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親手設計嫁衣的男人
阿琛将老夫人交代的祈福香交給主持,每月初五,都會在寺院的主殿燃起。
“我們該回去了。”
阿芷點頭表示同意。
天邊驟然響起一聲驚雷,主持微微瞥了一眼,便像預言似的道“将是一場大雨啊。”
山中下起大雨,便意味着不适合趕路。
“我們只能在此處暫且避一避了。”阿琛向阿芷解釋道。
“只能如此了,不過,能見識山中雨景,也是妙事一樁。”阿芷是個随遇而安的性子,倒不會因為突發事件而苦惱。
阿琛見她天生樂觀派,不禁展眉一笑。
于是,主持便給二人安排了一間可以休憩的廂房,房間有一扇窗子,正好面對着寺廟的後山,風景秀麗,郁郁蔥蔥。
二人在木桌前分坐兩端,品着寺院後山種植的花茶,靜聽窗外雨聲。
阿琛心中騰起一種感覺,要是時間能一直停留在此刻,該有多好。
阿芷看着低頭品茶的阿琛,不禁想多看他幾眼,好看的雙眼皮,明亮的眸子,額頭前沒有一絲亂發,整個人看上去溫和,精神,又好看。
阿芷沒有料到,這場雨,一直持續到傍晚,依然沒有停止的意思,反而勢頭愈發猛烈。
無奈,只好借宿廟中一晚。
車夫也被安置在了一處的廂房內。
阿芷和阿琛的廂房,緊挨着,兩個人在彼此獨立的空間裏,琢磨着同一件事:隔壁在做什麽?
Advertisement
好奇心,是一切依戀的開始。
***
阿芷實在難以靜心,便拿出紙筆,畫起吳師傅贈與她的書冊上的篇目。
阿琛則坐在坐榻上,撥弄起放在幾案上的古琴。
阿芷握着畫筆的手,因為聽見突然而起的琴音,倏得一頓。
阿琛不急不緩地為琴弦校着音。
推拉門突然開了一條細縫。
阿琛本能擡頭看去,見阿芷的腦袋探了進來。
阿芷等待着阿琛準許她踏入那個私人的空間。
阿琛停下撥弄琴弦的動作,淺笑着,擡手,輕輕揮了揮,示意阿芷進去。
阿芷樂颠颠地走了進去,在阿琛身邊的坐墊上坐下。
阿琛見她充滿期待似的,認真地看着他,似乎在等待琴聲響起。
阿芷也不催促阿琛,等待着他随時開始的彈奏。
阿琛微微斂了呼吸,修長好看的手指,在琴弦上再次靈動起來。
曲子是阿芷從前聽過的,好像是一對好友聯合創作的。
阿琛不急不緩地撥弄動作,讓整首曲子聽上去,都染了些從容。
阿芷覺得,這樣才像阿琛,似乎從容有度的東西,才和他的氣質是相符合的。
阿芷是個好聽衆,她安靜地坐着,眼睛全程關注着阿琛的手指,不想錯過一絲細節似的。
阿琛感受到了一種來自阿芷的,不卑不亢的崇拜和仰望。
到底是男人,都是有虛榮心和好勝心的,享受這種被心愛女子微微仰視的感覺,阿琛,也不例外。
每一個琴音,配合着問情香,成了最好的催化劑。
當琴聲戛然而止時,兩個人的眸子,正好撞在一處,帶着幾分驚擾,可卻像是給心髒打了清醒記似的。
阿琛見阿芷的一絲碎發散落下來,不禁擡手幫她挽在耳後。
阿芷的視線因為阿琛的這個動作,變得更加柔和。
正是這抹柔和,讓問情香的功效,發揮至高#潮。
阿琛原本整理碎發的手,撫住阿芷的臉龐。
阿芷感受到來自他掌心的微熱,緩緩低了眸。
阿琛慢慢向她靠近,有了上一次的先例,這一次,兩唇相印的速度,快了許多,阿琛明白了阿芷的心意。
阿芷也不像上次那般無措,反而因為下定了決心,變得大膽起來。
阿琛微冷的舌滑入,阿芷的溫柔地纏繞住他的舌尖,本能想要抱住他,唇齒間的壓迫,在問情香的作用下,愈發蔓延起來。
阿琛突然意識到二人此刻是在佛門之地,便緩緩松開了阿芷的唇,将她緩緩攬入懷中。
倚靠在阿琛的肩頭,阿芷安靜地聆聽着他的呼吸,跟随着阿琛因為呼吸而輕顫的肩膀,微微顫抖身子。
一聲悠長的鐘聲在山澗響起,聲音醇厚,像是擊在了聽者的心間。
***
翌日清晨,二人和主持告別後,離開了寺院。
車夫的車子,駛得比來時穩健了許多。
他看得出阿琛和阿芷之間的變化,本能握在一起的十指,足以說明一切。
馬車一路順暢,回到陳府已是午飯時間。
薛氏看見二人是十指緊扣的姿态出現的,心中自然不舒服,可這是她能預料到的事情,老夫人一直給她“洗腦”式提醒——此番二人歸來,便可以直接準備訂婚宴了。
