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離開
張善美不過才回來幾天便要走,張母當然不樂意,一聽說要走了眼睛立馬就紅了。只是張善美已經決定了,還給張母細細的說家裏有太多的事兒沒幹完。張母這才後知後覺的想起來女婿跟他們城裏人不一樣,地裏的莊稼離不了人,這孩子也是個苦的。
不過就算是張善聰他們張善明結婚第二天也開始上班了,張母苦留不得只能同意了。臨走那天晚上張善美悄悄地塞給張母二十塊錢。張母說什麽也不要,“你也挺困難的,這次來又花了不少錢,你留着吧。別跟強子為這個賭氣。”就沒有哪個男人喜歡看到女兒補貼娘家的。
雖然免不了偏心,但張母也不是不疼兩個女兒,如果不疼她早讓大閨女去住婆家了,就算是郭家住房再緊張也得有兒媳婦兒睡覺的地方吧。只是有時候實在沒辦法才不得不讓兩個女兒受委屈。
“這是我自己攢的,他不知道,你拿着吧,別都給了他們你跟我爸留着花,如果讓我知道你偷偷的給了我哥,我下次就真不給了。”張善美佯怒道。
張善美知道為了小哥這場婚事父母幾乎把手裏的那點兒家底花空了,張善美現在也沒有多大的能力,雖說手裏有些餘錢那都是劉志強的血汗錢,再加上劉志強要趁着這個時候買糧食買雞蛋,又要壓下去不少錢。張善美也就只能拿出這點兒來給父母了。再說她也不想多給,給得多了反倒生事端。這二十塊錢只是給父母零花的。對父母應該孝順,對兄弟姐妹沒那個必要。張善美早就冷了心了。
除了父母張善美還跟張善麗聊了聊,跟她說了說學校門口擺小攤的事情,倒也不用賣飯,零兒八碎的的賣些日用品也行,春天剛進城那會兒有一次家裏發豆芽發的多了,崔鳳蘭還帶着劉曉婵去賣了次豆芽,不過半個小時就賣完了,很多人還想着再買呢。把崔鳳蘭高興的不得了,第二天還興致勃勃的要再去賣,還是劉志強說家裏的活兒本來就多這才作罷。
現在擺小攤兒到底不是什麽好名聲,張善麗有些猶豫,張善美見她猶豫着也沒說什麽,她只是做個建議,至于到底要怎麽樣就全看張善麗自己了,畢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第二天一大早,張善美一家三口就離開了張家,張母怕三個人路上肚子餓專門給蒸了包子還給帶了八個煮雞蛋,張善美哭笑不得,不過到底是母親的一片心意便帶上回去了。
一番折騰回到柳樹屯,三個人都要累癱了。劉志強顧不得休息,直接就去找高建峰了。因為要去張家劉志強把收糧食的事兒交給了高建峰,現在他急着想去看看咋樣了。倒是張善美帶着劉曉婵好好的睡了一覺,趁着劉曉婵睡得四仰八叉,翻出給杜桃兒買的那塊兒布給她做裙子。
也不知道是在鎮上上班見了世面還是日子過得順遂了,上次見杜桃兒張善美覺得她開朗了很多,雖然還是挺腼腆的,不過比以前動不動就縮成一團的樣子好多了。人也長胖了些,眉目婉約真的是大姑娘了。
杜桃兒跟王旭相處的也挺好,據說王旭這小子還時不時的去杜桃兒廠子裏獻殷勤,提起她來杜桃兒臉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崔鳳蘭提起這個女婿來也高興的不行,簡直跟對待親兒子也不差了。
張善美在做衣服上面似乎格外的有天分,盤算了一下,不過幾剪子就剪好了,在縫紉機上踩一圈就能穿。想着今天剛回來張善美便按着印記疊好,打算等哪天有空了就去劉大伯娘家借一下縫紉機做了。
雖說柳樹屯是十裏八鄉的富裕村,但是有縫紉機的也不過就那麽幾家,劉大伯娘就是一個。就說那張票還是劉志強孝敬的,平時劉大伯娘寶貝的不行,還在上面罩了罩子,幾個兒媳婦兒誰想用都得叮囑了再叮囑。
等張善美把東西收拾好,劉志強才大步走進來,張善美都能感覺到他的開心。“咋了,心情這麽好?”
