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息事寧人
穗兒突然暈倒,李大夫查看懷疑是癫痫病發作。他用針灸把穗兒弄醒,可醒過來的穗兒似乎犯了瘋,看見東西就砸看見人就攻擊。衆人被她發狂的行為吓到了,一時沒反應過來,讓她朝着封氏奔過去。
一眨眼的功夫她就到了封氏跟前,蒼白猙獰的臉,好像從地底下爬上來的游魂野鬼。她蹦起來,一口咬住封氏的肩膀頭,用盡全身的力氣死活不松開。
封氏又害怕又鑽心的疼,好懸沒昏死過去。她嗷嗷的叫喚起來,頭上的珠翠掉了下來摔成八瓣,衣裳領子被扯開,露出裏面白色的襦衣。還是老太太經過風雨見過些世面,第一個怔過神來,喊道:“青桐去找繩子,其他人過去按住她!”
老太太把幼儀護在懷裏,陸嬷嬷擋在她們前面,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衆人聞言立即過去,十來個人七手八腳,扯胳膊的,拽腿的,抱腰的。可穗兒死活不松口,她們越拉扯咬得越緊,只聽見“吭哧”一聲。這是什麽動靜?
還不等衆人想明白,卻見封氏直挺挺倒在地上,穗兒像動物一樣嘶吼着,嘴裏叼着一塊血淋淋的肉!肉上面還包裹着衣服料子,鮮血滴吧滴吧的掉在地上,看得人既恐懼又惡心。
幼儀躲在老太太懷裏,感覺到老太太的身子哆嗦了一下,想要探出頭瞧一眼,卻被捂住了眼睛。
“趕緊把四丫頭帶到床上去,把幔帳放下來。”饒是老太太見過些風浪,也覺得心驚膽戰。
陸嬷嬷聞言立即扭身,一手捂着幼儀的眼睛,一手把她抱起來。
穗兒似乎把全身的力氣都使了出來,這會子兒渾身脫力狀癱成一團,要不是衆人扯着肯定也會倒在地上。她把嘴裏的肉吐出來,睜着大眼睛一動不動的望着屋頂,嘴巴張得大大的,胸口上下起伏着好似離水瀕死的魚。
青桐拿了繩子過來,她被綁成粽子扔在地上。其他人早把封氏擡到一旁的榻上,眼下也沒那麽多禁忌了,救人要緊。李大夫趕忙查看封氏的傷口,先止血。好在金府有些常用藥,倒是派上用場了。把傷口包紮好,李大夫這才給封氏號脈。
“應該是受了驚吓,又有外傷所致。太太一會兒就會醒,我再開幾副安神的藥就無大礙了。”說話間,封氏忽悠悠醒轉過來。她活到這個年紀,還沒吃過這麽大的虧,尤其是當着這麽多人的面。有長輩,有晚輩,還有外男在場!這臉是丢大發了!
可是馬上,疼痛感就讓她忽略掉丢面子的事情。肩膀的傷口疼得鑽心,那滋味用言語形容不出來。很快,她的額頭就出了一層密密麻麻的細小汗珠。
“太太稍等片刻,我開得藥房裏面有一味是鎮痛的,喝了應該就會緩解疼痛。”李大夫見狀趕忙說着。活剌剌被咬掉一塊肉,人都疼暈過去了,想想就覺得渾身打激靈。
本來就是來給一個得了風寒發熱的小姑娘看病,沒想到竟然遇到這麽多的事情。先是有丫頭要毒害主子,又有丫頭犯病還把主母的肉活生生咬下來一塊兒。
“李大夫,今天讓你受累了。”老太太開口說着,“你放心,診金方面一定會讓你滿意。只是今天發生的事情畢竟是我們的家事,不希望傳揚到外面鬧得人盡皆知。”
“請老太君放心,在下是大夫,只負責治病救人,其他事情一概不知。”他聽見這話趕緊回着。難怪人家說都城的銀子好賺,就看你是不是識時務,該閉嘴的時候就要閉嘴。
Advertisement
他在心裏暗暗算計了一下,先後給三個人診脈,還被留下來等吩咐,眼下又要封口,怎麽都不能少給銀子吧?他出診一次的費用是一兩銀子,藥費另算。今個兒這一趟,估計能有十兩銀子進賬。
老太太見封氏傷得厲害,吩咐人把她擡回去,至于穗兒下毒的事情只能老太太親自查了。
“這些瑣事本不該讓老太太跟着煩心,是媳婦兒無能。”封氏滿臉的歉意,還有掩飾不住的疼,“老太太對府中的奴婢不太熟悉,媳婦兒把錢嬷嬷留下供老太太差遣。跑道傳話,老太太只管使喚便是。”
老太太點點頭,說了兩句安撫的話,讓人把她擡走了。
封氏走了,老太太這才詢問李大夫道:“若是藥裏面加了莽草,可是這股子酸澀的味道?”
