝廷不照顧老百姓,那他們家可就得砸鍋賣鐵了。
林氏正在外面喂豬,見蘇老漢不吭聲,頓時火大:“房頂還漏着呢,趕緊的收拾收拾,念慶這幾天去鎮上找個長工幹着,她大嫂也去鎮上鋪子領點活計幹着。”她頓了一下,又道,“念悠也去,這麽大了,該好好幹活了。”
商氏點頭答應,一面将野菜剁碎灑進只有很少米粒的粥裏。到了夏季,雖然有新收的小麥,但是考慮到秋季的賦稅,家家戶戶都是舍不得吃的,現在吃的也是去年剩下的糙米混上野菜,勉強裹腹。
大雨後,大家都知道今年收成困難,在吃食上都很自覺的減少了糧食的用量。像蘇家人口還算少些,林氏掌管着家裏的糧食用量,每日定量取出,商氏或者念悠做飯時直接拿來倒上。
而最近幾天林氏直接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少量了一些米,原本就稀得能照鏡子的粥更加稀薄。
“念悠,燒完這根柴就差不多了,出去涼快吧。”商氏撩起袖子擦擦額頭上的汗對坐在竈前的念悠道。
念悠早就熱的不知東南西北,聞言将木柴往竈裏伸了下,站起身就往外面去了。
林氏喂完豬又去喊兩個小的起來吃飯。蘇茂睡眼朦胧的出來,聞着野菜的味道,皺着鼻子嘟囔:“咋又吃野菜啊。”
林氏冷哼:“有的吃就不錯了,趕緊吃飯,吃完飯上山撿蘑菇去。”
每到夏季下了雨,山上樹林裏總會長出許多木耳和蘑菇,家家戶戶的女人和孩子都會背着筐上山去撿來晾曬幹拿到鎮上賣掉補貼家用。
Advertisement
因為蘇家人少,吃飯不拘男女都在一張桌上用飯。蘇老漢三兩口将粥喝完,又吃了一個玉米餅子才道:“待會兒念慶就去鎮上吧看看老二能不能想想辦法讓你也去田地主家做長工,我在地裏看看能不能救活一些莊稼。”
念悠的二哥蘇念為今年十五,在鎮上田地主家做長工。
念慶将粥喝的呼啦啦作響,聞言點點頭,“爹放心吧,鎮上指不定有大戶人家請人呢。”還沒去什麽都不好說,但是有希望總比沒有的強。
吃了早飯念慶帶了幾塊幹糧就出發了,蘇老漢下了地,林氏則找好工具,連同商氏帶着三個孩子一起往後山走去。
清流村靠山吃山,又遇到這麽大的雨地裏的莊稼估計是絕産了,所以對于其他的額外收入就格外的看重。
念悠她們一行到了山下遇到不少前去采摘的村民,大家情緒都挺低落,默默對視一眼,似乎叫着勁一般快速往山裏走去。
清流村背靠的九如山連綿一大片,進了山各家分散開,便只聽到鳥兒歡快的叫聲了。
對于九如山念悠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自己就是在山裏長大的,恨是因為上一輩子爹娘就是因為九如山而死。
念悠擡頭看着連綿的大山,微不可查的嘆了口氣。
九如山深山裏她們是不敢去的,只能在外圍的地方采摘蘑菇。這些活計上輩子便做的很熟練,這輩子再做起來也很簡單。不光是她,就連蘇茂和念林也好樣的,一人提着一個籃子認認真真的撿蘑菇。
過了一會兒,遠處突然傳來一道喊聲:“大嫂,你們也來撿蘑菇呀。”
念悠回頭一看是她的二嬸姚氏,一張面盆大的臉上兩只小眼睛正一眨不眨的盯着林氏籃子裏的蘑菇。
林氏皺眉看了姚氏一眼算是答應了。林氏和姚氏兩個妯娌不睦已經好些年,兩人路上碰見能說幾句話都已經算好的了。
可姚氏是沒臉沒皮的婆娘,見林氏不願意搭理她還上趕着貼上來,“喲,大嫂撿了這麽多啊,是要曬幹拿到鎮上去賣錢?哈哈,也是,大嫂家的苞米地都在下坡已經死了好些了,哎呀我就說當時不能要下坡的地,下坡的地平時倒好,可遇上這大雨不還是要顆粒無收了?還是我家上坡的地好有後山擋着大風,水又排的好,估摸着今年又是一個大豐收了。”
今年下坡的苞米地都被大風刮斷,要麽就是水排不出去爛了根,而上坡卻在斜坡上容易排水又背靠大山阻擋了大風。當年蘇老漢和姚氏家分家之時因為蘇老漢是老大,所以念悠的爺爺做主将下坡好的地給了蘇老漢,當年因為下坡的地二叔一家還和他們家打過一架,沒想到兜兜轉轉這麽多年後姚氏又提起這茬,還拿今年的天災莊家說事。
這幾天因為苞米的事家裏已經愁的不行,這會兒聽二嬸這般挑釁幸災樂禍,林氏心裏憋了好幾天的火頓時就爆發了,她爆發之時還不忘将籃子放到念悠跟前,撸起袖子就沖姚氏沖了過去:“姚氏我看你是閑的腚疼是吧?我家愛咋地咋地關你屁事?再胡說八道我抽死你!”
