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太子妃她不幹了(24)
“他這兩個月挨的罵,比他一年的都多。
百姓罵完大臣罵。
大臣罵完皇帝罵。
參他的折子都快堆滿龍案了。
再這麽下去,宗梧都覺得自己的東宮要沒了。
花霧安慰他:“沒事,我們很快就能把龍案給掀了。”
宗梧:“……”
……
……
嘉和十七年,秋。
瑾王因鹽商一事,大受皇帝封賞,一時風頭無限,門庭若市。
而太子因辦事不利,被皇帝好一頓發罰,東宮冷清得宛若冷宮。
太子因為此事似乎有所收斂,接下來的行事作風低調了不少。
當然,這個低調,只是和他以前的作風相比。
與其他人比起來,那還是……
……
Advertisement
……
嘉和十八年,秋。
皇帝在初秋時染病,一病不起。
各路神醫都來看了,卻無人敢說能讓皇帝好起來。
皇帝時日無多了。
看似風平浪靜的皇城,暗地裏卻是暗潮洶湧。
太子與瑾王兩派的争鬥,已經完全放在明面上。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進京,擊鼓鳴冤,狀告臨州鹽商草菅人命、勾結當地官員欺壓鹽農,将他們往死裏逼。
此事不知為何,突然就被鬧大。
還出了人命,想壓也壓不住。
接着就是百姓們也開始抱怨,他們購買到的鹽裏摻了雜質,不如以前好,且還貴了不少。
如今的鹽業是真正的皇商,這件事自然得算在皇室頭上。
而這件事又是瑾王宗祈辦的……
讓鹽商們直接交出他們手中的家業,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和鹽商們合作,讓這些鹽商成為真正的皇商。
皇室插進來,鹽商的利潤減少了。
他們只能從別的地方找回來。
比如低價收購、壓榨鹽農,再摻雜物高價賣出。
這麽做也不是一天兩天。
只是以前沒這麽嚴重。
底層的普通百姓,知道他們不是這些鹽商的對手,根本不敢狀告。
鹽商商會裏,幾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正圍坐在一起商量對策。
“皇城裏供應的都是最好的……怎麽可能會有雜質?”
“我來之前叫人去買了一些……确實不太對勁。”其中一個鹽商,拿出一袋鹽,放在桌子上,“裏面摻了東西。”
大家依次傳看後,臉色更難看,“難倒是下面的人送錯了?”
天子腳下,他們還不敢明目張膽做這種事。
但其他地方……天高皇帝遠。
只要把當地官員收買,那就沒有消息能傳出來。
“這麽重要的事,怎麽會弄錯……我感覺這事是有人策劃的!”
他們這麽幹了多少年?
當初瑾王促成這事,都沒人敢跳出來告狀。
怎麽現在突然跳出來了?
這裏面沒人授意,那些人有這麽大的膽子?
“……”
大家彼此看看,同時想到了最近的朝堂局勢。
“大家先別急,先打聽清楚具體的情況。”
他們以為還有時間。
可是他們沒料到,這件事的發展速度遠超他們的預料。
第二天,就有一群人跳出來,聯合狀告他們的種種惡行。
這群人每個人都說得有理有據。
甚至有人還有證據。
這件事鬧得太大,皇帝垂死病中驚坐起,怒斥瑾王後暈厥了過去。
待皇帝醒來之後,只見了太子。
太子出來手裏就多了一道聖旨,将由他徹查此事。
……
……
入夜。
漆黑的碼頭,人影晃動。
“快快,把這些全部搬進船裏!”
“快點!”
管事的男人對着搬運工又踢又打,不斷呵斥。
其中一個搬運工不小心摔在地上,肩上的袋子被旁邊的尖銳物劃破,裏面的東西頓時散落一地。
“媽的,你在幹什麽!”
管事沖過來就是幾腳。
“這點小事都幹不好,你怎麽不去死!”
“都愣着幹什麽!看什麽看,幹活!”
管事吼兩聲,發現這些人都沒動。
他手中的鞭子一甩,往最近的那幾個人揮去。
然而鞭子并沒落下,反而被一股力量拉住。
管事的身體突然飛出去,砸在堆起來的鹽袋裏。
鹽袋嘩啦滾下,将管事給埋了進去。
管事從鹽袋縫隙裏,看見不遠處站着一道修長的人影。
月光拂過衣擺,泛着淡金色繡紋,讓管事心底的恐慌開始蔓延。
太子……
“全部抓起來。”
宗梧的聲音響徹黑夜。
“饒命……”
“官爺饒命。”
“都是他們讓我們這麽幹的……”
求饒聲在碼頭此起彼伏。
也有人往水裏跳,想要從水裏逃跑。
可惜很快就會被抓回來。
喧鬧的碼頭很快安靜下來。
檢書提燈為宗梧照亮,宗梧用匕首劃開鹽袋,從裏面抓了一把。
這些鹽裏,都摻了白沙。
摻白沙都算好的,有的直接摻河沙、碎石。
宗梧拍下手,“全部運回去。”
“是。”
宗梧當晚突襲,讓那些鹽商都沒時間處理罪證。
所以鹽商當天晚上都被請進了大牢裏。
……
……
宗梧為這件事忙得好些天都沒回東宮。
好不容易休息片刻,宗梧問檢書:“太子妃這兩日在做什麽?”
“……沒做什麽。”檢書道:“曬太陽、下棋、喝茶……”
宗梧手中的茶頓時不香了。
宗梧把茶杯扔到桌子上,“她可真是會享受。”
“……”
那可不。
“殿下……您覺得太子妃她……”檢書試探性地問:“她到底圖什麽啊?”
宗梧:“……”
他如何知道。
檢書:“您說,她是奸細吧,可這麽長時間,她除了幫您,沒有做過任何危害您的事。可您說她不是奸細,為什麽又有這麽大的變化呢?”
宗梧一直在等他的太子妃露出馬腳。
可她整天就喜歡給他出謀劃策,催促他趕緊登上帝位。
除此之外,她就什麽事也不幹。
好像真是一心想他當皇帝,她好當皇後,再給他生個兒子繼承皇位……腦子有病!
“最近東宮守衛增加一些,免得有些人狗急跳牆。”
這個案子牽扯的不僅僅是那些鹽商,還有許多官員。
“烏和留在東宮呢。他會照看好的,殿下不必擔心太子妃。”檢書覺得真有人铤而走險,倒黴的也不會是太子妃。
宗梧冷笑,“誰擔心她。”
“……”
不擔心太子妃戒嚴做什麽?
您都不在東宮,東宮除了太子妃,就是一個空蕩蕩的宮殿啊!
檢書也不敢說,只能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