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傷疤 (22)
,她度過了無憂無慮的三年。想着從嘉,眼淚落了下來,他一直在呵護她成全她,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勉強,想起夏日午後書房中從嘉枕着她肩頭打盹,從嘉教她練字,從嘉與她各自低頭忙碌學業,每每擡頭目光相觸,會心得相視一笑,每月初一十五陪她前往無為寺,一路上有詩有歌有典故,到了無為寺,她與瓒玩耍,從嘉與南星在不遠處對弈,風卷過後山松濤,濤聲陣陣在青鸾耳邊回響,青鸾再忍不住捂了臉失聲痛哭。
珍珠小跑步進來報信的時候,青鸾正在哭,哭得雙肩抖顫,若在以往,珍珠總是避開,她知道青鸾不願意任何人瞧見她哭,可是今日不同,珍珠大喊一聲姑娘,笑說道:“姑娘,國師來了。”
青鸾且哭且說,“珍珠,我負了從嘉,我沒有後悔過,可我今日後悔了,我想回到他身旁陪着他,沒有男女之情又怎樣?我跟他在一處無憂無慮,跟元邕總有無盡頭的煩惱。”珍珠有些無措,青鸾任性起來,“我跟從嘉本來好好的,可他假冒先生闖了進來,初見他的時候,我明明是讨厭他的,後來不知不覺被他吸引,總想去西院向他讨教問題,想要與他說話跟他喝酒,就那樣一次一次被他勾住無法自拔,他是不是對我施了邪術?”
珍珠向窗外看了看,元邕臉色黑如鍋底站着,又聽青鸾抱怨道,“他沒有從嘉好看,從嘉雙眸重瞳,他也沒有南星的仙風道骨,我為何偏偏就對他着迷?”元邕忍無可忍越窗而入,打橫抱起青鸾放在榻上,擡手為她抹着眼淚,“你這丫頭有點良心吧,你想他們對他們愧疚又能如何?你只能有一個夫君。”
“誰說的?”青鸾撲閃着眼認真說道,“你答應過的,你說登基後,會将皇位禪讓于我,我若為女帝,三個都要,一女三夫。”
元邕氣得鼻子都歪了,青鸾嗚嗚咽咽哭得厲害,兩手捂着臉搓着腳道,“你走,我讨厭你,不想見到你,都是你,拿什麽男女間的愛情誘惑我,讓我向往,飛蛾撲火。”元邕咬咬牙,珍珠指指外面,“王爺,國師還等着呢。”
元邕瞧着青鸾,一時半會兒罷休不了,箍住她腰放她站在榻上,扒下她手大聲道,“傻丫頭聽好了,南星到了,就在外面客堂等你,你哭個沒完沒了,哭得好醜,就這副模樣去見他嗎?”青鸾怔怔止了眼淚,吸一下鼻子,“哄我呢。”
珍珠在旁大聲道,“姑娘,不是哄你,國師果真到了,就在客堂中喝茶。”青鸾一把推開元邕,跳下榻跌跌撞撞就往外跑,一口氣跑到客堂,站在窗戶外面向裏張望。
客堂內一位青年僧人端坐着,斂着眼眸雙手合十似已入定,青鸾輕手輕腳走了進去,低低喚一聲南星,南星聞聽擡眸起身,他的身形較一年前分離時更加清瘦,灰色僧袍顯得十分寬大,他看向青鸾唇角微揚,漾出一個淺淡的微笑,輕聲說道:“青鸾,別來無恙嗎?”
