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十二卷:番外篇《仙劍奇俠傳》之聖姑; (32)
是熱淚盈眶。
俞岱岩起初不說便是擔心張翠山為難,只是想到十年癱在床上的日子,如何能夠不生怨?可是,張翠山要是真的這麽死了,他又該悔恨終生了。
他已經癱瘓在床,如何忍心讓師父百歲高齡白發人送黑發人。
“俞三俠的傷已經這樣了,無論誰自裁謝罪又能如何?”待武當衆人都哭夠了坐在一旁的黛绮絲才出聲道。
若不是黛绮絲主動出聲,他們多半已經忘記她的存在了。
“龍王,龍王可是有法子?”殷素素一向聰明,見黛绮絲成竹在胸不僅期盼道。
她若還是紫薇堂主,對于傷了俞岱岩,連累她癱瘓是不在麽在意的。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
可是,她現在卻成了張翠山的妻子,俞岱岩的弟媳。殷素素只希望時間能夠倒退回去,讓一切不要發生。
“若是我沒有料錯傷俞三俠應該西域少林金剛門的人。”
張三豐聞言眼前一亮:“不錯,當年少林寺火工頭陀偷學武藝,擊死少林寺達摩堂首座苦智禪師,少林派中各高手大起争執,以致苦慧禪師遠走西域,開創了西域少林一派,看來這人是當年苦慧的傳人。”
黛绮絲卻搖了搖頭:“苦慧大師所傳西域少林一派早已式微。傷俞三俠的應該是火工頭陀的後人,西域少林金剛門傳人。”
“這和三師兄的傷勢有什麽關系?”莫勝谷問道。
“金剛門的大力金剛指出手便碎骨裂皮,所以他們門內有一衆專治此傷的黑玉斷續膏。”
“那我們快去找黑玉斷續膏吧!”莫勝谷焦急道。
“不必了!俞三俠癱瘓依舊,黑玉斷續膏頂多讓他能夠恢複六七成罷了,武功只怕會大為倒退!”
“那也總比現在好啊!”宋遠橋也有些焦急,想要請教黛绮絲如何找到西域金剛門。
Advertisement
觀黛绮絲言行,竟然對西域金剛門極為熟悉。
“莫不是龍王有更好的辦法?”殷素素道。
要說治好俞岱岩的傷,殷素素甚至比張三豐等人更加焦急。因為她明白,要是俞岱岩的傷好不了,只怕他們夫妻情分也就沒了。
“也是俞三俠的運氣,金剛門位于西域,十多年前又就投靠了我教第一號大敵大元朝廷。金剛門的人在汝陽王座下,因此我一直有注意金剛門。知道黑玉斷續膏就取了一份,并且改良了方子。如今,我身上就帶着此藥,若是張真人信得過,我們馬上就可以為俞三俠治傷。”
“龍王救了我翠山徒兒父子二人,又願意贈此神藥。我們豈能相疑?”張三豐嘆息道,“看來,岱岩的傷是朝廷在背後作怪?這幾年朝廷統治越發暴虐,只怕要耐不住對武林各派動手了!”
