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子,頓時好些人就不高興了。
那買了許多的布匹,被曹掌櫃算錯帳的婦人冷哼道:“哪裏來的小兒,還是去玩你的吧,瞧你這歲數也就十三四歲罷了,豈會懂這些帳房先生才懂的事情,還是不要搗亂,快快回家去吧。”
周圍人也紛紛應和。
不是他們看不起人,而是自古以來,雖然會算賬的只能做個帳房,充其量未來最多也就是一個大掌櫃。可是,這些人在那些高官富商眼中也許很尋常,但是在他們這些百姓中,那已經是不得了的大人物。
誰家有個做了帳房的兒子,那這家就是吃穿不愁,讓鄉裏人羨慕不已的人家了。這樣的人很少很少,但是他們也不是沒見過,但是想要做上帳房,至少而立之年,那已經算是極為不得了的了,還沒見過誰家十幾歲的孩子有這本事的!
程兆兒也不惱,她知道以她如今的樣貌想要別人信服簡直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便笑道:“嬸子是不相信我說的話呢,我剛剛稍稍看了一下幾位嬸子大娘買的布匹,雖然有多有少。我雖然不才,倒是也心算了一筆帳,發現除了嬸子的,其他幾位嬸子大娘買的布匹的銀錢這位掌櫃應該都沒有算錯。即使是嬸子的,其實掌櫃的在幫你重新計算的時候,已經算對了,算錯的應該是那位指出掌櫃錯誤的書生!”
程兆兒既然來了,那麽就是有準備的,從她們剛剛吵架中透露出的各個銀錢的數目,又有她特地問詢的布匹價格,這點心算能力還是有的。因此,她便以此為契機出聲了。
那婦人不幹了,不僅是她,那幾位也不幹了,這硬生生的插入了一杠子,算是怎麽回事兒啊?
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了,平日裏整日為了生計奔波,難得有這樣的熱鬧,本以為很快就結束了,沒想到是事情又有了新的進展,這簡直比那些富人看的戲臺子還好看吶!
那婦人卻口氣不好起來,嗆道:“大家瞧一瞧啊,這大話說的!鄉親們可都看着呢,你今天要是不給我一個交代,我還真就給你個沒臉,讓你小子知道閑事也不是這麽好管的!”
程兆兒笑了笑,繼續道:“嬸子,确實是小子多管閑事了,不過嬸子也不要誤會,只是覺得鄉裏鄉親的,如果因為一點差錯最終弄的老死不相往來,實在也是不值得的。因此,也就冒昧的插嘴了。想必嬸子之前也沒想到鬧成這樣,這玉帛堂的布料想必嬸子也是萬分喜愛的。”
曹掌櫃也是一個人精一般的人物,也聽出這個小子是在幫自己呢,雖然不知原因,但是,還是無比的感激。只覺得真是天無絕人之路,當下也附和道:“李夫人,實在抱歉,今日也是實在不巧,一直管着帳的賬房家中老母過世,回家奔喪去了,因此才發生這樣的事情。發生這樣的損失我們也是萬分抱歉的。我們一直都是誠信經營的,小店願意将之前多收的銀錢如數歸還。”
那位李夫人聽了這話心裏的火氣稍稍減弱,只是到底心有不甘,只是也不好只是對着曹掌櫃發什麽火,畢竟人家話說的沒什麽可攻擊的弱點,一回眼,看到程兆兒還站在原處,便又将剩下的火氣全部撒在了她身上,不陰不陽道:“你小子是哪家的?這閑事管的,你是不是和這玉帛堂有親啊,要不怎麽幫着玉帛堂說話,真要說起來,看你的年紀,能有幾分真本事也說不定呢?”語氣裏盡是不屑,聽話的意思就知道這位李夫人是完全不相信程兆兒有真本事的。
程兆兒心裏高興啊,她正等着她的話呢,這樣她才能順勢而為啊。于是,便故作為難的接口道:“小子不是什麽人物,只是鄉下人罷了。本名趙成,小時候偶然發現自己對着算賬特別的靈敏,無論是買賣什麽東西,小子都可以很快算出答案,而不需要借助算籌。”算籌和現代的算盤類似,但是在怎麽類似,畢竟有所不同,化名趙成的程兆兒就算對算盤不陌生,但是,也是完全不會用算籌的。因此,這麽說也是為了堵住衆人的嘴。
李夫人一聽,更是不信起來,算賬這事豈是那麽容易的,就沒聽說過不用算籌的賬房和掌櫃的,這是糊弄誰呢?人群裏也響起陣陣的笑聲,顯然是都覺得這個小子太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居然說出這樣的話。想必是個楞子!當下,那李夫人嗤笑一聲,道:“居然還有這等事,鄉親們可都在呢!你可得讓我們開開眼,你這帳都是怎麽算的。今天,我這話就放着了,如果你讓我們這群人都相信了,那我就不追究這玉帛堂的責任了,如果不是,那我就保管,說你趙成和玉帛堂聯合起來騙了我們老百姓的銀錢!這裏的鄉親們可都是我的證人!”