青鸾撲過來抱住了他,南星身形一滞,不躲避也不回抱,任由青鸾抱着,青鸾吸着鼻子道,“南星,對不起,我慢慢才明白南星心中的情意。”南星搖頭,“我是方外之人,今生歷劫而來,我飽嘗過苦痛,失去親人,又與至親離散,卻惟獨未經歷過情劫,如今也經歷過了,我的修行圓滿了。”
青鸾松開他怔怔看着他,南星點頭,“心魔已消情劫已渡,阿彌陀佛。”青鸾抹了抹眼淚,“可是南星便不做我的兄長了嗎?”南星點頭,“青鸾,我此生都是。”青鸾帶着眼淚笑起來,比手道,“南星請坐,我們好好說說話。”
南星搖頭,“便不坐了,我住大相國寺,明日青鸾大婚,我一介僧人,便不來湊熱鬧,待青鸾大婚後,我有一事相求。”青鸾忙道,“南星有事,這會兒就說,我定萬死不辭。”南星微笑,“于青鸾是舉手之勞,于我難于登天,大婚後再提。”
南星說着向門外走,青鸾不舍,也知道拗不過他,既來了相見了,便已滿足,忙追上相送,到了門外,南星問道,“見過從嘉了吧?”青鸾啊了一聲,南星看她怔怔的,颔首道,“皇上與我同路而來,進東都後,我先去了大相國寺安頓,他應該先我而來。”
青鸾兩手拍在臉頰上喃喃自語,“我在做夢,一定是做夢……”元邕從斜刺裏跑過來,一把攥住她手,“君從嘉真的來了,來同文館的路上遇見竹君,竹君要帶着他的兒子前往瓦市子,他不放心兒子,跟着去了,說逛一逛就回。”南星在旁微笑,“他對于竹君,總是無可奈何的。”
元邕愣了愣,南星已轉身而走,身影不徐不疾融入夜色當中。青鸾追了上去,元邕一把拉住了,“大相國寺佛教盛會,一個月呢,想見面有的是時機。“青鸾指指南星背影,央求看向元邕,”懷邕,南星說從嘉來了東都,我是不是聽錯了?”
元邕攬她入懷, “沒有聽錯,确實是來了。”青鸾緊靠着他,“懷邕,我有些頭暈。”元邕咬牙切齒,“是啊,你是高興得頭暈,我氣得頭暈。抱着人家又哭又笑不撒手,想方設法讓他們來,還不如不來,哭上一場也就罷了。”
Advertisement
青鸾啊了一聲,元邕忙道,“我學南星念經呢,回去吧,哭得蓬頭垢面也好意思見人。”青鸾忙理了理鬓發,元邕嘆口氣伸手,“我來吧。”燈下為她解了珠釵理順發髻,端詳着說一聲好了,抽出她袖口絲帕為她擦擦臉,牽起她手道,“回去吧,回去敷些胭脂香粉,再換件外衣。”
邁上石階,身後有人喚一聲青鸾,青鸾身子一晃,元邕伸手相扶,青鸾推開他回頭就往石階下跑,一邊跑一邊喊着從嘉從嘉,元邕斜靠門柱抱了雙臂。
從嘉月白色錦衣外罩猩猩紅的鶴氅,腳踏銀色鹿皮靴,頭戴白玉冠,站在馬車旁笑看着青鸾,瞧見青鸾跑得急,忙往前緊走幾步迎了過來,兩人同時撲在對方懷中,緊抱住對方相依相偎,元邕長嘆一聲閉了眼。
青鸾泣不成聲,“從嘉阿芙蓉成瘾,如今可好了嗎?”從嘉笑道,“自然是好了,否則無顏來見青鸾,只是遭了不少罪,費了許多時日,否則八月十五我就會趕來。”青鸾直起身子看着他,顫着手撫上他的臉頰,“我錯怪從嘉了,心裏一直埋怨從嘉不肯前來。”從嘉握住她手,“青鸾大喜的日子,我怎會不來?我一定會來的。”
青鸾望着他,“我一直自責。”從嘉搖頭,“青鸾無需自責,你沒有錯,我也沒有錯,錯的只是緣分。”青鸾淚落如雨,“你總是為我着想。”從嘉掏出絲帕為她抹着眼淚,“青鸾以前從來不哭,是不是元邕太寵着縱着你,你便成愛哭鬼了。”青鸾點頭,“我确實較以前任性許多,想哭便哭,想發脾氣便發脾氣。”
