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蘇府的正堂裏一片寂靜, 外頭的鳥鳴蟲吟便越發清晰入耳了,太陽的暖光透過微黃的镂空窗打進來,一束一束的交織在一起, 泛着七彩的流光,正正好落在陳鸾那雙如琉璃的眼眸裏。
最後還是蘇祁重重咳了一聲, 斂了面上的波瀾, 開口道:“都坐着吧。”
于是依次落座,陳鸾思量二三, 擡步坐在老太太身側, 紀煥掀了掀眼皮似笑非笑地望了她一眼,而後坐在了陳鸾二舅父蘇寧的右手側,神情看不出喜怒來。
陳鸾明明見着,在他坐下的那一刻,她那高達魁梧的二舅父面皮顫了顫,原本大刀闊斧放在椅背上的手也默默地收了回去。
蘭老太太終于敢伸出手握住陳鸾,目光格外慈祥和藹, 從上到下仔仔細細将她瞧了一遍, 最後顫着聲道:“長得真像你母親。”
陳鸾笑意又濃幾分, 白皙的小臉上露出兩個梨渦,一旁站着伺候的蘇四姑娘有些腼腆地出聲:“姑姑是美人, 娘娘也美。”
小姑娘是在沅城出生長大的,雖然跟在老夫人身邊學了許多東西,但環境擺在那,她看不到京都才子佳人的風采, 目光所及皆是沅城的小打小鬧小波折,到底眼界不同,所以說出的話都帶着一股子未見世面的嬌憨意味。
因為兩人以前從未見過,這頭一回見面,蘭老夫人放下了手裏的佛珠串,溫聲同她解釋介紹:“這是你二舅父的女兒,比娘娘且小一歲,單名一個粥字,蘇家這一輩裏頭就她與娘娘兩個女孩兒,因而一直在我身邊養着。”
陳鸾認真地聽,直到老夫人說完,她才笑着望向蘇粥,軟聲道:“來前就聽說過有這麽一個表妹,這會算是見着了,是個美人胚子,嘴也甜。”
出宮前流月與葡萄就将蘇府上下的人都打聽了個齊全,陳鸾也瞧了那列出來的單子,對蘇家後輩的情況略有了解。
蘇粥是蘇寧的嫡女,二房正室所出,下頭還有兩個庶弟,然蘇家家規嚴明,嫡庶分明,所以哪怕二夫人只生了蘇粥這麽一個女孩兒,地位也絲毫沒動搖。
而蘇粥作為蘇家後輩裏唯一的女孩兒,俨然就是當年的蘇媛,人人都寵着縱着不說,還自幼被抱到老太太屋裏養着,就連請來教書的先生也比沅城其他千金好上許多。
男人們聊着聊着面色凝重起來,一同去了書房,而陳鸾與老太太也換了個地兒坐着。涼亭上軟風幽幽,小水渠裏荷花開敗,剩下幾只蓮蓬懶懶挂在荷葉梗上,細細一瞧,裏頭的蓮子都泛着黑,已經吃不得了。
蘇粥一直站在老太太身側,陳鸾幾回叫她坐下,都叫她紅着臉擺着手推拒了去,蘭老夫人見狀也是笑,“娘娘不知道,這丫頭臉皮薄又怕生,叫她坐下反而更不自在些。”
陳鸾于是也就不再強求。
到底是女人間的談話,蘭老夫人說着說着,想起趙謙那樁事來,眉頭皺成了一個結,壓着聲音道:“沒想到那趙謙是個這樣是非不分的人,我當時聽着你祖父說起這事兒,一陣的心驚肉跳,生怕你也遭了殃。”
