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姐妹進城
相對于楊霜的心急如焚,楊雪倒是淡定。她嘆息道:“只要老天不下雨,這一天是遲早會來。”這樣的認知楊霜心裏其實也有,只是她基于鴕鳥心理不願意去想,一直自欺欺人罷了。
楊雪停了一下,又沒好氣地道:“姐姐心裏頭就只知道擔心和姜達的親事成不了,你就不擔心咱們家的水田保不住,一家子會不會餓死,這陣子我可是沒少聽四曾祖母說起以往遭災時候,大家賣兒賣女的慘狀。”
妹子明明比自己年紀小,卻顯得比自己還懂事,楊霜臉上有些挂不住,又不忍妹子這麽悲觀,忙道:“雪姐兒你把姐姐看成什麽了,這些事情我當然想過。你呀就喜歡自己吓唬自己。爹娘不是那種狠心的人,再說咱們家不會落到那地步的。那些賣兒女的人家都是家裏田土少沒餘糧的人,咱們家還有些餘糧啊。”
楊雪苦笑:“二姐你也太天真了,那點餘糧能撐得一年?”楊霜道,關于這個我可是反複想過的:“攢着吃,咱們家餘糧總能撐幾個月吧。大姑姑家總不會見死不救,多少會資助一點吧。然後我們一家人想法子掙錢買糧食,加上官府到時候也會開倉放糧,我就不信咱們家挺不過去。”
楊雪覺得二姐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再說車到山前必有路,還沒到那一天呢,何必提前自己吓唬自己。眼下最要緊的還是要想法子阻止兩個村的人火拼。可別自家老爹餓不死倒先在兩村火拼中喪了命。
她想了又想,最後推推楊霜:“姐姐,明日不是縣城逢集嗎?你去跟祖母說要去給秋香姐姐送那些針線活,叫她老人家允許咱們去縣城吧。”
楊霜沒好氣地道:“天這麽幹旱,大人心情煩躁得很,這當口妹妹居然還想着去縣城趕集,祖母聽到了不罵死我們才怪,我可不敢去觸那黴頭。”
楊雪道:“姐姐你想不想阻止咱們村和姜家灣的人打架,想阻止就跟我去縣城。四曾祖母不是說當年是縣太爺彈壓,咱們村和姜家灣的人才沒有尋仇嗎?如今也一樣,要想阻止打架,只有請縣太爺出面。”
“對呀,我怎麽沒想到這個。”楊霜眼睛一亮,可是跟着又沮喪了,“咱們連縣太爺的面兒都見不着,又哪裏請得動他。”想了想又道:“嗯,不過我們可以請裏正出面去請。”
楊雪搖頭:“眼下全縣大旱,縣太爺在那些人口繁多水田也多的地方指揮抗旱,忙得焦頭爛額。咱們這鄉下地方的裏正求見縣太爺,縣太爺不見得會立時見他,興許連縣丞主簿都沒空見他。咱們得自己想辦法,這事兒拖不得了。”
“我知道拖不得了,可是裏正都見不到縣太爺縣丞他們,咱們就更見不着了吧。即便見着了,人家會聽咱們兩個鄉下丫頭的話?”楊霜覺得妹子簡直是異想天開。
楊雪卻道:“咱們自然不能叫縣太爺聽咱們的,可是有人能。我腦子裏想到了一個法子,雖然不見得行得通,不過總要試一試。姐姐只管說服祖母陪我去縣城就是。”
楊霜問妹子是什麽法子,楊雪卻賣起了關子。楊霜氣得咬牙,不過到底不想兩個村真的打起來,回家之後就以給秋香送荷包手帕扇套等小東西為借口,求得薛氏同意姐妹兩個明日去縣城一趟。
秋香是楊家同族的一個姐姐,比楊霜大幾個月。因為父親常年卧病沒錢抓藥,四年前被賣到了縣城的方府做了丫頭。方家的家主是從太常寺少卿位置上致仕回鄉的,方家在武清縣乃是首屈一指的人家。
薛老太太的針線在整個楊家塘是公認的做得好,楊霜充分繼承了祖母的手藝,秋香年初回家請楊霜給自己做了一個荷包。沒想到拿到方家竟然被主子給瞧中,硬是拿去了。還說東西做得好,讓秋香往後多請楊霜給做這些東西,說自己可以出錢買。
眼下大旱,家中水田照這樣下去是保不住了,雖然給人家做幾個荷包香囊什麽的賺不了幾文錢,但總歸也是錢。所以楊霜一亮出這個借口,薛氏一下就同意了。
楊家塘距離縣城将近四十裏路,可走水路也可走旱路,姐妹兩個為了節約路費,決定去的時候走路。于是次日天尚未大亮就動身趕路了。
