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預言
起風了,吹得屋檐之下的紅燈籠左右搖擺。檐角上方懸挂的風鈴在長風之下鈴聲陣陣,宛如有歌女在遠方淺淺清唱,悅耳動聽。
此時院子裏寂靜無聲,空無一人,則更顯得冷清異常。
她好歹也是堂堂王妃,晉王殿下的正妻,太後竟一個随身伺候的宮女都給沒給她留。想必是故意讓她住這間屋子的。
只是她心情竟不清楚太後究竟在試探她什麽?
今日入宮她想着有晉王殿下陪着,便沒有讓畫眠跟着進宮。如今看來還真是失算了。看來以後不管去哪裏都得帶着畫眠那丫頭,不然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冷清不說,出了事都沒得商量。
葉世歆輕輕推開正屋的房門。
房門咯吱被推開,一瞬間撲面而來的熟悉感,讓她覺得分外親切。像是冥冥之中有什麽牽引着她,讓她不由自主地就踏入這間屋子。
屋子裏光線不足,格外的昏沉,使人看不真實。
她悄悄走到燭臺前将蠟燭給點燃了。
火光一閃而過,蠟燭被成功引燃。燭火沉寂,火苗搖曳不定,屋子裏暗影重重。
借着微弱的一捧火光,首先映入葉世歆眼簾的是一面巨大的屏風。屏風上頭畫的是一幅仕女圖,旁邊提的是《詩經·周南·桃夭》裏的一句話——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宜室宜家,雙宜,原來名字是這麽得來的。
看來這間屋子無疑就是蘭桂姑姑口中那位雙宜小主的閨房了。
也不知這人現下在何處,和自己又有什麽淵源。太後竟将她安排在這間屋子裏住。
室內的陳設瞧着有些古舊,應該是上了年頭了。但勝在幹淨整潔,纖塵不染,倒也不會讓人對這間屋子心生厭惡。
Advertisement
事實上她非常喜歡這間屋子,那種易于尋常的熟悉感讓她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倍感親切。
床榻、衣櫃、女兒家的梳妝臺,上頭的妝奁盒子,每一樣都擺放整齊。
除了最基本的家具之外,屋子裏還設有兩面書架。書架上有許多書,堆放整齊,鱗次栉比。
她粗略掃了一眼,藏書的類型非常齊全,《左轉》、《三國》這類的史書,也有《孫子兵法》、《吳子》這類的兵書,像《百草集》、《本草綱目》這類的醫書也不少,還有一些記錄山川河流和風土人情的地理紀要,就連民間的一些話本這書架上都放着好幾本。
光看這些書葉世歆就大致能猜到主人應該是位聰慧好學的女子,且興趣愛好非常廣泛,極有可能還是個博聞強識的才女,學問頗深。畢竟她還沒見過哪個閨閣女子的房中有這麽多的藏書的。
像她房裏除了醫書之外頂多再多放幾本話本,閑來無事之時用來打發打發時間。旁的書是一概都不會出現的,因為她完全不感興趣。
她置身這房間,似乎能夠透過漫長的舊時光窺見主人坐在燈下看書的模樣。
長風呼嘯,床幔輕搖,咿呀作響。
她扭頭看到兩扇半開的窗戶。風從外頭穿梭而進,吹得整間屋子越發空蕩寂寞。
她走到窗邊輕輕将窗戶給關上了。
屋子裏瞬間歸于密閉,風消失了,床幔也不再搖動了,周邊的環境變得愈加寂靜了。平添了幾分詭谲和陰森。
如若在別處,恐怕她早已被吓哭了。可今日她非但不怕,反而還想在這裏多住幾日。
這是一間有故事的屋子。這間屋子的主人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屋子裏籠統就這麽大,她大致掃了兩眼,便已看清陳設和布局。
葉世歆從書架上随意拿了兩本書翻了翻。
其中有一本名叫《天象紀要》,記錄了歷朝歷代的欽天監所觀之星象,內容詳盡,無一不察。
她随意翻看了兩頁,覺得很新奇,特別有意思。
她來了興致,索性搬了把椅子坐到書架旁翻閱起來。一時間竟看得入迷了。
“承化七年,農歷九月初九,紫薇星北移,麒麟子降世。古法有預言:麒麟子,百年難得一遇,其血能解百毒,故而百毒不侵;然其命格帶煞,現世之後,家國大亂,禍國殃民……”
麒麟子說的不就是自己麽?
家國大亂,禍國殃民……
葉世歆五指僵硬,全身的氣血紛紛往上湧,翻滾沸騰。一瞬間冷汗直冒,居然動彈不得。她雙頰蒼白,絲毫不見血色。
師父只告訴她她是百年難得一見的麒麟子,她的血可以解百毒,卻從未告訴過她這段預言的後半句。
家國大亂,禍國殃民。試問普天之下,誰能容她?
難怪這些年來師父和父親他們那般費盡心思地隐藏她的身份,唯恐被他人覺察。
她死死咬住下唇,全身發冷,整個人止不住瑟縮發抖。
“歆兒你看什麽呢?想不到王妃竟這般勤奮,這個時候還不忘看書。”熟悉低沉的男聲毫無預兆地撞入耳中。
葉世歆整個人倏然一驚,迷茫地轉頭,卻見男人居然從房梁之上一躍而下,神奇地出現在了自己眼前。
葉世歆:“……
她猛地擡頭一看,發現房頂不知什麽時候已經破開了一個大窟窿。
她心下一慌,忙将手頭的書一口氣合上。動了動自己僵硬的五指,扯出笑容,“殿下你怎麽來了?”
