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出生[一更]
一聲啼哭, 阿嬌呱呱墜地。
嬰孩的視力不怎好,看不清周圍的事物。阿嬌感覺到有人用柔軟的布,避開肚皮将她渾身擦拭一遍, 然後用襁褓包起來。稍微蜷縮着身體的感覺很舒服,讓她回憶起在母體中的溫暖。
阿嬌已經接受自己回到出生之時的奇怪境遇,此時只想要看一眼母親窦太主……不, 現在還是長公主。
之前長公主怒她不争,往往一進宮, 兩人不免言語間産生沖突。沒辦法, 想要的東西不一樣, 無法互相理解。更準确的描述是阿嬌可以理解長公主,卻不能按照長公主說的去做。
後來,長公主就很少進宮來, 距離上一次見面,也有兩個多月了。
若是讓母親知道劉徹廢掉自己的消息……
阿嬌打了個寒戰。
穩婆最初以為懷中的翁主是冷,略一思索又覺得不可能。現在是春天, 未免産婦受涼, 産房裏還點着火盆, 暖和得讓人穿不住衣衫。她低頭伸手欲探嬰孩的冷暖, 卻發現剛出生的小嬰孩已經睡過去了。
“把阿嬌抱來我瞧一瞧。”
長公主臉上挂着汗珠, 眼中滿是期待。孩子的名字是一早就取好的,女孩叫阿嬌……陳阿嬌。男孩嘛!她是不想再要男孩的。生下這個孩子之前, 她膝下已經有兩個男孩:一個八歲的陳須,一個三歲的陳蟜。已經足夠。
她想的是個香香軟軟的閨女, 果然如願。
姑姑方氏是窦太後身邊最得用的人,早在長公主發動前的兩三日便奉窦太後的命令,出宮守着長公主。她自穩婆手中抱過嬰孩, 贊一聲:“翁主生得真漂亮!頭發濃密,五官秀美。更不像別家的孩子生出來皺巴巴的,咱們翁主滑嫩嫩白得喲。眉眼和公主三分相似,以後一定是個大美人。”
長公主被逗笑了。
“姑姑,宮裏知道我順利生産了嗎?”
長公主和當今天子一母同胞,長樂宮皇太後是她的親生母親。她在府裏生産,可以說是時刻牽動着宮中最尊貴的兩人的心。
“您放心,翁主一出生,我便立刻讓人快馬加鞭回去傳訊啦。這會說不準剛到,太後和陛下一準兒大喜。”
Advertisement
姑姑方氏說着,不讓長公主親自上手抱孩子,只是把孩子抱在懷裏讓她瞧一眼,免得她費神。嘴裏勸道:“公主剛生完孩子一定很累,睡一會兒吧。這裏我看着的,不用擔心。”
長公主身邊的大宮女玉樓跟着勸道:“主子,我一定照顧好翁主。”
玉樓雖然沒有自己生養過孩子,但照顧長公主生過兩個公子。這兩個小公子還全部都順利長大,她對怎麽養孩子如數家珍,照看一個嬰孩不在話下。
長公主經她們一勸,才覺得疲憊得眼睛都快睜不開了。幾乎是想着要好好睡一覺,便沉沉地睡去。
方氏将小嬰孩抱到外間,交給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奶娘。
玉樓跟着出來,小聲說:“公主懷上翁主本就是一個意外,生二公子的時候,太醫就說公主最好間隔四年以上再懷孕,誰曉得只隔兩年又有了。您也知道,公主懷着翁主的時候心氣不順,生得就困難。之前灌下的催産藥易傷元氣,不僅太醫言明,穩婆的意思也是公主以後最好不要再有孕了。”
“沒有就沒有吧!咱們公主一口氣生下三個兒女,已然是陳家的潑天富貴。他們難道還不知足?比起子嗣,自然是公主的身子最重要。侯爺呢?”
玉樓:“正在外頭等候……侯爺一刻鐘前才回來。”
方氏:“……他去哪了?”
玉樓:“郊外賞花。”
方氏:“……”
明知公主幾日裏随時會發動,還去郊外?雖然男子不能進産房,只能等在外面起不了什麽實際作用,可沒作用不代表就能跑到郊外逍遙。
妻子生産的時候是否等在外面,這是個态度問題。
方氏走出門外,見堂邑侯陳午正坐在院子裏賞花品酒,睜着一雙醉意朦胧的眼睛問:“姑姑,公主如何?”