作者君在桂林旅游了好幾天,昨天在機場等了十個小時的飛機,今天早上才到家,因此昨天沒來得及更新,今天回來睡了一天,先把昨天的給補了,明天雙更,補今天和明天的。
Advertisement
011 速算
更新時間2015-8-13 23:35:54 字數:2091
不得不說,這李夫人是個厲害的,倘若程兆兒如今不拿出點真本事來,或者真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鄉下婦人,那真的就被她唬住了。
只不過程兆兒是誰,她還愁着沒有機會給她表現一下自己呢!
于是,便道:“嬸子既然這麽說了,那小子就托大一回吧!”
那李夫人爽快的點頭了,不過心裏也有些打鼓,看這小子的穿着,雖然很幹淨,但是補丁摞着補丁,一看就知道日子過的很是拮據。
她本來真沒在意,以為是個頑劣的鄉下小子,是玉帛堂花了點小錢找來的托兒。結果,聽這人的談吐,發現似乎并不是這麽簡單。她娘家兄弟也是個識字的,甚至還是個童生,如今這小子給人的感覺和她兄弟給她的感覺有些像,都是文鄒鄒的。但是,又感覺其實是不像的,具體哪裏不像,她也說不上來。
不過,又一想,不用算籌就能算賬的事情還真沒聽說過,心裏又有些好奇!她也不是說非要找玉帛堂的麻煩,這是覺得這店做事也太不地道了。
想想之前,自己也算是這裏的老顧客了。今天,是被發現他們多收了銀錢,那不知道的時候呢,也不知道自己被多收了多少的銀錢了。想到這玉帛堂把她當成冤大頭一樣的對待,她就生氣不已。覺得膈應的慌!因此,她才控制不住脾氣,和曹掌櫃當街理論了起來。卻沒想到一下子就把事情鬧大了,如今也有些息事寧人的意思,她畢竟是個婦人,縱使有幾分潑辣,心裏還是膽小的。但是,這玉帛堂依然和她理論,讓她沒有臺階可下,因此才鬧成這樣。
這小子如今跳出來,把其他人的注意力引開了,李夫人心裏松了一口氣,雖然嘴上說的狠着呢,但是心裏也想着差不多就行了,鬧的太難看也不好,大不了以後都不到玉帛堂買東西不就成了!
程兆兒可不管李夫人這心裏究竟是怎麽想的。她當下便找人實驗起來,便對着當街看熱鬧的衆人道:“各位鄉親們,既然李嬸子說了,那麽小子也只有一試了。我看各位大娘嬸子的手上都拎着菜籃子呢,想必這是趕了早市買菜的。大娘嬸子只需要告訴我這一斤肉或者一斤菜是多少銀錢,你們買了幾斤肉和菜,小子我就能快速的告訴你們,你們買這菜以及肉,到底一共花了多少銀錢!”
衆人一聽來了興趣,若說只是單獨的算買肉或者買菜的錢,那不算是本事,畢竟他們這些做小本買賣的那是對自己賣的貨物門兒精。一斤東西多少銅錢,買了多少斤,他們也能快速算出來,做生意嗎,這點能耐沒有,他們也不敢做生意了。但是,這趕早市的人可不止買了一樣東西,那是琳琅滿目,少說也有兩三件,如果能很快報出究竟花了多少銀錢,那也沒幾個小老百姓能做到的。甚至有那家裏人口多的,或者要宴客的買上那麽十幾樣,那還真真是不好算啊!
