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逢喜事
兩個老姐妹上次見面是十年前,如今再見自然是親近的不得了。尤其是賀老太太纏綿病榻許久,等于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眼下再次見到閨中好姐妹,又驚又喜又不免悲從中來。
先前在門口兩個人已經抱頭痛哭一場,如今把衆人都屏退,兩個老姐妹又是相顧無言強忍着眼淚。
還是金老太太先平複一下心情,笑着說道:“我知道姐姐的性子,風風光光活了快一輩子,早就把生死看得很淡。如今咱們姐妹還能坐在這裏說話,應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姐姐快別這樣,叫我心裏越發的不痛快。”
“對,對!”賀老太太聞聽連連點頭,“我是老糊塗了。”說着傳丫頭進來把茶水換一換,又吩咐人去廚房看看飯菜,事無巨細的交代着。
金老太太聽了不禁熱淚盈眶,“姐姐還記得我的口味,真是讓我感動。”
“我怎麽能忘?妹妹喜清淡,最不能吃辣。而我口味重,無辣不歡。小時候淘氣,偶爾把辣子摻在妹妹的飯菜中。妹妹誤食之後辣的腸胃難受,總要又吐又拉折騰些日子。因為這個,我沒少被母親責備,妹妹也沒少替我說情。”提及姐妹在閨中的往事,兩個人都不由得露出笑容來。
本來人上了年紀就願意回憶些陳年舊事,兩個人湊在一起更是滔滔不絕。她們一直說到用飯的時候,之後幹脆擠在一起睡,一直說到下半夜才乏困的睡過去了。
老人睡眠都輕,又少,而且只要天亮就躺不住。一大早,老姐倆就起來了。王氏和梁氏過來請安侍候,這邊剛洗漱吃罷飯,丫頭就進來回禀,說是二房、三房那邊的太太帶着哥兒、姐兒過來了。
賀老太太笑着讓人請進來,又扭頭跟金老太太輕語起來。
這賀家也是一大家子,賀老太太一共生養了三個兒子、三個閨女,兒子們比鄰而居,女兒中有兩個嫁在當地,一到過年過節熱鬧的不得了。她們知道姨母來了,一大早便結伴而來拜見。
金老太太十年前來過一次惠州,十年過去了,小一輩都竄起來,若是走在街上還真是不敢認。
親戚們相互見過,長輩們賜了禮物,幼儀就跟着年紀相近的姑娘們玩去了。常存跟着迅哥兒走了,神秘兮兮的不知道做什麽。
不到一上午的功夫,幼儀便把賀府姑娘們的秉性摸得差不多了。嫡出的個個眼睛長在頭頂,庶出的幾個看着幼儀是既嫉妒又羨慕。幼儀也是庶出,只因為養在祖母身邊便比她們尊貴了幾分。
那幾個嫡出的表姐妹心眼裏看不出庶出,可礙于姨奶奶的面子不得不敷衍應酬。可交際下來,幼儀的言談舉止大方得體,又見識頗多,讓她們不敢小觑。
再看幼儀的穿着打扮,更是透着時髦,身上戴的首飾不多,可勝在做工精巧樣式新穎。
“小表妹,你再跟我們說說都城的新鮮事。”三房的容嘉只比幼儀大了幾天,性子活潑天真,是個挺惹人喜歡的孩子。
Advertisement
“幼儀妹妹比你還小了幾天,行事比你穩重多了。”容儀笑着訓斥妹妹,“她遠道而來一定疲乏,雖說昨晚上歇息了一夜難免認床睡不好。咱們姐妹還是別在這裏多打擾,讓她多休息一下。”
幼儀這一路可是遭了不少罪,她還真有認床的毛病,昨晚上折騰來折騰去沒怎麽睡好。
她聽見容儀的話感激的笑了,“容儀姐姐真是善解人意體貼人。只是我沒有白日睡覺的習慣,即便是盛夏也只在晌午十分小憩一會兒。咱們姐妹好容易見面,我也想多聽聽西北地方的民風民俗。”
“這次你們來得正好,過幾日就能親眼見到我們惠州娶親的場面了。”容嘉瞧着容儀打趣着說道,容儀登時羞紅了臉,一副忸怩的模樣,一旁的其他姐妹聽見紛紛開起她的玩笑來。
幼儀見狀笑着說道:“還真是巧了,這趟不僅走親戚還能送姐姐出門子。”
“我當幼儀妹妹是個老實人,原來也跟她們一樣調皮。”容儀紅着臉跑開了,幼儀這才細細打聽容儀的婚事。
原來這容儀有位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遠房表哥,兩個人早就定下了婚事,若不是賀老太太突然病倒應該成親了。雖說眼下賀老太太已無大礙,可畢竟上了年紀又生了那樣一場大病,她害怕自己再有個三長兩短耽擱容儀的婚事,所以打算趕緊就給容儀辦喜事。
三日之後便是佳期,賀府早就準備妥當,故而幼儀等人尚未看出什麽苗頭。
惠州辦喜事确實跟都城截然不同,真真讓幼儀大開眼界。新郎要在婚禮前一天來接新娘,身穿大紅喜袍,頭戴紅色喜帽,最着逗的是背上背着一只脖頸上系紅綢子的大白鵝。
新郎要把白鵝送給岳母,得到岳母的同意才能迎娶新娘。新郎要把新娘背在後背上,走九九八十一步才能放下。過去會有新娘族裏的長輩在一旁監督,少走一步也不能娶走新娘。現在婚禮逐漸簡化,這個程序不過是走走形式罷了。不過若是新郎官背着新娘能走滿這九九八十一步,衆人都會替他喝彩,是個吉祥的預兆。
新娘不會直接被送到新郎家中,而是在附近田莊住下來。新郎家裏同輩的姐妹、嫂子等人紛紛趕過去,鬧騰新娘一晚上,早上才能被正式接到婆家。說是鬧騰,其實不過是開些不傷大雅的玩笑,試探新娘子的性子為人處世罷了。
惠州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