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五九年的秋季,包括高家坳在內的附近八個生産隊的糧食産量都還湊合,這在今年的旱情裏算是十分突出的表現了。
于是才離開村子沒多久的調查組又來了。一番調查之後,他們認為,這個成績大部分是全體隊員努力工作帶來的,而外部原因則是生産隊深刻認識到幹旱的嚴重性,提前做好了準備工作,打出了四口深井。
還別說,随着工作組調查報告的上交,挖井修渠也被更多地方重視起來,這對緩解後來的災情還是起到了一點作用。
秋收後,因為村裏已經不搞大鍋飯了,所以大家都直接拿到了今年的新糧。而工分多的人家還可以把超額的部分直接換成錢,這個錢自然是工分不夠的人為了補齊糧食差額而出的。(當然如果不想出錢,也可以選擇不買那部分糧就是了)
轉眼到了十二月,這一天晚上,二大爺鄭重的通知了高大峰同學“今晚給老子好好洗個澡,明天帶你進省城去見見你大伯一家。”原來鄭家在十一月底就搬到了西安。
二大爺說完話,就去整理明天要帶的東西了。洗澡水已經燒好,高大峰也早就能自己洗澡了,根本不用他操心。可是等高大峰洗完澡,二大爺發現他放心的太早了。只見高大峰磨磨蹭蹭的洗出來,低着腦袋,縮着脖子,一貓腰,動作流暢的往被窩裏一鑽就看不到人影了。
二大爺火眼金睛啊,摸着下巴就覺得這小子絕對有貓膩,一把掀了被窩,把高大峰抓出來,一看!好家夥,這比沒洗還埋汰啊!氣的二大爺順手就給了他一個板栗子敲在腦袋上,問他:“特意和你說了,明天要去見親戚,你還給我胡整,是想丢臉丢到我姥姥家啊(一不小心把真相說出來了)?你今天要不說出個理由來,看我以後還帶你出門不。”
高大峰揉着腦袋上的包,哭叽叽的說:“爹,別把額賣到耗子窩,額黑額臭,耗子就不愛吃額咧,額以後都不洗澡咧,嗚嗚……哇!”哭着哭着,往地上一蹲,竟然滿地打起滾來。
二大爺看着“坑爹”的高大峰,忍不住想起了小時候,母親常常熱情的誇贊他:“七、八、九,嫌死狗!”
不管高大峰多麽不情願,第二天還是被他爹抓着後脖子的去了省城西安。二大爺憑着隊裏給開的介紹信買了票上了車,剛上車,高大峰還有些害怕,可等到火車一開,他那倆眼珠子就差貼在窗戶上了。
還好現在還不到春節前後,可就這樣,車上也是人擠人的。幸好爺倆只是短途,坐了三四個小時就到了。
好不容易把高大峰和幾個包裹都拽下了車,二大爺長長的出了口氣。稍微找了找方向,他扛起包裹,抓緊高大峰就出發了。
走了一陣,看到路上有人力三輪板車,于是二大爺問了問價,3毛錢,便宜!二大爺一擡手,把包裹和高大峰朝車上一抱,自己也跳了上去。
高大峰此刻早就忘記耗子窩的事情了,進了城以後發現自己的眼睛更不夠用了,怎麽有這麽多好看的東西啊。
于是就在高大峰毫無察覺的情況下,下午三點,二大爺找到了鄭家所在的工廠家屬院。問人打聽了一陣後,父子倆敲開了鄭家的房門。
這個時間裏,家裏大人都在上班。四個小子裏,三個大的都在上學,只有六歲的鄭吉達和三歲的鄭秀在家。
Advertisement
二大爺正有點擔心鄭秀不記得自己,誰知道這倆小家夥一見他就高興的尖叫:“二叔叔來了,二叔叔來了!”原來在他們心裏,二大爺就是甜的、肉的、好吃的、流口水的等等一系列開心記憶的集合體,實在是印象深刻。
他倆這一叫,把高大峰吓的差點沒順着他爹的褲腿爬上去,被他爹無情的踢開後,只好緊緊攥着他爹上衣的後擺不松手。于是二大爺在與上輩子的親娘重逢時,一個沒注意,差點被上輩子的親爹勒死,真是人間悲喜劇。
進了門,二大爺把包裹放了下來,對鄭家兩個小家夥介紹到:“這是我兒子,今年八歲,叫高大峰,你倆喊他哥哥就行。”說着也把高大峰拉到人前說:“這倆是你四弟和小妹,招呼聲啊。”
高大峰此時已經想起了耗子窩的事情,被他爹拉到前面,正好抓緊時機觀察小耗子,嘴裏也老實的喊了聲“四弟好,小妹好。”這都是二大爺“耐心教育”後的成果,知道怎麽和人打招呼了。
吉達和鄭秀也乖乖的喊了哥哥好,然後就看到二大爺開始變戲法似地從包裹袋子裏掏東西。米、面、肉、菜、油鹽歸到一起,敲糖塊、小魚片、地瓜幹放到一邊,布料、搪瓷杯子、臉盤堆到一起。
這些東西高大峰全都吃過用過見過,所以不稀奇,他轉着腦袋滿屋子的看,心裏尋思:“這裏白白淨淨的,不像耗子窩捏。難道是額猜錯咧?只有爹一個是耗子精?”