從嘉嗯一聲,“這樣很好,以前的青鸾太過強韌,強韌得讓人既心疼又無奈。”又為她拭拭眼淚柔聲道,“青鸾出嫁後,我候在同文館,等青鸾歸寧。不哭了,可好?”青鸾點點頭又靠向他懷中,小聲道,“從嘉,我想大昭了。”從嘉笑道,“那便随着我回去住一陣子。”青鸾嗯一聲閉了眼眸,“只有從嘉對我最好。”
元邕驀然睜開眼,目光如利刃,只旁邊把守的衛兵哆嗦一下,再無人理他。馬車簾掀開,竹君抱着一個嬰兒下來,笑對青鸾道,“這是君翊,十個月大了,青鸾姐瞧瞧。”青鸾啊一聲接了過來抱着,君翊安安靜靜趴在她懷中,烏亮的眼眸裏含着笑意,唇紅齒白漂亮得象是乞巧節的持荷童子,青鸾笑道,“真漂亮。”
從嘉笑起來,“長得象我。”青鸾嗯一聲,“看過從嘉小時候的畫像,确實一模一樣。”仔細看着他的眼眸笑道,“也是重瞳呢。”從嘉點頭,“安靜乖巧,甚少哭,常常笑。”青鸾笑道,“性情也像從嘉。”
君翊似乎聽懂了他們的話,咯得一聲搖着小手笑了起來,青鸾十分喜愛,抱在懷中不肯撒手,從嘉手指刮過君翊小臉,輕聲道,“青鸾,這是我的命根。”青鸾點點頭,想說什麽看一眼孩子又止住了,從嘉笑笑,“芳菲的事,我知道了,塵歸塵土歸土吧。我會在淩雲閣供奉她的牌位,她的舊物,詩作畫像女紅都留着,翊兒長大後也有追思生母之所。”青鸾嗯一聲,“總覺得翊兒能聽懂我們的話,本不想當着他的面提起。”從嘉搖頭,“他母親的事,我會一五一十告知,不會隐瞞分毫,誰是誰非且由他去判斷。”
青鸾仰臉看着從嘉笑起來,從嘉也看着她笑,元邕忍無可忍,對竹君招招手,“竹君,過來。”竹君笑着過來,“瞧這一張臉酸得都綠了。”元邕指指馬車旁,“竹君瞧瞧,象不象一家三口?”
竹君看過去,眼神變得不可捉摸,過一會兒蹦跳着過去笑道:“外面風大,再凍着翊兒,有什麽話,皇上與青鸾姐進去再說吧?”
從嘉笑說不忙,青鸾抱緊翊兒道,“東都寒冷,不比大昭,竹君說的有理,快些進去才是。”從嘉伸手去抱翊兒,翊兒緊抱着青鸾脖子不撒手,青鸾笑道,“還是我抱着,還以為小嬰孩都是肥圓肥圓的,翊兒卻是小小美男子,那兒都長得剛剛好。”
元邕在旁悄悄撇一下嘴,過來皮笑肉不笑對從嘉比手道,“大昭皇帝陛下請進。”從嘉一笑,“懷王曾是朕的先生,便不用虛禮了。”
☆、119. 結局
臘月二十三日,殷朝兩位皇子舉行了盛大的婚禮,靜王妃是三品護國将軍,也不坐轎,騎一匹棗紅馬,绡金紅衣窄袖長裙英姿飒爽,反倒是靜王坐轎,弱質美男回眸瞧着自己的王妃溫和一笑,引得路旁看熱鬧的女子們臉紅心跳。
懷王妃更不用說,有大昭國皇帝親自騎馬送嫁,送嫁隊伍綿延數裏,排場赫赫,轟動了整個東都。
入夜元邕進了洞房,站在門口瞧着青鸾,一襲紅衣端坐在床,白皙修長的手指交叉在一起,靜靜垂眸等候,元邕看了許久,方邁步走近,青鸾聽到他腳步聲擡眸看了過來,行走間朱衣紅裳若漫雲翻卷,金冠束發,長眉飛揚眼眸帶癡,青鸾微笑着向他伸出手來。
元邕來到她面前,單膝跪了下去,仰臉看着她,一手握住她手,一手撫上她粉嫩出水的臉頰,紅唇微動卻沒有開言,癡望了許久,突将臉埋在青鸾膝頭,萬般委屈道,“青鸾,君從嘉欺負我。”青鸾哦一聲,元邕伸手抱住她腿,“剛剛向他敬酒,他當着那麽多人的面,說我以皇子身份娶親,辱沒了青鸾。還有瓒,私下裏一直叫他姐夫,我剛有個不悅的神色,都沒說話,瓒就說我欺負他,要告訴他阿姊去。青鸾……”
青鸾抿着唇笑,拍一拍他的後背笑道,“從嘉以娘家兄長的身份前來,自然是要替我出頭。瓒是孩子,懷邕還跟他計較嗎?”元邕埋頭悶聲道,“青鸾不為我出頭嗎?”青鸾笑道,“懷邕日後富有四海,還用我為你出頭?”
