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百花殘
如玥伏在皇帝膝上,微微啜泣,身後寶禪一一禀明阿哥所的情況,皇帝經歷了一宿的賊匪破城,本就十分哀痛,如今小公主那小小的身體也在自己懷中失去溫度,小公主冰冷的身子,那樣小,那樣的無力,那樣的單薄。
此刻俞公公将誠妃也領進來,誠妃面色蒼白,身子一直靠着大宮女書溪的身子,想來經歷一宿的城破賊匪入宮,已然不知何幾,小公主夭折,她心中十分內疚,一個軟綿綿還未長大的小嬰孩兒啊,還未曾像大阿哥般奶聲奶氣的叫她一聲額娘,便夭折了,誠妃語氣悲痛,眼中淚水滾落:“臣妾萬死難辭其咎,小公主過給臣妾膝下,鬧了一宿的賊匪,整個皇宮人心惶惶,臣妾去阿哥所,還是晚了!”
皇帝沉着目光,誠妃在面前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誠妃還未磕完,皇帝便揮揮手道:“誠妃,你起來吧,皇宮經歷此劫難,朕十分痛心,小公主又夭折,都是朕的錯!”。
如妃垂眸未動,掩着心中随時可迸發的痛楚,只做悲戚狀,道:“小公主夭折,不關皇上與誠妃娘娘的事情,是臣妾生的小公主無福!是臣妾福澤不夠。”。
皇帝長嘆一聲,如今身心俱乏,良久,說道:“小公主喪葬一應事物自幼俞公公照應,你們都各自回宮吧,朕要靜一靜!”
如玥與誠妃躬身行禮,方要退出大殿,只看二阿哥綿寧進殿,寶藍色長袍上身上沾染了些許血漬,神色悲戚,道:“禀皇阿瑪,儲秀宮梅香殿芸貴人被賊匪所傷,太醫未到,芸貴人血流不止,薨逝,永和宮旖旎樓偏殿的李答應,昨夜受了驚吓昏迷不醒,眼下宮女正在侍候,兒臣已經叫了太醫前去。”
二阿哥微微擡頭見皇帝沉色如墨,卻還是如實繼續禀明後宮的狀況,只撿要緊的說道“兒臣聽十七叔身旁的太監禀告,說是萬貴人與董鄂貴人欽安殿殿頂琉璃瓦,怎麽也不肯下來,兒臣猜想,許是經歷了賊匪一事,兩位吓壞了,言語不清,行事怪異,這才瘋魔般!眼下十一叔、十七叔帶着親兵在樓下與之盤旋,兩位貴人言道要見皇阿瑪!兒臣不知具體事宜,這才趕來問問皇阿瑪的意思!”
二阿哥見皇帝十分疲憊,微微又道“皇阿瑪若身子不适,只管下個口谕,兒臣稍後便過去傳旨。”
皇帝凝眉,神色不愉,見如嫔、誠妃躬身立于殿門口,還未退出大殿,二阿哥又等着他拿主意,皇帝悠悠起身,道“去看看。”
欽安殿,是供奉神佛的殿堂,高高的殿宇,十分恢弘。
然而,此刻,琉璃瓦上,兩個二八年華的妙齡女子,此刻瘋癫的癡笑,皇帝漸漸走進,還未等身旁的十一王十七王奏報,只看殿頂上,琉璃瓦上的萬貴人萬荟荟神色漠然,口中道“你瞧,大清的皇帝,皇帝,皇帝終于來了!”
董鄂貴人董鄂琅華雙眸含春,長眉入鬓,嘴角含着笑意,語氣還是那般的溫軟,道“雍正一脈子孫,真是窩囊至極!”
萬貴人身着湖綠長袍、寶藍對襟兒小坎,頸中挂着一串明珠,臉色白嫩無比,哪裏有經歷一宿賊匪慌張疲憊的神色,此刻神色溫然,雙目流動,秀眉纖長。她說的官話依舊不标準,聲音卻猶往常般輕柔婉轉,“皇上,你說我與琅華二人從這裏跳下去,史官與文官會不會也念叨個百十年呢?”