“屠龍刀自襄陽城破,破虜公戰死便不知所蹤,想來城破時是落入元人手中的。十年前,屠龍刀現身江湖,恐怕是朝廷要無法參破屠龍刀秘密,幹脆利用屠龍刀和其傳說掀起江湖上的血雨腥風。可惜啊可惜——”
“龍王可惜什麽?”殷素素問道。
“可惜黃蓉女俠鑄造刀劍本為驅除暴元,沒想到峨眉派為了獨占刀劍秘密,這麽多年寧願看着江湖人自相殘殺,也不肯說出真相。那降龍十八掌乃是丐幫鎮幫之寶,峨眉竟然為透露分毫。滅絕師太倒是不愧其上滅下絕的稱號,一點香火情也不顧念。”
當年黃蓉乃是丐幫幫主,峨眉派乃是黃蓉之女郭襄創建,黃蓉、魯有腳和耶律齊三代丐幫幫主借與郭襄關系密切,兩派不可謂不關系密切。
武當與峨眉一向交好,甚至殷梨亭和紀曉芙還定下婚約。只是現在想一想,也覺得峨眉實在是不地道。
不說江湖上因為黛绮絲的插手,屠龍刀倚天劍的秘密被這麽直白的揭露出來。滅絕帶着弟子匆匆返回峨眉山,想法子應對。
張三豐和武當七俠從黛绮絲哪裏知道俞岱岩的傷還能治,自是喜不自禁。
知道了傷俞岱岩的真兇是西域金剛門的人,俞岱岩對殷素素的怨氣自然也沒有那麽深了。尤其是剛剛張翠山為了此事打算自殺讓俞岱岩很是擔心。
思及此,俞岱岩看向黛绮絲的眼中滿是感激。無論黛绮絲是不是能否治好,光她救了張翠山就足以讓俞岱岩心生感激。若是張翠山因為對自己心生愧疚自殺,俞岱岩如何能夠原諒自己?
俞岱岩已經癱瘓十年,折斷的骨頭已經愈合。如今想要治療,就必須重新折斷傷處。
好在俞岱岩乃是張三豐愛徒,癱在床上十年,武當派的人照顧的卻不錯。照顧俞岱岩的道童每日都會為其按摩,肌肉萎縮還算不太嚴重。
黛绮絲給俞岱岩把脈後,開了調理的方子,定于三日後開始治療。
治療當日,張三豐不放心親自給黛绮絲打下手。黛绮絲的手法幹脆利落,每一處都正好在俞岱岩的舊傷處,竟然無一處錯漏,讓張三豐不僅暗自佩服。
重新好斷骨,上藥包紮,俞岱岩已經痛的暈了過去。
讓張松溪等人進來接手照看,黛绮絲則開始開新的方子,然後将《九陰真經》中的易筋鍛骨篇默寫出來。
“斷續膏加上《九陰真經》的易筋鍛骨篇,想來俞三俠的武功不能恢複全盛,也能恢複八成以上。”
“《九陰真經》?可是當年郭靖黃蓉大俠和神雕大俠楊過所練的九陰真經?”張三豐奇道,“之前,龍王似乎說過倚天劍中藏有郭靖黃蓉的武功秘籍,可是倚天劍還在峨眉滅絕師太手中。”
“我得到的《九陰真經》與神雕大俠楊過那份相同,不過是殘篇。那殘篇中最有用的也就是易筋鍛骨篇了!”因為刻在古墓中的《九陰真經》乃是殘篇,她手上又有明玉功等高深內功,自然不會在意《九陰真經》了。
“龍王這份禮實在太過貴重了!”
“張真人不必客氣!這世間,許多武功便是因門派之見而消亡。想當年郭靖黃蓉乃至神雕大俠多少人并非出自一派卻也學了《九陰真經》。從天下五絕到新五絕方不至于斷代。”黛绮絲哂笑道,“可如今,當世除了張真人,也就是少林渡厄、渡劫、渡難三位神僧算的上高手,壯年高手竟然一個也找不出來。其他諸如滅絕師太、少林空智等人頂多算是二流高手。而丐幫史火龍、昆侖掌門什麽頂多只是三流罷了!”
若是一般人說這話,張三豐只覺得對方狂妄。可是,那天見黛绮絲出手,将滅絕玩弄于股掌間,卻也不覺得對方話有何不對。
黛绮絲一邊将默寫的《九陰真經》和藥方晾幹,一邊和張三豐說話。卻見殷素素突然闖了進來,跪在黛绮絲面前。
“求龍王救我兒。”
原來當日張無忌被帶回來當晚,武當派就發現了他中了玄冥神掌。不過是黛绮絲待他回來路上,一直用藥和內力鎮住張無忌的傷勢,方讓他沒有發病罷了。
待張翠山夫妻發現張無忌的傷,黛绮絲正給俞岱岩把脈,定于三日後為俞岱岩治療。
張翠山夫婦對俞岱岩心中有愧,不敢打擾黛绮絲為俞岱岩治傷,只能和宋遠橋等人為張無忌輪流輸送內力續命。
如今,俞岱岩的治療也結束了,殷素素見張無忌每日寒毒發作的痛苦,恨不得以身相代,這才來求黛绮絲出手。
黛绮絲略一思索,方道:“把無忌帶過來吧!”
