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裴元慶?
新城南門破軍營的駐地,陳克複等破軍營的一衆軍官帶着所有士兵都跪在大營中,聽着剛剛随着左武衛大将軍裴仁基趕到的通事舍人黃英的宣旨。
黃英宣完旨後,将手中的聖旨交給陳克複,笑着道:“恭喜陳大人了,從今日起你可就是從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左備身府的折沖郎将了。以後護駕天子左右,還望陳大人多多關照下小人啊。”
通事舍人品秩很低,只是一個正七品職位。不過陳克複可不敢怠慢了他,通事舍人的職務就是幫皇帝向那些臣子們傳達旨意的,這些人職務雖低,卻是常有機會見皇帝的。萬一哪天他在皇帝面前說你幾句壞話,那也是大麻煩。陳克複忙道:“黃大人此話可是說反了,應當是以後多求黃大人多照料下小将才是。我乃一村野之人,此次召入陛下左右護衛,很多規矩也不明白,還請黃大人多提點一二。黃大人,此次奪下新城,發現不少有趣之物,不知黃大人是否喜歡,不如一起去看看,挑揀一二。”
黃英一看陳克複如此上道,也是笑呵呵的道:“陳大人太克氣了,你我以後就同在陛下左右當差了,以後當互相照顧。剛剛我是先進來傳旨,外面還有裴大将軍等人等候呢,我為陳大人引見引見吧,你們可都是領兵之人,當拜會一二。”
此次裴蘊不但将陳克複調回了大本營,同時也安排了裴閥中軍界領軍人物左武衛大将軍裴仁基帶了五萬兵馬來鎮守新城。他也是安了個小心思,知道破了高句麗新城兩萬兵馬後,附近那三城已經成了板上魚肉,任他們拾取了,所以特派出自家人馬想來趁機摘桃子,立一筆便宜軍功。不過裴蘊聰明,其它人也不笨。
最後大家一翻争執之後,大家以新城附近還有三座山城,為防時間日久,高句麗人重新派兵增加防守為由,他們一致同意抽調十萬兵馬由四位将軍率領。其中左武衛的裴仁基領五萬人守新城,坐鎮新城防止高句麗人北上增援,而其它來自幾個世家的将軍則領剩下的五萬兵馬,兵分三路,各攻一城。
剛剛幾路大軍已經先行進了新城,陳克複也已經将新城交接給了裴仁基,此時一聽黃英的提議也是點頭稱是。這些領兵将軍以後可就是戰場上的同僚了,應當好好相處一下,要不然萬一戰場上相見,可不放心将自己的後背交給不熟悉的戰友。
裴仁基接替了新城後,就直接将大營安在了高句麗人的城北大營,那裏都是現成的,正好可以安頓下幾萬兵馬,他也就省了事,直接把營安在了那裏。陳克複帶着幾位十五位校尉跟着黃英一起進了城北大營,拜會這些大将軍們。
裴仁基是十二位統府兵的大将軍之一,他也是裴氏的核心人物,算是裴閥的軍界代表,有了裴閥的全力支持,他也是站到了如今的十二衛大将軍之一的位置,可以說是成為了斐氏中的軍方代言人。不過陳克複那點不多的歷史知識中記得,好像後來裴仁基率十萬兵在虎牢關與李密率領的瓦崗軍大戰,結果卻是戰敗投降了李密。而在那些演義傳說中,他的兒子裴元慶那可是大隋排名第三的好漢。他雖然知道這些演義故事中的大多都是假的,但起碼說明這人應當也算是一位不錯的武将了。不過他之前已經私下問過了黃英,知道裴仁基雖然有一個號稱“萬人敵”的兒子,不過卻不叫裴元慶,而是叫裴行俨,此時就在他父親的左武衛軍中,任一鷹揚郎将正五品之職。
一進賬,果然看到最上首的那位将軍,一身明光寶甲,年紀約五十多歲的樣子,雖然有些年老,可是那一身的彪悍身板,和那精光四射的雙目,卻讓他看到了一位和宇文述完全不一樣的隋軍高級将領。在他的帳下首位,立着一位有些像是年輕版的他,三十上下的樣子,不用說就是那個“萬人敵”裴行俨了,不過整個人肅立在那,卻比他老爸更加的鋒芒畢露。看到陳克複進來,拿眼掃了他一眼,又瞟到一邊去了。
陳克複心裏笑了一下,也許這就是武人相輕吧。估計可能是門閥世家、将門虎子的他看不上自己這種野路子出身,偏偏又運氣好到爆的将軍了。裴行俨這樣的人确實是一位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的猛将,如果能收到這樣的猛将到破軍營,破軍營一定能如虎添翼,不過如今他作為破軍營的主帥雖然品級不低了,但是只看剛才裴行俨的那目光就知道,這樣的世家門閥子弟是看不起他們這支破軍營的。何況他還有個左武衛大将軍的老爹,更是不可能離開左武衛,跑到他破軍營去了。
“末将陳克複率屬下校尉參見大将軍,見過各位将軍。”陳克複雖然已經聽說了這次裴閥的人好像對他立下大功有些妒忌,不過他知道這大隋終究是長不了的,如今他也不想去摻和到這些世家門閥的鬥争中去,只想在這成世當中多點活命本錢。如果不知道大隋就要滅亡了,他說不定還真的會十分開心的當着他的三品高官,說不定還能在這一千多年前混個公候爵位。不過,他知道如今大隋的強盛只是虛有其表了,如今天下各地農民烽火四起。只要再等不了多久,那些地主貴族武裝反叛,這大隋也就要轟然倒塌了。
裴仁基笑着下來扶起陳克複道:“陳将軍太客氣了,你我如今官職也是相當,如果你不願意占我老頭子便宜,不如喚我一聲世伯即可。”
看他那笑面兮兮的樣子,陳克複要不是之前黃英已經把那日皇帝大賬的事情告知了他,讓他知道了如今的裴閥正打壓着他,說不定他還真的會把這位大人當成一位長輩世伯。
“應當的,按輩份來講,末将稱呼大人一聲世伯,那也是高攀了的。大人不嫌棄我出身寒微,真是看的起末将了。”
裴行俨本來一直是看着別處的,此時聽着陳克複居然應對得當,行雲如水般流暢自如,不禁也有些驚訝地轉過頭來細細的打量了他幾眼。原以為這個被陛下稱為“勇貫三軍”的陳克複,不過又是一個如骁果沈光一樣的勇武匹夫罷了,沒想到居然比之京城許多世家公子也不遑多讓。
Advertisement
等到将帳中此次帶兵的各個将領都拜見了一番後,陳克複也不想在這裏多留了。吩咐破軍營三千士兵就準備将這次新城中所俘獲的高句麗士卒,百姓及糧草、牛馬、器械全都押運回遼東城。好在這次楊廣調來了數萬民夫,要不然讓他們三千騎兵押運這麽多的東西回去,也得讓他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