元邕嘆口氣,“可是大昭那些人,我一個都不敢惹。”青鸾俯下身,身子貼着他後背,低低在他耳邊道,“大喜的日子,不是該忙着洞房花燭嗎?”
元邕手臂環得緊了些,“後背疼。”青鸾忙忙起身道,“我來瞧瞧傷口。”元邕搖頭,“最疼的是心裏。”青鸾一愣,元邕仰起臉眼巴巴瞧着她,“青鸾日後每次瞧見君從嘉,都要相擁相抱相依偎,還要說那些貼心的話,說他對你最好,還認為他最好看。是嗎?”青鸾歪頭思忖,“我說過嗎?”
元邕擡頭瞧着她,“青鸾看着我,我英俊嗎?”青鸾嗯一聲,“君似青山多妩媚,懷邕今日分外英俊好看呢。”元邕得意一笑,“那,我比君從嘉好看吧?”青鸾蹙一下眉,“可是,懷邕沒有從嘉的重瞳啊,我頭一次瞧見從嘉,就覺得十分好看,眼眸中似有星河,轉眸間波光流淌,懷邕不知道,從嘉每次出宮路上遇見的少女都沖着他癡笑呢。”
元邕哼一聲站了起來,“我沐浴去。”青鸾追了過來從背後抱住他,“大喜的日子,又泡在醋缸裏了,任誰對着從嘉癡笑,我也只是打趣,從來沒有嫉妒過,可是若有女子對着懷邕笑,別說是笑,就算是看一眼,我都想将她們的眼珠挖出來。”
元邕不動,任由她抱着,“青鸾也抱南星了,青鸾明明知道,就算你抱女子,我都忍不住嫉妒。”青鸾臉貼上他後背,“沒有南星相助,就沒有今日的我,懷邕,我對南星有依賴更多的是愧疚,他不象從嘉,從嘉有他的江山天下,從嘉有翊兒,從嘉日後還會遇見相愛的女子,可南星他,此生注定深山苦修孤單寂寥……”
青鸾泫然欲泣,“我對南星,無能為力。”元邕忙轉身抱她在懷中,“是我喝幾口酒瘋魔了,我心裏都明白的,可我忍不住要嫉妒,我去沐浴,青鸾等着我。”青鸾揪住他衣襟咬一下唇,“不如,一起……”
元邕心花怒放,将她橫抱在懷中吻上她的臉頰,低聲說道:“青鸾可知自己今日有多美?剛剛揭去蓋頭只瞧一眼,便被勾去了魂魄,與賓客們喝酒的時候,我渾渾噩噩的,滿腦子都是青鸾,恨不能将他們趕走,恨日頭西落太慢,我回來的時候在門口瞧見青鸾,竟挪不動腳步,我的心跳得飛快,似乎就要跳出來,青鸾青鸾,這個令我死去活來的丫頭,娶進門這般不易。”
青鸾心裏咯噔一下,又是這四個字,眼光掃過冉冉紅燭,何必去想那些?擡起雙手勾着他脖頸靠在他胸前笑着,“既不易,可要倍加珍惜。”元邕親吻着她的耳垂,含混不清說道,“我寵青鸾,當如金定寵二哥……”
青鸾愣了愣笑了,“說反了吧?”元邕自顧忙碌,沒有答話,青鸾捧起他臉輕拍一下,“怎麽是金定寵二哥?”元邕笑道,“青鸾不知道,昨夜裏青鸾與從嘉敘話,沒人搭理我,我氣惱苦悶,想着去瞧瞧二哥與二哥說說話。誰知……”
元邕笑道:“我到了門口,看窗戶上一雙剪影,就沒敢進去相擾。二哥讀書,金定就在一旁挑燈,二哥作畫,金定壓鎮紙,二哥寫字,金定執袖磨墨,二哥喝茶,就着金定手裏茶盞,二哥要沐浴,金定就若這會兒我抱青鸾一樣抱起二哥,二哥掙紮不許,金定虎着臉,等太國師醫好你,我定将你養得健壯些,到時候你來抱我就是,沐浴過床榻之上,金定舍不得讓二哥動一下,還不時停下來問,腿可疼嗎?”
