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武當山上摧肝腸
紀曉芙站在一旁,也是吃了一驚,随即道:“多謝爹爹!”
紀清眼望女兒,想到她年幼之時如何天真活潑、如何長成一個亭亭少女、後來如何離家而去,心中百感交集,面上雖然不顯,但也不再出言斥責。
張無忌見他二人終得紀清允可,也感高興。
紀清待楊逍站起,仍是冷冷地道:“你自己作的孽,自己去跟殷梨亭交待罷。我紀清教女無方,沒臉見他。”
紀曉芙低聲道:“爹爹,這不用講,我們本來也要去的。”
紀清倒是一怔,嘆了口氣,再無話說。忽地想起一事,端起張無忌所配的湯藥,一飲而盡。
跟着楊紀二人帶了楊不悔來,與外公相見。紀清見外孫女生得玉雪可愛,與紀曉芙幼時極為相似,終于面色稍霁。
過了十數日,紀清已然痊愈,楊逍四人便向紀清、方柔告別,要上武當山去。紀清夫婦也不再留,送了出來。
方柔見丈夫雖來送行,但仍是悶悶不樂,心知他對楊逍實是極為不喜,只是顧念女兒,才不加以阻攔,于是将紀曉芙拉到一邊,放低了聲音道:“你爹爹心裏本就有氣,若是眼看着你們完婚,更不知要氣成甚麽樣子。你們也不必理他,在外邊自己拜了天地便是。等過幾年,想來他氣也消了,到時若是想念我們,可再回來看看。”
紀曉芙含淚答應。四人與紀清夫婦道別,徑往武當山而去。
這日行到武當山下,張無忌說道:“楊伯伯、紀姑姑,我不上山啦。你們見了我太師父他們,也別提我名字。”
他本來對太師父和六位師叔伯極為想念,也知紀姑姑此去,要向殷六叔說明不能嫁他的情由,心中十分願意幫忙相勸,但想到自己已命不久矣,衆師叔伯聽了必定難過,他又不善說謊,便不願與他們厮見。
楊逍與紀曉芙也不勉強,與他商定下山後在一間客店之中相會,便帶了楊不悔上山。
到得山頂,行近觀外迎客亭,只見亭中有四人,都作道家打扮,那自是武當的知客道人了。
其中一人在當年張三豐百歲壽宴之時,曾見過紀曉芙一面,這時認了她出來,說道:“紀姑娘來找殷六師叔麽?這二位是誰?”
紀曉芙道:“是……有事求見殷六俠。”語音微微發顫。
Advertisement
那知客道人見她含糊其辭,也不多問,入觀通報。不一會出來說道:“請進來。”
紀曉芙三人跟着他進觀,走到大廳之中。殷梨亭已迎了出來,道:“紀姑娘,你——”本要問她何以忽然到訪,何以對婚事一拖再拖,忽見她是與一名男子、一名女童同來,知客道人卻并未跟他明言,先是一愕,随即生出了一個極可怕的念頭,不由得面色微變,頓了一頓,才又說道:“紀姑娘,這兩位是誰?”
楊逍道:“在下楊逍,見過殷六俠。”
楊逍在江湖上是個大有來頭的人物,殷梨亭也曾聽過他的名頭,這時見他與紀曉芙同來,心中不自禁地感到一陣懼怕,但口中仍是說道:“不知楊先生大駕光臨,沒能遠迎,還望恕罪。”
當下四人分賓主坐定。紀曉芙低頭說道:“殷六俠,我……我曾經說過,我實在對你不住,一切你要看開些,你記得麽?”
殷梨亭想起那日五哥自盡後,她曾出言安慰,似乎正是說了這句話,道:“我記得。”
紀曉芙道:“那是因為……因為……”她頓了一頓,顫聲道:“我已經和他……做了夫妻,有了孩兒。”說着眼望楊不悔。
殷梨亭心中大震,霎時之間,憤怒、傷心、苦楚、憎恨等諸般心情紛至沓來,一時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向楊逍道:“是你強逼的她,是也不是?否則她怎會……她怎會……”
楊逍面上閃過一絲愧色,正要答話,紀曉芙忽地低聲道:“我……我并不後悔……和他……”說到這裏,牙齒咬住了下唇。
殷梨亭忽地低下頭去,雙手掩面。楊逍和紀曉芙面面相觑,都不做聲。
過了一會,殷梨亭淚眼模糊,擡起頭來,勉強說道:“你……你心中很愛他,是不是?”
紀曉芙臉色蒼白,緩緩點了點頭。
殷梨亭神色慘然,道:“你們……我……我……”說了兩個“我”字,再也接不下去。
楊逍與紀曉芙都感歉疚,說不出話來。
過了良久良久,殷梨亭道:“紀姑娘,你們走罷。甚麽婚約之事,再也不用提了。”說了這句話,轉身朝着後堂奔去。突然間失足摔了一跤,随即躍起,片刻間奔得遠了。
楊逍與紀曉芙攜了楊不悔的手,走出殿外。均感心頭沉重,又驚又愧,又喜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