茶盞蓋兒碰撞的聲響細微一頓,陳鸾臉上的笑也跟着淡了幾分,片刻後嘆着氣道:“陛下去審問時,那趙謙說欠蘇府一條命,這才沒有先對我下手,不然也不好說。”
蘭老夫人聽了這話,吓得臉都白了,拿着手裏那串佛珠手钏連着念了兩聲阿彌陀佛,而後才将那件陳年舊事慢慢道來:“實則也算不上什麽救命之恩,當年左将軍還未犯事入獄,先帝爺派你外祖父和左将軍去福州赈災,那地兒不是好地,再加上左将軍才從戰場上下來,明傷暗傷都還未好,自然而然的就病倒了。”
“所為病來如山倒,左将軍高燒數日不退,當地的大夫束手無策,那樣的情況,回京都是萬萬不能的了,随行的官員都已然放棄,就你外祖父日日去探看,最後還用上了自己随身帶着的老參給左将軍吊命。”
“左将軍醒來後,常常将此事挂在嘴邊,說欠我們蘇府一條人命,實則你外祖父那樣的人,見了誰都狠不下心來置之不理。”
陳鸾這才知道趙謙嘴裏的欠蘇府一條命是什麽意思,她手指頭摩挲着發熱的杯身,若有所思。
蘇粥擡眸偷偷看了幾眼陳鸾,她和自己想象中的皇後不是一個樣子,倒顯得溫和随意許多,沒有端着架子高高在上,但轉念一想,今日跟着前來的男子那般溫柔體貼,而後宮也只有她表姐一個,不需争不需鬥,自然是不一樣的。
如果……
蘇粥眨了眨眼,不動聲色地将念頭壓了回去。
陳鸾不再提這樣沉重的話題,她聲音輕得如初春飄開的柳絮,這導致蘭老夫人和她說話都不敢說重一個字,生怕驚着了這樣的可人兒。
“我今日才見着外祖父和外祖母,還未同幾位表兄弟說過話,陛下同我說,若是他們願意,可到學宮學習知識,為明年的科考做準備。”陳鸾手腕微動,露出一截水靈通透的玉镯子。
老夫人有些無奈地笑罵:“那群兔崽子……我喚人去尋了叫娘娘見見,希望他們莫辜負了陛下與娘娘的一片好心。”
陳鸾點頭颔首,目光落在小亭欄杆外的一叢月季上,一簇簇的開得正好,陽光的映照下,花瓣呈現出透明色,片片晶瑩剔透。
她母親是最喜歡月季的,因而蘇府荒廢這麽多年,月季花卻是盛開不絕,這份心意,比鎮國公府不知強了多少倍。
蘇粥親自去喚的人,蘭老夫人乘機握着陳鸾的手,悄悄地問:“娘娘與陛下成婚多時,可預備着要個孩子了?”
陳鸾臉皮薄,被老夫人這麽一說,臉上登時就泛出點點紅霞來,她遲疑着搖頭,道:“我年少時落了水,身子骨弱,現下還得時時熬着藥靜養,陛下也說不急,等兩三年後再要也不遲。”
畢竟她和紀煥的年紀也都不大,沒到那等急迫的地步。
老夫人卻是嘆了一口氣,替她着急起來,“我眼下是瞧見了的,陛下對你有心,這是好事兒。可這男人,心都是會變會偏的,得乘着後宮沒進人的時候,懷個孩子傍身,你是皇後,又是嫡長子的生母,日後皇上就算貪新鮮寵上了別人,你也是獨一份的體面。”
這話陳鸾從許多人嘴裏聽過,但凡位高權重的男人,哪個不是妻妾成群享齊人之福的?
