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向忠性子耿直,立刻直言反駁道;“臣從不信口開河,字字句句都有真憑實據,請皇上先将趙白鹇下獄,仔細調查,無比還京中百姓一個公道!”
趙白鹇年紀跟他差不多,也是颔下一把胡子,他氣得胡子亂抖,:“我好歹是堂堂三品大員,你可有人證物證?憑甚直接将我下獄?!”他說着向姜佑一躬身:“請皇上明鑒,這是京城,天子腳下,臣如何敢強占百姓屋宅,做出那等喪心病狂之事,必是着李向忠污蔑于臣,請皇上為臣做主!”
姜佑沒想到兩個不惑之年的老頭吵起架來中氣十足,被震得一愣一愣的,清了清嗓子,正要開口,李向忠就滿面怒容地搶先開口道:“外戚擅權之事古已有之,你分明是仗勢欺人!有了可以依仗的勢,這才敢恣意妄為!”他怒聲道“可你是否想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便是你自己不知廉恥,也不該在皇家面子上抹黑!”
這話就差沒指着鼻子罵趙白鹇借着太皇太後和淑貴妃的勢在外為非作歹,姜佑本來想開口,沒想到冷不丁聽到罵出了她的心聲,立刻樂滋滋地閉嘴看戲。
趙白鹇也是氣得渾身發抖,不過他除了憤怒,還有幾分心虛害怕在,只有他知道,他這些年在刑部的實權雖被孝宗架空的差不多了,但仗着後宮的勢,為非作歹的事兒還真沒少幹,甚至比李向忠說的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又是驚又是怕,立刻掉了聲口,對着姜佑高聲道:“陛下,李向忠口口聲聲說外戚專權,又扯上了皇家顏面,分明是擅言後宮,诋毀皇室,以下犯上,乃是大不敬之罪,理應處斬!”
李向忠素性耿直剛硬,連對着孝宗和姜佑都是說訓便訓的牛脾氣,沒想到被人反潑了一盆子污水在身上,勃然大怒之下,舉起手裏的笏板劈頭蓋臉地就打了下去,趙白鹇也不甘示弱,舉起笏板招架,抽空還罵了幾句大逆不道。
姜佑沒想到兩人說着說着便來了一出全武行,一時驚得目瞪口呆,她有所不知,大齊朝素來文官治國,皇上也都以仁君自我标榜,政.治風氣寬松。
在孝宗在位的時候一言不合就動手的事兒也不是頭一回了,一旁立着的文官還頗有興致的品評兩人拳腳,兩個文官打架沒甚看頭,不如當初大将劉毅和兵部尚書打的拳來腳往有滋有味。
姜佑驚了一時,咳了幾聲才回過神來,正要叫內侍把他們攔住,就見兩人不知道是誰的笏板脫了手,直直地向坐在龍椅上的姜佑飛了過來。
她‘啊’了一聲,慌忙想躲,幸好笏板沉重,大臣站的地方又離龍椅頗遠,所以笏板飛到半空便落了下去,就是這樣也把她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兩人都是高官顯位,用的都是象牙做的笏板,被砸一下那還得了?
姜佑氣得敲了敲‘鎮山河’,沉悶的響聲在整個大殿回蕩,她惱火道:“殿前失儀,成何體統,把他倆給朕分開,壓下去!”
姜佑沒想到上個朝還來了這麽一出,起身道了聲‘退朝’,甩袖大步走了。如今好戲散場,底下的文官也都相互對視幾眼,對着空蕩蕩的龍椅跪了安,轉身退了下去。
姜佑性子護短,就算不怎麽喜歡李向忠,那也是她的授業恩師,她立在偏殿想了想,還是先讓人把趙白鹇帶上來問罪,趙白鹇還沒走遠,沒想到皇上竟然要親自問案,被帶到偏殿的時候還有點蒙,愣了片刻才跪下道:“皇上,臣冤枉啊!”