青鸾大力拍一下他臉,“這你也偷看?”元邕笑得狡黠,“我輕功好啊,神不知鬼不覺,再說了,我們一直憂心二哥的身子,這下知道了,二哥好着呢……”青鸾又拍他一下,“不許再說了,不過,二哥就安心享受金定的寵愛?”元邕搖頭,“怎麽會?二哥看書便讀出聲,讀給金定聽,都是二哥以前從來不屑看的書,二哥作畫,畫的是金定,二哥寫字把着金定的手,喝茶的時候,二哥喝一口金定喝一口,二哥視線裏須臾不能離開金定……”
元邕說着嘿嘿笑了起來:“我偷聽偷看的時候,不小心踢到窗臺下的花盆,金定聽到跑了出來對我怒目而視,剛要動手,二哥在屋中喚了一聲,她急忙轉身回去,笑說道,剛睡着怎麽又醒了?二哥說金定不在身旁睡不着,她就沒再出來。”
青鸾一把揪緊了他的袖子:“今日上花轎前,金定笑嘻嘻對我說,告訴元邕,夜裏小心點,他看到的,我都要看回來。我當時沒明白,想要追問,已經起轎了,金定也上了馬。”元邕也有些慌,四顧看了看,“二哥怕冷,他們裹着被子,我也沒看到什麽呀,不過是聽得多了些。”
青鸾臉埋在他懷裏,“今夜裏便老老實實吧。”元邕撸了撸袖子,“我們是洞房花燭,她與二哥也是,我就不信她能抽出身來,我不管,我的洞房花燭不能虛度,誰愛看就給她看,反正挺好看的。”
青鸾嗯一聲:“就是,金定保準脫不開身,吓唬我們呢。”
二人拿出壯士斷腕慷慨悲歌的決心繞到屏風後,沐浴在溫熱的水中漸漸放松,将諸事抛在腦後,不知何時糾纏在一起,浴桶中的水潑濺出來,地面漸成汪澤,沒有風,卻有細浪卷起,漸漸波濤洶湧,直至掀起驚濤駭浪……
榻旁一對青銅連枝燈,其上紅燭冉冉躍動,間或畢波一聲爆出燈花,燭火搖曳着慢慢昏暗下來,直至次第熄滅,留一室黑暗,黑暗中聲響未歇,窗外下弦月緩緩升起,月色照着庭院,軒窗上投下桂花樹影,風吹過時樹影微動,枝幹縱橫纏繞似人影交投。
風送來絲竹之聲透過窗棂,随即有旖旎的歌聲想起:一笑喜相逢,似嫦娥,下月宮。丹山念夜鸾求鳳,天臺路通,巫山簇峰。柳稍露,滴花心動。正情濃,鴛鴦枕上,又被五更鐘。
良宵苦短更漏相催,二人從酣眠中被喚醒,梳洗更衣,相攜入宮拜見皇帝與宸妃,皇後被圈禁後,每有重大場合,都由宸妃替代。
福寧門外遇見靜王夫婦,靜王神采飛揚唇角帶笑,靜王妃笑嘻嘻走了過來,拉住青鸾的手,瞥一眼元邕道,“雖沒有你二哥好看,也還不差。”轟的一聲,青鸾感覺腳底都在發燒,通紅着臉低着頭誰也不敢看,昨夜裏的一切自己想起來都臉紅,何況被金定看了去?元邕一把将青鸾奪了過去護在懷中,“二嫂昨夜裏難道得了空?”