她抖動肩膀,讓自己恢複正常,千萬不能讓他瞧出異樣。
“王妃被困慈寧宮,本王怎會不來解救你于水深火熱之中?”他挑眉一笑,悠閑自在地開起了玩笑。
他撈來椅子,刺喇喇坐下,說不出的氣定神閑。
這人不像是夜闖慈寧宮,倒像是來喝茶的,心情居然這麽好。
他遠遠往桌面上瞟了一眼,見到了封面上四個醒目的大字。
“你竟還看《天象紀要》這種書?”男人覺得有些好笑,“這書也就騙騙你這種姑娘家。”
葉世歆輕擡眼,心一懸,忙追問:“殿下看過這書?”
林木森:“本王早八百年就看過了,兒時在禦書房讀書,不願聽阮太傅講課,這種書就是本王用來打發時間的。”
葉世歆:“……”
“您不信這裏頭的東西?”她面露驚訝。
男人冷冷一笑,不屑一顧,“胡謅亂扯,瞎幾把扯淡。”
葉世歆:“……”
葉世歆有些無語,“這好歹也是歷朝歷代的欽天監所著,怎會如殿下說的這麽不堪。”
林木森:“這書中那些天象記載倒還可以看看,可有些預言就太扯了。”
“何以見得?”
“來,書給我,指給你看看。”晉王殿下朝葉世歆伸了伸手。
葉世歆把書拿給他。
他随意翻出其中的一頁,照着上頭的記載朗聲讀出來,“承化七年,農歷九月初九,紫薇星北移,麒麟子降世。古法有預言:麒麟子,百年難得一遇,其血能解百毒,故而百毒不侵;然其命格帶煞,現世之後,家國大亂,禍國殃民……”
“你聽聽這預言說的,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有人的血能解百毒我倒還相信。可你看看後面這句,命格帶煞,現世之後,家國大亂,禍國殃民……一個國家的興衰在于君主是否仁德,是否得民心,是否擁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能力,豈是區區一個麒麟子就可以左右的?你若說這個麒麟子就是君主,他能禍亂一個國家,這我倒也信了。可若這個麒麟子不是君主,他只是一介普通人,他又如何掀動得起一場驚世浩劫?”男人語氣嚴肅,有他自己的堅持,“本王始終認為能攪動風雲的必是那身處高位之人,是那些朝堂之人,而非僅僅只是一則預言之中的所謂的麒麟子。”
“殿下您心胸豁達,見地獨到。可自古君王薄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殺千人,不可錯過一人。有了這麽一則預言,那身處高位之人如何能夠放心?”
“如若父皇真信了這則預言,你覺得你現在還能看到這本書麽?”
比起旁的帝王,當今這位聖上确實開明仁德,從不濫殺無辜。
可葉世歆從來就不信帝王之心。過去不信,不代表現在不信。現在不信,也不代表以後不信。這則預言就像是紮在皇帝心頭的一根刺,它紮得深,埋進骨血,是可以忽視,可不代表它不存在。
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君王的涼薄和猜忌始終存在。
“我知道你在想什麽,說實話我也不信我那位父皇。這些年他不知不覺中也變了很多。”
“抱歉殿下,我說得有些多了。”葉世歆從林木森手中拿回那本書,重新放回書架,輕松一笑,“不過就是一則預言而已,是不是真的還兩說。反正都是旁人的事情,與我們無關。”
“怎麽樣,你還好嗎?”晉王殿下四下打量這間屋子。
葉世歆聳聳肩,“如你所見,我一切都好。”
“今日慈寧宮到底出什麽事了?”
葉世歆将花盆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晉王殿下。
他聽完面色駭然大變,“好狠毒的心,竟算計到了皇祖母頭上。”
“他們的目标是殿下你。”葉世歆看着他,“您有什麽打算?”
“引蛇出洞。”男人濃眉挺挑,胸有成竹,施施然說出話。
葉世歆聞言一笑,“殿下和皇祖母一樣的想法。”
晉王殿下起身往屋子裏轉了轉,面露嫌棄,“皇祖母也不知道給你找間好的屋子,這裏未免簡陋了一些。”
聽他提到這屋子,葉世歆便有些好奇,“蘭桂姑姑說這間屋子原來的主人是雙宜小主。我入京不久,這宮中許多人我都不甚熟悉,不知這雙宜小主是何許人?”
林木森像是被觸及到了某些最遙遠的記憶,一時間神色透着複雜。
葉世歆見他這般表情,知道這其中定是什麽皇家秘辛,不是自己應該過問的。
她忙說:“是我唐突了,我不該問的。”
“其實倒也不是什麽不能說的秘密,只是這一向是皇祖母的心病,旁人輕易碰不得。”林木森循着記憶,慢騰騰地說:“雙宜姑姑本是民間孤女,孤苦無依。當年皇祖母随先帝南巡,在南境無意之中救了雙宜姑姑。兩人投緣,皇祖母又見其可憐,便認了雙宜姑姑為幹女兒,帶到宮中撫養。雙宜是閨名,是皇祖母給她取的,宜室宜家之意。”
“那她本名叫?”
“顧鳶。”
作者有話要說:這文預計三十萬左右,謎團都會在後面一一揭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