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從她落水醒來後,哪怕是她自以為在夢中時,發生的事情都跟她經歷過的一模一樣,怎麽突然出了變數?
她只改變了一兩件事情的發展,怎麽會發生了如此大的偏差?
楚妍心中一團亂麻,一動不敢動的趴在被子裏偷聽。
“那孩子的姨娘一早就沒了,這些年他被寄養在親戚家,機緣巧合才找到了大将軍。”明華長公主的聲音很是冷靜,聽起來沒有一絲波動。“今年十六了,日子雖是過得貧苦,那孩子卻是個有出息的。”
當趙太後聽到年齡時,霍然擡起眼,目光變得銳利。
明華長公主似是無知不覺,她垂下眼淡淡道:“名字已經定了,叫楚景珲。”
躲在帳子裏裝睡的楚妍,在聽到“楚景珲”這個名字的一瞬間,不由渾身一顫。
楚景珲這個名字,她太熟悉了。
他以後将會是宋時安手下第一得用的心腹将領,跟着宋時安征戰,等到宋時安奪位登基後,他被封為大将軍。
然而他更令楚妍熟悉的身份卻是她伯父靖國公在外養病、被記在楚娴親娘名下的庶子,是楚娴的庶兄、也是她的堂兄——
楚妍在茫然失措的同時,隐隐猜到了一種可能。
聽到自己娘親波瀾不驚的道:“不過是個庶子罷了,依着我的意思,想把他接回來。”
兩個嫡長子她尚且都能容下,更何況只多一個庶子?
“若是放在先前,我還要猶豫的。”她神色如常的解釋:“我只怕妍妍從小被我寵壞了,受不了這份氣惱。那時她才落了水,我是萬不敢提這事刺激她。”
可妍妍應對曾被拒親的消息很得當,那份冷靜和鎮定遠遠超出了她的預料,她又驚又喜,卻又心疼。
“若是妍妍不高興,我就算跟大将軍鬧翻了,也不會接納他。”明華長公主故作輕松的笑了笑,卻不期然碰見自己母後越皺越緊的眉頭。
Advertisement
“若細論起來,也是大将軍的無心之過。”她不知是在說服趙太後還是在說服自己。“他那夜從外頭的酒席上回來,您知道的八皇兄的人拉攏他不成,就算計了他。我又在住在宮中……”
“那時他們巴不得離間了咱們跟大将軍……”
從得知這消息開始,明華長公主的理智從未喪失。“信上三言兩語說不清,等大将軍回來自然就清楚了。”
夫妻近二十載,她自信丈夫不是見了美色就昏了頭的人。
楚臨嘉自從娶了長公主後,便把身邊的通房都打發了。他已經有了兩個嫡子,他們夫妻相親如賓且她又是公主,也沒必要再添庶子。
“茵茵,你可想好了?”趙太後忽然喚起了她的乳名。
在她很小的時候,母後已經并不得寵了。那時她被別的姐妹欺負了或是有什麽不高興的事,又不想讓母後知道擔心,總是躲起來。可母後每次都能找到她,柔聲喚着她的乳名安慰她。
明華長公主眼眶發紅,面上卻是一派風輕雲淡的點點頭。
“娘,我又有什麽看不開的?”她淺淺的笑:“當初我嫁給楚臨嘉,難道是因為我愛慕他?”
她默默念着女兒的名字,仿佛能給她無窮的力量。“妍妍那兩個嫡兄,我不可能養得親,他們跟我始終都有隔閡。”
明華長公主因生楚妍時傷了身子,從此後便再無所出。
“妍妍沒有同胞的兄弟向來都是我的心病。”明華長公主慢慢道:“楚景珲到了将軍府,上頭有兩個嫡兄,繼承将軍府輪不到他,他又沒有外家幫扶,想要立足很難。”
“若是我扶持他,另外給他一條出路,想來他能為我所用。”她沉着道:“總會有一天我先妍妍一步離開,縱然千挑萬選的夫婿,也不能保障妍妍的未來。”
“如果妍妍有個哥哥,那将完全不一樣。”
趙太後也要承認,自己女兒已經做出了最合适的選擇,除了……
“母後會擔心那孩子已經大了,怕跟我不親罷?”明華長公主誤解了自己母後的意思,“您也說了,妍妍性子好又善良,我會給妍妍一個合理的解釋,讓她接納這個哥哥,跟他好好相處。”
聽到這兒,楚妍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她趴在被子裏,淚如雨下。
上一世她落水後失去了記憶,狀态一定很差,所以娘親不敢刺激她,沒有認下楚景珲。可他畢竟是楚家的孩子,便由她大伯楚臨鋒代為認下。
靖國公府的人一定都知道了,縱然她是被千嬌萬寵的小郡主,在他們眼中也一定是個可憐蟲吧!