“倒是有這種可能,不過我還要再瞧瞧那藥汁。”他稍微想了一下回道。
端進來的那碗藥已經被穗兒打翻了,連藥帶碗都摔在地上,半點兒沒剩下。
“回老太太,藥壺裏還剩下一些底子,因為有泥土和濾不幹淨的藥渣子,所以就留在藥壺裏了。”冬雪上前回禀着,聽見這話老太太趕忙讓她把藥壺拿進來。
不一會兒,冬雪就拎着個小巧的藥壺走進來。她一只手撩簾子,前腿邁進去,後腿不知道絆在什麽東西上面,身子踉跄着進了屋子,手中的藥壺一傾斜蓋子掉在地上。只聽見“啪”的一聲響,蓋子摔成了兩半。
“奴婢該死,一時沒拿住把藥壺的蓋子摔碎了。”冬雪趕忙跪下請罪。
老太太擺擺手讓她起來,眼下不是追究這個的時候。她趕忙把藥壺的蓋子碎片撿起來,連藥壺一起遞給李大夫。
“咦?”那李大夫細細的查看了藥壺,似乎沒有什麽發現,等他的眼睛瞥見壺蓋碎片的時候突然睜大了些。
老太太見狀也探頭瞧,只見本來應該是白色的內裏眼下竟是灰褐色,明顯是染上了什麽。再細細瞧壺蓋外面的釉子,竟比壺身要偏深一些,若不是仔細留心瞧是瞧不出來的。
李大夫把壺蓋放在面前細細的聞,又把藥壺裏的殘渣倒出來,讓人把藥壺和壺蓋用清水多洗幾遍再拿回來。
很顯然,他是有了某些懷疑,只是還不能确定。片刻,藥壺和壺蓋都被清洗幹淨再次拿回來。他再次對比顏色,味道,半晌才說道:“在下覺得這壺蓋有問題,似乎被人用某種藥物浸泡過。”
“那是什麽藥物?是不是莽草呢?”老太太追問着,坐在床上的幼儀也立着耳朵聽起來。
“有這種可能。”他遲疑了一下說着,“不過也不排除是其他草藥。如果是莽草的話,需要的量要很大,才能達到這種滲進裏面的效果。而且需要泡制的時間至少要在十天以上,不然不會有任何效果。因為壺蓋本身不接觸草藥,只有在藥壺裏面的水沸騰變成蒸汽,在壺蓋上凝結成水珠的時候才順着淌到藥壺裏。”
聽了他的話,老太太沉默了一會兒。幼儀明白,她是在權衡利弊。顯而易見,這件事雖然跟穗兒有關,可她并不是事情的主謀,而且她說得投毒方式和過程都不對。能讓一個丫頭把罪過全都頂下來,加害對象還是她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庶女,那背後之人肯定是這府中的某個主子。不管是誰,若是張揚開口,無疑都是一樁醜聞。為了金家的名聲,為了內宅的平靜,事情宜小不宜大!
