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節
橢圓形的白瓷盤端上了桌,盤裏一塊長方塊兒的豆腐豎着切了三刀,下刀的每道縫隙間 夾着一只紅紅的蝦,應該是先在蒸屜上蒸熟,再在鍋裏調汁澆在豆腐上。白嫩的豆腐寓意雪山,熟了的蝦便是“開花”了,簡月茹夾了一小塊兒豆腐放進嘴裏,那微 微閉眼,細細品嘗的模樣有幾分專業的味道。
“簡一,你也嘗嘗。”簡月茹招呼簡一,而對黃真也是有着一些畏懼的。黃真向來少言,并不插入兩人的談話,靜靜的聽,靜靜的吃飯。簡一也不客氣,嘗了一口 豆腐,口感很滑嫩,但總覺得味道有些單調。
“如何?”簡月茹不同于剛剛的調皮嬉笑,而是很認真的詢問着簡一的意見,讓簡一不禁懷疑這個簡月茹似乎也是個對廚藝很感興趣的人。“若是在豆腐表面打一 顆雞蛋,蒸熟後,豆腐和着雞蛋的口感更嫩滑,調汁的時候加點兒玉米粒和胡蘿蔔丁,增加了脆脆的口感,也增添了色澤。”
“咦?簡一你說的很有道理,莫不是也喜歡下廚?”聽簡一這麽有經驗的說法,簡月茹頗為驚訝。“是啊,下廚燒菜是件很開心的事兒呢,”簡一爽快的承認。 “是啊是啊,我也是這麽認為的!”簡月茹不住的點頭,大大的眼睛裏瞬間迸發的亮光,好像是捧到了最心愛的玩具。
“不過很少有女子喜歡下廚呢,我娘都不許我靠近廚房半步!”剛剛還激動的簡月茹有些黯然,看簡月茹一身乳白色外袍,上等的織品,領邊兒和袖口的繡花隐隐 透着金色的絲線,一看便知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女子本來就該遠庖廚,雖說酒樓的廚子都是女子,但畢竟是下等的職業,而像簡月茹這樣的女子要是不去建功立業 而鑽進廚房就不僅不被理解,還會遭人诟病了。
簡月茹的黯然也只是一瞬間的事兒,很快便恢複活力的她帶着幾分自得,幾分神秘,邀請兩人飯後去一個地方,圓圓的娃娃臉上有着小孩子特有的祈求,讓想要拒 絕的人自然而然的産生了內疚感。簡一二人也沒什麽要緊的事兒,就答應随簡月茹去看看。
飯後,三人走在湘 州最繁華的街上,最醒目的便是一幢三層酒樓,“客如歸”三個紅色大字凸顯在漆黑的牌匾上,熠熠生輝,棕木為主體的酒樓比之青磚青瓦少了份兒厚重,多了些空 靈。精雕細琢的檐角為質樸的棕木酒樓書上點睛的一筆,透過窗口可見滿座的客人,穿梭于客座間的小二姐笑意盈盈。
待門口的小二姐恭敬的向簡月茹行禮:“二小姐!”簡一才知這就是她們此行的目的地。待簡月茹熟門熟路的領着兩人走進三樓的一個隔間,簡月茹吩咐小二姐上 了一壺茶,幾道小點心,便躍躍欲試的說要按簡一說的,同樣做道‘雪山開花”給兩人嘗嘗,說完一旋身出去了。
剛剛 聽簡月茹說,這是她小姨的産業,小姨沒有女兒,對她很是疼愛,她在這裏當廚子的事兒也是小姨幫她瞞着家裏的,不過她每日只做一道菜,售以“天價”,得意的 語氣中透着滿滿的自信,那張微微上仰的娃娃臉讓簡一聯想到考了一百分等待家長表揚的孩子,非常可愛。當然客人并不知道那“天價”菜出自“簡莊”二小姐的妙 手,只知“客如歸”有個相當出色又相當金貴的每日只做一道菜的廚子。
很快,簡月茹端着改良版的“雪山開花”進 來了,以白色為主,淺色的雞蛋黃和玉米粒,紅色的蝦和胡蘿蔔丁,透明的汁澆在表面,單從色澤上看很是誘人。簡一嘗了一口,不得不稱贊簡月茹的廚藝,火候掌 握的恰到好處,豆腐和雞蛋入口即化,融入了蝦的鮮味,配上口感特別的玉米粒和胡蘿蔔丁,比之先前吃到的“雪山開花”上了豈止是一個臺階呢。
嘗過自己親手燒的菜,簡月茹自我陶醉了一會兒,突然像是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兩眼灼灼的看着簡一,“簡一,要不我以後每做好一道菜,你先嘗嘗,提些意見, 我們還可以一起做一些新菜色,如何?”