張翠山本來是跟在殷素素後面,想要殷素素晚點再來求黛绮絲的。畢竟,黛绮絲才為俞岱岩治療完畢,應該好好休息才對。
見張翠山猶豫,張三豐倒是看出來了:“翠山,快去将無忌送過來吧!”
“是,師父!”張翠山恭敬道。
張三豐微微一笑道:“龍王見笑,老道活了這一把年紀,當年救不了岱岩,如今對無忌的傷已無法子。”
“也是我的不是!因為才從海外回來,與蝠王初遇,為了解他身上寒毒,當時之用藥壓住無忌的傷。這幾日倒是忘了此事!”
黛绮絲自然不是真忘了,只是等武當諸人想不到法子,自己再來賣人情罷了。
張三豐也未必不懂,不過卻要裝作不懂。張三豐活了百年,哪有什麽看不破。他料定黛绮絲如此襄助武當,必定有所求。只是黛绮絲所為樁樁件件均與其徒子徒孫生死相關。張三豐這才寧願冒着被其他門派指責勾結魔教,也要與黛绮絲交好。
且他看黛绮絲并非咄咄逼人之人,想來也不會提出令人為難的要求。
“老道幾十年的功力竟然也無法祛除無忌的身上寒毒,不知道龍王有何方法?”
“方法有兩個,讓無忌自行修煉《九陽真經》,不過這樣的話,在他內功大成之前,免不得要遭幾年罪。第二個方法,便是我以北冥神功吸出無忌身上的寒毒,再以本身功力祛除。”《九陽神功》包容皆蓄,黛绮絲內功深厚,因此很容易練到大成。
張翠山将張無忌抱過來,放在一旁榻上。
黛绮絲上前,以掌心貼到隔衣貼到張無忌胸口。張三豐只見她的臉上驟然發青,卻又很快平複了下去。
“紫衫龍王這身內力,只怕老道亦有所不及!”張三豐撫須道。
“張真人過獎了!”黛绮絲自然不會說,她一路上走了捷徑,吸取了不少江湖敗類的內功,武功方能迅速到達巅峰。
☆、黛绮絲(五)
? 因為黛绮絲救了張翠山,又治好了俞岱岩、張無忌,武當很是熱情的留黛绮絲多住兩日。
黛绮絲倒是也沒客氣,畢竟她還有正事沒有和張三豐談。只是張翠山一家回中原不久,俞岱岩傷勢方開始痊愈,黛绮絲也不想這時候前去打擾。
這日,黛绮絲在後山散步,卻見到一個少年正拿着劍生氣的戳一顆樹幹,嘴巴裏還念念叨叨,模糊可以聽到張無忌、父親、師叔之類的字眼。
少年雖然年紀不大,卻長得很是俊美,可惜臉上的陰郁之色讓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不太美了。
“你是宋大俠的兒子宋青書?”黛绮絲猜測道。
因為黛绮絲的突然出聲,宋青書被吓了一跳,手上的劍都差點掉了。
“宋青書見過龍王前輩!”
“你一個人躲在這裏念念叨叨,莫不是嫉妒你父親和師叔們疼愛無忌勝過你?”黛绮絲摸了摸下巴,問道。
宋青書瞬間變得蒼白的臉色,讓黛绮絲知道她似乎一針見血戳到了對方的痛處呢!
“人總是同情弱者的,你只需要讓自己看起來比無忌更慘一些,你太師父他們自然就會更注意你一些了!”黛绮絲微笑道。
宋青書臉上由白轉紅,過了片刻終于道:“青書謝過前輩指點!”