想到這裏,衆人又興奮起來,好久沒這些熱鬧可看了。當下,有那麽幾個婦人開始躍躍欲試起來。
很快,就産生了第一個實驗者,這依舊是一個中年婦人,看着穿着也齊整,雖然不是什麽絲綢衣物,但是,至少沒有補丁,再看她手中的大籃子,有肉有蛋的,還真是多呢。
程兆兒眼一掃,便客氣的一拱手,道:“大娘請!”
這婦人也是個好事的,便道:“我今日趕早市的時候,買了上好的一條豬肉,稱出是兩斤八兩,每斤8文錢,買了雞蛋五雙,每個雞蛋1文錢,還買了四文錢每斤的苞谷面三斤和2文錢一斤的韭菜一斤,今日我花了多少銀錢?”那大娘說完,還得意道:“也是趕巧了,剛剛我才數過錢袋子,所以花了多少,我心裏清楚的很,你可別想蒙騙我。”
程兆兒等她話音才落,便準确的報出的答案:“是四十四文錢,大娘,小子說的可對!”這加減乘除,對擁有現代靈魂的程兆兒太簡單了,這些在現代,連個小學生可都難不住呢!除了要注意在這古代,這八兩等于半斤,其他的還真對她沒什麽難度。
那婦人一愣,便道:“對了,你是蒙的吧?”這話一出,之前将信将疑的村民可都是驚訝了,沒想到真的算對了,而且這麽快。
當下,上來充當實驗者的人越發多了。程兆兒也不挑,只要有人來問,所有的都能很快給出答案,算了十個以後,周圍人看她的目光都不一樣了。之前還帶着輕蔑,現在就是崇拜和吃驚了。
曹掌櫃更是興奮不已,看這小夥子可是有本事的很,這幾日賬房又不在,如果可以,将這位招攬過來算幾天帳,也算是給自己減輕壓力了。如此想着,他心裏暗暗盤算起來。
再說周圍的鄉民,包括之前那位李夫人,這回是真的服了。也只能感嘆,真的給他們看到了一個奇才罷了。要知道,剛才有一位商人,正好途徑此處,也來了興致,讓這位趙成算了一下,那可是二十幾兩銀子,三十幾種貨物,居然這位趙成小先生也不用算籌,且速度很快的完全算了出來,一個銅板都不差的,沒看見那個穿着絲綢布料的商人兩眼放光的盯着他嗎?!
真是奇人啊奇人。
當下,那李夫人也爽快而不失尊重道:“沒想到趙小先生如此有本事,婦人我之前失敬了,如此,我看在趙小先生的面子上,便不找玉帛堂的麻煩了。”她覺得今天,看到這樣一場大戲,也值了,接過玉帛堂夥計遞給她的多算的銀錢,也沒數,便走了。這個奇事,回去可以和自家老爺說道說道了。
人群中還有人要上前來算,但見趙成有些意興闌珊的樣子,也不怎麽敢了。原本,這人只是個小子,他們随便上前也是無所謂的,如今看來是個有本事的,他在鄉民們的眼中就不同了,心裏陡然生出一些對有識之士的敬畏,在他們心裏,賬房先生也不是他們這些泥腿子能比得上的。
還有一章補得今天的,還沒碼好,可能要到十二點後。
012 五百
更新時間2015-8-14 9:25:47 字數:2059
于是,人群也逐漸散去了。這時,那個商人上前一步,作了一揖道:“趙先生,在下有事相請!”
程兆兒微微挑了挑眉,她倒是沒想到沒讓曹掌櫃看中她的才能,倒是讓這位商人占了先了。而且禮遇的讓人驚訝。
這個時期可不是程兆兒原本熟知的重農抑商的朝代,商人的地位低下。這時候的商人貌似沒聽說地位低下,商人有錢買官的,或者是子孫後代從政為官的也不在少數,這些她都有意識的問過汪氏,汪氏雖然說的不是很清楚,而且有好些不知的,但是,程兆兒還是能夠感覺到,這個時代的商人還是能受到禮遇的。
光看這商人一身的绫羅綢緞和氣度,就知道這是個比較有涵養和知識的古代人。
程兆兒還是第一次和這種人打交道,心下有些打鼓。不過,到底是見慣世面的人,并沒有表現出什麽不妥來,而是沉穩的回敬了這位商人一揖,禮貌道:“不知這位老爺怎麽稱呼,小子不才,當不得老爺請字,有什麽事只管吩咐便是。”
那商人有些感嘆,這趙小先生穿着實在是破舊,沒想到禮數如此周全,真是奇哉怪哉,只不過這不是他要管的,便順勢答道:“在下可不是什麽老爺,只是一個管家而已,在下姓陳,趙小先生如果不介意可以稱呼我一聲陳哥,我這次途徑這裏,也購得一些東西,只可惜身邊只一位賬房先生,如今有些水土不服,實在也不能做事了。但是,行程擱置不了,如今那些貨物就差最後的點貨比對賬目之事,如果趙小先生願意與在下走一趟,在下願意出五百文錢。”
程兆兒心裏一驚,她不知道這五百文是出的多的還是少了,但是相比較她之前比對出來的銅錢的購買能力,五百文可是真多啊!因此,心動不止。她這邊還不清楚,一直關注程兆兒動向的确實暗暗咂舌不止,這銀錢出的可真多。
在玉帛堂,那位老賬房先生一月是八百文錢,這已經是在這裏非常拔尖的了,尋常人家的賬房也就五百文一個月。除了賬房,也算工錢比較拔尖的是衙門裏的捕快,也才不過三百文一個月罷了,想不到這趙小先生一天就五百文錢了,不過想想她的本事,倒也覺得值得啊!