董鄂貴人微微一笑,神态明媚,輕輕的拿胳膊碰了一下萬貴人:“自然不會,你忘了雍正、乾隆年間的史書,怎麽說八王、九王?塞斯黑、阿奇那,一個腹疾保定,一個暴病京師。”
皇帝及其在場的人自然也聽出了什麽,皇帝不禁喝道“你二人究竟意欲何為!”
事到如今,萬貴人與董鄂貴人知道,所言已無需顧計,萬荟荟幾乎是直白地說道“皇上?你可知道,你真是肮髒,我沒日沒夜與你在床榻上,都覺的肮髒無比!”
董鄂琅華微微一笑,說道“天理教也好,賊匪也罷,皇上,你可覺的過瘾?”
萬荟荟接着說道“歷朝歷代,從未聽聞有人能攻破皇宮呢!”
董鄂琅華長出一口氣,看着那一抹明黃色,說道“這下,你無論如何下罪己诏,也瞞不過後世之人,也瞞不過後世的百姓,這是你一生的污點!”董鄂琅華輕輕一笑,語氣透着諷刺:“這也是你們雍正一脈子孫的污點,大清的江山,你們坐的好穩啊!穩到夜半天理教白蓮教衆人合力殺盡紫禁城!”
皇帝的眸子愈發暗淡,道“你二人究竟是誰!”
萬貴人一笑,道“我萬荟荟,雖然是你封的萬貴人,可另一個身份,乃聖祖八子八福晉義子之後,奉父命、祖父命,曾祖父命,與你雍正後人糾纏!”
董鄂貴人輕輕指着自己的胸口,一字一句,淡淡說道:“董鄂琅華,實則趙琅華,我祖父趙世揚,原皇宮二等侍衛,祖母康熙九子胤禟府邸四格格,祖母因曾祖父曾祖母被雍正害死,祖母抑郁而終,祖父教導我趙氏,自然也與你雍正一脈為敵,誓死不休!”
萬荟荟此刻笑的卻猶如盛開的牡丹花般,十分典雅,道“嘉慶,我八王、九王後人,就連我二人這不算後人的後人,自然是知道這成王敗寇的道理,如今,我二人本就沒打算活着出這紫禁城,可你,你也嘗嘗‘成王敗寇’的滋味。”
皇帝臉色十分難看,道“帶領天理教衆人裏應外合的小太監是你們指使?”
董鄂琅華驀地一笑,語氣輕蔑,進而開口道;“皇帝,好皇帝,幾個小太監不在皇宮內生活個十年八年,哪裏能清楚皇宮的的各宮的布局,以及東西南北各個甬道以及方向呢,我等祖上就在這皇宮而居,我等自幼就看過皇宮的構圖,自從進了宮,自然更加熟悉每條道路,每個宮殿!”
萬荟荟依舊笑面如花,看着皇帝,道:“你盡可将八王九王那僅有的後人們,屠戮殆盡,這樣,後世之人,永遠沒有人知道雍正曾經的毒辣,也沒人知道你們這幫雍正子孫的狠辣,去吧,趕快下旨,殺盡聖祖膝下八王九王後人。”
十一王永瑆、十七王永磷,兩位當今皇帝的兄弟自然面色不予,他們當然不會讓萬貴人與董鄂貴人繼續胡說下去,二人手下的弓箭手對準了殿頂的萬荟荟與董鄂琅華。二人靜靜的看着皇帝。
皇帝面色又沉了幾分,往事,湮滅了許久,都過了多少年了,這些隐秘的過往,皇家密事,為何在他這裏揭開,為何他這個皇帝要承受所有的傷痛,為何他這個皇帝當的這般無趣,萬貴人、董鄂貴人,自然留不得了,後宮不在乎在多些鮮血了。
在場的誠妃、如嫔自然十分驚愕,原來皇帝曾經這般寵愛的兩個貴人,竟然跟康熙的八子、九子有關聯。可畢竟往事如煙,如今當朝的皇帝是嘉慶,如今的江山是雍正後人在統領。
欽安殿遠處,皇後及淳嫔也将一切都看在了眼中。
皇後只是輕輕嘆道“等皇上整頓好了前朝,本宮也該進言,充實後宮,全國選秀了,眼下,後宮中的姐妹越來越少了!”