“我可沒有指點你什麽,不過是你自己想通的。”黛绮絲微笑道。
這宋青書倒是意外的通透,不知原著中竟然為何這麽容易誤入歧途。
想想也是,在張無忌回來之前,他是武當七俠裏唯一的孩子。從小備受寵愛,又是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如今張無忌一回來,就奪走了長輩所有的關愛,不嫉妒才怪呢!
最後連喜歡上一個姑娘也是喜歡張無忌的,張無忌簡直成了他的魔障。想想,宋青書走錯路,張三豐和武當七俠也未必毫無責任。但凡在張無忌回武當時,他們能夠顧忌幾分宋青書的情緒,或許也不會讓宋青書因為妒恨迷失了自己。
好吧,其實說到底還是——
黛绮絲其實是個隐形顏控,那麽俊秀的一個美少年走上歪路真是蠻可惜的。最最重要的是,《倚天屠龍記》中優秀的年輕人實在難找!不如找個不錯的苗子養成,或許未來就不用發愁女婿、徒婿的問題了。
張無忌雖然不算壞人,可是光對感情的猶如寡斷就足以讓黛绮絲将他排除選擇之外。再說,要是在原著慣性下,張無忌還是愛上趙敏呢?
出色的姑娘不少,出色的男青年卻稀有,不好好養成幾個給女兒和徒弟備選,将來豈非要頭疼?
告別了黛绮絲,宋青書拎着自己的佩劍離開了。自然不會知道身後的黛绮絲已經腦補将他當成童養婿了。
黛绮絲打定主意,于是隔日将當着張三豐的面,表示了一下非常看好宋青書這個年輕人,想送他一點見面禮。當然也不好厚此薄彼,也準備了張無忌的一份。
宋青書的乃是北冥神功和小無相功,張無忌的則是一部九陽真經。
宋青書比張無忌年長,很快就會下山歷練。有了北冥神功,在山下遇到那些江湖敗類,正好成就自己。而張無忌年紀小,還是個小白兔,估計幾年內都不會離開父母,獨自出去闖蕩。
張三豐本不是拘泥之人,之前有聽黛绮絲說起許多絕世武功失傳之事,很是認同。不同于宋遠橋和張翠山的惶恐,張三豐微笑着做主讓宋青書和張無忌收下了。
北冥神功和小無相功乃是以道教武功,九陽真經更是武當派的創派基礎。就算宋青書和張無忌練習中有何不懂之處,張三豐足以解惑。
待宋青書和張無忌捧着秘籍離開,黛绮絲才與張三豐說起正事。
“張真人見諒,我這次前來武當一為拜壽,二者是有事與張真人相商。”
“龍王但說無妨。”張三豐微笑道。
“當年我為了先父離開明教,本是不欲在理江湖事。可是先教主陽頂天乃是義父,多年前義父和義母在光明頂離奇失蹤,倒是不好置身之外。我查訪多年方知,義父義母早已身亡,兇手卻是投靠了汝陽王的圓真也就是成昆。”黛绮絲嘆息道,“明教多年來與朝廷為敵,早已經是暴元的眼中釘肉中刺。近年來暴元統治愈加殘暴,苛捐雜稅暫且不說。漢人在暴元眼中甚至連豬狗也不如。黛绮絲欲回光明頂重聚明教,組織義軍起事。”
“紫衫龍王有這番心意,實乃百姓之福。”
“此事說起來容易,卻也難處諸多。自陽教主過世,明教弟子缺少約束,加上朝廷從中挑撥,與中原各派多少有些仇怨在其中。只是如今,抗元方是大義,我此次回明教自然約束明教弟子。也是希望能與中原各派止息幹戈,莫要內耗。若是,各大門派願意共襄盛舉,更是百姓之福。”
張三豐此時方明白,黛绮絲真正用意。卻是要從武當開始,平息各派恩怨,從而将力量集中于抗元。
“抗元乃是大義,既然紫衫龍王能夠引導明教向善之心,他日義軍起事,我武當亦願共襄盛舉!”
