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說親
閨女高興崔鳳蘭當然也是高興的,撫着女兒的面頰說道:“好孩子,這一年為了你哥哥那邊耽誤你了,過兩天我就托人給你相婆家,你大姐像你這麽大那會兒早就定下了。”
因為崔鳳蘭再嫁的原因,杜桃兒的想要說上一個好婆家并不是那麽容易,就像是當年的杜杏兒,杜杏兒哪哪都出色,性格也沒随了崔鳳蘭,是個活潑開朗的性子,但是說婆家的時候仍舊沒有太好的,不是人品不錯家裏太窮,就是家裏條件說得過去但是人品太差,說到底那種出色的人家都不喜崔鳳蘭是個再嫁的,都說女兒随娘,因此杜杏兒最後嫁的也不是太好,直到出嫁那天她都帶着幾分不甘。
而杜桃兒的性子比起大女兒來還要差上一截,自從過了年崔鳳蘭便開始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覺,先是擔心女兒找不到好婆家,又擔心女兒這性子,随後又想着自己這也一年也攢了點兒錢,到時候給女兒多點兒陪嫁,或許能比杏兒那時候好一點兒。
聽崔鳳蘭這麽說,杜桃兒有些不好意思,臉上更是紅豔豔的。其實杜桃兒很漂亮,但是因為畏畏縮縮的原因,連漂亮都減少了幾分,兩年前她還瘦瘦小小的完全看不出身形來,但是這兩年也許是吃的好了的原因,比兩年前要高了一些,身上該有肉的地方也有肉了,現在她穿着一件碎花上衣,下面是條藍褲子,略微收緊了些,便顯出了幾分少女的風姿。
崔鳳蘭并沒有察覺到女兒的不同,還在自顧自的說着:“我攢下了點兒錢,是你哥跟你嫂子給的,我本來不想要的,但是你嫂子說要給你攢着我也就拿了。你哥跟你嫂子都是好孩子,曉曉也是個好孩子。”一提起劉志強和張善美崔鳳蘭臉上便是止不住的笑,說起劉曉婵那臉上的喜愛之色更是明顯,那孩子是她一手抱大的,平時兩個大人也不攔着她親近孩子,因此那孩子跟她親的很,也不知道她這一回來孩子會不會鬧。
杜桃兒也很喜歡劉志強夫妻兩個,劉志強這個哥哥雖然沒給她多好的臉色,但是對她卻真好,不像家裏的哥嫂一心想着使喚她,就是身上穿的衣服也是他哥讓她嫂子給帶回來的。她嫂子也好,都是大學生了,卻一點架子都沒有,還時不時的教她對人說話要不卑不亢,不要總比別人矮一截,說那樣不管是誰都會看低你一層。杜桃兒其實聽不太懂,但是卻記得牢牢地,每次遇到人也逼着自己擡着頭說話。
家裏的幾個嫂子提起那邊的哥嫂哪個不酸溜溜的,每次聽到他們說酸話杜桃兒心裏便覺得格外舒服。
她雖然也是家裏的老幺,但是卻不像劉志英那樣受盡寵愛,小時候被同父異母的兄姐欺負,長大了又被幾個嫂子欺負,在這樣的環境裏長大的她能有這種自豪感十分不容易。
聽着她娘絮絮叨叨的甚至都說道以後要嫁人的事情了,杜桃兒才忍着害羞說道:“娘,我不想相親。”
乍聽女兒這麽說,崔鳳蘭吓了一大跳,連忙說道:“你這孩子怎麽有這種想法,你不用擔心,實在不行咱們就跟你姐一樣找個家裏差點兒但能幹的,苦上幾年這日子也就起來了。”崔鳳蘭還以為女兒擔心婆家不順,便安慰道。
“不是,不是,”杜桃兒見她娘着急連忙說道:“我哥上個月介紹了個男孩兒認識,我覺得,覺得挺好的。”杜桃兒臉皮薄的很,能說出這話來顯然不是一般的滿意了
一聽是劉志強說的,崔鳳蘭臉上便帶了幾分喜色,說道:“你這孩子都上個月的事兒了怎麽到現在才跟我說,那孩子是哪個村的,家裏是個什麽情況。”幾乎是不用想的,崔鳳蘭便覺得只要是劉志強起得頭應該就是個好的。
知道崔鳳蘭為這事兒着急,杜桃兒忍着羞意說道:“是柳樹屯的,他是老小上面有兩個哥,他說了一結婚就分家,爹娘跟着他大哥住。今年二十一了,長得挺好看的。”說到最後杜桃兒又不好意思了。
見這閨女說了半天也沒說到重點,崔鳳蘭着急的不行,連忙說道;“是哪家呀,具體的你知道不?”她也在柳樹屯生活了十幾年,每家的情況也知道個差不多了,雖然知道劉志強挑的頭應該差不了,但是她還是心急。