而鄭家兩個小娃就有些傻眼了,這鋪了一床,堆了一地,擠了一桌子的東西,怎麽辦?
二大爺看了他倆一眼就明白他們在愁啥,于是立刻開始忽悠人。“叔叔和你們爹是兄弟,大人裏和你爹最親的是你娘,其次就是我了。啥?為啥最親的是你娘?咳咳,這要從人的起源開始說起……去,去去去,你們記着就行,哪兒這麽多問題。總之,你倆記住咯,我和你們是親戚,是自家人。自家人就是應該不分彼此,有什麽好東西都要一起吃一起用的,好了,別廢話了,趕緊洗手去。”
鄭家倆小娃雖然記得娘平時都教過他們不許亂拿別人的東西,可被二大爺一洗腦,就糊塗了。只記住了自家人這個詞,就被趕去洗手了。
于是當鄭家夫妻下班回家時就見到屋子裏多了一大堆東西,而一群馬猴子正圍着嘿嘿傻樂的二大爺上蹿下跳的笑着叫着。在給夫妻倆介紹了新馬猴子高大峰後,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了晚飯。
晚上外間的大床上睡的是二大爺、高大峰和老四鄭吉達。裏間,孫麗真和鄭秀擠一個小床,鄭意安和三個兒子睡一床。二大爺躺床上心裏還在想,下次要去弄點鋼絲床啥的才行啊。
第二天是禮拜天,孫麗真早上起來做好了飯。大家吃過以後,女主人就把一屋子男人小孩都趕出門了。
今天他們要去鐘樓玩,因為人多所以坐的是人力三輪車。雖然三輪車收費貴點,但是一個人坐到鐘樓是2角錢,五個人坐還是2角錢。他們一共八個人,疊羅漢似地擠在一輛三輪上,頗有點後世阿三哥們搭火車的感覺,二大爺覺得他們實在是有點欺負踩三輪的師傅。
踩了半個多小時,一群人好不容易到了鐘樓。下車時鄭意安多給了一角錢車費,對師傅道了聲辛苦,這才領着一群小的們上了鐘樓。
這鐘樓去年才結束修複工作,此時上來,那些因戰亂而留下的殘痕基本都再難看見。一路跟着人流慢慢移動,偶爾能聽到不知在何處的解說員,帶着點口音的講述着這座古建築歷經了怎樣的風風雨雨。
二大爺是個肚子裏沒多少墨水的人,那些文人墨客留下的題字他看着都差不太多,只有當介紹到那座“歷世久遠,神武有靈”的景雲鐘時,他才來了點興趣。他們此時看到的只是一個仿品,真品存放在西安碑林裏。那真品發出的鐘聲就是後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每年播出的新年鐘聲。
大人們看這些還覺得有意思,可幾個小孩就沒那個耐心了。轉了一圈下來,鄭意安說要出去了,幾個小的們竟然樂的直跳。
出了鐘樓,外面一派熱鬧景象。各種小吃裏,羊肉泡馍、蘭州拉面、肉夾馍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不過鄭意安并沒有帶孩子們去吃那些,只是叫了幾份胡辣湯。二大爺知道這玩意燙,連忙看着三個最小的,讓他們慢慢吹着吃。這個年代的肉太稀罕,胡辣湯裏沒有什麽肉丸肉丁,都是些小面疙瘩,可這就很對得起它那低廉的價格了。
又四處逛了逛,鄭意安不讓二大爺給孩子們買東西,鄭家幾個小的都懂事,雖然很想要可一點也不會吵着大人買。只不過等鄭意安轉過頭去,二大爺就會朝幾個小的擠眉弄眼,惹得大家咯咯直笑。
晚飯前,兩個大人帶着孩子們回到了鄭家。吃過飯後,二大爺說了明天他想帶鄭吉達和鄭秀在附近逛逛,中午可能就不回來吃中飯了。
鄭意安夫妻倆囑咐了幾句注意安全,就随他去了。只有另外三個要上學的小子,羨慕的不行,老三鄭吉敏轉着眼珠子,一看就知道在打什麽鬼主意。
第二天,鄭吉敏裝病不成反被揍的上學去了,二大爺則帶着三個小孩出了門。
鄭吉達本來以為只會在附近玩一下,結果出門二大爺就把他們抱上了三輪車。二大爺“壕”氣沖天的對着三輪師傅問了句“包你車一天多少錢?”
問清了二大爺要去哪些地方,三輪師傅最後開了個兩元錢。二大爺沒砍價,這錢賺的辛苦,他也不缺那個錢。
一行人先去了城牆,又爬了大雁塔。從塔上下來,幾個小的明顯累着了,于是二大爺一揮手,一夥人就直奔回民一條街上吃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