她還連累了娘親……
哪怕他們懾于太後、長公主的威嚴不敢當面說,暗地裏一定少不了奚落。
楚妍死死咬着被角,不敢發出聲音來。
“茵茵,若是心裏難受,就告訴娘。”趙太後看着女兒,心像是被紮過一樣。
明華長公主微微一笑,淚珠從眼中滾落,劃過腮邊。
“只要妍妍好,我就別無所求。”
“娘,我也當了娘親。”她聲音很溫柔很平靜,仿佛只是母女間尋常的對話。“我只是做了您曾經做過的事。”
***
芷蘭宮。
宋時遠來給自己母妃請安時,得知自己父皇才剛離開不久。
“算是有個好消息。”玉妃臉上是遮不住的喜氣洋洋,她笑道:“你父皇已經跟你皇祖母提了要給你和嘉寧郡主說親的事,只等你明華姑姑的回話了。”
原本這件事兩邊早就都有默契,正式定下來也能讓人安心。
宋時遠終于露出這兩日來第一次真心實意的笑。
“你明華姑姑是最寵着女兒,哪怕她要權衡利弊,也一定事事以小郡主為先。”玉妃整個人都顯得神采奕奕,臉上透着運籌帷幄的自信:“小郡主那兒母妃不擔心,她自小就跟你親近,你們青梅竹馬一起長大……”
原本面帶微笑的宋時遠聽罷,神色不由有了片刻的僵硬。
他曾經确信妍妍心裏只有他,對他言聽計從。可這兩日的感覺,讓他有了些動搖。
玉妃還在絮叨:“不過即便是定下來,你也得對她更好才是。趙太後和長公主都盯着,不能讓她不順心、不高興……”
“母妃,小王叔要回京了。”宋時遠并沒有順着玉妃的話說,而是說了句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話。
果然玉妃臉色微變。
“難怪你父皇會這樣的着急。”她低聲道:“要知道你皇祖母最疼愛的就是宋弘偲,甚至曾經有傳言,你皇祖母想讓你父皇立宋弘偲為皇太弟……”
宋弘旼能能上皇位,可以說趙太後和明華長公主都功不可沒,是以兩人才有今日尊崇的地位;而齊王宋弘偲,則是在諸王叛亂時,為平亂立下了赫赫功勞。
宋弘旼比宋弘偲大十幾歲,長兄如父。
可皇位的繼承,比起傳給弟弟,他更想留給兒子。
先前宋弘旼最看好的皇子是宋時琛,可偏生他的外家被查出貪腐來,他本人也被牽連了進去,令宋弘旼很是失望;如今他看好的皇子是宋時遠,雖然沒有太子的名分,卻在全力栽培他。
趙太後雖然這些年沒有明說,可她從未催促過宋弘旼立太子,就是存了想讓宋弘偲繼位的心思。
齊王常年在封地,留在京中的明華長公主便成為了在自己母後和皇兄中間調和的人。若楚妍嫁給了哪個皇子,即便出于私心,明華長公主也會想辦法說服趙太後,讓自己的女婿繼位。
“也虧得長公主只生了個女兒,兩邊都把小郡主寵上了天。”玉妃哂然:“惠妃也是昏了頭,竟敢拒絕長公主的提親。她以為自己是趙太後麽?能憑一己之力把宋時琛拱上太子之位?”
宋時遠淡淡道:“她自以為看得通透,娶了妍妍,二皇兄繼位後面對的外戚勢力比父皇在位時還要強大。”
“這也是你父皇當初默許惠妃拒親的緣故。”玉妃贊同道:“可偏生惠妃娘家也太蠢了些,竟被抓住了把柄……”
話雖如此,惠妃娘家平寧侯府倒臺如此之快,其中未嘗沒有趙太後和明華長公主的手筆,或者說還有遠在封地的齊王——
“時遠,你二皇兄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你可千萬不能犯糊塗。”玉妃意味深長的看着兒子,她點到為止。“有些事,過猶不及。”
母妃的話音未落,宋時遠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你自小就是個聰明又有主見的孩子,母妃相信你能處理好。”玉妃微微的笑,那從容的神色仿佛看透了他未曾對母妃宣之于口的事。
宋時遠忙應了一聲。
“娘娘、殿下。”玉妃身邊的大宮女喜芸前來傳話:“明華長公主來了,這會兒已經到了壽安宮。”
玉妃點點頭,吩咐道:“讓三公主和五公主先別去壽安宮了。”
軟簾被撩起來的瞬間,宋時遠看到了在外頭探頭探腦的陳忠,他便找了個借口出來。
“殿下,聯系不上楚大姑娘。”陳忠低聲道。
宋時遠皺起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