姜佑這時候正翻着李向忠呈上來的罪狀,越看越是惱怒,一把把罪狀扔到他身上:“你冤枉什麽!你告訴朕,這樁樁件件那件事冤枉你的?是不是你縱家奴侵占民田,為了修建房屋強拆民宅,縱着手下人欺壓良善,逼得人家賣兒賣女!”
趙白鹇知道這事兒已經紙包不住火了,被問的滞了一下,叩頭避重就輕道:“這都是底下人所為,絕非臣本意,臣願領失察之罪,請皇上責罰。”
Advertisement
他聰明,姜佑也不傻,一下子就聽出他話裏的推卸責任,用力拍了拍椅子扶手:“失察之罪?你犯下的豈止是失察之罪,若是你不嫌丢人,朕就命東廠的人把那些百姓帶來和你當庭對質,看你到底是不是只是失察之罪!”
趙白鹇心裏一緊,若是當庭對質,就算有太皇太後保着,他也絕對是降官停職的下場,他伏在地上顫顫一時,竟然膝行幾步,對着東方遙遙叩拜,一邊滿面痛苦哀戚:“都是臣的錯兒,當初臣的祖父細心輔佐成宗,對抗鞑靼瓦剌,保衛京師,臣的父親也是一代帝師,教導先帝,勤政愛民,造下恩業無數,是臣無能,有負先祖威名,有負先皇所托啊!”
姜佑沉下臉看着他,她怎麽會聽不出來,趙白鹇明着是自責,其實就是在提醒姜佑他趙家的功勳,想要以功抵過。
這時候他已經說到孝宗,隐隐約約暗指當初太皇太後幫助孝宗登基一事,她最聽不得有人說孝宗的不是,白皙的臉上現了青筋,砸了個杯盞到他身上,厲聲道:“住口!”
那邊薛元正不急不慢地往東輯事廠過去,想到在朝上的時候姜佑目瞪口呆的樣子,忍不住輕輕一哂,就見馬成慌慌張張地從後面跑了過來,呵着腰立在他面前:“督主,您快去瞧瞧吧!”
薛元攢了眉頭:“怎麽回事兒?”
馬成急出了一腦門子汗:“皇上現在立刻要把趙侍郎退出午門斬首呢!”
薛元道:“趙白鹇犯得事兒雖重,但也不至于到斬首的地步吧,皇上這麽做了,不怕落個暴君的名聲?”
馬成有幾分哭笑不得:“趙侍郎本來好好地求着請,沒想到半路上哭起先帝來了,皇上一時惱怒,這才...”
薛元立在游廊裏,無言地扶了扶額,他一邊往偏殿走,一進去就見趙白鹇肩膀上多了個小腳印,身上林林瀝瀝地潑了些茶湯,一身的狼狽,見着他跟見了救星一樣,哀嚎着撲了過來:“廠公,廠公救命!”
薛元蹙了蹙眉,側身避開,就見姜佑在後面提着殿內侍衛的棱錘直沖了過來,他忍不住低笑了聲,擡手把姜佑困在懷裏,輕輕拍着她的背安撫道:“皇上消消氣,莫要氣壞了身子。”
姜佑還是餘怒未消:“他敢對先皇不敬,朕就是當初打殺了這賊子也不為過!”
趙白鹇吓得臉色蒼白,身子突突亂顫,他本以為姜佑小孩子沒主見,就是他犯了過錯,聽他擡出成宗和孝宗來當免死金牌,也不敢再狠罰了,沒想到這回卻觸了逆鱗,她發起火來竟是六親不認的。
薛元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對着底下的侍從吩咐道:“來人啊,先把趙侍郎壓下去,容後再審。”
姜佑差點跳起來,等人走了還是氣咻咻的:“掌印攔着我做什麽?難道這人不該殺?!”
她方才順手從殿內武士那裏奪下的武器甚是沉重,現在冷不丁脫了力,兩手止不住地亂顫,甚至還腫了起來。
薛元摸着甚是心疼,命人取了藥來,一邊撩起袖子給她塗藥一邊道:“若論罪責,李太傅給的罪名都是要不了命的,你說他妄議先皇,可明面上他不過是追憶了幾句往事,感嘆祖宗功德,兩樣都是拿不住大錯的,豈能說殺就殺?”