老夫人也是為陳鸾着想,旁人也不會說這樣的話惹她不開心。
遠處蘇粥和一幫青年的身影越走越近,陳鸾斂眸,道:“外祖母說得有道理,然孩子這事倒也急不來,且看緣分罷。”
老夫人握着她的手,心底嘆了一口氣,倒也沒有再說什麽。
孩子這事,當真是求也求不來,不然也不至于那麽多後宮嫔妃郁郁而終,一生都沒求來一個孩子。
綠葉紅花之間,蘇粥帶着人穿梭而過,最終停在了小亭子口,為首的兩名男子穩重,後面的三個瞧起來年紀不大,卻都沖着陳鸾行了大禮。
陳鸾起身一個個将人扶了起來。
老夫人由人扶着挨個給陳鸾介紹,兩個年紀稍大的分別是蘇耀和蘇寧的長子,一個嫡出一個庶出,剩下三個小的,有兩個是蘇粥的庶弟,還有一個則是蘇耀的嫡子。
蘇家家教好,嫡出庶出間的隔閡不是那般深,兄弟間的感情都不錯。
陳鸾一一見了,才側首對流月吩咐道:“将出宮前備的禮拿上來分給少爺和小姐。”
既然前來探望,自然不可能兩手空空,她早早的就叫流月與葡萄準備了些稀罕物件備着,這會子剛好拿出來做個見面禮。
至于幾位長輩的禮,則是胡元親自備好,格外隆重些,由紀煥送出。
叫陳鸾覺着有些意外的是,那兩位比她年紀大的表兄也給她備了份禮,其中一個撓着頭有些不自在地道:“別家都是兄長給妹妹備禮,蘇府這些年經商,別的沒有,一些古董物件倒是多得很,比不得皇宮寶物貴重,但願能博娘娘一樂。”
禮雖不是什麽大禮,這份心意卻是實打實的,陳鸾心尖上湧上暖意,笑着颔首,輕言細語:“兩位表兄有心了。”
老夫人一邊看一邊笑,臨到頭眼中又泛起了淚花。
老人家年紀大了,最大的願望便是看着這些孩子們長大成家,和樂順遂,男子心有大志安家報國,女子身子康健,夫家和善,至于其他,皆是虛名而已,不提也罷。
此番若不是為了她這可憐的外孫女,她和蘇祁這兩把老骨頭也不會再踏入京都。
==
蘇府書房,四季常青的藤蔓順着牆壁一路向上攀爬,這麽多年時間,已經将兩側的房梁屋脊裹上一層深油的翠,細嫩的觸須探到了屋頂的瓦片上,安安靜靜地接受這日光的照耀,不聲張不招搖,生機勃發,綠意盎然。
男人坐在窗子下的藤椅上,身姿挺括,嘴角噙着淺淡笑意,手裏把玩着那柄玉扇,耐心地等着什麽。
書房裏的其餘三個男人緊皺眉心,半晌,蘇祁終于苦笑着開口,将那方筆硯放回原處,“陛下這是吃定了老臣啊。”
“太傅于先帝有師生情誼,若不願意,朕不會相逼。”紀煥起身,書生模樣,聲音溫潤。
蘇祁看着眼前鋒芒盡斂的男人,眸光閃爍一下,一時之間竟不知該說些什麽。
說是不會相逼,可才見了外孫女的他,哪裏舍得那麽小的一個人獨自在後宮那樣吃人的地沉浮謀生?
見他遲疑,紀煥微不可見地皺眉,而後淡聲道:“三年之後,太傅便可徹底隐退,朕絕不挽留。”
蘇祁不解,沉聲發問:“為何陛下一再強調三年的時限?”
“皇後少時傷了身子,現下不宜有孕,年後調理得當,誕下皇子……”他的目光在蘇家幾個男人身上掃了一圈,接着道:“皇後沒有娘家撐腰,太子不得立,勢必又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嘶。
蘇祁深深吸了一口氣,攏在袖袍下的雙手不穩,他有些不确定地問:“皇上的意思是……只要皇後産下長子,那個孩子便是太子?”
每朝皇帝上位,勢必都是在奪嫡之争中脫穎而出,憑借真本事與鮮血贏來的尊位,雖嫡庶有別,但太子之位關乎江山社稷,輕易不立。
畢竟那孩子成不成器還十分難說,若是爛泥扶不上牆,哪怕是中宮所出,也難以服衆,不可能擔太子名位。
紀煥長指敲打在古籍上,一下一下有節奏地輕響,聲音清寒:“無論是不是長子,太子之位只可能落在皇後所出的嫡子身上。”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