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 一街華燈如晝,映照紛繁,周圍的陌生臉孔如走馬燈般晃晃而過,他清俊的眉目在柔光籠罩中多了分迷離。微垂着頭,他柔軟一笑,“阿璃,別生氣了,我知道錯了,你原諒我,恩?”
這個“恩”尾音上翹,端的是撩人,宋熹微別過臉去,回道:“別說了,負心漢,我是不會原諒你的!”
她的聲音很輕,可是一街小姑全都聽見了,花女們早已準備好了盛滿花瓣的花籃,這時候也興奮地開灑了,落英陣陣,飄花如雨,她慵懶而嬌軟地靠在眉如墨畫的男子懷裏,卻固執地別着臉不看他。
高長恭絲毫不惱,他打橫抱着宋熹微一個轉身,突然內力一提,聲音便流瀉而出,登時十裏長街都是他清然如冷藍絲綢的聲音:“眼下在本王懷中的女人,是我大齊的蘭陵王妃,她女扮男裝并非有意欺瞞,而是為了給本王分憂保我大齊疆土!”
這理由太牽強,可是無人敢質疑。
霎時間,所有人瞪圓了眼睛,就連段懿和于景行等人也忍不住向着他看過來。可是衆目睽睽之下,他溫柔地垂眸,目視着同樣不可置信的宋熹微,輕聲道:“都穿成這樣了,我若不這麽說,好像也沒有人信。”
宋熹微咬着牙道:“穿成這樣真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高長恭促狹地笑着,随即在她額頭上烙下了鵝毛般的輕盈一吻。花瓣雨中有淡淡的香味襲來,幽冷迷人,他如畫的眉目間寫滿了疼惜,一城人的尖叫驚呼中,他勾唇的弧度再次顯出了那魅惑的妖色,如嫣紅春桃,灼灼其華。
然後,他抱着雖然在營中呆了三年但仍然柔若無骨的宋熹微邁着輕盈的步子離去,留下段懿、于景行和尉相願這苦逼三人組帶着滿臉怨念地善後。真瘋狂,一城小姑看見蘭陵王走了,恨不得撲上去求帶走,夾道上攔截的士兵也有些擋不住這股子熱情了。偏偏離開的那個人步調從容似踩着春風一般,把他們這群出生入死的兄弟齊齊逼成了可憐的單身狗。
轉過一條街,高長恭略略停下腳步,低眉輕聲問道:“走哪邊?”
宋熹微給他指了路,突然又有些不安地問道:“我會不會很重?你還是放我下來吧。”
聞言,高長恭挑了挑眉道:“還是關心我啊。”
又是一片令人心旌搖蕩的妖色,如桃紅嫣然,柳色瑩瑞,薄唇上揚的角度是那樣的剛剛好。
宋熹微羞人地不敢看他,将螓首淺淺地埋進了他的懷裏,手卻不自覺地勾住了他的脖子。
抱着她的男子低低地笑了,“阿璃,別羞別惱,等下到家了,我任你打罵可好?”
他不說還好,一說宋熹微突然惱恨起來了,她對着高長恭的後背便是狠狠地一錘,又覺得不解恨,緊跟着又恨恨地捶了幾下,方才帶着哭腔道:“你混蛋!為什麽叫我等你這麽久,你知道三年有多長嗎,你知道我等得有多辛苦嗎,你是不是料定了我舍不得打你?”
Advertisement
高長恭兩手抱着她騰不出空來,認她哭訴捶打,也不還手也不辯解,只是順着她指的方向回了宋熹微的府邸。
一進門便先驚呆了府中的幾個老仆人,連李氏也看直了眼睛,真沒想到大名鼎鼎的蘭陵王會到寒舍來,于是個個相邀他去大堂喝茶。可是高長恭絲毫沒有點頭的意思,只是敷衍應了幾聲,便抱着宋熹微回了她的房間。
宋熹微不喜歡黑暗,這三年尤其不喜歡,因此她的房間總是亮的,待到進門後,他才輕輕地将她放了下來。
剛一着地,宋熹微便往後退了兩步,防備地看着他,慎重道:“我不想看到你!”
