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種小麥
把腌肉處理完後,簡丹又和4號5號去整地。播種時間緊,她打算每天都播種,翻出多少地,就種多少苗。盡量能讓自己早點有收獲。她還真怕種不出糧食來,餓肚子。六個人呢。沒吃的可怎麽辦?不止她一個人的肚子問題要解決呢。
所以今天她不打算種菜了,直接拿了一些小麥種子。說實話,她完全不知道現在種小麥,今年有沒有收成?但是她都不知道,其他人就更不懂了。
反正大家都贊同她去種小麥,1號還開玩笑說:“也不知道到時候收了小麥,是直接吃呢,還是能換成面粉給我們吃?”
“肯定是換成面粉啊。小麥能直接吃嗎?”2號笑道。他也還有點常識,知道小麥不是直接拿來煮着吃的。
“那你們知道如收割小麥和水稻這類的主糧嗎?”簡丹忍不住問道。
結果,大家紛紛搖頭,只知道要拿鐮刀割下來。甚至有人還說:“現在都是機器收割了。不需要用鐮刀。”
但具體怎樣,沒有一個人懂。
5號甚至還說出了個極為可笑的問題:“我見到的都是大米和面粉,真不知道小麥原來長成這樣呢?”
“我只知道,是要脫殼的。去掉外面這你層硬殼,才能吃。”1號還是年紀大些,有點常識。
“對,都要脫殼。而且我們種出來後,收割了,還得先經過一道工序,把麥子和谷子先打下來。再送到開加廠加工,才變成米和面。”簡丹說着這些話,心裏簡直有些無語。
現代的教育,連最基本的農業常識也不教。難怪以前她讀書時,有大城市裏的同學分不出小麥苗與韭菜呢。
她曾經還看到一個可笑的新聞,說某地為了應付環境檢查,特意在各個地方需要有綠色的地方種上了小麥苗,一眼看過去,綠油油的一片,很是漂亮。檢查組還沒過,就有人報料說這是小麥,根本就不是草屏。
你說這是糊弄誰呢?真是奇葩的令人無法想象。
當時,大家一起讨論這個話題時,就有很多人表示自己分不清。她只能說,現代教育真要帶學生了下地去看看實際的農田,認識各種農作物是如何生長的,它們的各階段形态又是什麽樣子的?
你可以不會種田,也不需要人人都會種田,但總不能連這些最基本的都不知道的。
她相信有些人連水稻和大米的關系都不懂。
Advertisement
不過,她這會兒也沒心情和大家說這些了。她分了一包小麥種子出來,帶着4號和5號去播種。
4號和5號跑到田邊,不由地都瞪大了眼睛,他們倆先走,簡丹也沒多幹很長時間就回來了,居然還又翻了這麽多地。
“村長,你好厲害啊。”5號贊道。
簡丹笑了笑,說:“我也盡力了,希望能把123號三個人的量也補一點出來。”
4號卻不贊同地說:“村長,你不能自己替他們把活幹了。你一個人再厲害也不能做四個人的活啊。累壞了怎麽辦?”
一聽這話,5號連忙也說:“就是,你不要太用力了,稍微緩着點。他們三個人,也要慢慢來幹活,就算幹的少,一天一點,日積月累的,總也不會太少的。”
簡丹點點頭,說:“我也是着急,怕錯過播種期。等忙過前面最關鍵的這一段時間後,我會适當多休息休息的。”
她也明白自己不能替那三個人幹活,可是他們三人也确實沒什麽勞動能力,能怎麽辦呢。她現在只希望,時間長點,123號的體力能慢慢變強些。不然,她真養不起三口閑人。
依舊是先把地整松散,清理幹淨泥巴裏的草根,小石頭等雜物。
等整完地,簡丹又拿了鋤頭,先開了幾條溝出來,把這塊田分成了三塊。
4號不解地問:“為什麽要這樣,只是分成塊嗎?”
“有溝好排水。”簡丹答。
4號想了想,才明白,“這樣下雨時,水就可以先排到溝裏,再慢慢往田外面排了。”
“對啊。所以,你們想想,在看到的電視電影及圖片上,是不是不管什麽種了什麽莊稼的地,都是一塊一塊的?而且每一大塊土附近必定有寬大的深溝河渠等等。”簡丹反問道。
兩人想了想,都點頭,5號也說:“原來是這樣的原理啊。這些溝河渠道的作用,就是讓地裏排出來的水順利地流走,可以把地裏的排過來的水收集起來,等到幹旱時,再給莊稼提供水。”
“是的。”簡丹點點頭,又拿着鋤頭開始在分好的地裏溝出一條淺淺的溝,比剛才的溝不止淺了很多,還小了很多,說:“你們把小麥種子撒進來,撒得稀一點兒,并且要均勻,不能這裏多那裏少。”說完,還抓了一把種子撒給他們看。
兩人立馬各抓了一把種子,學着她的樣子去撒播,結果,不是撒多了就是撒少了,兩人還得把多餘的種子又撿起來,扔到少的地方去。
最後,5號甚至說:“我們來開這個小溝,村長來播種。”
“也行。”簡丹同意了。
結果,兩人開溝的速度也比不上簡丹,簡丹也不管他們,讓他們慢慢學,因為後面要種的多,這個活他們必需學會。而且她一個人邊播種,邊又用手直接把兩邊的松土再拔回來,給種子蓋上一層薄土。而且她速度很快。有時候,還直接用腳拔土。
4號驚訝地說:“村長,你這哪裏象是在播種啊,就跟在玩兒似的。”
“其實我小時候下地幹活,就是當玩的。”簡丹笑道。她用的這個法子,還是兒時的記憶,最普通的人工播種法。現在大部分地區都用機器播種了。
三個人邊整地邊播種,還時不時地讨論幾句,閑聊幾句,時間就過得格外快,等到太陽的餘輝慢慢消失了,總算把這塊約一百個平方大小的地全部種上了小麥。
“還要打水來澆嗎?”4號看了看天色,問道。
“不了,明天早上我們直接挑水過來澆來。”簡丹答。
澆點水,能讓小麥早點發芽。但在現代老家,她知道鄉村人種地,種十畝八畝的小麥可沒有人挑水來澆的,因為這個工作量太大。
在她老家,播種還基本是全人工,但收割時大部分采用聯合收割機了,會節省很多人力。而且收割機工作時,是一邊割一邊直接脫粒,農民們直接就在地裏把小麥粒打好包裝,大家基本上都是選擇直接在地裏就把麥子賣掉了。農民們不再象以前還得把麥杆全部背回家去,再脫粒,再曬幹小麥再拿出去賣。
這個過程很累人,并且需要極大的曬場,曬好幾天呢。如果天氣不好,麥子還會發黴甚至壞掉。而現在直接就賣給大型加工場了,人家直接拿去烘幹保存,都是機器幹的,又好又快。
同樣方式的,還有水稻、油菜和大豆。只不過油菜和大豆,收割時還得半人工。沒有水稻和小麥這樣純機器收割的省人力。
播種小麥,大家也會選擇泥土比較濕潤的時候播種,并且因為播種時也是深翻了地的,從地上翻起來的泥巴相對也比表面上的泥巴濕潤。而且因為播種的時機也相對來說,是正适合的,基本不用專門來澆水。
她準備明天早上來澆水,也是想看看過了一個晚上,早上這些泥巴會不會很快就變幹燥了。如果沒有,其實不澆水也沒多大關系,如果地很幹了,澆些水會好很多,有促進小麥快點發芽的作用。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有多少人班,有多少人休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