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023重生悔過文中的老實人
小龍蝦不規則地分部在稻田裏, 為了不踩到水稻破壞稻谷, 影響收成, 林老實采取了誘捕法。
小龍蝦喜動物骨頭、肉皮和內髒之類的,聞到這股味就會自己爬過來。一大早林老實就騎自行車去鎮上的屠宰場包了沒用的下腳料,帶了回來,放進篾條編制的地籠裏,然後将地籠放在田邊的一角。這時候天還沒亮, 他洗幹淨了手, 先回去吃飯。
等吃過飯,天剛亮, 他來到稻田邊,這會兒已經聚集了不少村民,村長也來了, 村裏的拖拉機開過來就停在了路邊。
今天先誘捕這一片近十畝水田的小龍蝦。這些水田的主人已經拿好了水桶和竹筐,稱, 站在岸邊等着。
林老實下田觀察了一會兒, 發現地籠裏已經有不少小龍蝦了,估計水田裏大部分的小龍蝦都聚集在了這裏。他招了兩個青壯年男子跳到放地籠的水田邊,彎腰,一人一邊, 三個人合力将地籠拉了起來, 裏面黑壓壓的一大片, 全是張牙舞爪的小龍蝦。
因為散養, 而且田裏放養的數量并不是特別多, 營養充足,這些小龍蝦個頭都比較大。岸邊的村民見了都很高興,議論紛紛,語氣都是滿滿的感嘆,沒想到這小龍蝦還真能養成,稻谷的産量也不比往年差。
林老實三人将地籠擡上了岸,放在地面上,旁邊的人馬上拿了竹筐過來,将小龍蝦一只一只的撿進去,專挑個頭大的,比較小的放到了另外一只桶裏,留下來準備再養一段時間。
一地籠的小龍蝦裝了大半竹筐,挂到稱上一稱,竟然有五十多斤,除掉竹筐的重量,也有五十來斤了。而這僅僅是六分田的産量,如果其他的稻田都這個産量,那一畝稻田,可以收入□□十斤小龍蝦,多掙四五十塊錢,相當于多收入三百斤左右的稻谷,夠一個七八歲小孩一年的口糧了。
而且養小龍蝦比種水稻輕松多了,種水稻要育苗,犁田,除草,施農家肥,打藥,幹旱還要為缺水發愁,等收割水稻更是一項辛苦的活兒,收回去還要晾曬,一道一道工序走下來,半年的光景就過去了。辛苦不說,交了每畝地一百多斤的公糧,回頭自己家也就只剩四五百斤了,連飯都吃不飽。
而養小龍蝦,就把它們丢進水田裏,每天定時定點投喂一些自家的米糠、麥麸、豆餅之類的,再喂一些小龍蝦喜歡的水生植物就行了,雖然比較繁瑣,但總比在三十幾度的太陽下收割水稻輕松。
喂養了小龍蝦的人家都笑得合不攏嘴,這可是相當于平白無故多收了幾百斤糧食。膽子小,怕影響水稻收成沒參與的村民臉上都浮現出懊惱之色,打定主意,明年也要養小龍蝦,多一份收入。
人多力量大,十畝田裏放養的小龍蝦,一會兒就全打撈上來了,稱了稱,總共有八百來斤。村裏派了兩個年輕人,加上林老實、大勇和林三,總共五個人,一起進城賣龍蝦。
大勇想起去年招待他們的彭越棟,問林老實:“阿實,咱們還是将小龍蝦送到彭哥的飯店?”
林老實搖了搖頭:“先拿到菜市場去賣吧,他的飯店一口氣吃不下這麽多的小龍蝦。”
有了去年的開拓,大安縣市民已經習慣了吃小龍蝦,所以今年市面上的小龍蝦也多了起來。不過都是村民從池塘、稻田裏捕撈的,全是野生野長,量很小,半桶一桶的,完全沒法跟林老實他們的量比。
到了菜市場,因為大勇和林三去年來過,有經驗,林老實便讓他們在這裏賣,他去找找彭越棟。不算他魚塘裏的龍蝦,村子裏總共有四五十畝水田混養了龍蝦,就算按今天這産量,也得有三四千斤,這麽大的量,小小的大安縣幾天內恐怕沒法消化。他得想其他法子。
Advertisement
到了飯店,彭越棟剛好從外面回來,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