程兆兒雖然很心動,也急需用到銀錢,但是,她理智尚存,關切的問道:“陳哥,不知是些什麽貨物,在哪裏清點,需要多久?”
陳管家暗自點點頭,這趙小先生雖然年紀不大,卻是個謹慎的,這樣他把貨物給他清點入賬,也放心多了。他這次在街道上閑逛,就是為了看看周邊有沒有些比較大的商鋪,然後找個靠譜點的賬房幫他把貨物清點一下,想不到得來全不費工夫。
于是,便用手指了指一邊道:“我那貨物不遠,就在那邊的碼頭那邊,這次出來也是為了尋一個賬房,我們老爺給我們定了回程時間,如今的行程耽誤不起啊!以趙小先生算賬的速度,想必可以給我省去好些時間了。”
程兆兒暗自覺得可行,那邊那個碼頭倒是不遠,汪氏還讓她過去那邊吃點東西墊墊肚子,這石磨鎮別看不大,但是卻還算比較不錯。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這邊臨近處是有個碼頭的,雖然不大,卸貨裝貨的人還挺多,外地在此暫歇的人也多,因而那邊小攤販多,比早市要便宜。如果去那邊,那邊人多,倒是也沒什麽好害怕的了。想了想,便道:“承蒙陳哥看得起,我就走這麽一遭,說句實在話,我也實在是缺銀錢,陳哥這回給的酬勞真是雪中送炭啊!我一定盡心盡力将貨物的賬目清點清楚。”
陳管家高興的點頭應和:“如此,有勞趙小先生了。”他知道他銀錢出的很多了,但是,這點銀錢他們也不差,主要是趕時間,如今這趙小先生如此的上道,又對他感恩戴德,讓陳管家心裏熨帖,覺得這回是遇到實誠人了。
便急急忙忙的在前面引路。
曹掌櫃有些急了,這街道上人這麽多,這小先生走了的話,可就不一定能找到了。便無視陳管家有些不善的臉色,上前攔了一步道:“趙小先生留步,今日既然你已得陳管家相邀,老夫也就沒什麽可說的了,只是後日許有大客戶來玉帛堂拿貨,那日趙小先生可否來此一次,實不相瞞,老夫這裏的賬房有事不在,也是實在沒辦法。後日,趙小先生能來幫一個忙,老夫感激不盡,老夫願意奉上五十文的酬勞。”
陳管家倒是沒說什麽,程兆兒心裏盤算了一下,五十文比之五百文差遠了,但是鄉裏鄉親的,也是一個照應,更何況,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就算只有五十文對程兆兒來說也是巨款了!當下,便爽快的答應了。并且仔細的約好了時間。
如此,不僅陳管家對程兆兒的好感更多,曹掌櫃也是感激不盡,他本以為自己雖然不比賬房,但是算賬還算沒問題,卻沒想到今天出了纰漏,想到後日越好有人來拿貨,他頓時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勝任這賬房的工作了。才出口相邀程兆兒。
但是曹掌櫃知道自己拿出的銀錢少了,但是,這裏不比過往商販,他們手中的活錢也少,這銀錢還是他自掏腰包的,沒想到這位小先生半點不滿也無,還非常爽快。又想到今天多虧人家解圍,心裏的好感頓時上升到了一個極限,當下和程兆兒說話更客氣了!