面對此情此景,想起之前段懿的揶揄,高長恭默默地嘆了口氣,無奈道:“我知道阿璃你很氣,很傷心,其實,我也很傷心,三年沒有見你了,有時候午夜夢回總會想起你,可是卻不知道該如何去見你……”
大約是他眼神中的凄然徹底讓宋熹微動了恻隐之心,她原本緊繃的身子這時候松弛了下來,看着他,咬唇不語。
高長恭陡然上前将她撈進自己懷中,宋熹微也不再捶打着他的背了,他卻低低說道:“若不解恨,你再打吧。”
宋熹微死死地摟着他,“對啊,我就是那麽沒出息,舍不得啊。”我最愛的人,我怎麽舍得打你?
停了一會兒,她突然輕輕問道:“這些年,有吃藥麽,身子有沒有好些?”
“笨蛋阿璃,”他順着她的背,柔聲道,“我在給你出氣,你為什麽要這麽為我着想?我這樣不好,的确該打啊。”
說到這裏,宋熹微恨恨地咬住他的唇,那飽滿如花瓣般的唇,她竟似毫不留情地咬了上去,他感覺到有些刺痛,卻并不推拒,反而擁緊了她,直到腥甜之味肆意彌漫鼻尖,這才知道是他的唇被咬破了。宋熹微終是不忍,伸着丁香小舌在他唇上舔了幾圈,然後,被他徹底地含在了嘴裏,幾番熱火糾纏,兩個人緊緊地抱着,就是不肯放手。
最後,沒有力氣的宋熹微癱軟在他懷裏,喘着氣柔柔喚道:“長恭……長恭……”
勾着他的腰的玉白小臂似乎已經沒了氣力,是他,緊緊地将她按進自己的懷中,讓她感受自己溫暖厚實的心跳。他輕輕起頭,吻了吻她的發旋兒,“不再叫我負心漢了?”
沒有力氣的宋熹微伸拳打了他一記,淺笑道:“記仇!”
高長恭笑着回道:“大庭廣衆之下那樣折我的面子,還叫我不記仇,可能麽?”
宋熹微脫離他的懷抱,想到自己方才的話說得是有些過火,她有些讪讪地開口:“那你要怎樣?”
高長恭低眸看着她,促狹一笑,道:“那愛妃以為應當怎樣?”
燭火搖曳,她嫁衣灼灼,頗有洞房花燭的味道。只是他這樣輕佻的語氣卻很少聽到,原來時隔三年,她的長恭……恩,變壞了。
紅着整張俏臉,宋熹微懶懶地勾住他的脖頸,吐氣如蘭:“郡王抱我去榻上吧,妾有些乏累了。”
一室軟紅光裏,羅帳垂下,漸漸地,裏面起了羞人的聲音。
那低沉的男子清音飄來:“原來,你真的會在這一天,為我穿上嫁衣。”
随後是女子喘息中不可置信的聲音:“什麽?”
男子低低一笑,“我時時地做着一個夢,夢裏,我騎着馬停在洛陽城下,垣牆上那清瘦女子嫁衣如火,聲聲地喚着我名字,一遍又一遍,細膩又小心,讓我有勇氣從千山萬水外為她奔赴而來……漫天雲霧如層層迷障,我看不清她的臉,但我知道,那是我的羁絆。”
定要累世的糾葛,深情的執念,才能換來這樣的羁絆。
紅帳裏再沒了女子說話的聲音,卻有低啞的嗚咽聲傳來。
段韶本意要為高長恭接風洗塵的,可是整個晚間都沒等到人,下屬來報說他已去了宋熹微的府中,段韶不再糾結,與衆将士喝起酒來。
翌日,宋熹微醒得很早,高長恭起身的時候,便見她正靜靜地坐在妝鏡臺前梳妝。
披着紫绮的宋熹微有着難以言喻的嬌媚,看得他心如擂鼓,不由自主地向着她走過去。
宋熹微從鏡中看到他走過來,淺笑道:“怎麽,想吓我?”
