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嫩蒜頭
劉徹一連在椒房殿留宿三日,除午膳之外頓頓陪着阿嬌一起用。這令阿嬌發現,她其實一樣的青春年少,精力并不比劉徹差多少……當然,她白天是可以休息的,劉徹不行。而且她聽身邊的內侍說,天子日日習武不曾落下一日。
除練武之外,他還要上學。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皇帝!課程表不說滿滿當當,也絕對算不得閑。
這就很厲害了。
阿嬌認為,劉徹很辛苦也該歇一歇了。果然,劉徹用早膳的時候告訴她,一會要離宮去甘泉宮一趟,至少耽擱兩日不歸。
“孤并非在甘泉宮還藏着幾個小美人……”
劉徹眼裏的柔情滿得快溢出來:“以後孤什麽都不瞞着你。這次的事叫孤心中害怕,遂打算在甘泉宮秘密操練出一支只忠心于孤的衛隊,裏面的每一位兒郎都要有以一當十志勇,為将點兵之才。另外,孤不是讓韓嫣鑽研新式的兵器嗎?一直以來成果斐然,近日更是鍛打出剛硬鋒快之三尺長劍。”
阿嬌知道,漢朝時的武器裝備是領先于世界的。
這離不開漢武帝決心用武力驅逐匈奴的志向。
阿嬌的沉默,讓劉徹以為她對新式鋼劍感興趣,提出要送她一柄賞玩。
阿嬌常用的武器是鞭子,但也就是舞起來能不傷到自己的水平,她拿劍來幹嘛?轉念一想,有總比沒有強,當劉徹付三日的夥食費了!
“好哦,你可別忘記。”
劉徹其實說完就有點後悔。阿嬌素來有話直說,你送她不感興趣之物,她不會給你面子說好喜歡。這不是冷水澆背,自讨沒趣嗎?難得阿嬌賞臉,劉徹撫掌大笑:“絕不會忘,孤一會就讓人送來。”
阿嬌:完全不明白劉徹為什麽高興得像一朵盛開的花。
天子笑容滿面地離開,椒房殿氣氛好得不行。這些宮女、內侍們身上都打着中宮的标簽,自然只盼着主子越來越好,他們的想法和太皇太後、窦太主一般無二,有寵的皇後腳跟才站得穩。
……要是帝後恩愛之餘,又能有小主子誕生就更好了。
阿嬌一般是用過早膳再穿衣打扮,梳頭宮女笑盈盈說:“主子面若桃花,氣色極佳,只需要薄薄地敷一層粉,根本不用上胭脂呢。”
Advertisement
青銅鏡照不分明,阿嬌卻覺得梳頭宮女并非哄她高興胡說。采陽補陰,容光煥發嘛。
提到上妝,她倒想起一事……阿嬌道:“我不用胡粉,你們以後也不要用了。”
所謂的胡粉,又稱為鉛粉,乃是用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由于它質地細膩,色澤潤白,并且易于保存,深受女子們的喜愛。從戰國時開始,流傳幾千年之久。各種有着穿越标簽的宮鬥文裏,少不了要提一句鉛粉有毒。阿嬌看過的一篇裏,好像還有妃子因此獲寵的……皇帝總要親近嫔妃,什麽時候也少不了啃一嘴的粉,肯定得感謝免他慢性中毒的恩人。
劉徹是不是會中毒,絕不是阿嬌拒絕鉛粉的首要原因,實在是鉛粉對皮膚的傷害特別大。它是會令女子膚白,但基本塗個十來年的樣子,容顏就衰敗得厲害,不能見人了。
不過,此時宮裏用的粉還是香粉、胡粉各分半邊天下。
香粉是用米粉做的,在裏面添加各種香料,吃進嘴裏也很安全。效果肯定和現代的隔離、粉底、幹粉等等一套下來沒法比,畢竟現代的化妝術又被戲稱為變臉術,能掩蓋一個人面上的瑕疵,完美突出優點。
此時的上妝,僅僅停留在白一點、氣色好一點。
這種香粉和胡粉比也還遜色……
阿嬌對臉上敷一層厚厚的粉,包括嘴唇也敷白再塗成櫻桃小口的妝容接受不來,倒不是她審美更高級更欣賞“自然感”的妝容,完全是因為上全妝吃東西不方便,補妝又要費很大的勁。
這話一出,程安應諾,青君則問:“胡粉不是更好用嗎?主子是不是覺得這一批進上來的胡粉不好,我再讓他們拿好的來。”
阿嬌搖頭:“不了,我不用胡粉也不讓你們用,是因為它有毒。”
梳頭宮女吓一跳:“呀!不可能吧?”
