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飛天
金瑤坐在妝臺前,任由王婆婆打扮,李春花也早已離開。
此時走過來兩個女子,一個身穿紫衫,長着一雙丹鳳眼,又是淩厲又是妩媚。一個一襲黃衫,眉毛上鈎,嘴唇下揚,一臉高高在上之态。
王婆婆含了兩分笑意:“金瑤姑娘,這位紫衫姑娘名為李蓉,黃衫姑娘名為李珍。都是這裏的姑娘。”
金瑤想要站起來打個招呼,卻覺腰酸,也不想動彈,李蓉絲毫不以為意:“你便是新來的姑娘罷,我聽媽媽說過,容貌還算過得去。”
李珍道:“中上之色而已。” 金瑤掙紮着站起來:“承蒙兩位姐姐看得過去。”
李蓉姑娘和李珍姑娘是雙胞胎,雖是雙胞胎,模樣卻長得不太一樣。兩姊妹的父母存了心要生一位男孩,生下這對雙鳳胎後,不出五年便誕下了一位男嬰。
可家境貧寒,負擔不起三張小嘴,吃了幾個月草根山菜,做娘的沒營養,奶水也不足,男娃生下來胖乎乎的,喂了兩個月便消瘦的和猴子似的,蓉珍爹便按捺不住了,指着她們兩個:“你們兩個賠錢貨,還一個勁和弟弟搶東西吃,反正以後也不是咱家的人。”二話不說,就将兩姐妹賣進了這兒。
起初兩人哭哭啼啼的,又想娘又恨爹無情,不過過了幾年,兩人倒也适應起這裏的生活來。
王婆婆走了過去,拉着李蓉的手,和金瑤道:“金瑤姑娘,這位是當今麗春院的頭牌花魁,多少公子爺過來,點了名要蓉姑娘的,你可要多向她學學,這才有出頭之日。”
金瑤哂笑,李蓉更是笑了起來:“王婆婆說的哪裏話,我看着金瑤姑娘比我好多了,以後當了花魁,可要多多照顧照顧姐姐這位前花魁啊。”
金瑤苦笑道:“姐姐拿我打趣了。”
衆位姑娘與婆婆們一齊盡心盡力編排歌舞。李蓉長得風流妩媚,腰身和春日的柳枝似的,以往來的客人一個個眼睛都看直了,這次李蓉依舊是盛妝跳舞。
金瑤苦練了一個多月的舞,又加之從小學習琵琶,彈奏技藝爐火純青,就算是許婆婆也挑不出錯來,便上報了一支琵琶舞。
每日除了排練舞蹈,金瑤也沒什麽事要做。李春花又囑咐金瑤:“最近咱們麗春院一顆心全放在端午節上,可不能出了什麽岔子,你最近也少操勞些,等了過了這次節目,再去沉院練習也不遲。”
得了李春花的話,金瑤往沉院那邊也走得少了,日子過得更加悠閑。但凡想起爹爹,有了什麽不開心的,柔心第一個趕來勸慰,又有梁钰茜聊天說話,倒也能消淡幾分哀愁。平日裏和李蓉珍珍一齊排練,日子過得倒越來越逍遙自在了。
到了端午當日,麗春院裏忙裏忙活,又分發了粽子,每個人四個粽子,兩個肉餡的,兩個豆沙餡兒的。一個個吃得眉開眼笑的,仿佛大家是一家人一樣。
Advertisement
這時候最累最忙活的是李春花。捏着帕子,扭着腰兒,這裏囑咐小厮去買彩燈挂在門口,那裏去命令廚子做好足夠的粽子,好分發給客人。又忙着和化妝婆子們講這講那,彩排節目更是少不了李春花的督察。
院裏一派其樂融融,金瑤心裏卻是讪讪的。抛頭露面,總是很羞愧的,金瑤心想,在一大群男子面前跳舞彈琵琶,讓爹爹知道了又是怎麽想?轉念一想,端午節一個個在家吃粽子看龍舟,誰還來這兒花天酒地。
事情卻是出乎金瑤意料,下午便陸陸續續進來了許多客人,到了晚上,麗春樓底下擠滿了客人,上到府邸公子商家少爺,下到賣豆腐的算八字的,魚龍混雜。樓上張燈結彩,輝煌奪目,好一派榮華景象。
姑娘們一個個都按捺不住了,誰不想乘機勾搭幾個富貴人家,飛上枝頭變鳳凰。梁钰茜外面罩了一層薄衫,一雙玉臂朦胧可見,端茶倒水,時時不忘淑女風範。李珍也放下了一臉高貴的神情,哈頭彎腰喂公子們喝酒。其他姑娘更不用說,恨不得整個人撲到那些衣着奢侈的富貴人家身上去。
金瑤坐在酒桌旁,看着面前高處的戲臺子挂上了帷幔,拿着手上的粉色繡帕時不時遮住面容。李春花笑着走上來:“金瑤,你怎麽還在這裏,快跟我去後面,等會該你上場了。”
金瑤不解:“不是先讓蓉姐姐跳舞嗎?”李春花道:“她是花魁,花魁如何?當然是壓軸。”
金瑤哂笑,和李春花來到戲臺子後面,走着小甬道來到帷幔後面。帷幔一拉,前面便是數不清的酒桌和不可計數的客人們。可這時帷幔可不能拉開。
站在金瑤左右各有四位姑娘,是給金瑤伴舞的,畢竟金瑤不是從小習舞的,舞藝上還有局限,需着這八個姑娘來襯。小姑娘們一個個身材纖細,亭亭玉立,穿着繡百花粉色絲綢長裙,衣袖拉出許長,遠遠看去,就像花兒似的。
許婆婆也走了過來,遞給金瑤一張琵琶,金瑤垂頭接過了,許婆婆不由笑了起來:“我會吃了你?這麽怕我作甚,你是我的學生,平日沒進沉院,我犯不着挑你錯。”
金瑤擡頭朝她笑了笑,許婆婆倒是自個走了。李春花道:“別怕也別緊張,這是你第一次上臺,可別出錯。”說着繞去了前邊。
金瑤在帷幔後,只聽前面有李春花的聲音:“各位客官們,今天是咱們的一大節日端午節,媽媽在這裏先要恭祝各位端午節好吃好喝,玩得盡興,再感謝各位能賞臉到我們麗春院來。”
底下烏泱泱幾百號人哪裏還坐得住,有的喊:“媽媽你快別廢話了,快叫蓉姑娘來跳舞,我們等着呢!”
