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艱難的抉擇
我再次踏入同濟臨終關懷。走在詹青瓊的身邊,我覺得自己的人生變得有意義許多,那是因為借了她的光。
“護士長,院長讓你去安撫一位客人。”
詹青瓊前腳剛進辦公室,院長秘書後腳便跟來,傳達指示。
“還是那個關于留洋生的母親一事?”詹青瓊問。
“是。”秘書點頭。
“院長又沒招兒了?”
“嗯。”秘書抿嘴微笑。看得出來,她與詹青瓊的關系很不錯。
“好,知道了,我馬上過去。”之後,詹青瓊附在秘書耳邊,不知嘀咕什麽,與秘書一道詭谲而笑。
秘書看了我一眼,然後飄然離去。
詹青瓊領着我,拐了兩個彎,敲響了49號病房的門。
“請進。”裏面一位男士應答,該是詹青瓊口裏的留洋生,姓王。
“王先生你好,請問有什麽幫助?”詹青瓊問。
“我要見院長。”王先生看樣子不過三十來歲,架着一副碩大的眼鏡,滿臉愁容。
病床上躺在一位白發婆娑的老妪,像個植物人般一動不動。
“院長正在開一個緊急會議,授權于我,一切事宜可與我協商,謝謝。”詹青瓊遞給王先生一個醫學報告,輕聲道:“你母親雙耳早已失聰,右眼失明,左眼可見度極微,心脈虛弱,可能随時會走。”
“三個星期前,你們就這樣對我說。”王先生一臉頹廢,接過報告,根本不看一眼,似乎滿肚子的委屈與無奈,“我母親這樣,到底還要持續多久?我飛美國的機票已退了,博士論文答辯的時間也耽擱了,看來今年已經沒法畢業。因為母親的病,我去年請假回家,學業已耽誤了一年。”
Advertisement
詹青瓊道:“這個我們真的無法保證,你母親雖然聽不見我們說話,也很少睜開眼來看我們,但她還有微弱的呼吸。”
王先生看了她母親一眼,嘆了口氣,道:“我們能否到另一個地方談?”
詹青瓊點了點頭,将王先生領到自己的辦公室,給他倒了杯茶請他就坐,道:“我知道你的難處。”
“不瞞你說,我找院長,是要辦理轉院手續。”
“什麽?”詹青瓊一驚,“難道我們的服務,你不滿意嗎?”
“不,不,不,對你們的服務我非常滿意,我做不到的,你們能為我做到,我非常感謝。”
“那為何你決定轉院?”詹青瓊瞪大雙眼,“若一路颠簸,你母親或許忍受不了,就此離去,你可知道這其中的風險?”
王先生點了點頭,道:“但我也沒有辦法,那邊醫院能提供你們沒有的服務。”
此言一出,詹青瓊怒了,道:“不是我吹牛,我敢保證,在整個湖北,甚至大陸,若論臨終關懷的服務,我們同濟是一流的,不可能別人有的服務,我們沒有,這個絕對,只有我們有的別人沒有。”
“真的。”王先生輕輕地确定。
“你說,是什麽服務?”詹青瓊迫不及待地追問。
王先生看似很為難,低頭不語。
“你說呀。”詹青瓊催促。
王先生臉色赧紅,道:“你可知道,我耗費了我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不少,跟妻子鬧得不愉快,不是我不想為母親花錢,而是這三個星期以來,我母親都沒掙開眼來看我一眼,更不用說說一句話,我真不知道這樣耗下去,還有什麽意義?”王先生說着說着,竟全身顫抖聲音哽咽,最後淚流滿面,像一個受傷的孩子。
詹青瓊恍然而坐,終于明白王先生口中別人有而己方醫院沒有的服務,喟然嘆道:“我明白,若按照西方臨終關懷的理論,我們給你母親注射藥物續命,對一個生命近似枯竭垂危的老人而言,是一種莫大的殘忍,因為她的各個身體器官或許承受不住,可作為醫生,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着病人在我們眼下死去。”
“讓我母親安樂地離去,或許更加仁道。其實她現在的狀态,和死沒什麽區別,也許比死更痛苦。”王先生擦了擦淚水。
“但我們不能這麽做。你也知道,中國是忌諱‘死’這個字的,你是美國留學的高材生,思想前衛。”詹青瓊為難地搖了搖頭。
“我給你們簽一份責任書。”
“這樣也不行。若有一天你後悔,提起訴訟,敗的依然是我方,法院會判我們謀殺罪,而責任書将成為鐵證。”
“那就沒辦法,我只能轉院。”
“我幾乎敢确定,若你母親一旦離開氧氣筒和藥物,在路上一颠簸,十有□□會離去。你忍心嗎?”
“我怎能忍心?我父親去世得早,是我母親将我拉扯大,又供我上學,你知道我母親有多麽辛苦多麽艱難!為她耽誤一年的學業我不在乎,為她花掉我所有的積蓄我不在乎,即便讓我死去,若能喚回母親的健康我也不在乎,可問題是她現在連眼睛都睜不開,像一個植物人,活着還不如讓她安樂地離去……”王先生情緒激動,再次潸然落淚,哽噎難鳴。
“啦,我代表院長,為你提供本院最好的車輛和服務,争取将你母親安全送至家中,然後你自己給你母親服下這個,保證她沒有一絲痛苦。”詹青瓊從藥櫃中取出一盒藥,塞給王先生。
王先生渾身一顫,像觸電一般,推開詹青瓊的手,泣道:“那怎麽行?我怎麽能親手殺死我的母親?”
“你将你母親交給一家私人醫院,他們號稱給你提供安樂死的服務,跟你自己喂母親吃藥,有何差別?”詹青瓊不解地看着王先生。
“當然有,若我自己喂藥,我将一輩子不得安寧,被世人唾罵為不孝子,我這一生便完了,永無擡頭之日。”
“好,你出去,我馬上安排人給你辦離院手續。”詹青瓊最後無奈而糾結地向王先生妥協,平複一下心情後,對我說:“其實,讓這樣的病人早點安樂死,對她的親人、對醫院、對她自己都有好處,可惜國家尚未出臺相關安樂死的法律,若通過這種方式,讓病人死在醫院,一旦打起官司,我們将會承擔巨大的責任和損失。”
“看來,你還經常遇到精神上的考量。”我發自內心,越來越喜歡這樣的女子,“走,請你吃飯,看你忙了一上午。”
“現在還不行,我得馬上跟院長彙報去,若王先生一意孤行,我還得給他辦理離院手續。你在辦公室等我,可以随便翻閱,我不介意哦。”詹青瓊說完便走了。
當天晚上,我便從她口中得知,王先生的母親終究在離院途中與世長辭。即便醫院派了最好的醫療車隊和服務人員,結果依然被詹青瓊以職業的眼光猜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