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苛刻的劉氏
午時中,鍋裏的雞肉已經炖熟了,香味飄的滿院子。齊天魁父子倆扛着鎬頭剛進院子,就聞到了撲鼻子的香氣,原本就饑腸辘辘的父子兩個,在聞到這香味兒之後,更是受不住了。
“啥東西這麽香?孩子他娘,這不年不節的,你弄得什麽肉?這日子還過不過了?”齊天魁喊道。
齊家的日子過的普通,家裏有不到二十畝地,說起來倒是也不少。可是這些年朝廷征收的稅賦特別多,要拿出三四成的收成去交稅糧,剩下的這些要供着六口人吃飯。家裏這一個兒子倆閨女還都沒說親事,所以齊天魁過日子非常儉省。除了年節之外,齊家是見不到什麽肉腥兒的。
這滿院子的香氣,一聞就知道是弄了好吃的,齊天魁這臉色可就不太好看。這不年不節的,怎麽還想起炖肉吃的?這不是敗家麽?
劉氏一聽見丈夫的動靜兒,急忙就從屋子裏出來了,“哎呀,當家的回來了。今兒個是巧雲進山,不知道怎麽就撿了一只野雞回來。如今這天氣也放不得,我一想,幹脆就炖了大家夥兒解解饞。也好些時候沒見到肉了,你們爺們兒幹活又累,吃點兒好的吧。”
劉氏一邊說話,一邊笑着迎上來,手裏拿着布巾給齊天魁撣了撣身上的塵土,“快,去洗把臉,咱們趕緊吃飯。今天難得炖雞,都好好吃一頓。”別看劉氏跟巧雲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但是面對丈夫,可是殷勤的很。
齊天魁一聽說是撿來的野雞,這下子臉上可就松快了不少,“沒想到那丫頭還有這運氣呢,行,那咱們今天就全都解解饞犒勞犒勞。”說話間,齊天魁就吩咐齊永元去洗手預備吃飯。
這邊,劉氏也扯開嗓子喊,“死丫頭,讓你盛個飯也能這麽慢,你快點兒啊,一家子人等着吃飯呢。”
對于劉氏罵人,巧雲已經見怪不怪,早就習慣了。所以她連頭都沒擡,一聲不吭的把鍋裏的雞肉蘑菇都盛在了盆子裏,端到了外間地的桌子上。
飯菜已經全都做好上桌,這時劉氏才喊了繡美繡豔下地來吃飯。衆人圍坐在桌邊,劉氏開始給大家夥盛菜盛飯。這是齊家的規矩,不管什麽時候,飯食都要由劉氏分配,別人是沒這個權利的。
桌子上都是那種粗瓷二碗,挺大的,劉氏拿起碗成了冒尖兒的一碗飯,放到了齊天魁面前,接着又是一碗冒尖兒的,給了齊永元。到了劉氏這兒,就是一個平碗了,繡美和繡豔也差不多,都是平碗。
而這個時候,盆子裏的米飯,也就剩下了不丁點兒,其餘則是鍋巴。劉氏把米飯和鍋巴摻了一下,給巧雲盛了半碗。“那,吃吧。”
巧雲看着這半碗飯,臉上也沒啥表情,她已經麻木了,在齊家,她向來就是吃的最少幹活最多。巧雲不言不語的直接接過去碗,卻是并沒有直接吃飯,因為劉氏還沒有把雞肉分開呢。今天炖了雞呢,這麽好吃的菜,一定是要分開了吃的。
果然,劉氏又拿來了一摞小碗,開始給每個人盛雞肉和蘑菇。她剛剛給齊天魁盛上,好像忽然想起什麽來,就看着巧雲說道,“巧雲,你去園子裏拔幾棵蔥回來,再舀一碗醬,今中午沒有醬了。”
正常,中午是不吃醬的,都是晚上喝粥的時候吃。不過巧雲也明白,劉氏這是不想分給她雞肉吃,故意把巧雲支走。巧雲也不言語,站起來就出去進園子拔蔥了。
果然,等巧雲拔了一把大蔥扒皮洗淨,再舀了大醬進屋時,屋子裏的衆人早就分好了雞肉,甚至齊永元都把雞肉肯光了。盆子裏還剩下一點兒湯水,零星兒的幾塊兒蘑菇,而巧雲跟前,根本就沒有小碗。
Advertisement
“讓你幹點活就磨磨蹭蹭的,這麽幾棵蔥也得費好長工夫。趕緊吃飯,吃了飯還得幹活呢。”劉氏見到巧雲進來,白了巧雲兩眼說道。
巧雲也不辯駁,這種事情在巧雲的記憶裏不知道發生過多少回了。她現在沒別的要求,只要能吃飽飯就行,其餘的事情,以後再說吧。今天不是為了回家不挨打,她才懶得抓只野雞回家呢,往後,他們連野雞毛也別想看見了。
巧雲坐下,把盆子裏那些湯還有幾塊蘑菇倒進碗裏,然後就這麽把飯劃拉吃了。別說,這野雞的味道還真是不錯,雞湯挺鮮的,那蘑菇也挺好,鍋巴被雞湯泡開了,吃着還挺美。
繡美見到巧雲悶頭吃飯一聲不吭的模樣,不由得撇撇嘴,“賤皮子,活該挨餓。”
難得吃一回雞肉,加上巧雲的手藝真是不錯,所以大家夥吃的都挺飽。吃過了中午飯,齊天魁父子休息了一會兒就下地幹活,而齊繡美和齊繡豔則是繼續回屋繡花。
巧雲趕緊把碗筷都收拾下去,麻利的刷洗幹淨,就回了自己的屋子。
齊家是正房三間,東屋住着齊天魁夫妻以及齊永元,西屋住着繡美姐妹倆。原本巧雲也是住在西屋的,可後來繡美不高興成天往外攆巧雲,最後齊天魁就讓巧雲住在了東廂房裏。
說是東廂房,原本就是齊家用來堆放雜物的倉房,不過好歹是土坯壘起來的。齊繡美和齊繡豔一個勁兒的鬧着不肯跟巧雲住在一起,齊天魁沒辦法,就把倉房收拾了一下,簡單的搭了炕和鍋竈,屋子裏面随便抹了抹牆,就這麽将就着給巧雲住。屋子裏面很是簡單,除了地上的一架織機炕上一架紡車外,并沒有多餘的擺設。
齊家村這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織機,在巧雲的記憶裏,好像是沒有棉花。當地人會種麻紡麻線織布,大多數的人,穿的都是麻布衣裳。當然,也有葛,不過這葛織出來的布匹細膩,一般人家都是拿去賣,或者用來做衣服的內襯。
當然,齊家村也出産蠶絲,桑蠶柞蠶都有,不過很少有人會織綢緞。大多數時候,都是賣蠶繭的。絲綢的衣服普通百姓穿不起,加上蠶絲的價格不低,村子裏那些勤快的姑娘媳婦,就指着養蠶掙錢貼補家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