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回到江府
葉含玉的身子在發抖,江臨城見狀,手指擡起她的下巴,小心翼翼的幫她拭去淚痕,葉含玉更是不敢看他。
江臨城心中郁悶的開口:“你怕我,我可曾傷你了,他們将你們擄走,你不該是恨他們麽?”
葉含玉不說話,她現在不是恨誰的問題,而且她人生第一次經歷這些,她一直以來是個乖乖女。
此時旁邊知秋和杏梅也在低頭垂淚,縮着身子,閉着眼睛,顯然也不敢看眼前的一切。
這兩丫鬟,不過才十四歲而已,沒見過風浪。
此時紀海過來了,當他看到公子蹲在公主身邊時,感覺到不可思議,以前公子可是從不與公主靠近的,甚至很讨厭公主的強勢,現在卻完全不同了。
江臨城朝紀海看來一眼,下令道:“将屍體弄走,免得影響行人。”
紀海二話不說将三具屍體用麻袋裝起來,随即往亂葬崗去了。
那邊小巷子盡頭的鋪面此時已經人去樓空,顯然剛才這一幕都看到了,知道打不過,就都跑了。
葉含玉來到客棧,這會兒冷靜下來,她靠在軟榻上,好半晌沒說話。
江臨城派人送來的馓子已經端上來了,可是主仆三人卻沒有了食欲。
她是不是将這個時代想得太簡單了,這兒已經不是前一世。
第二日啓程去往吳郡,葉含玉主仆三人從屋裏出來時,在大廳處聽到有食客說話,說昨個兒蘇州城忽然加強了巡邏,半夜抓了一批拐賣苦力的人販子,難怪最近蘇州城裏總是丢失年青力壯的苦力,就是這一夥人弄去的。
昨個兒要上船的那一批苦力被救了下來,若是再晚幾日,早已經跑遠了。
主仆三人默默地聽着,內心很震驚,果然這些人販子沒人性。
上馬車時看到高頭大馬上的江臨城,葉含玉便移開了目光。
她本該感激江臨城昨個兒的救命之恩,若不是他來得及時,她們三人怕是難逃一劫,只是她這會兒卻莫名的說不出口。
上了馬車,車隊往吳郡出發。
傍晚時分就到了吳郡。
葉含玉一想到到了吳郡就得見到江家的長輩們,想起母後說的話,她也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态,這外頭世道太亂,若能在吳郡安生,她也沒有必要離開,反正到年底她就能回京城,雖然她怕露餡,但相較于外頭的世道,京城裏還不錯,她撒嬌也有人寵着疼着。
進了城,車隊直接往江家去。
一路上竟然沒有江家人來接,葉含玉感覺到不妙。
江府外正門,車隊停下,江臨城來到府門前,并沒有急着進去。
葉含玉從馬車上下來,看到氣派的江府,然而門前卻有些冷清了。
她是公主來吳郡,江家不應該出來相迎麽?不是都說君要臣死,臣還不得不死,這時代的君臣之間尊卑分明,為何江家卻并不着急呢?
府門內,有江家管事的匆匆跑了出來,上前朝兩人行了一禮,便說道:“大公子,老夫人有令,公子已經是驸馬,身份尊貴,不該住在江府,這吳郡這麽大,想必還有驸馬府可住的。”
紀海聽到這話,心頭難過的要命,這不是在變相的罵公子不孝麽?公子做了驸馬,為的是什麽,不正是為了整個江家麽。
江臨城卻是面色不改,也沒有反駁,他從袖裏拿出一封密信交給管家,說道:“還請金管家将信交給祖母。”
金管家也沒有再多話,拿着信匆匆進去了。
葉含玉的眼神停留在江府的匾額上,上面不是寫着江宅,卻寫着四個大字,叫東來山莊,倒是有些怪異。
再看這門前兩根大柱上的對聯,當真是大氣蓬勃,身懷大志一般。
江老夫人是一命诰命夫人,江臨城的父親是忠勇侯,若是江臨城沒成為驸馬,那他就必定是侯世子了。
葉含玉從對聯上收回目光,看到門前的兩座大獅子,很是威武雄壯。
那金管家去而複返,明顯臉色好看些了,迎着夫妻二人入府。
好在葉含玉是穿越來的,她對這君臣之禮沒有什麽感覺,若是放在前身身上,江府如此怠慢,那必定是拿出公主的威嚴的,江家是臣,公主是君,公主前來,居然無人出來迎接,葉含玉本該想到這件事的不平常。
以至于她多年後再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剛穿越過來那會兒真是傻的可愛,什麽也不懂。
公主與驸馬雖說能進去江府了,可是卻帶着兩人去了偏院,便是江臨城以前的院子也不給住的。
葉含玉對這院子的布局也不是很清楚,畢竟前一世本就随意的性子,對吃住上從來都不要求。
如今進入江府,看到這一處庭院,她也沒有覺得不妥當。
知秋和杏梅瞧見,立即不高興了,不由得的向葉含玉小聲說道:“公主,江府這是怠慢了咱們,居然安排的是偏院。”
葉含玉朝江臨城看去一眼,他們能住什麽院子,全在江臨城在江府的地位,想來他還與長輩有些誤會呢,看在他救自己一命的份上,她就不計較了,于是擺了擺手,說道:“偏院有什麽不好的,這兒安靜,清幽。”
葉含玉話落,江臨城聽到,忍不住朝她看來一眼,這一眼中少了厭惡,多了一分欣賞。
幾人進入院子,各自安置下來,主仆三人就已經癱下了,坐馬車累了一日,晌午那會兒沒怎麽休息,主要還是早上起的太晚,江臨城一路上都不曾主動叫她們起來過,除了那一次坐船故意騙了她們之外。
有吃食送來,三人下意識的先喝湯,是老鴨湯,味道不錯,裏頭還放了紅棗和花生。
“江府的夥食還不錯,葷素搭配呢。”
葉含玉笑道。
知秋和杏梅卻是提點道:“公主,你是太好說話了,第一頓,不應該好好的招待公主,接風洗塵麽?”