果然,老太太想了一下說道:“穗兒這丫頭雖然有心害主子,卻因老天爺開眼不曾得逞。即便是要給她定罪,也要讓她明白明白。李大夫,麻煩你再給那丫頭瞧瞧。”
穗兒還死魚一般蜷縮在地上,眼下只見進氣不見出氣。李大夫過去細細的查看,又號號脈,“病人遭受了巨大的打擊,精神崩潰有瘋癫的症狀。從脈象上來看也是如此,若是用藥精心調理一二年,凡事哄着讓着順着,別再刺激、打擊,或許能恢複神智。”
她不過是個犯了錯的丫頭,誰能出銀子給她抓藥好好調理?還要一二年的功夫,不能刺激、打擊,比主子還要精貴。這話的意思就是好不了了,怕是會一直這樣瘋癫下去。
老太太聞言眼神幽暗起來,“今個兒真是累着李大夫了,一會我讓人送你出去。我再提醒李大夫一句,內宅娘們的事傳到外面,不管好壞總是壞名聲的。若是今天過後,外面有什麽奇奇怪怪的留言,別怪我翻臉!”
“在下謹記。”李大夫忙行禮告退,心裏犯了合計。雖說金府不是什麽真正的世家,在都城之中算不得大富大貴,可若是想要整治他一個小小的大夫卻是易如反掌。他初到都城還未站穩腳跟,更沒有什麽權貴做靠山,可不敢得罪任何人。如今見到老太太不怒自威的架勢,生怕會被反咬一口。之前還在算計能掙多少銀子,眼下卻覺得能全身而退不惹麻煩就不錯了。
他麻利的退了出來,不由得在心裏長出一口氣。把壺蓋泡澡藥水中熬,待藥裏面的毒性慢慢滲透,等一加熱再滲出來,這下毒的手法真是高明啊!倘若不是那丫頭摔了壺蓋,他還真是想不到!陸嬷嬷得了老太太的授意送他出來,給了他一個荷包,讓其他丫頭帶着他去二門。
趁着那丫頭在前面帶路,他偷偷打開荷包瞧了一眼,一張銀票躺在裏面。難怪會感覺輕飄飄,他還以為老太太仗勢欺人弄幾個小錢打發自己呢。銀票一張最小的面額也有五十兩,這次可賺着了,能把醫館後院的庫房好好修繕一下。
他正在琢磨,就見前面帶路的丫頭突然停住了,扭身朝着他笑呵呵的說道:“前面再拐個彎就是二門,自會有小厮等在那裏送先生出府。這是我們姑娘一點心意,請先生不要推辭。”說完掏出個荷包塞到他手中。
摸着有些份量,估計得有四五兩的樣子。他心裏有些疑惑,不知道她口中的“姑娘”指的是誰?難道是那位差點被人毒害的小姑娘?她見自己拆穿了壞人的奸計,讓她幸免于難,這才特意感謝自己?小小年紀,辦事便如此周全,還真是大家風範。只是這金府內宅水深的很,不知道她能不能平安長大啊!
“你轉告小姐,雖然祖母、太太多有維護,還需要‘自己’多保重啊。”他言盡于此,也算是對得起人家給的這幾兩銀子了。
沒想到那丫頭竟然宛然一笑,朝着他說道:“姑娘說了,先生必有提點,果然如此!”
額,李大夫越發糊塗了,問道:“你家姑娘可是今日看病的四小姐?她緣何如此說?”