“建峰那小子也是個人才,弄了兩千斤麥子價錢比我預料的低了好幾成。”劉志強哈哈大笑着說道。他以前幹啥都跟高建峰搭伴兒,就因為這小子做事利落腦子還靈。兩千斤麥子不少了,現在每家每戶叫了公糧也才能分多少一點兒,一年到頭吃的還是粗糧。
“那感情好,趕明兒讓他來家裏吃飯吧,你們也喝兩盅。”張善美說道。男人之間的友誼就是這麽簡單,他幫了你大忙,甚至不用說什麽感謝的話,好酒好菜的招呼招呼,就能高興的不得了了。
Advertisement
張善美以前是很嫌棄劉志強這些所謂的兄弟,重生之後反倒看到了他們另外一面,張善美十分羨慕,高建峰那幾個對劉志強甚至比親兄弟還要好了。不過劉志強對幾個兄弟那也是全心全意,張善美羨慕之餘又有些感嘆,恐怕她是無法這樣全心全意的待人了。所以她也沒辦法有這樣的好朋友。
“行,這小子也辛苦了,做倆菜喝兩盅。”劉志強說道。“這小子什麽都好,就是遲遲不找對象,讓一家子人操碎了心了。都是當初那啥,”話沒說完劉志強意識到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連忙閉嘴。
張善美聽了個一頭霧水,想想高建峰家裏條件好,人也出衆,也有些納罕,“按說建峰這麽優秀,合該很好找媳婦才是。是不是條件太高,沒遇到合适的?”
“可不是眼光高,還想找個天仙呢。”劉志強點着點兒火氣,一直覺得高建峰現在這樣就是當初被吳靜那女人激起了火氣,就想着找個好的。只是也不是劉志強滅自己兄弟的志氣,想從村裏找個那樣的,甚至比那樣更好的,哪有那樣容易。
這次高建峰這次倒是說了想跟着他去城裏闖闖,只是劉志強卻安撫住了,他這樣的在柳樹屯已經算是十分出格了,再來一個恐怕劉老倔都饒不了他。不過想想最近在省城聽到的消息,據說有的地方已經開始分地了,劉志強想着如果那樣,建峰跟着出去也沒啥。他先探探路,然後兄弟一起幹。
也許是知道劉志強他們回來了第二天崔鳳蘭便帶着女兒來了。這麽久沒見她也想孩子。帶着劉曉婵這麽久簡直就跟心肝肉一般,先是農忙又是去張家,算下來崔鳳蘭已經有一個多月沒見過孩子了。杜家也有孩子,不過崔鳳蘭怎麽看怎麽覺得連根頭發絲都比不上自家曉曉。
現在她跟杜老頭雖然還在一塊兒湊合着過,不過也沒啥交集,見崔鳳蘭又往這邊跑,杜老頭除了罵幾句也沒說啥。自從老閨女的婚事定下來了,那老婆子就跟吃了豹子膽似的,再也不想以前那樣了,一個不如意就敢跟杜老頭支架子。杜家人也不敢惹他們,劉志強的拳頭他們都還記着呢。
杜桃兒來還給劉曉婵帶了一件小裙子過來,她買了布料自己做的,粉紅色的小裙子,純棉的料子,手工精致一看就是費了大工夫。不過杜桃兒不是那種嘴聰明的,就算是給侄女做了衣服,只遞給張善美便站在旁邊不說話了。
崔鳳蘭見這孩子這樣子,無奈的嘆了口氣說道:“這孩子随了我了,嘴笨。”麥收過了崔鳳蘭又黑瘦了不少,不過精神卻十分好,不像以前那樣木呆呆的。小女兒有了好婆家,她在省城裏攢點兒錢也能補貼大女兒一些,平時還能抱着孫女,崔鳳蘭是再沒想過自己自己能過現在這樣的日子,她簡直晚上做夢都能笑醒。
本來她對大女兒還十分愧疚,畢竟大女兒嫁的婆家不好,小女兒不光有個好婆家工作強子也給解決了,就為了這個鞋廠的活兒杜家前頭的幾個孩子都快得了紅眼病了。因此見到大女兒的時候她總跟欠了那孩子似的,連頭都不敢擡。
杜杏兒跟杜桃兒和崔鳳蘭不太一樣,她是母女三個裏面最潑辣的,以前沒嫁人之前也總護着她們母女。杜杏兒見娘跟妹妹都一副欠了她的樣子她娘又一個勁兒的給錢給東西,哭笑不得之餘倒是都收了。
她知道她娘的意思,覺得虧欠了她的,不過杜杏兒覺得沒什麽,桃兒這是運氣好,她倒也不覺得自己過得差,雖然苦了點兒,但是男人知道疼人,婆婆也不是那種難相處的,本來她還擔心小妹的婚事想着要不就給她在自己婆家村裏找個合适的,那樣自己還能照顧着,沒想到劉志強全給安排妥了,她到省心了。
因此農忙過了她跟崔鳳蘭好好的說了說,把心裏話都說明白了,倆人又有商有量的給杜桃兒準備嫁妝。毫無後顧之憂,崔鳳蘭是徹底放輕松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卡文了,我得把大綱好好縷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