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婚前
吳靜來到省城并沒有給張善美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張善美心裏也不過微微起了波瀾,很快就恢複了平靜,倒是劉志強比原本打算的在省城待的時間長了一些,實在是因為紡織廠那裏還有小飯店都或多或少的出了問題,張善美懷着孕,根本顧及不到,劉志強這幾天一直在忙這個事兒。
不過效果也就是一般,畢竟只要他不在眼前看着,這個問題就一直都解決不了。而劉志強近期沒有留在省城的打算。他面臨兩個選擇,第一個是找人來幫他守着這份兒家業,另一個幹脆把他轉讓出去。只是哪個都不是好辦法。
從本心來說劉志強是想轉讓出去的,雖然說在省城待了有幾年之久了,他還是想回到縣城去,他的人脈、親朋好友都在那裏,能過得更舒服,但是省城這個攤子雖然不大,卻是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得來的,就這麽扔下了他又有些舍不得。
再者說劉志強也替張善美着想,如果不出意外張善美應該會留校,如果他回去夫妻兩個兩地分居的問題勢必又要擺在臺面上了。
難得的劉志強一直拿不定主意,只是再猶豫不決也必須要回去了。天兒暖和了,果園裏的果樹也到了開花的時候,除草、澆水、授粉,這都得需要大量的人力來做。
張善美這次是跟劉志強一起回去,劉志英還有三天就要結婚了,兩個當哥嫂的都要回去幫忙。張善美給買的手表,劉志強則直接拿了三百塊錢,夫妻兩個的這份兒禮簡直比男方給的彩禮還要厚了。
因為劉志英和高峰是自由戀愛,因此彩禮只是意思,房子也是高峰那邊分的。高峰家兄弟姐妹也不少,辦婚禮只給了四百塊錢,衣服、彩禮、辦酒席全都包括在裏面了。
空蕩蕩的兩間屋子,裏面連張床都沒有,更別提鍋碗兒瓢盆了。四百塊錢別看聽着很多,其實也沒啥。劉志英大喇喇的性子都被愁得沒法兒,最後還是劉老倔發了話把老宅裏的幾棵樹砍了打家具,劉家老宅裏的幾棵樹都有年頭了,長得十分直,是打家具的好木頭,有這幾棵樹床、衣櫃,桌子,梳妝臺也就齊了。
給了這木頭,劉家兩老就不好再給別的東西了,女兒們的嫁妝都是固定的,家裏五個孩子當然得一碗水端平,最多也就只能在被子、衣裳上面多下點兒功夫,添些零零碎碎不擺在臺面上的東西,至于壓箱底的錢就不要想了。
因此劉志強幹脆直接掏錢,想買什麽自己買去,現在除了大件兒必須要票,其餘零碎的東西也沒那麽難買了。再說劉志英也算是家裏頂頂有出息的孩子,每個月固定工資,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福利。小兩口的日子應該很好過。
劉志強和張善美回到柳樹屯之後,劉志英的婚事已經開始熱火朝天的準備上了,男方那邊不管怎麽樣,女方這邊卻是要辦得熱熱鬧鬧的。
劉家在柳樹屯可是有頭有臉的人家,最後一個孩子結婚又是上過大學最有出息的孩子當然得大辦。
劉大伯娘早就張羅着給劉志英做被褥了,這個也有講究得找有兒有女父母雙全的福氣人兒,雖然現在不像以前那麽講究了,但是劉大娘還是專門找了這樣的人來。
張善美夫妻兩個回來的時候見到的就是這副熱鬧的場面,王琴更是腳下生風,忙的不行,不過臉上卻挂着十足的笑容,顯然她求得事兒就算是沒辦成也成了大半兒。
崔鳳蘭不好來劉家,直接回了杜家,劉志強不過打了一個照面兒就走了,就連曉曉都有妞妞帶着幾個小丫頭來找她玩兒,小孩子都喜歡跟大孩子玩兒,曉曉也不例外,也不認生一會兒就跟着幾個孩子跌跌撞撞的跑走了。
王琴見狀連忙說道:“妞兒,看好妹妹哈,別讓她摔跤。”妞妞一手拉着劉曉婵頭也不回,農村孩子皮實,到了妞妞這個年紀別說是看孩子,等到農忙的時候還幫忙下地幹活兒呢。
Advertisement
張善美本來想着幫忙,不過卻被王琴一把攔住了說道:“眼看就完了,你也別沾手了,去屋裏找英子吧,她正折騰衣裳呢,你過去幫着看看。”張善美懷着孕,本來也幹不了什麽活兒,王琴幹脆當了個好人。
劉志英的屋子裏已經擺了不少東西,臉盆、牙缸、梳子、背面、枕巾、床單等等,上面都放了大紅色剪紙剪得喜字,顯得很是喜慶。劉志英這擺弄着她的衣裳看呢,列寧裝配黑皮鞋,是前幾年最流行的結婚衣服樣式,但是劉志英卻不是那麽滿意。
見小女兒不知足劉大伯娘氣得不行,有的人家閨女結婚甚至還得借件衣服穿着,到了她這兒新衣服準備着還挑三揀四的,實在是被慣壞了。
只是這一輩子一次的婚禮誰不想有個難忘的經歷,劉志英倒不是嫌這衣裳不好,平時她也不是太過重視穿着的人,但是仍舊想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徹底讓高峰看花眼。
因此劉志英見到張善美進來真是高興的差點兒都跳起來,說道:“嫂子你回來了?”