“我只知道他叫王旭,家住的離我哥家不遠。”她是在劉志強家幫忙的時候遇到的,張善美上學走了以後劉志強便自己在家住,男人一個人住難免就要亂一些,杜桃兒是有血緣關系的親妹子倒也不怕人說閑話,就時不時的過去幫着打掃衛生順便做做飯,有一次王旭突然來家,那時候劉志強不在,倆人碰了個臉對臉。
杜桃兒臉皮薄,第一次見面就被王旭那個厚臉皮的套了不少話,後來遇到的次數就多了,後來劉志強就跟她說了說王旭家的基本情況,問她有什麽意見,杜桃兒紅着臉什麽都沒說,劉志強卻也明白了,之後王旭出現在她面前的幾乎越來越多,就這麽着倆人也算是處上朋友了,王旭說只等她娘一回來就讓人上門來商量婚事。
Advertisement
這中間的這些波折杜桃兒并不敢對崔鳳蘭說,畢竟有些出格,只是說是劉志強說的,其實她也怕崔鳳蘭不滿意。
叫王旭,二十一,崔鳳蘭這腦子轉個不停,還真讓她想到是哪家的孩子了,當年她離開柳樹屯的時候王旭還小呢,還是後來在劉志強那見過兩次,是個好孩子,個性也挺好的,王家家底也不錯,王家老兩口都厚道,不是那喜歡為難兒媳婦的,上面更是有兩個哥哥,小兒媳婦兒老人只會偏疼,什麽事兒也不用拿大,正好适合自家閨女這性子,就算是親閨女她也知道,桃兒這軟綿綿的性子還是嫁個老小妥當。
就高家這種情況,如果不是劉志強的面子恐怕是不會考慮杜桃兒的,杜家家底薄,家庭又複雜,柳樹屯是十裏八鄉的富村,外面的姑娘都想嫁,能有這門婚事還真是全托了劉志強的福了。
“明兒咱們去你哥那裏看看,也不知道曉曉剛離了她媽能不能适應。”崔鳳蘭說道。她明天得去問問,這事兒到底是倆孩子的意思還是高家那邊也知道,如果高家知道最好,如果不知道,崔鳳蘭眉頭皺的死死的,恐怕還有的磨呢。二來她也是真擔心劉曉婵,不知道張善美走了孩子會不會哭,劉志強一個大男人能不能帶的了。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怕孩子受委屈她都想把孩子帶回來,那孩子自小養的精細,就算她提了劉志強也不會同意,那可是實打實的心尖子。
崔鳳蘭猜的沒錯,張善美在家的時候劉曉婵玩兒的很好,張善美盡管是再不放心也沒辦法咬着牙走了,如果錯過最後一班車今天晚上可就不回去了,現在的大學可不比後世,課業十分緊張,每周她抽出一天的時間回來平時便要熬夜。
一開始見張善美走了劉曉婵并不在意,甚至還揮着小手跟媽媽說再見,雖然見到劉志強的時候不多,但是她跟劉志強卻格外親,這半年劉志強雷打不動的每周去兩次,每次去都拿不少東西過去,對劉曉婵好得不得了,因此劉曉婵更喜歡跟爸爸在一起。
不過這也僅限于白天,等到天快黑了,見張善美仍舊沒回來,平時十分親近的崔鳳蘭也沒在,小丫頭的表情就不對了,“媽媽,媽媽。”
現在她也只有一周零一個月,能說話,但是根本連不到一塊兒去,更不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只能不停地叫媽媽。
劉志強正在給女兒蒸雞蛋羹,雖然斷了母乳,但是平時也是要吃藥吃奶的,劉志強托人專門給買的麥乳精,這可是好東西,這個時候也就生了大病的人才舍得吃這個補補,關鍵是這東西并不好買,求爺爺告奶奶也不見得能買得到。劉志強這一年賺了不少,但是這花銷幾乎什麽錢都剩不下。
一歲多的孩子光吃麥乳精還不行,每天還得加上雞蛋羹或者熬點粥。
“來,曉曉,吃飯飯了。”劉志強抱過旁邊的女兒,拿着小勺子盛了一點兒蛋羹吹涼然後往女兒嘴裏放,不過這時候的劉曉婵并不給劉志強面子,頭不停的擺動不說,還直嚷着:“不,不,媽媽”就這麽一下,那眼圈便紅了。
“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曉曉先把飯飯吃了。”劉志強說道。
小孩子能聽懂什麽,劉曉婵見媽媽始終不來,根本不聽劉志強說什麽,也不看眼前的雞蛋羹,哇的一聲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