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同慶佳節
因着林如海來了,過年自不比往常,賈母和王夫人早早地就預備下了過年的貨物。這日,寶玉早早地就來到了東小院來找林泓明,迎頭碰上了林如海,吓得忙行禮:“給姑父請安!”“那裏去?”“找林二哥請教詩書去。”“去吧!”
得了赦令,賈寶玉趕忙行禮去了,一路小跑來到偏殿,進了屋子見林泓明正研讀孟子,便說:“二哥哥早起就用起功來,可見這雞打鳴沒有白費。”
“寶兄弟來了,請坐。”林泓明放下書,站起身來,吩咐丫頭,“雅琪上茶。”
“二哥哥整日悶在家裏,有什麽意思,明兒就是年三十了,老太太高興,讓咱們去用早飯呢。”賈寶玉興奮地說,“往年過年,林妹妹總是不盡興,今年姑父與二哥哥來了,林妹妹合該高興了。”
林泓明雖然不願意摻和賈家的事兒,但親戚裏道的也不好推辭,只得随寶玉去了。兩人快步也快,不到兩炷香的時間便到了,還未進屋就聽得鳳姐的逗笑聲:“今兒骨肉齊全,難得林姑父帶着明兄弟來了,老太太可要好好擺上幾席酒,讓我們也跟着熱鬧熱鬧。”
“那是自然。”賈母高興不已,摟着黛玉直笑。
寶玉和林泓明進來向賈母行禮,賈母忙拉着他們的手,說:“可道來了,就等着你們用飯呢,姑娘們都餓壞了。”一句話說的衆人逗笑了。林泓明笑道:“祖母賜飯,鴻明高興地飛着就來了,就這還勞衆姐妹們久等了,真真該打。”
“既然耽誤了我們,明兒一早,我們就去林哥哥哪兒去用早飯,也和該鬧鬧你。”探春取笑道,“正好明天忙得很,我們也不用麻煩老太太幫我們預備着了。”
“那感情好,明兒一早你們都去明小子哪兒鬧去,省得他一天到晚地讀書,也不怕悶壞了。”賈母也撺掇着,“我也好落一會子清淨。”
林泓明接道:“那感情好,姐姐妹妹賞臉,我求之不得呢。只是明天不能一早見到老祖宗,我心裏怪想的。”賈母聽了更是高興。鳳姐聽了嘆一口氣,說道:“明兄弟說的這話可把我排出去了,真是傷心呢。”林泓明笑道:“想着請鳳姐姐來呢,阖府上下誰不知道鳳姐姐忙的連吃飯的功夫都沒有,那肯賞臉呢。”幾句話把衆人又說笑了。幾人入了座,黛玉和林泓明緊挨着賈母,寶玉挨着黛玉,迎春挨着林泓明,接下來是探春和惜春。在衆丫鬟的伺候下用了早飯,賈母吩咐王熙鳳和李纨:“你們去吧,我和他們姐妹說會兒話。”
大約一個時辰,賈母累了去歇息片刻,姐妹們散了,寶玉被王夫人叫了去,林泓明送黛玉回碧紗櫥:“妹妹最近還咳得厲害嗎?睡得還香嗎?”“昨兒夜裏咳了兩次,醒了兩次,也算安穩。”“來之前便聽父親說,妹妹吃着人參養榮丸,我想着妹妹是娘胎裏帶出來的,非醫藥可醫,只能從膳食上着手,用上等血燕配上北疆産的大棗,最是補血滋肺。等咳嗽少些了,夜裏也就睡得好些了。”“難為哥哥想着。”兩人說着說着就到了碧紗櫥,紫鵑迎出來笑道:“我說今兒回來的晚些,原來二爺來了。”兩人又說了一會子話放散。待林泓明走了,紫鵑欣慰道:“姑娘好造化,二爺事事想着姑娘,今兒送了市集的新鮮玩意兒,明兒送了枇杷膏,就是親哥哥也不過如此。”黛玉聽了,雖然沒說什麽,卻也難掩欣慰之态。