張三豐不愧為一派宗師,端得有魄力。只是他亦有所保留,那前面一句明面上是贊揚,實際上卻是先決條件。唯有明教放棄以往恩怨,改變作風,一心抗元,武當方會相應。
張三豐贊成了起義抗元,具體事宜卻是交給幾個弟子處理。黛绮絲與宋遠橋、等人商議了細節,方辭別而去。
除了俞岱岩傷勢未痊愈外,武當六俠和宋青書、張無忌親自送黛绮絲下山。
“素素,你離家多時,只怕鷹王也挂念的很。若是有時間,不妨帶着無忌回去拜訪一二。”黛绮絲臨別時,提醒道,
她救了殷素素的丈夫和兒子,又送了一份重禮給張無忌,不愁殷素素在天鷹教不給說好話。什麽人去做說客,都不如殷素素這個備受寵愛的天鷹教大小姐。
“謝龍王提點,素素明白了!”殷素素亦是聰明之人,她聽張翠山說了黛绮絲來武當山的用意,自然明白黛绮絲這次西去,只怕是要重整明教了。
白眉鷹王殷天正乃是殷素素的父親,殷素素自然知道自己父親的武功如何。當年明教之所以分奔離析,便是大家武功相差無幾,誰也不服誰。
如今,紫衫龍王黛绮絲在武當大戰滅絕,又輕松送出北冥神功、九陽真經這樣的武功心法,只怕武功早已經出塵絕倫。黛绮絲要重整明教并非一件戲言。
若是殷天正不肯回明教,待明教重聚,只怕就回拿天鷹教開刀。如此想着,殷素素回了武當山立即寫信給殷天正,卻始終有些不放心。與張三豐禀告之後,決定和張翠山帶着張無忌回一趟天鷹教。
再說黛绮絲離開武當山,便接了小昭和殷離直奔光明頂。
韋一笑先一步從滅絕師太手上劫走紀曉芙送去了光明頂,楊逍見到紀曉芙自是喜不自勝。從韋一笑口中得知自己尚有一女,哄着紀曉芙說了楊不悔所在,速速去接了女兒會光明頂。如此一來一去,楊逍和黛绮絲竟然是前後腳到光明頂。
韋一笑之前說了黛绮絲此回光明頂來意。楊逍雖然感激黛绮絲送回紀曉芙,卻也不願意輕易讓出教主之位。最後,卻是黛绮絲自己提議,召回白眉鷹王殷天正和五散人,比武定教主。
楊逍自诩身份,且黛绮絲離開明教之時,雖未四大法王之首,武功卻在鷹王、獅王之下。如此,倒是沒有拒絕黛绮絲的提議。
韋一笑一向沒有當教主的野心,又知道黛绮絲的嫡系,主動退出了比武。
殷天正收到殷素素的信,在接到光明頂的傳信,也帶着殷野王去了光明頂。殷天正當年若不是想要做教主,也不會離開明教闖了天鷹教。
只是他對明教的感情還是很深厚的,最終還是同意了黛绮絲和楊逍的主意。
一月之後,殷天正和五散人都到了光明頂。五散人本身對教主之位并沒有野心,只是希望擁立一位明主。最後,參與比武的唯有黛绮絲、楊逍和殷天正。
他們在光明頂聖火之下設下擂臺,言明最後一個留在擂臺上的,衆人便擁立其為教主。
黛绮絲既然要一統明教,自然有心震懾衆人。一上擂臺,便是以一敵二,憑着內功大成,已乾坤大挪移力戰楊逍和殷天正。
殷天正內力雄厚,楊逍正當壯年,可是兩人從一開始不屑于聯手對付黛绮絲,到最後被強迫聯手,還是被黛绮絲打下了擂臺。
“龍王的內力竟然比老夫更加雄厚,老夫甘拜下風!”殷天正倒是不愧其名,下了擂臺,幹脆認輸。
“沒想到紫衫龍王竟然已經練成乾坤大挪移,難道已經找到陽教主下落?”