自從張善美一進院門,幾個幫忙的老嫂子就一直盯着她看,等到她進了屋才把眼睛收回來。“乖乖,嫂子你這個侄媳婦兒真是長得越來越俊了,你看那臉那手,簡直就跟豆腐捏的一樣。怪不得咱們強子這麽出息一個後生當初就看上她了呢。”
劉大伯娘聽見這個光是笑笑,其實她也是這麽覺得,自從回城之後這個侄媳婦兒是越來越水靈了,比當初在村裏的時候還要好看很多,她也說不出什麽氣質啊之類的話,只覺得是越看越俊,平時她都跟着提心吊膽的生怕張善美幹了什麽對不起強子的事兒,這個城裏人不就講究什麽自由戀愛嘛。
她這話兒可讓劉老倔哭笑不得,卻繃着臉讓她別亂說敗壞孩子的名聲,就他看強子媳婦兒挺乖巧一孩子,也是實打實的跟強子過日子的。這話傳到強子耳朵裏倆孩子鬧矛盾就不好了。
“都要是倆孩子的娘了,還能有多漂亮,就算她是玉雕的,還不得叫咱一聲嬸子。”說這話的是杜桃兒婆婆,因為有杜桃兒這層關系跟劉志強家走的挺近,因此也知道張善美已經懷孕的消息。
“可不是那聲音也好聽,剛才叫我一句嬸子,感覺我這心都要化了。”劉家本家一個嬸子說道。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說的好聽話的,就有人心裏不是那麽樂意,說道:“長得漂亮有啥用,要我說還是得好生養。長得妖裏妖氣的男人的精氣神兒都被吸跑了。”說這話的也不是別人,就是當初準備給劉志強說對象的那人。
她說的也不是外人,是她親侄女,那丫頭能幹家裏家外都是一把抓,一天就算是掙不了十個工分,□□個也是可以的,最關鍵的是長得也清秀,并不是那種五大三粗的,當初她試探了一下劉大伯娘的口風她也滿意,誰料最後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劉志強娶了張善美了。
不過她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知道這種事兒強求不得,倒是現在自己侄女一連生了三個兒子,家裏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的,她便有幾分得意。
劉大伯娘聽她說這話就知道是什麽意思了,當初她也挺遺憾的,不過卻被劉志英說了,能生兒子有什麽,關鍵是得養得好,那女人大字兒不識幾個能交出什麽好孩子來,再說了張善美也不是不能生,只不過是現在上着學沒辦法,等以後畢業了自然是想怎麽生怎麽生。再說了如果不是張善美,她現在肯定在地裏刨食兒呢。劉志英就不愛聽別人說張善美壞話。
杜桃兒婆婆一聽這話不樂意了,她兒媳婦兒長得也漂亮,但是那卻是個好孩子,自從結了婚之後就把他們老兩口當親爹娘一樣孝敬,衣裳鞋襪就沒有少過,發了工資也從不小氣,經常給他們買這買那的,連老頭子都說他們享了小兒媳的福了。
老兒子那裏也懂事兒了不少,不再整天想着玩兒了,兒媳婦兒脾氣好,平時就沒見兩個人紅過臉,結婚第二年就給她生了個大孫子,要不是這次劉大嫂子來家裏請她還舍不得出來呢。現在真是一會兒都舍不得離開那胖小子。
不過卻也知道這是劉家的大喜日子,這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只等着那天再次她幾句。那位嬸子顯然也意識到自己說這話的場合不太對,便尴尬的笑了笑,扯了一個別的話題出來。幾個人也配合你一句我一句,東家長李家短的又恢複了剛才的熱鬧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