姚氏後退幾步卻不想被地上的樹枝絆了一下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地上因為大雨的緣故還是濕的,和泥土混合成了泥巴,姚氏這一坐,便沾了一腚的泥巴。林氏哈哈大笑,囧的姚氏蹦起來揚手就往林氏臉上糊去。
商氏一瞧不好,趕緊上前拉架:“哎呀,娘,二嬸,別打了,讓人看見多不好啊。”
商氏雖然拉架卻也是偏着林氏的,姚氏被商氏拉住了胳膊動彈不得,臉上被林氏抓了好幾下,頓時氣的瞥向一旁站着看熱鬧的兒媳婦吼道:“蘇福她媳婦你是死的嗎,看見老娘被欺負不趕緊過來幫忙?”
蘇福媳婦本來挎着籃子站的遠遠的,聽到姚氏的話扭着腰過來了,“哎呀,伯娘,娘唉,你倆多大的人了還打架呢,快松開。”
商氏一看沖念悠使個眼色,念悠帶着兩個小的過來,在蘇福媳婦的幫助下總算将兩個扭在一起的婦人給拉開了。
姚氏頭發都被林氏抓散了,臉上也被抓了幾道,反觀林氏卻沒有受傷,姚氏不解恨,罵罵咧咧道:“好你個林氏,仗着自己是大嫂就欺負人是吧?活該你家的苞米今年會顆粒無收,哼,到了繳稅的時候可別舔着臉上我家借糧。”
“呸。”林氏朝姚氏吐口唾沫,恨恨道,“我家就是吃不上飯了也不會上你家借一粒糧食。”
兩家主婦雖然關系不好,但是二叔和蘇老漢關系倒還不錯,姚氏知道今年大房糧食困難,她就怕到時他爹會心軟借給蘇老漢一家,現在她自動上門找事,讓林氏說出口不借糧,到時候看她們還有臉來借。
“哼,林氏你記得這話就好。”姚氏說完笑着叫上兒媳婦扭着肥大的屁股走了。
林氏被氣的胸脯鼓鼓的,咬牙切齒道:“姚氏,有本事以後你別落了難。”轉頭又對幾個孩子道,“以後離他們一家遠點,沒一個好東西。”
念林和蘇茂眨着眼吶吶的點頭,“知道了。”
商氏無奈的将籃子拿起來,勸道:“娘,別氣了,二嬸什麽人咱們又不是不清楚,她今日來找咱麻煩,恐怕就是怕秋天咱們找她借糧罷了。”
她這麽一說,林氏一愣,剛才她光逞能發狠話說秋天不借糧,可到秋天可咋整?
她娘家是不指望了,不找他們借已經不錯了,本家這邊蘇老漢又只有一個兄弟,現在她還和小叔子家的婆娘鬧掰了,等到秋天他們可真沒地方借糧了。
她有些後悔了,愁眉苦臉的提起籃子彎腰去撿蘑菇。
念悠走到林氏跟前,勸慰道:“娘,別愁了,就算您今天沒和二嬸鬧掰了,估計到時候他們也不肯借糧的。”況且到秋季二嬸真的不會借。
上坡的地雖然受災比較輕,但是也只是比下坡好點罷了,而且以二嬸的性子,就算和她們交好,他們也不會借糧。
林氏嘆口氣,欣慰道:“咱們念悠真聰明。唉,走一步算一步吧。”
念悠看着林氏彎着腰,發間竟然有了許多白發,明明只有四十多歲,看上去卻像五十多歲的老婦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