“不錯!”黛绮絲自然不會直白的說自己沖進密道找到陽頂天遺骨。
而是說自己離開明教後,聽說陽頂天失蹤,也有注意查找。其後,無意中發現少林寺的圓真竟然是當年陽夫人的師兄成昆。想到當年教主失蹤不久,成昆殺了獅王全家爾後失蹤。
黛绮絲跟蹤圓真多時,終于沒有線索。後來無意中得到了九陰真經,以移魂大法從圓真口中得到真相,終于發現教主夫婦就在密道之中。
楊逍和殷天正願賭服輸,和韋一笑、五散人擁立黛绮絲為教主,然後由黛绮絲下令進入密道,迎出陽教主夫婦遺骨,按照明教教規,将屍體火化。?
☆、黛绮絲(六)
? 陽頂天入葬後,黛绮絲正式登臨教主之位。
黛绮絲與楊逍等人一起對明教教規進行了修改,重新約束明教衆人。其實明教教義初衷亦是為百姓謀富,只是後來行事偏差,許多教規被人遺忘。如今重申雖說有難度,可是只要楊逍、韋一笑等人肯帶頭遵守,想來重新施行教規還是可以順利進行的。
“屬下等參見教主!”
“如今尚有金毛獅王謝遜和光明右使範遙流落在外。白眉鷹王聽命!”
“屬下在!”
“天鷹教重歸明教一是可交由殷野王處理,獅王江湖上仇人不少,煩請鷹王親自率領手下高手前往冰火島迎接獅王回光明頂。”
“若能迎會獅王,老兄弟重聚,也是樂事一莊。”白眉鷹王笑道。
“咱們既然知道冰火島所在,讓張翠山夫婦說出具體航線,只怕他們也是樂意的。此事交由鷹王,定然無礙。”黛绮絲微笑道,“再者就是光明右使範遙,本來聯絡範右使,自是楊左使最适合。只是如今楊左使與夫人久別重逢,也離不得光明頂,倒是要勞煩韋蝠王跑一趟。”
“教主知道範右使下落?”楊逍有些激動道。陽頂天在時,楊逍範遙并稱逍遙二仙,可見感情非同一般。
“此事也算巧合,當年跟蹤圓真在汝陽王府無意間發現範右使行蹤。只是,當時匆忙,并未相認。”
“範右使在汝陽王府?”
“範右使喬裝成西域的苦頭陀,一直隐藏汝陽王府!”
冷謙先生撫須道:“難怪!難怪!”
“難怪什麽?”周癫連忙追問道。
“這幾年,時常有位神秘人,為我明教義軍傳遞消息。”楊逍解釋道。
“五散人就負責召回失散各地的明教教衆,重整教衆。一旦時機成熟,我們就準備起事。”
如今明教義軍太過分散,一旦重整,擰成一股繩,對方暴元也能更近一步。
“另有一事還需冷謙先生費心,明教下層弟子中徐達、常遇春和朱元璋雖然武功低微,卻頗有帥才,可堪重用。不過,其中朱元璋頗有野心,只怕将來要噬主,注意将他與其他将領分割,不要讓他在軍中任意收買人心。”
“諾!”冷謙先生一貫寡言少語。
周癫倒是頗為興奮,嚷嚷道:“教主隐居海外數年,沒想到不僅對江湖事了如指掌,對教衆下層弟子竟然如此清楚。”
黛绮絲笑而不語,随後又吩咐五散人在收攏教衆中将孩童統一安頓,習文學武,在擇取其中根骨好的送到光明頂。
為了防止一家獨大,送到光明頂的弟子雖然一處教學,卻要則黛绮絲到楊逍等人一人門下為弟子。
楊逍對光明頂最是了解,便暫時負責坐鎮光明頂,協助黛绮絲。有了楊逍協助,黛绮絲也就不必将所有心思放在教務上,每日抽兩個時辰,傳授小昭、殷離武功。
如今除了殷野王一人被瞞在骨裏,就是白眉鷹王也知道殷離在光明頂的事情了。不過黛绮絲武功高強,殷離拜其為師,白眉鷹王也沒有意見。