“我家姑娘說了,先生雖然年紀輕醫術卻高明;雖然把銀子看得有些重,卻是因為從小家境貧寒又要擴充醫館的緣故;雖然敬畏權貴,卻還有幾分同情心。所以,若是先生看出些不妥,自然會旁敲側擊的提點一二。”
那李大夫聽見被人這般評論,臉上一熱,随即又有些詫異。看那小姑娘的樣子不過七八歲,為何會說出這樣高深莫測的話來,莫非她有未蔔先知,看穿人內心的法術不成?自己來都城開不過一月有餘,自問跟金府并無半點瓜葛,今日有人上門來請出診,他還略有驚訝。因為他知道,但凡是大戶人家,看病的大夫幾乎都已經固定了。況且他的醫館才開張,自己又不是名聲在外,這金府怎麽會突然找上門來?尤其是聽了金姑娘對自己的評價,他越發的後背冒涼風。
“我家姑娘還說了,金府跟先生有緣,日後還會有再見的時候。”丫頭笑着說道,“奴婢還要去侍候姑娘,就先告退了。”說完扭身走了。等李大夫怔過神來,那丫頭已經轉過拐角不見了。
難不成真是未蔔先知?李大夫皺着眉頭出去,把金家四姑娘算是記住了。
秋月送走李大夫回了冬苑,看見一衆丫頭、婆子都在外面廊下候着,個個斂聲屏氣。原來老太太吩咐人把穗兒關進後院的空房屋裏看管,只留下陸嬷嬷在裏面侍候,似乎是在安撫幼儀。
“四丫頭,你對今天的事情怎麽看?”老太太看着有些驚魂未定的幼儀問着。
幼儀眨巴一下大眼睛,咬着嘴唇回道:“孫女對這個穗兒沒什麽印象,只恍惚記得院子裏有這麽個丫頭,自然也沒苛待過她。可是她卻對我下毒手,真是讓孫女心驚膽顫啊。”
“那你覺得應該怎麽處罰這個丫頭?”老太太接着問道。
“她雖然對孫女有壞心,卻并沒有想要孫女的性命,不然孫女早就命喪黃泉了,可見她尚有一絲良心。她見事情敗露瘋了,就是老天爺對她做壞事的懲罰。只是她發瘋咬傷了太太,不能輕饒。雖然她是孫女的丫頭,但是一切都聽憑祖母發落!”
幼儀的回答讓老太太的眼神越發慈祥起來,點頭說道:“你倒是個時時刻刻都把長輩裝在心裏的丫頭,只是太過善良,人又小,還看不明白世上的險惡人心的醜陋啊。”
說到人心的醜陋,還有誰比幼儀看得更透徹?她做游魂的那五十年,每天都看着丫頭、婆子、主子人前人後兩副嘴臉的樣子。尤其是玉儀私底下的言行舉止,簡直讓她難以置信。
她非常清楚老太太問這兩個問題的目的,卻要裝傻。以老太太的閱歷和心機,豈能看不出來穗兒不過是個替罪羊?可老太太卻沒有繼續往下追究的意思,反而想要息事寧人。既然如此,她何苦要緊咬着不放惹老太太嫌棄。況且這次玉儀做得幹淨利落,穗兒發瘋從她嘴裏摳不出什麽,算是死無對證了。倘若她說出對玉儀的懷疑,反而會被扣上栽贓陷害長姐的罪名。到時候她會被整個金家抛棄,說不定還會重新被送到田莊上,要是第二次去,可就再也別想回來了!
老太太用這兩個問題試探她,想知道她到底清不清楚是誰要害自己,還想要考察她的品性。要表現出善良的一面,卻又不能善良到像包子,幼儀把這個尺度拿捏的很到位。從老太太的表情能看出來,她十分滿意幼儀的回答。
“孫女不會識人,讓太太受傷,讓老太太受累,真是大大的不孝。”幼儀滿臉擔憂,“方才太太被擡走,不知道現在怎麽樣了?孫女想去床前侍候,又怕過了病氣給太太。”
“你先把身體養好再說,太太不過是皮外傷不礙事。”老太太愛憐的瞧着她,随即吩咐陸嬷嬷帶着丫頭收拾東西,讓幼儀立馬就搬到她那邊住。
雖然她不想追究,不代表她什麽都不做。她就是想要告訴某些人,有她護着幼儀看誰還敢再加害?她還活着,雖然不管事卻是金府的老太君,誰要是想在她眼皮子底下鼓搗貓膩,得問她同不同意!
“孫女還是養好了身子再過去給老太太湊趣。”幼儀知道自己是真得得了風寒,害怕老太太被傳染。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容易生病還不容易好。
“得了,上次你就這樣說,現如今怎麽樣?身子沒養好,反而險些出了大事。”老太太不依,“我那裏也住不下那麽多奴婢,你看着帶幾個,其餘的留下看院子。”
幼儀聽見只好點頭,把春花、秋月、冬雪三人帶上,其他人留在冬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