金定大言不慚,“一宵不睡于我容易,可我怕累着你二哥,前半夜忙了半宵,後半夜你二哥睡着了,我就出去逛了逛……”靜王喚一聲金定,臉色有些緊繃,金定忙道,“給你懷中塞了迎枕,整日抱着我手臂,我也不好受,酸麻不堪……”靜王又喚一聲金定,臉紅到了脖子根,元邕嘻嘻笑道,“二哥昨夜裏果真只忙了半夜?”靜王沒說話,一行人上了福寧殿丹樨上,靜王抿一下唇道,“我們也忙了一宵。”
金定一跺腳,元邕笑了起來,貼着青鸾耳垂說道,“放心了?”青鸾沒理他,喚一聲二哥道,“這兩個人愛胡鬧,以後我管着懷邕,二哥管着金定。”靜王笑說聲好,金定哼一聲,“不是說了嗎?咱們府上,我說了算。”靜王看她一眼,“胡鬧的時候說了便不算。”金定嗯一聲有些蔫頭耷腦,靜王伸手握住她手輕聲道,“行了,你如今是懷邕與青鸾的二嫂,都說長嫂如母。”金定扭一下身子,“他不恭在先。”靜王低聲哄勸,“可是你與他玩鬧,吓着了青鸾,你舍得嗎?再說了,我們總裹在棉被裏,他能瞧見什麽?”
青鸾在一旁抿着唇笑,就聽金定不滿道,“他聽見動靜了。”靜王笑道,“我們都是靜悄悄的,哪有動靜?”金定哼一聲,“就你最愛哼哼……”靜王的臉再次通紅,好半天輕咳着喚一聲懷邕,元邕忙道,“二哥,我也是無意中撞見的,我再不敢了。”靜王聲音發沉,“以後你去了,只能在客堂候着,我的寝殿書房你都不許靠近。”
元邕忙說遵命,進了福寧殿坐着說幾句閑話,皇帝看一眼青鸾道,“南陽王剛剛被廢,就冊封三郎,天下人難免覺得朕無情,是以朕想着緩一緩,誰想昨日朕見過了大昭皇帝,大昭皇帝言外之意,殷朝委屈了他的義妹,朕十分氣惱,他的父皇見了朕從來禮讓謙恭,他卻倨傲,一個偏僻小國的皇帝,實在嚣張。懷邕是不是也覺得委屈了?”青鸾與元邕對視一眼,此時說話不會,不說也不對。
靜王見狀在一旁微笑說道,“父皇,兒子近來總覺倦怠,經大昭太國師診脈,說是想要長命就要打斷腿骨重新接過,兒子想要一試,只是此舉可能喪命,兒子想在醫治前瞧着懷邕入主東宮,我元氏江山穩固,兒子死也可瞑目。”皇帝驚道,“英兒你……靜王笑笑,“孩兒的身子,不能再拖了,過了初一就請太國師過來。”
皇帝長嘆一聲,“那便過年前冊封吧。”元邕忙攜了青鸾下跪,宸妃在一旁喜笑顏開,“皇上,熙兒能不能封個皇太弟?”青鸾瞧她一眼,幸虧你有個好兒子,皇帝笑笑,“宸妃啊,幸虧生了三郎。”宸妃眨眨眼,“皇上此言何意?”皇帝起身道,“你無需知道,朕瞧瞧淑妃去,過會兒開宴再帶她過來。”
宸妃撇撇嘴,待皇帝走後,方哼一聲說道,“那裏是去看淑妃?宮裏新進了兩位江南女子,皇上十分喜愛,夜夜笙歌,連續幾日都是召兩名女子一起伺候,也一大把年紀了,這身子可吃得消嗎?”金定忍不住一笑,靜王垂眸不語,青鸾低着頭扭着手指,元邕一聲輕咳,“母妃,這些後宮之事,就不用對我們這些小輩提起了。”宸妃站起身,“我也乏了,回去歇息一會兒,你們自行作耍就是。”
宸妃一走,靜王看向元邕,“日後要讓青鸾約束宸妃娘娘,懷邕勿要護短。”元邕忙說知道,靜王笑笑,“父皇在服食丹藥。”元邕一驚,“父皇向來明白……”靜王擺擺手,“誰又肯服老呢?既攔不住,就假作不知順其自然吧。”
青鸾看向靜王眼眸中的深意,心頭一個激靈,難道說?随即将懷疑壓在心底,展顏微笑。