姜佑不服氣地道:“難道就治不了他了?”
薛元淡聲道:“治罪倒沒什麽問題,只是趙家關系再朝堂中盤根錯節,皇上要是在宮中動用私刑,那可就是捅了螞蜂窩了。”
文官挾制皇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姜佑想着就覺得頭皮發麻,頭疼地托着下巴道:“那可怎麽辦?”
薛元這時候已經塗好了藥,還是不動聲色地在她手臂上摩挲着:“找罪證的事兒交給臣就好了,不過沒必要立即就治了他的罪,最好能利用這事兒在太皇太後跟前讨些好處。”
姜佑這時候氣兒已經消了許多,側頭想了想:“掌印的意思是...讓朕用這事兒去挾制皇祖母?”
薛元指尖在她手臂上游移:“皇上和太皇太後是一家人,哪裏用得着說挾制這麽難聽呢?不過是讓她老人家早早安心,頤養天年罷了。”
姜佑被他撩的有點發癢,縮了縮手臂,放下袖子道:“朕...該讨些什麽好處回來?”
薛元想起前日太後跟他說的話,不由得眯了眯眼,似笑非笑地看着姜佑:“太皇太後這次急着回來,一來是趕在新君才立的時候收攏大權,二來是想給皇上尋門好親,她是皇上祖母,只要對方人品家世都過得去,只怕一衆大臣也不會反對。”
姜佑張着嘴驚訝地看着他,略想了想道:“她要給朕指婚?是趙家人嗎?”她腦子裏浮現出年輕一點的男人樣的太皇太後的臉,身子哆嗦了一下,連連搖頭道:“朕才不要,姓趙的朕都不要。”
薛元勾了勾唇:“皇上若是不想要,就只管拿着今天趙大人這事兒跟太後說去吧。”
姜佑正要點頭,忽然聽外面有內侍來報:“太皇太後請皇上去壽昌宮一趟!”
姜佑聽了不由得冷哼一聲:“她來的倒是快。”
薛元微微笑了笑:“皇上有了能拿捏住的法子,難道還怕太後不成?”他側頭看見姜佑挺直了脊背,輕輕一哂,把她人攬到懷裏,頭下巴摩挲着她發頂,幽幽地道:“前些日子太後硬逼着臣,讓臣跟她聯手把送趙家子入宮,讓臣一口給回了,現在她心裏只怕恨着臣呢,她又是太皇太後之尊,臣以後的日子只怕不好過了。”
其實就算是太皇太後也礙不着他什麽,被拒了又能如何?權勢手段不如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姜佑本來想躲,聽了這話卻一時沒想透其中的貓膩,想到太皇太後連這麽好的掌印也忍心欺負,頓時更起了同仇敵忾的心思,反手環住他的背拍了拍:“掌印不要怕,有朕給你做主,皇祖母不敢把你怎麽樣!”
薛元頓了下,忍着笑道:“那臣就全仰仗皇上了。”他隔着衣袍細細撫在她肩頭:“臣可是皇上的人,皇上要好好憐惜臣,不能讓人欺了臣去。”
輕柔的呼吸拂在她鬓角,她被膩的有點頭皮發麻,要不怎麽說太監娘氣呢?表個忠心都這麽膩歪。
她這才反應過來薛元說的話有誇大的嫌疑,不過豪言壯語都放出去了,只能讪讪地笑了笑,一下子站起來撂下句:“朕去見太後了。”然後拉着龍袍匆匆忙忙走了。
上朝的地方是前殿,太皇太後的壽昌宮在後宮,她走了半晌才到地方,太皇太後正在命人擺飯,淑貴妃立在她身後伺候,她見姜佑過來,慈藹笑道:“皇上好些日子不來壽昌宮了,還不快來坐着。”
姜佑依言坐下,握拳咳了聲道:“這些日子忙了點,忘了向皇祖母請安,還望皇祖母見諒。”
太皇太後命人斷了碗甜湯奉到她面前,坐在首座上笑道:“孝道本就是存在心裏的,只要心裏孝順,來不來都是一樣的。”
姜佑聽她話裏帶刺,長長的唔了聲兒,心裏不由得有些納悶,為何她不提趙白鹇之事呢?若說她不知道這事兒,可幹嘛又這般巧的把她叫過來呢?