程兆兒把這邊的事情弄好了,便和陳管家去了碼頭,陳管家也是實誠的,那些貨物全部堆在碼頭邊,還沒有入船,程兆兒也不含糊,盡心盡力的幫他将貨物清點了一番,又核驗了一遍。如此,所花時間也比普通賬房快了一倍有餘,陳管家看她如此盡心,付錢之時也爽快的很。雙方皆大歡喜,程兆兒心滿意足的拿着五百文的錢袋子走了。
本來說好昨天夜裏發的,然後沒碼完就碎着了,今天還有一章。求收藏求推薦。
013 添購
更新時間2015-8-14 19:05:50 字數:2081
程兆兒拿到了錢,便尋了一處隐蔽的巷子,把衣服換了,在稍微整理了一番,如今又變成了一個小婦人了。
将銀錢拿出兩百文放在包袱裏,其他的全部貼身藏好,她便又走上了街上。
如此一來,有些銀錢了,她心裏的底氣也足了。便想着買點什麽回去。主要還是自己即使買了什麽,估計也留不住吧。這樣一想,她就很是郁悶了。有錢不能花也真是沒辦法,不過一點不花可是不行的。
先買了六個肉餡的大包子,把賣包子的小販樂夠嗆,這年頭,能一下子買五六個包子的還真不多!三文錢兩個,花了九文錢。程兆兒抓了一個咬了一口,味道也就一般,裏面的餡兒也不多。但是,總歸是肉,而且這年頭的豬肉,那本質上的肉香味,實在是濃郁。讓程兆兒一會兒就吃下去一個。
看見路邊有賣竹編籃子的,便花了一文錢買了個大些的。将包袱、包子什麽的都放在籃子裏,這樣方便多了。
然後,盤算了一通,她那屋裏是有個木盆,雖然有小又破,但是,她如今買回去個大的也是不行的,那張氏肯定要拿走的,而她如果為了個木盆和張氏吵起來,那村裏的人可救要說她的不是了。說到底,張氏是長輩,她總是和她頂的話,別人只會覺得這兒媳婦難相與。
便也忍了沒買。想了想,沒去玉帛堂,去了距離較遠的一處小布店,這店面雖小,但是,對于窮人來說,裏面的布料也是盡夠了,絲綢什麽的,他們也買不起啊!
問了一下價錢,他們身上這種粗麻布便宜,也就八文錢一尺,而細麻布就貴了,顏色比較暗淡,質地不怎麽好的要十二文一尺。質地上好,有些花色的要十五文一尺。但是,粗麻布那在手中粗糙的很,穿在身上也紮人,實在是不舒服,流點汗也不吸汗,還是細麻布好,細麻布其實質感已經有點接近棉布了,穿在身上舒服透氣很多。
想想自己身上的衣服,程兆兒也無語的很,窮人就是窮人,連衣服都穿不起啊!
想了想,程兆兒扯了六尺藏青色的細麻布,花了七十二文錢,又扯了三尺柔軟一些的帶花色的細麻布,花了四十五文錢,心裏也在暗暗嘆氣。這錢一旦花起來,還真是不經花啊。
嘆了口氣,去了賣肉的攤子上,八文錢一斤的肉是舍不得買了,倒是三文錢兩根的大骨頭可以買點回家熬湯喝,補充營養。令程兆兒高興的是,肉攤上還有兩只豬蹄,下奶的最佳食品之一啊,雖然三文錢一只感覺有點貴,但是肉攤販清理的很幹淨,上面基本沒有什麽毛了。于是,也狠狠心買了。
又買了十個雞蛋,便覺得差不多了。想了想,還是去了糧食店,買了兩斤大米,成色依舊不好,但是也夠貴的,六文一斤,花了十二文錢,又買了一斤苞谷面和一斤面粉,花了九文錢。
又買了些鹽和洗澡洗衣服用的胰子,花了五文錢,便做罷了。
這麽精簡了又精簡,程兆兒已經花去了一百七十二文錢。讓她嘆了口氣,真是不花不知道,這銀錢果然是花起來容易賺起來難啊!