一路疾走,姐妹兩個走了将近兩個時辰才趕到了武清縣城,第一目标當然是方府。官宦之家的大門太過氣派,鄉下來的小姑娘哪敢走前門,跑到後門請守門的婆子通傳。
秋香做事勤快嘴巴也伶俐,在主子跟前還算得用,守後門的婆子買她的面子,很利索地給姐妹兩個通傳了。秋香很快就出來帶了姐妹兩個進去自己的房間。
方府下人的待遇還算不錯,秋香不過二等丫頭,雖然是和另外一個丫頭共住一間房,但那房子的家什比鄉下人的正房還好。
楊霜拿出上回秋香捎信來要求做的幾樣小東西遞給秋香,秋香翻看了一通覺得很滿意,興沖沖地送去給主子過目,讓楊家姐妹在自己房裏先等着。
秋香很快就回來了,付給楊霜六十五文錢。楊霜數了數,道:“姐姐你給多了,依照咱們原先說好的,你只需要給我四十五文錢。”
秋香笑道:“沒給錯。大少奶奶說,妹子的活計做得極好,一針一線都很用心,她很是滿意。所以多賞了二十文錢下來。”多掙了二十文錢,楊霜很高興。想了想,還是咬牙拿出十文錢遞給秋香,道:“若不是姐姐替我美言,方府的大少奶奶也不會賞我二十文錢,這十文錢就當是多謝姐姐了。”
秋香一把推了回來,嗔怪道:“霜妹妹說什麽呢,雖然說我在主子跟前替妹妹說了話,可到底還是妹妹自己活兒做得好。我爹身子骨不好,本叔平日裏可沒少幫着我們家幹活,要這般較真的話咱們家不得給你們家錢哪。霜妹妹怎麽跟我這般外道呢?”
人家不收,楊霜只好将錢裝進了自己的荷包。“哦,還有,這個給你們吃。”秋香掏出手帕包着的綠豆糕,“我去送東西給大少奶奶過目的時候,正好大少奶奶那裏還剩這麽幾塊,大少奶奶想着咱們鄉下人難得吃到這東西,就叫我帶來給你們吃。”
楊霜忙不疊地感謝:“方家大少奶奶真是心善仁慈,回頭姐姐替我們向她道謝。”楊雪也跟着姐姐說些感激的話。幾塊糕點于這些官宦之家的貴婦人們來說不值一提,可也要人家肯賞賜給你啊。
秋香顯然也對自家伺候的主子比較滿意,道:“要說我們大少奶奶,的确是心善。就是人太要強,最受不得人家說她的閑話了。
她自己針線活兒做得不好,貼身伺候的人裏頭也沒有針線出挑的。官宦人家講究,賞賜小輩都是用荷包裝着,沒有直接放在明面上給的。偏她家裏的侄兒侄女不少,這不每次回州府省親,打賞小輩們要的荷包也就要得多。她每次回一趟娘家,都要囑咐府裏針線房的做了十好幾個荷包。
結果為此年前被二少奶奶在大夫人跟前說了嘴,大少奶奶心裏不舒服,就不大肯讓針線房替自己做東西了,不然她怎麽會買妹妹的東西。大夫人還說了,她今年可能又要回娘家一趟,到時候那些荷包全讓妹妹做。”
“真的,這可真是太好了!”天大旱,莊稼絕收,能掙一文是一文,這樣的消息讓楊家姐妹都很高興。
不過楊雪可沒忘記自己此行的目的,她趕緊裝作不經意地樣子對秋香道:“聽說方家大少奶奶娘家是咱們靖元州府的官宦世家,如今她家雖然在朝中沒有什麽顯赫位置上的人,可地方上卻有幾個五品七品的是吧。”
秋香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道:“那是自然,我們大少奶奶的娘家哥哥今春又才高中。”楊霜恍然大悟:“難怪大少奶奶這般底氣足,人家娘家得力,又不缺銀子。”
秋香點頭:“娘家得力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大少奶奶自己腦子活絡,生財有道。之前我不是告訴過你們,咱們縣城裏買賣最紅火的酒樓茶樓珠寶鋪子,都是她和知縣娘子合夥開的。”
“為什麽要和知縣娘子合開,你們大少奶奶自己開不賺得更多?”楊霜有些不解。
秋香道:“這個妹子就不懂了,雖然方家勢力大,大少奶奶娘家也得力。可畢竟武清縣眼下的父母官是縣太爺,縣官不如現管,拉上縣太爺娘子,行事方便多了。”
“我想還有一個原因,如果是方家大少奶奶一個人開的鋪子,那方家自家人就可以随便上門撿便宜打秋風,拉上縣太爺娘子合夥,方家人就不好意思白占便宜了。”一旁的楊雪忍不住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