按理是這樣的,但葉含玉卻并沒有放在心上,她與江臨城并沒有做真正的夫妻,都不是你情我願的事,江家長輩與他置着氣,她也不能在這個時候給江臨城添煩惱吧。
此時老夫人的福安堂內圍着幾位女眷。
老夫人坐在主座,穿的是福壽安康的錦衣,額頭抹額中是顆藍寶石,顯得整個人高貴雍容。
此時老夫人何氏左手中握着一串念珠,想必平素還信佛。
而在老夫人膝着坐着一位少女,正是江臨城的親妹妹江鳳美,江鳳美今年十四歲,很得老夫人歡喜。
左右兩邊依次坐着大房與二房的人。
大房中兩兒一女,大兒做了驸馬,二兒成了侯世子,雖說還不曾公布,卻也是不差了。
而二房生的是一兒兩女,三個孩子都不曾成親,大兒子在京城為官,是禮部員外郎,已經有兩年不曾回來,下面一雙女兒,大女兒江鳳英,今年十六,上個月就開始看親了,想必成親就在這一兩年中。
二女兒江鳳燕,與大房家姑娘一樣,今年十四歲,都不大,倒也不急。
不過江家兒女相貌好可是在吳郡傳開了的,便是眼前的女眷數人中,放在外頭皆是上等之姿,小輩更勝一籌。
幾人圍在一起就是為了今個兒公主來了吳郡一事做個商量,她們也在等着公主什麽時候來鬧,想來公主能千裏迢迢來平江府,也就是說皇室已經答應了公主是外嫁為媳了。
都說官家的這個寶貝女兒長得極胖,還很醜,從八歲以後就不曾出宮見過人,卻因江家兒郎容貌好而遭了殃。
如今公主一來,就給了公主一個下馬威,來了吳郡,可不是在京城,兒媳婦雖是公主,但仍舊是晚輩,所以她們沒有第一時間去拜見,同時也正生着大孫子的氣。
江家後輩當中,就數長孫最有出息,文武雙全的好苗子,正因為那幾年打仗,他的終身大事耽擱了,二十六歲都不曾娶妻,給果被公主相中了,也是造孽。
此時老夫人何氏看着兩兒媳婦,說道:“這長樂公主到了東來山莊也有半日了,也不見她來鬧,這是怎麽回事?”
的确,這些長輩都在等着,就等着公主過來給個下馬威,雖然公主尊貴,可是公主是兒媳,長輩挑出錯來,放在外頭也占着理兒,倒也不怕。
天黑了,仍舊沒能等到長樂公主,幾人有些失望。
三個小輩姑娘中,江鳳燕對那又胖又醜的公主很好奇,想邀姐妹們一起去偷看公主,且看她是不是如傳言中一樣,若是這樣,到時必将她的名聲傳遍整個吳郡去。
江鳳美聽着卻是不以為意,可不想去看什麽公主,在長輩們各自回院裏去後,她也往外走,不想去那偏院。
葉含玉住的這處偏院叫世安居,還真的是世安居,安靜的不像話,裏頭的小花園小到只有幾株花,好在她也沒有看過禦花園,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葉含玉在世安居裏住了三日都不曾出門,那邊長輩的不派人來請,她也落得一個輕松。
而随着葉含玉的清靜,江臨城似乎也很清靜,從京城裏回來,做為江家長孫,居然三日都在院裏不曾出門的,就沒有朋友邀他吃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