阿琛的顧忌老夫人知曉,可畢竟人是會向着自家人的,自然希望阿琛能順心如意,她也私下派人尋訪天下名醫,興許,有朝一日,阿琛的身體狀況便能得到很大成效的醫治呢?這是一個祖母的心裏話。
阿芷見迎上來的仆人們的目光,皆落在她的手上,那只白皙的手,正被阿琛攥得緊。
阿琛感覺到阿芷因羞澀想要向回縮的動作,有意攥得更緊,不讓她掙脫半分。
阿芷這才知道,阿琛是這樣一個執拗性子,他認定的人,必須要牢牢地攥在掌心,才罷休。
阿琛的餘光瞥到阿芷帶着善意地“瞪”着他,揚唇笑了。
這是從寺廟回到府中的第一頓飯,老夫人特意囑咐管家安排負責采買的人員,買了阿芷喜歡吃的菜。
阿玫調侃道“阿芷成為自家人了,連我們的夥食都不一樣了。”
阿芷的臉,唰得一下,紅了。
“就你話多。”薛氏平靜地夾着菜,“阿芷多吃些。”
阿芷似是沒有想到,薛氏會如此友好地對待她,遲疑了一下,“哦”了一聲。
阿琛也被母親的反應驚了一跳,心想大概是母親也已在心裏接受了阿芷成為一家人的事實。
薛氏是個傳統意義上的賢妻良母,思想也是這個特點,對于新事物,倒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可卻需要比其他人多些時間。
薛氏餘光瞥了一眼阿芷,見阿芷低着頭認真吃飯,不知是不是被她剛才的話感動了,模樣乖巧。薛氏心底被觸了一下,一直以來,其實她是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女兒的,身體原因,她膝下只有阿琛一子,因而對待阿玫,有一種類似于母女的感情。
對于阿芷,從她入府以來,阿琛身上發生的變化,她不是看不見,可因為母親對于兒子的感情,她做不到一開始便非常欣賞阿芷,可這姑娘身上,也不是沒有優點,她的直言爽朗,是薛氏不曾去嘗試的,這和她自小的成長環境有關。
一個不被長輩逼迫去做不喜歡事物的孩子,會成長成為一個骨子裏透出自信感的人,她不會因為生活中的瑣碎事物而焦躁,對待來自他人的好意,也會比較容易坦然接受。
站在老夫人身旁的羅嫂,對待阿芷,她給薛氏明裏暗裏給了不少暗示,可說得确實也是實話,陳府的仆人們,确實對于阿芷的評價非常好,阿琛因為阿芷的香料病發一事,的确有人對她心生責怪,可事後阿芷為阿琛尋找良方的事,所有人都看在眼裏,心裏的怨憤,便慢慢消散了。
***
阿琛和阿芷的訂婚宴,被排上日程,整個陳府,都沉浸在喜慶的氣氛中。
阿玫發現,阿琛原本喜歡淺笑,這些時日,見到人,都是露齒笑了。
阿琛的笑容本就好看,放開笑的時候,更是迷人。
薛夫人聽到老夫人說“阿芷真得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歡樂,人吶,活着還是要開開心心最重要”的時候,不再反駁什麽。
對于訂婚宴上禮服的設計,阿琛親自手繪了圖樣,讓阿芷從中挑選。
阿芷一眼就看中了那套喚作“心中曉”的禮服,中國畫風的印花刺繡,華麗的綢緞面料,凹凸不平的刺繡方式,為面料增添了立體感。
圖樣旁邊标注了一句詩作為注解:三千弱水取一瓢,自思量,心中曉。
看到阿琛飄逸的筆跡,阿芷想到一個詞:筆酣墨飽。
阿琛為了繪制這張圖樣,花費了五個晚上的功夫,比任何一次繪制布藝花飾都要用心。
阿芷想着,自己也得做些什麽,作為對阿琛的回報,便想着為阿琛設計一身長袍。
訂婚宴上,各自穿着對方為自己設計的服飾,心中的甜蜜,該是會加倍的吧。
阿芷在繪畫上,确實有天賦,即便如此,她也連續熬了幾個晚上,繪制出了長袍的初稿。
她将圖樣拿給阿琛看,玩笑着對阿琛說“我的才藝淺薄,沒有其他的圖樣選擇餘地,你就提些改進意見吧。”
阿琛拿着圖樣,端詳了一會兒,見繡花精美的長袍馬褂,俊秀儒雅,末了,補充了一句“在領口上,繡上你的名字吧。”
阿芷聞言,不禁濕了眼睛。
針線有盡時,情意無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