穩婆其實報過喜,母女平安,他還給賞錢了。
方氏:“生産不易,公主累得睡着了。”
陳午聞言站起身:“那我先回屋,晚些再來瞧她。”
方氏:“……您慢走。”
你若是覺得男子不方便進産房,至少瞧一眼女兒啊。
不過他不想着要瞧一眼,方氏還不樂意把翁主抱出來受風呢。
阿嬌時而清醒時而困倦,眼睛慢慢能看得清人,圍在身邊的奶娘,她有一些記憶。兩個奶娘裏,其中一個在她七八歲的時候,害病死去。另一個直到她成為太子妃,還在公主府裏榮養,不過等劉徹登基的時候,也不在了。
阿嬌跟兩個人的感情不算多深厚,稍微懂事一點的時候。她在宮裏讀書,有數不清的玩伴,奶娘早就不貼身伺候了。不過,也算是回公主府的時候,偶爾能見到的人。
看到年輕的,健康的她們,自然會讓人心情不錯。
同阿嬌更親近的是玉樓和方氏……直到上一輩子阿嬌死去,玉樓還在長公主身邊伺候着。至于方氏,她就是方姑姑的親娘。一家三代都伺候着外祖母,乃是外祖母身邊一等一的忠仆。
一切從頭開始挺好的……但阿嬌也有不适應的地方,不如吃奶和生理問題。
她畢竟不是真正的孩子,吃奶的時候免不了有些羞澀。
這導致喂養她的兩個奶娘一致認為翁主體弱,不然吃奶的勁怎會如此小?證據:家裏奶的孩子總是不知輕重,能把肉皮嘬破。故而,兩人喂奶的時候總愛鼓勵阿嬌用勁。
阿嬌:“……”
更羞恥了。
另一個是生理問題不必說,她還是個裹尿片的小崽崽,哪怕有成年人的靈魂,也無法控制自己。雖說嬰孩吃完睡,睡完拉,才是無憂無慮、快快長大秘訣。可換尿片時的尴尬,誰體驗誰知道。
幾天之後,方姑姑見長公主漸漸能下床行走,便要離去。
太後身邊是少不了她的。
長公主親自起身,送到産房門口。
方氏臨走時叮囑玉樓:“你伺候着公主坐雙月子好好養着,務必把公主的身子養好。”
玉樓應諾。
時間一晃過去兩個月,阿嬌在期間弄清楚了自己身在何處——堂邑侯府。阿嬌記事之後,有關家的記憶就和堂邑侯府無甚關系。她一直跟随母親生活在公主府,兩個哥哥也一樣。不過,兩個哥哥至少對堂邑侯府有一些記憶,同父親陳午之間也有感情,不像阿嬌幾乎對陳午沒有孺慕之情,父親在她的世界裏只是一個稱謂而已。
原因很簡單,這個親爹不着調!
堂邑侯是個世襲的爵位,乃不起眼的一千八百戶侯。加上陳午本人才貌平平,長公主嫁給他是下嫁,但好在陳午家中有錢,家風也不錯。堂邑之地,封地不大,但非常富裕,還有鐵礦。
早年間,陳午亦有壯志。好運娶到長公主啦,還不能叱咤風雲嗎?可惜他一生的運氣都用在娶妻上,之後的運道急轉直下。總是做什麽敗什麽,領差必辦砸、當官定出事。命運似乎專愛打擊嘲諷于他,令他猶如《水浒傳》裏的楊志——押花石綱遇到風浪吹翻船,送生辰綱半路被劫,總能遇到倒黴事。
幾次之後,朝中不免有人暗中嘲笑于他。陳午灰心喪氣,長公主卻越挫越勇,積極為夫婿籌謀。正好碰上長公主的身份越發尊貴——同胞的弟弟當上皇帝,她覺得有用不完的勁,怎奈陳午受的打擊太過,心氣已消。
一心縱情風月,飲酒風流,俗稱破罐子破摔。
錢是用不完的,沒犯大錯爵位是不會丢的,又沒聽說過丈夫活着,公主還能另嫁的。一放飛自我,堂邑侯感受到紙醉金迷的快樂。兒子不管,妻子不顧,旁人看來就是不着調了。
阿嬌表示:躺平可以,責任感都消失是不是太過了。
阿嬌印象中的父親,對她十足冷淡。
這和阿嬌出生之後,夫妻倆的關系就越發僵化有關。
這對夫妻,屬于望夫成龍的妻子和相當鹹魚的丈夫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當然,堂邑侯陳午更值得譴責:他沒嘗試過積極解決問題,而是直接移情別戀了。
阿嬌不喜歡親爹,也有此緣故。
幸好親娘不是一根繩上吊死的性子,很快就物色到合适的小男朋友了。
父母之事,往往是一筆爛賬。
阿嬌将亂七八糟的想法抛到腦後,乖乖讓奶娘給自己換衣服。
館陶長公主今天出月子,要帶女兒進宮中見窦太後。
路途中沒發生什麽特別的事情,阿嬌只是覺得安車走得好慢。她特別興奮,困意來襲也沒有睡過去。
終于,安車來到長樂宮。
阿嬌自奶娘的懷抱,轉移到方氏的手中。
窦太後雙眼只能看到一點模糊的事物,相比不中用的眼睛,她更依賴于靈敏的耳朵,聽到孩子咿咿呀呀的叫聲,忍不住伸出雙手。
“把阿嬌給我抱抱一抱。”
這時候的老太太頭發是烏黑的……阿嬌在她溫暖的懷抱裏,露出無齒的笑容。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見!
你們問劉徹呢?
劉徹還沒出生……更準确的說法是王太後還沒懷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