他輕輕來到了她的身後,俯下了身凝視着她身前的鏡子。銅鏡輝映着精致的嬌顏,宜嗔宜喜,含羞帶怯,他将她墨染般的長發一绺一绺地解下來,輕輕握在手心。她的臉紅得像染了層胭脂,又似帶着薄醉的嬌憨。他一怔,她的眼底便蓄滿了春風,恰如柳搖花笑潤初顏。
高長恭凝視着她的笑靥竟然怔怔的沒有動作了。
宋熹微徐徐起身,然後将他按在杌上坐好,方才走到他的身後輕聲道:“夫君,我為你梳妝好了。”
不待他回答,便順手撈起了他披散兩側的長發,黑如墨玉,觸手絲滑,加之銅鏡裏那無雙的容顏,她不由感嘆道:“長恭真美。”
話音一落,他的臉色有些僵住。
宋熹微有些暗惱了,自己真是說話不過腦子,男人是不能用美形容的,尤其高長恭,他是最不喜歡別人說他男生女相的。
俯下身,她将頭擱在他的肩頭,突然正色道:“長恭,我要你知道,有人說你美,那是因為喜歡你,所以發自內心地稱贊,有人是因為你是王爺,想要恭維你,還有人則是嫉妒你。”
高長恭突然回身問道:“那麽你呢,你屬于哪一種?”
他這麽一問,宋熹微突然恨恨地咬住了他的耳朵,“我是第三種,我嫉妒你!”一個大男人,沒事長那麽好看做什麽?
“……”
換好衣衫後兩人施施然走出,鑒于昨日高長恭的那番高調宣言,眼下所有人都認定了宋熹微是蘭陵王妃。
不料才出寝房,迎面便見了穿着鵝黃襦裙的慧公主姍姍而來,高長恭有些驚訝,“阿慧?”
慧公主聽了這聲喚,原本便低垂的頭現下垂得更低了,墨玉般的美目中也噙了淚花,她盈盈跪倒,哭着喚了聲:“兄長!”
這下倒讓高長恭更是吃驚了,他與宋熹微對視了一眼,宋熹微回給他微笑的眼神,眼中寫着:就是你看到的這樣。
高長恭驚詫間将慧公主輕輕扶起,見她哭得梨花帶淚,心頭不忍,溫聲道:“你怎會在此處?”
這是慧公主心中的傷痛,她抽噎着正要回答,宋熹微卻不忍了,上前說道:“阿慧貪玩溜出了皇宮,幾經輾轉流落此處,身上盤纏也耗盡了,我的家仆見她孤苦無依,便領進了家來。”
除了出宮的原因說得不對,其他詞句都拿捏得很好,雖然這些都是段懿拿來騙她的。然就是這個原因卻叫高長恭起了疑,他斟酌片刻,忽然重複道:“貪玩?”他認識的慧公主,雖然還有着少女的單純無暇之心,卻絕不是貪玩收不住性子的無知女孩兒,絕不會這麽不顧大局,因為貪玩就跑到齊國來。
慧公主抹了把眼淚,擡起淚跡斑斑的美目,輕聲又喚了聲:“兄長。”卻再不複方才那般凄然悱恻。
高長恭訝異道:“你喚我‘兄長’?”
