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去行宮的時間被推遲了些, 楚妍想着答應過楚婧姐妹的話,便去了靖國公府找太夫人說情。
已經定好了把楚娴擡到四皇子府的日子, 靖國公府裏正在忙碌着她出閣的事情, 只是顧忌着楚妍的感受,這忙碌也是靜悄悄的, 并不見熱鬧。
因這件事來得急,許多東西置辦得也倉促。楚臨鋒自覺教女無方,愧對弟弟和侄女,并未大張旗鼓的操辦,把出閣的事全權交給了程氏來辦。
平日裏程氏本就在楚娴面前得不到足夠的尊敬,且楚娴又惹出亂子來險些帶累她的女兒們, 自然對這件事不夠上心。凡事不過是面子上過得去, 不夠用心。
看見楚妍帶着人過來, 本來路過的擡着貼有喜字箱籠的下人要往程氏處去, 忙在程氏身邊大丫鬟的指揮下先把喜字給撕掉了。
楚妍目不斜視的走過去,只當沒有瞧見。
“今兒想來求祖母一件事。”楚妍到了太夫人這兒,還是如往常一般, 并沒有顯得生分。“這回外祖母邀請了許多貴女一起去行宮, 把三姐姐和五妹妹留下來實在有些遺憾了, 不若讓她們一道去。”
太夫人臉上的笑容頓了頓, 斟酌着道:“只是已經定好了讓她們兩個留下來送嫁……”
楚妍聞言便知道她會錯了意, 只怕祖母以為自己氣不過,要把所有姐妹都帶走,好讓楚娴徹底沒臉。
“那是自然。”她笑了笑, 道:“我是想着待到送了大姐姐出閣後,再讓大哥送她們過去也就是了,不耽誤大姐姐。”
太夫人這才松了口氣。
這時程氏也聞訊趕來,兩個女兒已經給她透過口風,說是楚妍想叫上所有姐妹一起去。
“正巧我也有事想求大伯母。”楚妍起身行禮後,便也把這事告訴了程氏。
程氏心裏自然是情願的。
她已經聽到了消息,說是太後有意給未成親的公主、皇子們想看。她自是不想女兒高攀,自是這樣的機會難得,許多主母們會帶着家裏的兒女過去,彼此相看也容易。
原本陳氏還遺憾小女兒不能去,這次楚妍主動邀請,她自是是極高興的。只是太夫人還沒開口,她不敢先答應,只看着太夫人的臉色說話。
楚妍沒有說現下就帶走所有姑娘,已經是讓步,太夫人豈敢不答應。
故此太夫人拉着楚妍的手,欣慰道:“咱們妍妍這樣有心,這有什麽不行?就依你說的辦。”
“那敢情好了。”程氏自是覺得欣喜,她忙笑的道:“當然可以,到時候我讓姈姐兒準備好就是了。”
楚妍微微的笑了起來。
“多謝祖母、大伯母。”楚妍起身,對太夫人和程氏道:“我去二姐姐房中坐坐,就先不打擾您說正事了。”
見楚妍肯跟自己兩個女兒親近,程氏更是覺得高興,忙讓人好生送了小郡主過去。
“小郡主就是寬宏大量,有氣魄。”見她離開,程氏忍不住對太夫人道:“換了旁人,未必能有這樣的胸襟。”
太夫人點點頭,即便是嘉寧郡主的高傲不容許她計較,楚妍能做到這份兒上也實屬不易。
已經離開的楚妍自是不知道兩人對自己的評價,她在甬路的拐角處遇上了楚景辰和楚姍的生身之人蘭姨娘。
“奴婢給嘉寧郡主請安。”蘭姨娘生得玲珑柔媚,雖是已近三十多歲的人,眉眼間似乎還透着少女的嬌俏。往常楚妍跟她接觸不多,不過是略略點個頭就過去了。
這一回她跟楚妍多說了幾句話:“多謝嘉寧郡主肯提攜三姑娘,奴婢感激不盡。”
她的話一出口,楚妍便想到她是有意在這兒等着了。
縱然她生了個兒子極有出息,可女兒畢竟在後宅養着,還要等着嫡母提攜。這次去行宮的機會難得,若沒有楚妍點頭是決計不可能的。
“姨娘客氣了,我還有事先走一步。”楚妍只是微微一笑,并沒有多說就錯身過去了。
楚妍略顯冷淡的态度并沒有讓蘭姨娘不快,反而她還對身邊的丫鬟吩咐道:“看這樣子小郡主是往二姑娘院子裏去了,快讓咱們三姑娘也過去。”
一個未留頭的小丫鬟跑着走了,她身邊的大丫鬟則是有些不滿道:“姨娘,小郡主待您也太冷淡了罷?”