三日後元邕冊封為太子,青鸾為太子妃,因慶寧宮尚在修建,與青鸾遷入安富坊一處別宮,與靜王府比鄰而居,同文館近在咫尺,青鸾出後門就回娘家,分外舒心惬意。
元邕冊封次日,青鸾前往大相國寺與南星相見,南星微笑道,“知道青鸾忙碌,本打算年後再去拜訪。”青鸾搖着手笑,“思來想去,南星可是想見符離嗎?”南星點頭,“兄長一直在四處尋訪,他遣使向大昭求親,也是為了我,烏孫使臣在炀城時,曾數次去到無為寺,我躲避未見,如今兄長被俘,我理當一見。”青鸾咬咬唇,“不只是相見,我去求懷邕,讓他釋放符離。”南星搖頭,青鸾執意道,“這個忙我幫定了。”
夜裏對元邕一說,本以為他會皺眉,不想元邕笑道,“南星能釋懷是好事,讓他去勸勸符離,簽了和談書,我大殷朝富庶繁盛,不要他納貢賠銀,只要他相贈兩千匹大宛良駒,并承諾有生之年不再發動戰争,就放他走。”青鸾訝然道,“皇上可答應嗎?”元邕搖頭,“父皇要烏孫向殷朝稱臣,符離寧死也不會答應。”青鸾蹙眉道,“那如何做?”元邕摸着下巴,“往後拖一拖吧,父皇今日問起烏孫是不是真有藍眼白膚的女子,唉……”
元邕無奈搖頭,青鸾忍不住說起自己的擔憂,“懷邕,皇上近來沉迷女色服食丹藥,是不是二哥暗中安排?”元邕一笑搖頭,“再怎樣,二哥不會暗算自己的父皇,二哥只是知道管不了,我已經試着說服父皇,可父皇服食丹藥後精神大振,說是能長命百歲,根本聽不進去。”
青鸾松一口氣,“倒是我多心了,如此甚好。”說着話倒向元邕懷裏,“那我便一心一意将自己養好了,好盡快懷上孩子。”元邕一挑眉,“不急……”青鸾揪住他,“怎麽不急?母妃一再提起什麽皇太弟。”元邕就笑,“母妃偏心,不過有青鸾疼我。”
青鸾嗯一聲,兩相依偎,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來年初二,靜王兩腿重斷再接,受盡苦痛折磨,煎熬半月後油盡燈枯,氣若游絲之時,金定趴在耳邊一連聲大喊,“我有了身孕,我有了身孕,我有了身孕……元懷英,你若死了,就看不到我們的孩子了。”将靜王硬生生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月餘後,從嘉帶着衆人南歸大昭,青鸾灑淚相送。
半年後,皇帝一日晨起中風暈厥,朝政為元邕所把持,符離被釋放,承諾終此一生不會再征讨他國,南星帶着瓒向青鸾辭行。
一年後靜王痊愈,太國師離開東都雲游,臨別前青鸾問起太國師,曾說過元邕終其一生死去活來,究竟何意?太國師笑道,“後面的話,青鸾可記得嗎?”青鸾茫然搖頭,太國師笑道,“青鸾關心則亂,回去仔細想想,老衲去也。”
任青鸾呼喚追問,竟頭也不回走了,青鸾投目向官道盡頭,太國師當年,究竟還說過什麽?竟是絞盡腦汁想不起來,元邕靠她更近些,将她攬在懷中,“丫頭,我們回家。”青鸾嗯一聲,仰起臉兒瞧着他展顏微笑。
元邕将她的手握在掌心,二人棄車步行,并肩進了南熏門,穿過尋常巷陌到了安富坊,安富坊鱗次栉比的深宅大院後,緊鄰着十裏禦街,禦街盡頭是雄偉壯麗的宣德門,宣德門內飛檐重重宮闕巍峨,坤寧殿潔白的丹陛階一階階向上延伸,正靜候新主人的到來。
新帝年號大德,一代英主文治武功,有他的獨寵縱容,他的皇後不必操持後宮,而是與他并肩治理家國天下,堪稱一代驕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