倒是一旁的淑貴妃顯得有些焦急,似乎想開口說話,被太皇太後一個眼風打過去,只能讪讪地住了嘴。她指着桌上的紅豆蓮藕甜湯道;“哀家記得你小時候最愛喝這個,便特地命人用從南邊才運來的鮮藕做的,你嘗嘗看味道怎麽樣?”她說着眼眶泛紅,用絹子按了按眼角:“當初你一只手都能抱起來,小小一團,你父皇走到哪兒都要抱着,一霎眼都長這麽大了。”
姜佑原來确實喜歡甜食,不過被拔牙之後興頭就不那麽大了,再加上提着小心,便只淺淺地抿了一口:“還是小時候的味道。”她聽到她提孝宗,臉色也跟着黯淡下來,垂着眼不言語。
太皇太後揩了揩淚:“你父皇最盼着兩件事兒,一來是你能當好皇帝,管好大齊朝,如今朝中上下一片太平,這都是你的功勞;他盼的第二件事兒就是你能找個情深意重的身邊人,像你父皇母後那樣,一生伴着你,在身邊看顧着你。”
姜佑沒想到她先提的竟然是這件事兒,淑貴妃想到自己還管着的兄長,也楞了一下,然後擡眼焦急地看着她,卻礙着她的嚴令不敢輕易開口。
太皇太後也不理她,一副過來人的語氣自顧自地道:“禮部選後素來是只看長相才學身家,不問性子人品,便是選出個狀元來,不貼心照舊是不貼心,倒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成婚之後也放心。”
姜佑倒沒像一般閨閣小姐一樣聽到這事兒那麽羞赧,只是皺眉道:“孫女還小...”
太皇太後笑道:“十四歲也不小了,再說皇家大婚,豈能是等閑視之,光是準備只怕就要一年多,到時候你只怕都快十六了,這邊先提了親換了兩家八字,再命禮部慢慢準備着就是了。”
姜佑理了理冠冕:“皇祖母說的可是趙家公子?”
太皇太後笑道:“正是。”她用碗蓋撥了撥茶葉沫子:“皇上放心,哀家不會害了你的。”
姜佑哦了聲;“皇祖母可知道,今日刑部侍郎趙白鹇侵占民田之事被下獄了,你說的可是他的兒子?”
太皇太後故作詫異道:“白鹇被下獄了?”她搖了搖頭道:“正是他的嫡長子趙瑜年,白鹇那孩子我知道,素來勤懇守業,怎麽會做出欺壓百姓之事?”
姜佑撇撇嘴:“證據确鑿,怎麽會有偏差?”她側眼看着太皇太後:“由其父觀其子,可見他的兒子也好不到哪裏去。”
太皇太後悵然嘆道:“當初你父皇在時還常誇他勤勉,如今怎麽會做下這等事兒,你父皇素來看人時極準的,只怕是有人嫉賢妒能,誣告才是。”她見姜佑想反駁,淡淡道:“白鹇的事兒暫且不論,瑜年如今虛歲十九,正是舞象之年,與你也算當年,人品模樣學問都是數得着的,當初你父皇還曾把他抱在膝頭賞食了瓜果粟米,露出些結親的意思,如今你父皇雖然仙去,但他的遺願咱們還是要守的。”
姜佑聽她句句拿着孝宗,氣得臉色發黑,她這才知道她打的什麽主意,這門親若是結成了,皇上的未來公公總不能在牢裏吧?還不得乖乖把人放出來。
太皇太後看着她,淡淡一笑道:“按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皇上的父皇母後都去了,也只有我這個做祖母的能管起這事兒了。”
淑貴妃這時候也終于瞧出些門道來,用絹子掩着嘴道:“按說親事這事兒本不該跟晚輩商議,皇上這會兒只怕正羞着呢,您還是直接去尋禮部大人拟定此事兒吧。”
其實太皇太後本沒想着這麽快提親事的事兒,不過沒想到趙白鹇那邊搶先一步鬧出麻煩來,她這才不得不加緊了動作。
姜佑冷着臉道:“朕不同意。”
太皇太後被她的直言震得楞了一下,沉了臉道:“皇上這是要反了哀家的意思,違抗皇上的遺願不成?”