年三十是一年最熱鬧的日子,賈母早早地就備了好酒,一到晚上就擺上了席,林如海自是和賈政他們一起,賈母愛惜小輩留了林泓明用飯。剛放了鞭炮,飯菜就上來了。王夫人和邢夫人坐一桌,尤氏和李纨、王熙鳳坐一座,賈母坐在軟榻上,黛玉、寶玉和林泓明一桌,探春三姐妹一桌,加上丫頭婆子一衆人,滿滿的一屋子人,甚是熱鬧。王熙鳳自是閑不着,安排着酒席,給衆人布菜,沒有一刻閑功夫。林泓明看在眼裏,心裏嘆氣,王熙鳳雖說心思狠毒,貪婪谄媚,卻也能力出衆,是管家的好手。賈母先是舉杯:“今兒骨肉齊全,咱們先幹一杯,一會兒預備了好戲看呢。”衆人自是高興。寶玉笑道:“昨兒個到二哥哥哪兒去用飯,見二哥哥有個櫃子,造型甚是奇怪,可是什麽西洋玩意兒?”林泓明道:“那是我自己捉摸着玩做的,有時看書累了便偷會兒懶,想着咱們的衣服洗一次熨一次,既麻煩又費事,不如撐起來省事。”寶玉贊道:“難為二哥哥想的奇巧,我們也效仿來,丫頭們也省些事。”“不值什麽,我讓雅琪幫你們做。”
“姑娘們,今兒好日子,老祖宗特意請了都中名角兒來助興。”王熙鳳見大家吃的差不多了,宣布道。
寶玉道:“可不是名角兒,聽說王侯公相都喜歡他的戲。”
林泓明對戲曲不太感興趣,聽了一會兒便稱事出去清淨了。等戲唱的快完了才回來,黛玉看了看他,問:“哥哥可是身上不舒服,怎麽這麽久?”林泓明道:“夜裏冷,父親身體不好,吩咐小厮預備了鬥篷。正好前些日子,我得了兩匹緞子,是上好的蜀錦,有位朋友送了一塊好皮子來,我請了一位有名的匠人給妹妹做了一件狐貍毛的大氅,妹妹身子弱,冬日裏穿着也暖和。”
“哥哥自己留着吧。”黛玉笑了笑,“看你平時穿的單薄,凍壞了可怎麽好?”
Advertisement
“怎麽會?”林泓明笑道,“世間大多富貴時忘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身上過于暖了難保不生懶惰之心,因此上穿的單薄些好提醒自己時時不忘苦難。再者,父親兩月前給我請了有名的武師,一直勤加練着,這樣也有助于身體。”
黛玉自進了榮國府,見府裏上下,男女老少大多享樂之輩,見自家哥哥如此自勉,倒是心下佩服。
“二哥哥,林妹妹,老祖宗要行酒令呢?咱們快去吧。”探春出來,拉着黛玉便走。一時三人說說笑笑去了。
過了年,還沒三天,聖上傳下旨意,嘉獎林如海謹慎盡職,辦事穩妥,升了鹽運使兼督察員都事,令七日後上任。得了消息,賈府衆人也跟着高興,一時祝賀之聲不斷。本打算擺上兩天席慶賀慶賀,但林如海不太喜歡張揚,令林泓明在院子裏擺了幾席,請了寧榮二府的人略慶賀就罷了。
這日晴好的天,林如海攜了林泓明和黛玉在院子的亭子裏喝茶,提起明日上任的事兒,一時有些傷感起來:“眼見就是上任的日子了,你們兄妹兩個在外祖母家住着要好生照顧,讀書寫字不可荒廢,尤其是明兒過了十五暖和些了要早早搬出來讀書為要,太學裏十八就要上課了,你十七就去吧,請各位老師的安。”
“父親放心,有我在,定照顧好妹妹。”林泓明鄭重道。
林如海喝了一口茶繼續道:“太學裏,仕宦人家衆多,便是皇親國戚也不稀罕,你去了要忍耐些,凡是退一步讓三分,莫要惹事才好。”
“兒子知道了!”林泓明點點頭,“定不負父親所望。只是年前,我請求父親的事情,不知父親意下如何?”