黛绮絲要五散人擇選弟子上光明頂,如今人還沒有送到。楊不悔沒有其他玩伴,很快就被小昭和殷離吸引了。一只羊也是放,兩只羊也是放,黛绮絲倒是不在意多教一個。
怎麽說楊逍現在也是勞心勞力在處理她丢過去的教務。至于三個小姑娘的本事,就看他們各自的悟性了。
三個小姑娘,小昭最是溫柔懂事;楊不悔前幾年東躲西藏過得并不如意,如今卻是有爹娘疼愛,已經恢複了幾分孩童的活潑可愛;殷離因為母親之死,眉間總是帶着幾分陰郁之色,習武最是努力。
韋蝠王果然不負衆望,與範遙順利接頭。有了範遙在汝陽王府做內應,明教義軍的起事順利了許多。
黛绮絲重新整編了明教義軍,又拿了許多金銀珠寶出來做軍費,義軍的發展及其迅速。
不久之後,白眉鷹王也從海外迎回來了金毛獅王謝遜。黛绮絲與金毛獅王說了屠龍刀的秘密,謝遜感慨之餘痛快的将屠龍刀交了出來。
黛绮絲将取出武穆遺書,讓冷謙先生抄寫,送與軍中将領學習。冷謙先生知道黛绮絲對朱元璋頗為忌憚,便将武穆遺書分別送到徐達和常遇春手下。
讓五行旗下高手重新熔鑄屠龍刀奉還謝遜,黛绮絲從殘虐百姓的元兵中則一人,以逍遙派換眼之法治好了謝遜的眼睛。從謝遜負責追殺圓真下落,以及了斷自己結下的江湖恩怨。
怕義軍最終失去控制,明軍揭竿而起之後,五散人和五行旗分別與督軍和特別部隊配合起義。黛绮絲和明教高層也輪流前往前線,與明軍共同作戰。
明教高層雖然因為武功高強,沒有太高紀律性,在戰場上用處不大。可是防備汝陽王手下招募的江湖高手和千軍萬馬中刺殺元軍将領極有優勢。
黛绮絲那個人要麽不出場,一出場目标必定是對方百夫長、千夫長甚至萬夫長。如此,黛绮絲等人雖然不直接領兵,威望卻不低。
此外,黛绮絲又根據記憶讓韋蝠王、殷野王等尋訪劉伯溫的能臣。尋訪有才幹、品德的文人,迅速在義軍占領區建立新的證券,鞏固明軍占領區。
在黛绮絲的督促下,明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又将元人占領的土地分給漢人,廢除苛捐雜稅以及一切對漢人不利的律法,提高婦女的地位。因此備受暴元欺壓的百姓響應者甚重。
明軍起義不久,便席卷了數個行省。張三豐也兌現諾言,讓武當七俠帶領門下弟子下山協助義軍。
殷梨亭、莫勝谷和宋青書等武當功夫較好的年輕弟子更是常駐義軍中,協助義軍與元兵作戰。
如此過了數年,朝廷在明軍威逼下步步後退。小昭、楊不悔和殷離武功小成,黛绮絲讓三人下山協助義軍,也是一場歷練。
最重要的是因為暴元的處女權政策導致女子地位低下,黛绮絲致力提高女子地位。
因着明教教主就是女子,在明教上層領導尚能理解,低下的推行卻并不是那麽順利。因此黛绮絲特封三女為明教三聖女,言明只要積攢足夠功勞,便可勝任填補四法王甚至将來接任教主之位。
所謂上行下效,黛绮絲是決定從上層開始改變。自然而然的改變,總比強行推行更好。
一切仿佛都向着好的形式發展,只是就在明軍全力準備攻打大都之時,江湖上突然傳出消息将在少林舉行屠獅大會。
當年少林寺高僧返回少林追查圓真,圓真卻就此失去下落。一直到後面明軍起義,衆人方知道圓真果然投靠了汝陽王。當年圓真雖然沒有去武當山,卻安排了探子。知曉被黛绮絲揭露身份,幹脆離開少林去了大都。