姜佑才不信孝宗會舍得把她嫁給趙家人呢,她頓了下,淡淡地道:“祖母不提父皇朕還想不起來,趙白鹇今日欺壓百姓之事被抖摟出來之後,不但不思悔改,反而還辱罵父皇和皇祖父,當治大不敬之罪,不要說斬首了,就是抄家滅族都有可能,皇祖母是打算讓朕迎接一個死人入宮嗎?”
姜佑特意往大了說,太皇太後只知道趙白鹇犯了事兒,但還真不知道他竟然對兩位皇帝不敬,一時有些發怔,手裏的絹子緊了緊:“一派胡言!有誰聽見了?!”
姜佑學着她睜眼說瞎話的本事:“自然是朕親耳聽見的,難道朕堂堂天子,難道還會誣賴三品大員不成?”她搖搖頭道:“皇祖母身為祖父的發妻,更該跟朕同仇敵忾才是,怎麽能向着外人說話呢?”
太皇太後神色變換,知道就算是她在說瞎話,這事兒也不能善了了,她端着茶盞又飲了幾口,壓下心中的惱怒,緩了神色道:“白鹇素來有口無心,受不得挑撥,并非真心對先皇不敬。”
姜佑轉臉看着她:“就算如此,這人也是有口無遮攔的毛病,怎麽能成為外戚,您看指婚的事兒...?”
雖然太皇太後不信她真敢滅了趙家滿門,但卻怕逼得狠了她直接殺了趙白鹇,只能在心裏暗罵幾句那個不争氣的侄子,緩了神色道:“皇上說的是,皇家結親不必尋常人家,定要細細察看了人品才是,是哀家輕忽了。”
姜佑特地來一趟就是為着這個目的,聞言也懶得和她再做糾纏,起身告了個罪就要走,卻忽然被她叫住了。
這時候太皇太後已經恢複了滿面慈藹,對着姜佑溫言道:“你雖然是皇上,平日裏莊嚴肅穆點也是應該,但到底還年輕,沒得把自己弄老氣了,也該好好裝扮裝扮才是。”她說着擡手招了招,立刻有宮女捧了只秀氣的檀木盒子上來:“這裏面的東西是我特地命人給你做的,你且瞧瞧,喜不喜歡?”
姜佑随意掀開盒子一看,發現裏面是一對兒玉兔耳環,她随意點了點頭道:“皇祖母費心了。”她說完随意把盒子遞給一邊的內侍,轉身去了。
太皇太後看着她離遠了,面色這才顯出些倦容,換了參湯喝了兩口,才覺得精神稍稍好些,淑貴妃忙低了頭詫異道:“親事不是結不成了嗎,您還把這個給皇上?”
太皇太後低聲斥道:“蠢貨,明面上不能指婚,若是皇上自己瞧上了瑜年,難道還能怨哀家不成?!”她又淡淡笑了笑:“不過你那個侄子倒也會讨女人喜歡,不知道從哪裏打聽來皇上屬兔,竟費盡心思親手做了一對兒。”
淑貴妃聞言略帶自得,用絹子掖了掖鼻子:“瑜兒素來聰慧。”她不知想到什麽,又緊張地低聲兒道:“萬一皇上随意扔了,不打開那盒子怎麽辦?”
太皇太後垂眼淡淡道:“既然給了皇上,哀家就自然有法子讓她打開去瞧,若是這樣還是不成事兒,那就說明他沒這個命,還是死了這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