皇後用的東西大多都是太醫看過的,中宮有專門伺候阿嬌的太醫令、太醫丞和一衆太醫,共二三十人,其中至少有一半是窦太主花重金請來的專科聖手,還有打小時候起就給阿嬌看病的醫官,忠心可以保證,至少不會害她。
更重要的是胡粉好多人用,街上的鋪子裏也能買得到,和宮裏娘娘用的沒法比,次一等或更差的也有愛美的婦人肯花錢買,沒聽說誰用胡粉中毒的。
阿嬌見除程安之外,衆人都将信将疑,便叫來中宮太醫令——一個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爺爺。也許是活的歲數長,見到的怪事太多,太醫令對皇後要拿上好的胡粉喂老鼠的吩咐接受良好。
阿嬌本來是想弄一只兔子來做實驗的,但考慮到兔子體積太大,可能要吃很多的胡粉才會出現中毒的反應。她不太清楚胡粉的毒性有多強,就是用老鼠做實驗,也不知道該喂多少。
好在太醫令做事極有章程,找來數十只老鼠,每一只喂不同的劑量,椒房殿裏閑着的宮女、內侍都圍着籠子裏編號的老鼠記錄它們倒地不起的時間。
太皇太後聽說此事,特地叫阿嬌去長樂宮。
劉徹天天在椒房殿,阿嬌疲于應付,算起來也三日沒見過太皇太後了。
“……所以結果是?”
阿嬌:“胡粉真的有毒,外祖母也別用了。”
方姑姑忙追問常用胡粉會不會損傷壽命。
“咱們用來敷面的,又不是大量地吃進嘴裏,不會的。只是單用來敷面也不好,它初時是可令皮膚白皙細膩,但常用極損容顏。”
方姑姑放心下來。
太皇太後則招來中宮太醫令,詳細詢問過後,下令宮中不許再用胡粉。至于宮外?上行下效,有時候比直接告訴王公貴胄們胡粉有毒還有用。畢竟古代要傳播信息還蠻慢的,比起後世一旦檢測出某某産品有害,傳播速度之快,幾乎是打開啥軟件都能看到。
午膳老太太用的是膳房送上來的熊掌,屬“水陸八珍”之一。按照禮制的規定,太皇太後的飲食裏熊掌、象拔、駝峰、鹿尾之類的珍味必得有一兩樣才行,大宴時更是得齊備不能缺一樣。
之前阿嬌安排的膳食是不太符合規定的,原料都太過普通不夠珍貴。
老太太喜歡、願意按照阿嬌的安排用一日三餐……貴族們的飲食一般是四頓,該是一日四餐才對。誰也不會沒眼色的拿禮制說事!
這一頓不是阿嬌安排的,她沒動熊掌,烤得裏脊片配紫蘇葉卷一點大蔥吃得特別滿意,還有老母雞炖夠火候的湯,裏面是曬幹又泡發的菇,特別香。不是後世的香菇,而是一種阿嬌說不出名字的菇。
這都能泡兩碗米飯吃。
雖說熊掌送上來不吃也是浪費,但她要表明的是一個态度。
我不愛吃野味!
以後阿嬌在長樂宮用膳,膳房就知道不給她上野味了。
用完午膳之後,老太太走動一刻便要午歇。阿嬌昨夜鬧半宿,也有些犯困,長樂宮裏少誰的房間也不會少她的,便留下小憩。一覺醒來,老太太在寝殿外堂聽女官們一本接一本的念奏貼,旁邊自有秉筆的官員批改上疏,用印加玺,更有整理奏貼的兩三人,奮筆疾書做記錄的五六人。
沒有前情提要,阿嬌不太聽得懂奏貼裏的內容。
她想起早膳用的泡姜,讓程安找來嫩蒜頭。和用來做菜的幹蒜不同,嫩蒜頭皮發紫,最貼近蒜頭的一層薄衣稍軟。照理說現在不是嫩蒜出來的季節,但幾個行宮都有栽種反季蔬菜的“大棚”,不管是用溫室還是借助溫泉,都保證蔬菜、配菜一年四季都有産出,能供應主子們的需求。
青君準備配料。一種是醋,另一種複雜很多,紅糖、白醋、酒、食鹽等等。
阿嬌要腌的一種是臘八蒜,把蒜頭剝皮之後放進可密封的容器裏,再倒醋淹沒就好。她不太記得為什麽“臘八蒜”要叫“臘八蒜”,但她在現代的時候自己動手做過,還做得很成功,腌出來的臘八蒜蒜瓣湛青翠綠,酸香辣口。她曾經試過拉肚子的時候吃一顆,很快止洩沒吃藥。
另一種是糖蒜,她只吃過沒做過,抱着很可能失敗的準備一試。
二者的風味不一樣,糖蒜整顆腌制,做出來外皮是白色或淺褐色,蒜瓣呈半透明狀,口感酸酸甜甜幾乎沒有辣味,極為嫩爽。
這邊的爐子燒水咕嚕嚕響,忙活得熱火朝天。那邊老太太聽政,剛好遇到的是不太重要的一些奏疏,注意力全被阿嬌正在煮的糖醋汁吸引了。
又甜又酸好香!
這是在做什麽?
老太太心中嘆息一聲,想着:下次辦正事的時候,得把阿嬌攆到偏殿去……
作者有話要說: 劉徹說以後什麽事都不瞞着阿嬌是假的,別相信他。
注:阿嬌看的穿越文并不特指哪一本,只是瓶子以前想過的一個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