爾淳輕輕一笑,附和道“皇後娘娘說的是!”
排名不分先後!有嘉慶時期歷史中出現過的後妃,也有電視劇中的人物。
皇後 【鈕祜祿氏承凰】,禮部尚書恭阿拉的女兒,嘉慶帝府邸側福晉,嘉慶元年封貴妃。孝淑皇後喜塔臘氏(嘉慶帝原配)去世後,奉太上皇乾隆旨意晉封皇貴妃。到嘉慶六年才由皇貴妃而冊為皇後。居景陽宮,後遷至坤寧宮。
如妃 【鈕祜祿如玥】嘉慶初年被選入宮,賜號如貴人。嘉慶十年冊封為如嫔。十五年九月晉封為如妃。居翊坤宮。
誠貴妃 【劉佳氏素羽】颙琰為皇子時,入侍藩邸。生皇長子幼年夭折。嘉慶元年正月冊封為誠妃。十三年十一月晉封為誠貴妃。居承乾宮主殿。
華妃 【侯佳氏玉瑩】嘉慶元年正月冊封為瑩嫔。六年四月晉封為華妃。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去世。居鐘粹宮正殿。
慶妃 【王佳氏福雅】父伊裏布舉人。初賜號春貴人,嘉慶六年四月冊封為吉嫔。十三年晉封為慶妃。十六年二月十五日去世。居延禧宮【把電視劇中的福雅套在這個歷史人物身上!本文叫做王佳氏福雅】
信嫔 【劉佳氏素籣】,将軍本志之女。初賜號信貴人,嘉慶十三年十一月冊封信嫔。長春宮配殿。
榮嫔, 【郎赫榮】員外郎光保女。嘉慶時賜號榮貴人。嘉慶六五月初十日去世。居鹹福宮配殿。
淳嫔 【董佳爾淳】委署庫長時泰女。嘉慶初年賜淳貴人,六年四月冊封為淳嫔。二十四年去世 。居儲秀宮主殿。
安常在 【蘇完尼瓜爾佳安茜】公安英之女。本為宮女,因長得小巧玲珑,又善解人意,被嘉慶臨幸,封為常在。居鹹福宮配殿。
陳妃 【陳香玘】刑部侍郎表外甥女,因圓明園獻琴藝得皇帝喜歡,初封答應,後至宮中,至妃位。
玉貴人 【顧盼兮】從六品翰林院修撰之女,入宮封貴人,住旖旎樓。
李貴人 【李丹禪】榮慶班戲子唱青衣,初入圓明園封答應,回宮封貴人。
萬貴人 【萬荟】陳妃舉薦入宮,初封貴人,居玉照宮。
董鄂貴人【董鄂琅華】陳妃舉薦入宮,初封貴人。居玉照宮。
PS:還有幾個後妃小炮灰!蹲坑吧,都會如你們所願的!在啰嗦一句,清朝的公主是公主,格格稱謂是說的皇親貴戚大戶家的小姐,滿語翻譯成漢語叫法‘格格’。所以本文中出現的皇帝的女兒叫公主!
嘉慶朝是後妃與子嗣最少的一個朝代,子嗣只有四個:
先皇後生的二阿哥綿寧
現皇後生的三阿哥綿恺
現皇後生的四阿哥綿析
如妃生的五阿哥綿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