有的扯開嗓子:“李蓉姑娘,你在哪兒,陪我喝喝酒。”
一個個全拉開嗓子叫着李蓉姑娘,金瑤卻站不住了,心裏又是着急又是羞愧。旁邊一個小姑娘安慰道:“姐姐別擔心,不礙事的。再差又能把你怎麽着,不就是不得他們待見罷了。”
金瑤小聲道:“妹妹說的是,我又不稀罕他們待見。”只握着琵琶,不再說話。
李春花雙手下壓:“各位別鬧了,靜下來,靜下來。你們這樣的架勢,李蓉姑娘早就被你們吓跑了,哪裏還敢上來。我們先來看看咱們麗春院新人帶來的《琵琶歌》,後面蓉姑娘自然會出來的。”
底下客官一個個住了口,屏住氣,目不轉睛盯着戲臺子。李春花一拍手,一溜煙跑下臺子。兩邊的龜奴得了老鸨的指令,拉動繩子,繩子上頭連着帷幔,這一拉扯,帷幔往兩邊收去。衆目睽睽之下,金瑤和八位小姑娘站在戲臺子上。
金瑤轉身,面對着衆位來客。一腦青絲垂在左肩,頭上只別了一朵白薔薇。一身桃紅色棉衣,用大紅色絲線繡着桃花。臉上微施粉黛,目光清澈,肌膚雪白。緩緩托起琵琶,置背後,漸次扭下腰身,撥弄起來。
樂聲一響,八位女子将金瑤圍在中央,一個個亭亭玉立,揮舞着長袖如游龍戲水,鳳落梧桐。二樓站了一排龜奴,被一衆燈籠遮掩了起來,偷偷往縫隙裏面抛灑花瓣,下面的客人一看,就像下了花瓣雨一般。
客人們透着姑娘們的腰身看着金瑤的面孔,整個人都要化了似的。起初客人還呆呆的,後來雷鳴般的掌聲不絕于耳。
李春花打着扇子,笑得合不攏嘴:“客官們,這叫反彈琵琶,天落花雨。”
“好,好,值得了!”底下客人們大聲喊叫,也不乏交頭接耳的贊賞金瑤舞技和琵琶。
金瑤彈着,也分了心神,如果自己能這樣一直彈奏琵琶下去,給這些人帶來歡樂,不是很……金瑤的心也漸漸舒緩起來。
一曲完畢,客官們意猶未盡,嚷嚷着要金瑤再來一曲,李春花平定不下來,只得讓金瑤另拾一首曲子來彈。那些小姑娘們也想不到這個,只排了一支舞,李春花只得命小姑娘們全部撤了,由着金瑤幹彈。金瑤幹彈着又覺對不起客人們,便把一個月學的舞技都搬弄了出來。
這下客官們都炸開了鍋,有的雲:“這姑娘長得好生漂亮,便是蓉姑娘都比不上。”
有的說:“豈止啊,你且看這姑娘渾身的氣質,這裏哪個姑娘比得上。”
有的道:“又會彈琵琶又會跳舞,就算這樣看着聽着,死了我也願意。”一個個交頭接耳,把金瑤贊到天上去了。
如此金瑤一發不可收拾,一夜裏,金瑤彈了一晚上琵琶,其他姑娘的節目根本沒上戲臺,一個個急得哇哇叫,李蓉精心打扮的妝容和用心排練的雀舞也沒搬上。
也就是這一夜,金瑤成了麗春院頭牌花魁,成了麗春院一帶赫赫有名的“多才多藝之清純女子”。