蘭姨娘卻并不介意,反而神色鄭重道:“郡主身份尊貴,這府裏有多少人盯着,是我歡喜糊塗了才貿然攔住郡主。”說着她還念叨着:“這樣最好、這樣最好。”
她一面往自己院中走,一面覺得暗暗驚心。
世人都覺得嘉寧郡主寬宏大度不計較這件事,當局者迷,此時怕是連皇上和太後都覺得嘉寧郡主受了天大的委屈,對她百依百順。實則她覺得沒這麽簡單。
在送走楚娴之後,楚妍要讓家裏所有的姑娘們都到行宮去,甚至連楚景辰都要過去……
看似像小姑娘撒嬌的一個請求,可她看來,更像是要對宋時遠和楚娴報複。
可眼下最有希望登上皇位仍是四皇子,先前趙太後和明華長公主聯手讓英王被奪取親王身份,與儲君之位失之交臂。
莫非嘉寧郡主還能憑一己之力把四皇子給拉下來不成?
蘭姨娘哂然一笑,她甚至也覺得自己腦海中忽然閃過的想法甚是荒謬。
眼下她也只能靜觀其變,囑咐兒子多留心些朝堂上的事。
嘉寧郡主,往後會是另外一個明華長公主麽?
***
散朝之後,宋弘旼頭一次叫來了宋時安單獨說話。
本來有上朝資格的宋時琛和宋時遠本想去禦書房回話,卻被告知九皇子在裏頭。
兩人不由彼此對視一眼,雖是面上都僞裝得極好,心中卻是不約而同想起那筆銀子的使用分配。宋時琛此時的心情則是輕松許多,他玩味的看着強行淡然的宋時遠。
原本去清查案子本是功勞一件,卻因在宴席上陳子林的一席話,讓父皇對他有些不滿。
再加上出了楚娴的事,雖是被壓了下了,他到底有失德的舉止,父皇離京去行宮不理他娶側妃的事,便是最後的證明。
這兩件疊加下來,宋時遠能輕松起來才怪。
然而他此時卻不能自亂陣腳,眼下他最大的對手仍是宋時琛,父皇離宮正是個極好的機會。
兩人各懷心思的在外頭站着,裏面的宋時安卻是頭一次在宋弘旼面前展露鋒芒。
“父皇,兒臣已按照您的吩咐列了一份單子,請您過目。”宋時安取出了折子,交給了李大江由他轉交。
宋弘旼接過了過來,先是一目十行的看下去,很快便折回去細細的看了下去。
先前他把這件差使交給宋時安,是在氣頭上要敲打宋時遠,才做了這樣的決定。本來他想着,往日裏只有舞刀弄槍上還強些的宋時安,在這上頭必定會差些。
即便是讓他去請教戶部,宋弘旼對他也沒報多大的希望。
可這份折子呈上來時,卻讓他刮目相看。
對于銀子的分配,他并沒有簡單的把數額劃分下去。不僅考慮到了受災情況、現有的工具多寡的情況,還有人口、糧食餘量的種種情形,想來他查了不少的資料。
甚至在最後,他寫了對如何避免貪腐的思考,怎樣能保障銀子的花銷落到實處。
“這是你寫的?”宋弘旼目光複雜的看向宋時安。
宋時安神色大方的回道:“兒臣自知才疏學淺,先翻看了四皇兄帶來了資料,也請教了陳大人和戶部的諸位大臣。”
即便如此,字裏行間也能看出他自己的思考。
宋弘旼不由對這個自己疏于關注的兒子,有了些不同的感覺。
宋時安娘親的面目在他印象中已經模糊,只隐隐記得是個溫婉柔順的女子。而宋時安卻是截然不同,許是鮮少被關注,身上似乎有股子冷漠和孤僻。
“果真天真幼稚,還有幾分異想天開。”宋弘旼放下折子,面部表情道。
這份折子是宋時安苦心準備的結果,他雖是有了會被父皇不喜的預想,在真的聽到時,卻還是忍不住有些失望。
幸而他面上表情少,倒還撐得住。
“不過,總體看倒還尚可。”宋弘旼擡眼看他,淡淡的道:“折子留下,朕再看看。”
這樣的話出自宋弘旼來說,幾乎算是稱贊了。宋時安并沒有掩飾自己眼中的錯愕,還有一點子欣喜。
宋弘旼驀地想起那次自己問宋時安的傷時,他也是這樣的眼神。
作為父親,自己對他的關心确實少了些。
“這次去行宮,你也一并随行。”宋弘旼不由心中一軟,脫口而出道:“回去準備罷。”
這對于宋時安來說,卻是實打實的驚喜了。
雖是先前答應了妍妍自己會去,若是得不到父皇的允準,他想要去還是有些難度的。雖是他猜到了父皇了心思,卻也覺得是件一舉兩得的事。
這只是個開始。
“多謝父皇恩典。”這句謝恩,讓宋弘旼心中暢快不少。
他本擔心宋時安得隴望蜀,自己讓他幫了這一件事,就想要插手朝政。
宋時琛和宋時遠的翅膀都長硬了,他可不再需要一個貪婪的皇子。
想到這兒,在宋時安退下後,宋弘旼第二次讓人往長清殿送了賞賜,名義是宋時安辦差辦得好。
宋時安本是一個還沒參政的皇子,大家能想到唯一的差事便是那次四皇子沒臉,才交辦九皇子的差事。
當消息傳出來時,宋時遠的臉色難看極了。
只是礙于有宋時琛在旁邊,他竟還能對溫雅從容的恭喜宋時安得了父皇看重。
作者有話要說: 妍妍和九殿下都在行動中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