慧公主點頭,“不久前我才知道,兄長與皇兄原是一母所生,自然,你便該算是我的兄長……阿慧不懂事,多有……冒犯不敬之處,還請兄長念在我年幼無知,切莫見怪。”
她指的是過去她曾對他心存少女戀慕之事。擡起眼,見到的蘭陵王姿容絕美,五官之精致細膩竟是不輸那位朱紫閣的母親半分,果然是她打獵時曾見到的水中沐浴的俊美男子。
高長恭愣了會神,轉眼間又是無邊的喜悅與寵溺湧上心頭,當年他潛入周國皇宮,本是為一探朱紫閣尋找母親的遺跡,對慧公主一直是當妹妹看待的。
他怎麽會見怪,左右這一切已經回到了正軌。
連着飛了多日雪的洛陽城今晨豔陽高照,無花無葉的枯枝橫斜着,千姿百态,冬日的風竟也不覺着冷了。
三人說笑間,突然段懿大剌剌地闖進來了,一進門先照着高長恭給了一拳,笑言道:“好小子啊你,就顧着在這裏抱美人,我爹昨日給你設宴你卻沒來,可知他的臉色有多難看!”
高長恭和宋熹微默契地對視一眼,然後他扭頭笑道:“沒辦法,昨日我若不在此處,此刻你弟妹的臉色應該比你爹還難看。”
“說什麽!”宋熹微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粉拳一記打在了他的胸口。
如此良辰相聚,三人都是輕笑。
段懿與宇文慧相視而笑,他單手将她一把可憐楚楚的纖腰勾了過來,淡淡笑道:“阿慧,我們去長安見你皇兄,讓她将你指給我好不好。”
依照宇文邕的性子……自然是不好。
可是他想與她名正言順地在一起。
高長恭幾年前潛入周國皇宮亦為着一事,可惜未得結果,宋熹微瞟着他,心下了然。
出門去,前腳還沒決定離開,門口已經結了幾條長龍。
一見蘭陵王殿下出來,紛紛圍堵而來,辛虧段懿方才來時帶了幾十名甲兵,這會兒正拼命攔着。宋熹微陡見這人頭攢動沸沸揚揚之景,突然想起現代的明星出行都是這樣前呼後擁的,然後保镖成群為防不測。這果然是千年前就傳下來的習俗。
高長恭有些無奈,沖着衆人擺手,待聲音稍停,他才沉聲問道:“各位聚在此處,可有要事?”
這時便有幾十名樂師前來演奏,拿着各色的樂器。
宋熹微有些驚愕,她扭頭看向高長恭,想起他在歷史中的留影,眼睛裏一片癡慕。
然後,铮然的金戈鐵馬之音便沖天而起,幾十名樂師吹拉成片,樂音高低錯落起伏激揚,如鼓聲陣陣,然而卻沒有鼓,僅只是琵琶和胡琴的高低相和便有如此驚人聲勢。
愣神間,人潮漸漸散開,緊接着湧入眼簾的又是幾十名頭戴鬼面具的白衣舞者,手握長槊鋪排圍攏,高歌不絕,發盡上指冠。
高長恭的目光都被這舞樂所吸引過去,直至身側響起了宋熹微的沉醉的聲音:“《蘭陵王入陣曲》,原來這就是赫赫有名的《蘭陵王入陣曲》!”這聲音,有陶醉,有歡欣,更有難言的激動和自豪!
冬陽暖暖地撒下淡黃色的光輝,映照得舞者翩翩白衣散着輕柔的光澤,分明是南朝博冠博帶風致楚楚的打扮,可這握槊的英姿卻為步履輕盈的舞者平添了不少英氣,長槊橫空真有破陣厮殺之威,文人看了內心激昂欲縱情高歌,武人見了恨不得策馬揚鞭氣沉山河。
高長恭微微側目,他心尖上的女子也正看過來,嫣然一笑沖着他盈盈道:“蘭陵王之氣魄,世所景仰,妾心亦然。”
方才宋熹微的話已被衆人聽了去,此刻不禁有人高呼起來:“此曲便喚作《蘭陵王入陣曲》!”
“《蘭陵王入陣曲》!”人聲鼎沸,随大流高叫道。
白衣長槊,影起征塵,縱情高歌,響遏行雲。人影紛亂,都凝眸注視着這場曠世未有的奇曲奇舞。而高長恭和宋熹微的手,也在相視一笑後不知不覺間悄然握緊,仿佛是要此生此世決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