簡一打趣道:“那我有什麽好處啊?”“妹妹每品一道菜,我付你五百兩銀子,做一道菜,一千兩銀子。”簡月茹一看有希望說服簡一,爽快的開出了條件。簡一 不禁猜測簡月茹如此大方的背後,那“天價”菜到底是怎樣的天價,不過看來,這次進城不會無功而返了,終于找到了和簡一當初預想的差不離的賺錢門路。
“好啊,不過我住在柳村,還要下田幹活,每月只能進城兩三次”。“行,那我們說好了,妹妹可一定要來啊。”生怕簡一反悔的簡月茹立馬拍板兒。簡一自來到 這個世界,妹妹弟弟們是她的親人,柳媽柳叔黃真也被簡一歸為家人,而簡月茹就成了她在這裏的第一個朋友,這個娃娃臉的女子,率真而又有着自己的堅持,對了 簡一的脾胃,況且她還是簡一未來的“財神婆”呢。
從“客如歸”出來,簡一和黃真買了一些生活用品,心情愉悅的踏上了回家的路,解決了全家的財政問題,今後的日子似乎越來越美好了。
14. 齊聚一堂
話說簡一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因為有賺錢的動力,每隔十多天就跑“客如歸”一趟,一番探讨交流下來,簡月茹對簡一那是崇拜至極,見着簡一估計比見着親娘 還樂呵呢。
Advertisement
其實,簡月茹的廚藝非常好,屬于天生下來就是當廚子的料,當然,這樣的評價讓別人聽了必定認為是羞辱,但簡一在摸清簡月茹的性子後,某一天說了這樣的 話,簡月茹得意了好久。
簡一在廚藝出色的簡月茹面前,之所以還能站得住腳,而且還站的相當穩,是貴在一個“新”字,簡一在穿到這個身子之前,身邊充斥着“創新”二字:做道難 題,不能固守公式,要有發散性思維;寫篇作文,不能起因經過結尾,要有新概念;上交一份企劃,不能讓老總覺得眼熟,要有新點子;穿件衣服,要款式新穎,哪 怕是奇裝異服也比撞衫好。
“創新”在這裏是同樣被需要的,然而,“創新”是件說着容易,做起來難的事兒,好在簡一也根本不用去創新,只要把前世有,而這裏沒有的菜色拿出來,就能 博得簡月茹的驚訝、贊嘆,外加看向簡一的閃閃的星星眼。
人一旦喜歡某種東西,面對時往往會廢寝忘食,這不,簡月茹和簡一一旦鑽進廚房,沒個大半天兒是不會出來的,當然每次也不止燒一兩道菜出來,那這樣簡一豈 不賺翻了?然而,簡一是喜歡銀子,但堅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簡一衡量自己的付出、索要應得的回報,而不是見銀子就統統摟進懷裏。
所以,簡一提議簡月茹每月給她三千兩銀子,這樣的收入對簡一一家目前的生活開銷而言,是綽綽有餘的;再者,固定而又明确的酬薪對交付和收取的雙方都方 便,雖說親兄弟明算賬,但每次高高興興鑽了一天廚房的姐妹倆人若是再去計較今日品了幾個菜、創了幾道菜、該付多少銀子,壞了興致不說,多少有些別扭;簡一 心裏也明白自己輕松貢獻的力量獲得每月三千兩的報酬足夠了。
簡月茹當然不知道簡一的底細與心中所想,只當是交的這個朋友,別看年紀小,但有着一手令人嘆服的廚藝,為人更是爽快而又不貪婪,于是,每次簡一回家,簡 月茹又是派人送,又是把各種好吃的東西塞給簡一。帶着大包小包回家的簡一,也把好吃食送給村民,正所謂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獨吃吃不如衆吃吃啊。
這日,簡一再次邁入“客如歸”,現在簡一進城都是一個人,黃真被留在家裏任勞任怨的教導着三個小家夥,柳媽看簡一每次平安歸來,便不再堅持。待簡一走近 那個隔間,應該說已經是簡一和簡月茹的專屬隔間,卻聽到裏面傳出歡聲笑語,簡一愣了一下,還是撩起了門簾,一眼就看到一個一身翠綠衣服的女子,雖說上次簡 一沒看清那名女子的長相,但簡一就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她正是曾提着自己衣領的女子——樊多的大姐!
“簡 一你來了,我正和他們聊起你呢。”簡月茹見是簡一,熟絡的拉着簡一的胳膊,介紹起隔間的人來:“這是我哥哥,這位是哥哥的妻主,也是樊府的大小姐”,說着 又搖搖簡一的胳膊,“這就是我向你們提起的簡一”,話語頗為驕傲。
簡一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