林如海想了想,說:“自古官不與商,只怕我兒心不二用。”
“父親放心,我做這些并不為這自己,也是為百姓做些好事。俗話說,官不與民争利,我只管出謀,執行另有他人,也算是多些歷練。不然死讀書也終無用處。”林泓明解釋道,“我只涉及藥材和運輸,對老農和傳遞也是好的。雖說我朝醫藥發達,終究不盡人意,且庸醫甚多,我想延伸一些,也是為了多救幾條命。驿站、镖局雖然也能傳遞,但範圍、時間皆局限,一封書信來往竟要兩三個月才罷,也太費事了。”
林如海聽了,心思也活絡了些。黛玉聽了,想了想,說:“哥哥所想也不是沒道理,只是運營起來怕不簡單,本錢也是難事。”
林泓明笑道:“妹妹所言極是,我本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準備鋪張太大,先試着再說。待熟悉了再打算一些其他的。至于本錢,這也不是難事,本就用不了多少,我結識了幾個朋友,不乏富商,讓他們支持些,再分些利,想着他們也願意。”
“這樣也好,但終究是讀書為要。”林如海最終還是點頭應了。
知曉林如海明日上任,林泓明擔心他的身體,特地派了最得力的小厮照應着,又囑咐了幾方養生的藥膳,千叮咛萬囑咐,唯恐照顧不周。黛玉和父親剛處今天又要分別了,好生傷心,一時哭哭啼啼起來,在林泓明的耐心安慰下才止住了。兩人一直目送林如海走遠,不見了身影才回府。賈母知曉黛玉、泓明不愉快,特地叫去了吃飯。
眼見過了元宵,到了十七,泓明預備去太學裏問老師安,為了方便就直接住下了,可是心裏牽挂黛玉,一時惆悵不已。吃了早飯便去了碧紗櫥,剛到了就見寶玉和黛玉一起回來。泓明上去問好:“妹妹可是用過早飯了。”“用過了,哥哥何時開來的?”黛玉脫了鬥篷,吩咐紫鵑上茶。泓明道:“明天就是十八了,父親吩咐十七先去拜會,已經打點好行禮,吩咐了小厮,下午便出發,因記挂着妹妹特來看看。”黛玉想着學裏冷的很,又問:“一應物品可齊全了,學裏冷,可要仔細着,哥哥第一次去學裏,生疏得很,可有人跟着?。”泓明笑道:“妹妹放心。父親已經打點好了,外祖母派了漣二哥,想是萬無一失了。”
黛玉想着,起身拿了一個錦盒遞給林泓明,說道:“哥哥此去,妹妹不得相送,這是湖筆兩支,是用極好的狼毛做的,連筆杆都是青玉的,今日裏送給哥哥,希望哥哥勤勉攻讀,趕明個蟾宮折桂。”
林泓明趕緊接了,打開盒子,細細把玩,高興不已:“還是妹妹細致,別的沒什麽,就是這些筆呀、墨呀的,我是愛的不得了。”說着從衣袖裏掏出一個錦盒來,遞給黛玉:“這是我設計的幾款新首飾,若妹妹不嫌棄就幫着試試,算是給咱們店裏添生意了。”
“這是單給我的嗎?”黛玉打開盒子,裏面是一支芙蓉白玉簪子,一支紅寶石純金流蘇步搖,一雙天藍色咬嘴點翠鳳釵雙尾鳳,真是雅而不俗。
泓明忙道:“自然是單給妹妹的。這是我設計的第一款首飾,珠寶店的老板看我設計的還過得去,就把第一手的首飾送給了我。我想着,只有給妹妹才合适。”
黛玉看了看,直說款式好,樣式新鮮,對他的價值卻不在乎。泓明知道黛玉的性格,知道她不屑于這些金銀細軟。黛玉合上盒子,說着:“沒想到哥哥還有這層本事。”
“那是什麽本事,就是閑來無聊畫些樣式,想着畫着無趣不如給珠寶店老板也算有它的用處。”林泓明謙虛地說。
黛玉想着林泓明畢竟不是親哥哥,若是這些東西單單給他,怕有閑話傳出去,便說:“我一個人戴也奢華了,不如送給迎春姐姐、探春妹妹和惜春小妹妹一人一支,也算物盡其用了。”
“是我想的不周到了。”林泓明略一想,便明白了黛玉的意思,“這是單給妹妹的,是我的獨品,吩咐了珠寶店老板不許外傳和仿制的,探春幾位姐妹的,我另有禮物,已經吩咐雅琪送過去了。”
黛玉這才放心下來,第二天戴了出去。正好迎春他們也感激泓明的心意,也戴了出來,是一支鑲珍珠赤金蝴蝶簪子,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好看的緊。賈母見了,又是喜歡又是唠叨泓明,說什麽小小年紀有什麽銀錢,不該破費。下午在賈母哪兒一起用了飯,略坐坐,林泓明便在賈琏的陪同下去了太學。話說林泓明到了太學不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