擡頭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便往約定的地方趕去。到了那裏的時候,張伯和汪氏已經等在那裏了,但是王貴家的還沒到,程兆兒把她之前帶來的包袱蒙在了最上面,便走了過去。
見到張伯和汪氏,她叫了一聲張伯和嫂子,便給他們一人拿了一個大包子。她只吃了兩個而已,還有四個呢。
兩人先是推脫了一番,還是程兆兒硬塞給他們才作罷。三人便趕着牛車站在樹蔭下面等王貴家的。
汪氏看程兆兒提了這麽大的籃子,吃驚極了,道:“兆兒,你怎麽買這麽多東西,知道你繡活兒好,但是,也不能這麽花啊,如今以元不在家,你身邊總要存點錢吧。而且這麽多東西,你得做多少繡活兒啊,不是跟你說讓你坐月子的時候不能做嗎?你定是不聽話了。而且,那張氏還要你上交銀錢,你買了這麽多東西,可哪裏還有錢給她哦!”
程兆兒正愁着怎麽解釋自己哪裏來的銀錢呢,沒想到汪氏自己給她找好理由了,原來原本的程兆兒還會繡活兒啊,可惜她不會啊。不過,不會沒關系,以後就都是好借口了。
想到這裏,便拉着汪氏道:“嫂子,我這缺這缺那的實在沒辦法啊,只能買啊,等會兒這些東西我可是不敢拿回家的,能不能放到你家裏。”
汪氏有些為難,她那婆婆大概不怎麽樂意吧,但是兆兒這麽可憐,算了,她被罵幾句就被罵幾句吧,便點點頭同意了。
程兆兒知道汪氏為難什麽,看她最後還答應了,心裏更是感動。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看到汪氏一臉遮蓋不住的喜色,便道:“嫂子怎麽這麽高興。”
汪氏見程兆兒看出來了,也不隐瞞,便四下看看,周圍人不多,張伯也在愁着他的旱煙,便小聲和程兆兒說:“兆兒,今天我和我家當家的去了聖手堂了。”聖手堂是鎮上有名的藥鋪,裏面的老郎中在這一帶甚是有名氣。
程兆兒一聽,也關注起來,便“哦?”了一聲。
汪氏略帶着喜意道:“老郎中說我沒問題,身體健康的很,我家大朗也被老郎中強行看了,也是沒問題的,相信假以時日,我就能有孩兒了。”如此一來,汪氏的一顆心終于落了下來。
趙大郎也被看了?程兆兒面色古怪起來,這老郎中有魄力啊,不像時下的衆人覺得不生孩子就是女人的問題,其實男人也是有可能的。真想看看當時趙大郎的臉色啊!
程兆兒聽罷,壞笑道:“如此說來,我之前告訴嫂子的那些增加受孕的方法也許有效呢,等趙大哥回來,趕緊試試,也趕緊添個孩子啊!”
汪氏撲上來,擰了她的嘴一下,笑罵:“我怎麽都不知道,原來兆兒你的嘴巴這麽壞啊。”
打鬧了一會兒,王貴家的匆匆的來了。她們也走上了返程的路。
今天的補上了,求收藏求推薦^^
014 送禮
更新時間2015-8-15 13:53:49 字數:2177
一路上,王貴家的照常喋喋不休,她今天的心情不錯,帶過來的雞蛋什麽的基本都賣了,因此,話也跟着多了起來。
程兆兒依舊是只聽不說的,一來王貴家的那種性格程兆兒不怎麽看的慣的。二來,這個朝代她來了還沒一個月呢,什麽都不熟悉,萬一說錯了什麽話就不好了。因此,她也只是聽聽。汪氏是個熱絡人,別看她不怎麽喜歡王貴家的,倒也和王貴家的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起了天。
前面趕着牛車的張伯依舊趕着他的牛車,不言不語的。
王貴家的說了會子話,忽然覺得沒意思,看見程兆兒在一邊也不說話,挎着個籃子默默的望着周邊的風景,便往她那邊挪了去,一把掀開程兆兒籃子上面的包袱皮,程兆兒一驚,連忙将籃子往另一只手上挪去。
雖說,程兆兒反應也快,但是,王貴家的縱使沒看到具體是什麽東西,裏面裝的滿滿的那是肯定的。語氣上便不陰不陽起來:“吆,大郎家的,你婆婆這次對你不錯啊,給了你不少錢吧,看你買了這麽多東西。”