彼時,少林寺還在元朝地界,不敢明面上與朝廷作對,圓真一事便不了了之。
只是沒想到沒有圓真還是弄出了一個屠獅大會。這次屠獅大會,卻是各門派齊聚少林商議一起追繳金毛獅王謝遜。
黛绮絲得到消息,幹脆派明教弟子送拜帖上山,言明當日将讓金毛獅王親自出面了斷恩怨。
除了欺壓百姓的教衆加以懲罰,在黛绮絲任教主之前個人犯下的事情卻未曾追究。這些年明教雖然在黛绮絲約束下,嚴守教規,一心放在抗元大業上,只是各門派上門尋仇的也不再少數。
雖然金毛獅王謝遜殺過不少無辜之人,可是江湖人最講究的就是義氣。若是,黛绮絲因此事追究,重聚的明教恐怕很快就會散了。
如此最好的辦法,自然是謝遜親自出面與那些人的親朋好友了斷恩怨。黛绮絲手指敲打着桌面,思考道。只是如何了斷恩怨,又保住謝遜的性命卻有些難處。
“教主,範右使送來的最新消息。”韋一笑悄無聲息地進入了大帳。
黛绮絲看過條子,暗暗一笑。
“教主,範右使說了什麽消息?”
“朝廷打算在屠獅大會上待我們與武林各派兩敗俱傷之後,漁翁得利。”黛绮絲輕笑道。
“那教主為何如此高興?”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既然朝廷要出手,我們何不将計就計?或許還能借着朝廷,禍水東引,了解明教與各派的恩怨。”
這幾年,明軍聲勢浩大,不過各派還算節制,并沒有将兩派的恩怨牽扯到義軍頭上。只是與各派恩怨不息,長此以往總不是妙事。
本來黛绮絲還在苦難如何兩全,如今朝廷插手進來,倒是正好打亂僵局。
“讓五行旗主各自調遣五百弟子,共兩千五百人到嵩山附近潛伏。裝作普通調派,莫要露了行跡。”如今河南行省已經落入明軍手下,想要調派兩千五百人到嵩山附近不引起他們注意,并不困難。
且武林各派不對義軍下手,明教不得調動軍隊圍攻已經成為了大家的默契。所謂不露行跡,要隐瞞的不過是朝廷的探子。
“教主這次去嵩山少林寺打算帶那些人去?”
“楊左使和三位護法都同行。”黛绮絲笑道,“若不傾巢出動,如何能夠讓朝廷下定決心呢?”
對于朝廷來說,雖然想看到明教和武林各派兩敗俱傷。只是,明教才是他們首要敵人。若有将明教高手一網打盡,朝廷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黛绮絲(七)
? 屠獅大會上,除了楊逍率領五行旗留在山下預備應對朝廷兵馬,黛绮絲親自率領三大法王和五散人上了嵩山。
“明教教主遠道而來,老衲有失遠迎!”
“方丈客氣了!”黛绮絲與方丈簡單寒暄之後,便在知客僧帶領下,前往客院。
明日才是屠獅大會,進了院子,明教的人并不随意外出以防和其他各派引起不必要的沖突。
少數人等不到明天,摸到明教的院子,都被周癫不客氣的丢了出去,倒也沒有傷及人命。
次日,屠獅大會開始,開場免不得少林方丈出場,各門派聲嘶力竭地聲讨一下謝遜的滔天罪行。
謝遜當年在冰火島隐居十年,對自己當年所為已有悔意。如今聽到衆人指控,對自己昔日所為全無抵賴。
“我謝遜一人做事一人當,茍活至今,唯有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