程兆兒氣的要命,她畢竟是現代人,所能遇到的都是職場上的人。縱使有那內心龌龊的,但是好歹都是受過教育的。
即使相互算計,大家面上那塊臉皮還是要維持的。還沒見過這麽不要臉面的,也沒真正見過這樣的場景,這婦人這麽沒臉沒皮,随意翻別人的東西真是讓她開了眼界了,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麽跟她說了。
汪氏見場面一下子凝滞住了,趕緊打圓場,道:“哪裏是兆兒的東西,那些都是我的,今天我當家的發了錢,我就給家裏添了點東西。”程兆兒感激的看了汪氏一眼,也附和道:“是啊,嬸子,你也我家的情況,我可沒什麽錢啊。”
王貴家的被程兆兒剛才防賊一樣的動作弄的很不高興,不過又聽程兆兒這麽說了只得作罷,想想确實也不可能,張氏的厲害她可是知道的。怎麽可能讓兒媳婦身上有一文銅錢,看這小媳婦老實巴交的樣子,也不是個機靈的,晾她沒這個膽子。
只是,路上到底不怎麽高興和汪氏和程兆兒說話了,兩人也不在意,随着牛車便一搖一擺的到了野鶴村中。
王貴家的等牛車一停,便哼了一聲,挎着籃子扭着身子走了。這裏程兆兒抱着圓圓,汪氏幫她挎着籃子,順着小路往家走。
圓圓許是今天吃的飽飽的,還有汪氏的二侄子陪她玩,小圓臉兒上還有淺淺的紅暈,嘴巴啪嗒啪嗒的,也不知道有什麽好吃的。
小拳頭握在小嘴邊,別提有多可愛,現在正半眯縫着眼睛,也不知道是要誰呢還是要醒呢。
汪氏正想把程兆兒送回家,程兆兒卻攔住了汪氏道:“嬸子,去你家,我這嫁過來之後還沒怎麽拜望過趙嬸子和趙叔呢!”
汪氏心裏一拎,婆婆那張嘴可不怎麽好,往常也說過程兆兒這媳婦兒不好的話,這程兆兒過去,婆婆會不會不高興?
只是,程兆兒說了,她這邊推拒就很不好了。也只能作罷,于是便滿懷心事的帶着程兆兒家去了!
她們倆避過了耿家的前門處,到了趙家門庭。剛到了門口,便看見趙大郎的娘正在院子裏打掃院子,旁邊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子,大概就是汪氏的小叔子趙二郎,正幫着他娘拿着簸箕呢!
見汪氏和程兆兒進來,那少年叫了一聲大嫂,又看了程兆兒一眼,叫了一聲耿大嫂,便扔下簸箕,進了裏間了。
程兆兒點點頭,爽快的應了一聲,見汪氏叫了一聲娘,趙大娘淡淡應了一聲,程兆兒上前一步,爽朗的叫了一聲:“嬸子!”
喊着,就上前一步,把孩子給了汪氏,一手接過汪氏手上的籃子,便搭起話來:“嬸子在忙什麽呢?我這嫁過來也才一年不到一點,也不懂事,一直沒來看嬸子和叔,今天正好拜托嫂子帶我去了鎮上,我就想着如今身體也差不多好了,多虧了趙大哥和嫂子,以及叔和嬸子的照應,今天也是來看看嬸子的。”
說着,從籃子裏掏出她今天特意買的藏青色的布料,塞到趙大娘手上,趙大娘見她話說的這麽漂亮,态度也軟化了些,見她又拿出布料來,一驚道:“這可萬萬不可,如今,以元不在家,你手上也沒什麽錢,哪能這麽破費?”
程兆兒拉過趙大娘的手道:“嬸子太見外了,以元從小沒了娘,還不都是嬸子和叔幫着拉拔的,如今我這新媳婦就算不是你的親媳婦,也不差什麽了,不過是點布料,是我和以元買來孝敬你們的,不過是做件衣服罷了。嬸子要是不嫌寒碜,就收下吧!”程兆兒之前就想好了,這趙大娘嘴巴似乎不怎麽好,而且原來也不喜歡程兆兒,但是,這人卻不怎麽壞。耿以元小的時候,也算是趙家老夫婦把他拉拔大的,對他比對趙大郎也不差什麽了。至于她不喜歡汪氏,是因為汪氏總是不生孩子。不喜歡程兆兒,就是程兆兒的性格問題了,畏畏縮縮的,大概是真不讨人喜歡。
那趙大娘見程兆兒這麽會來事,心裏也高興,也不知道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